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69936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docx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

初中生家庭教育随说随想

  前言

  十年前,我终于圆了一个多年的梦,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创办了一所老百姓上得起的平民学校——开封求实中学。

十年来,“求实人”在崎岖的创业道路上拼搏进取,求实中学以她有口皆碑的教育、教学成绩跻身开封市热点学校之列。

  多年来,我将手机号码和家中电话号码公布给所有的学生家长,每天24小时开通,随时接受家长的咨询,为家长提供教育服务。

电话成了我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

它使许多趋于恶化的矛盾,得以缓和和妥善解决;使许多对孩子教育濒临绝望的家庭,走出了阴影;使许多厌学的孩子恢复了自信……

  家长像知己朋友一样信任我,向我表达望子成龙的期望,倾诉教子成人的苦心孤诣,寻求教子成才的“秘方”。

  十年来,我接到了上千个咨询电话,无论是时间、精力都付出多多。

但我也得到了许多难以用时间、精力、金钱衡量的精神收获:

每一次电话交谈,都在我的思考探索中转化成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求实”成立快要十周年的日子里,拥有鲜花和掌声、也挥洒了奋斗的热泪、心血、汗水的我,翻阅着厚厚的一本家长咨询电话交谈记录,不禁浮想联翩。

职业习惯促使我不断地就教育、教学的宏观、微观方面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思考一:

我们到底为什么搞教育?

  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时时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我被一种令人紧张的“战争”氛围所包围,这就是升学考试中,冲击“重点”的“格斗拼杀”。

我身不由已地被这种氛围裹胁着。

  早在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成真”教育理念。

如今,许多教育家也提出: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是,现在的教育现实却让我感到迷惘:

让本来应该幸福、自由、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经历一种紧张、疲惫、枯燥,无味、非自然、非人性化的学习过程,去争取一张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录取通知书,这种超常的付出值得吗?

又会对孩子们一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9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标在21世纪反而难以实现,这是教育的进步呢,还是倒退呢?

  思考二:

从比较中看中国的教育现实说明了什么?

  每一个国家从古到今都用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

可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某些深深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成才、成功,而又为多数人所忽视的问题。

  首先,纵向比较:

中国在文革前,每年也有中考、高考。

那时重点高中、大学录取比例比现在要小得多,但人们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各类学校(技校、中专;非重点、重点)都有相应生源,每个家长都能泰然对待孩子的考分名次,每个学生也能过着轻松愉快的课余生活。

  其次是横向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不能说不重视教育,不重视文化。

国家看重学生的成绩比我们国家做得更"出色"。

有的竟把初中、高中各学校的全国统考成绩按高分到低分排名次公布到最有知名度的报纸上。

但无论怎么排名次,这些国家的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永远是那么的轻松:

每天6小时的学习时间,保证了他们良好的教育效果,保护了学生的可持续性教育的发展。

而当今中国孩子为什么有那么重的学习负担,就是减不下来呢?

教科书中那些连教师也感到繁难的知识,到底有多少能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实际影响呢?

  思考三:

中国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生存竞争比我们要激烈。

但中小学生却永远是快乐轻松的。

所以,把我们学生负担重,归为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这种解释显然是苍白无力的。

  “减负”是国家、社会、家庭、学生、老师都渴望的好事。

可是,孩子身上的负担却越来越重了,那重重阻力从哪里来的呢?

我也曾带着老师东奔西跑到到处求取“减负”真经。

然而,所到之处所谓的素质教育,却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到失望和沮丧——所有好的学校的骄人成绩都是用“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百分比来作标志的。

  老师想通过学生的高分儿实现自己教育成功的理想。

这个理想的追求。

是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用自己对教育的无知和追求不现实的高期望值的疯狂,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也强加到孩子不堪重负的身上。

背负着老师、家长沉甸甸的希望的学生的“负担”,怎么能够减下来呢?

  听家长痛哭流涕地说着孩子是他们的希望,为了孩子他们什么都可以付出,什么苦都可以吃,你会深深慨叹: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是,他们有没有反思,他们确实体会到孩子的痛苦和幸福了吗?

他们和孩子到底是甘苦与共的骨肉呢?

还是仅仅把孩子当成了他们实现希望的工具?

他们会强调他们那时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的种种客观理由,他们又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客观理由考虑了多少呢?

第一讲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中小学过度

  题记你的孩子进入初中后的考试成绩是不是明显下降了,你忧心忡忡是吗?

这的确是个需要家长认真对待的问题。

进但是你也不必惊慌失措:

这不一定是你的孩子确实落后了,而是需要你帮助他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

但是,如果你不予以关注,也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进入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后,是家长热线电话最多的时候,这里有一个电话代表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问:

我孩子在小学是双A生,进入初中以后,也很努力,但这次考试成绩数学70分,外语60多分。

我感到很吃惊。

原来指望他能考大学的,现在看样子是没什么希望了。

我很难过,希望校长帮帮我们。

  这位家长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上中学后考分上出现的差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是学习目标引起的差异

  为了让孩子在宽松环境中轻松愉快的成长。

近年来小学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大多数城市取消了小学升初中考试。

所以小学的孩子是在没有竞争的学习环境中长大的。

  拿我们小学部来说,一个班中的双A生达到70%,也就是说部分学习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也能达到双A生水平。

这些举措确实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他们一个天真无忧的童年。

  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家长和孩子的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因为三年以后他们将面临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中招考试。

中招将按学生的考分把学生分配到省重点、市重点、非重点、职业中专等几类学校。

这种考试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强烈利害关系,家长与学校不得特别看重它。

  于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校际之间的竞争或明或暗就产生了。

原本在小学70%的双A生,进入中学第二个月的期中考试以后,就分成了三个类别:

A、智力能力强,学习习惯好,基础扎实的进入了班里尖子生行列。

B、智力良好,学习踏实的进入了中流水平。

C、智力一般,学习习惯差的孩子进入中下行列。

  家长的目标100%的在省、市重点高中上。

但是,孩子们不可能都上省市重点高中的。

达不到家长目标的孩子,就让家长焦急了。

  二是课程难度引起的差异

  小学教学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中学各学科知识进入了科学领域边缘。

例如:

几何主要就是以抽象思维为主。

在西方发达国家属选修课程。

在我国大约有60%的学生感到几何学习困难。

  同时外语、教学也成了某些学生学习的老大难。

特别是内地城市,学生学习外语时间已经超过了最佳语言学习阶段。

近年来,外语教材在“减负”声中逐步加深、加难、加重,这就苦了那些天生记忆力较差的孩子。

这些孩子每天付出了许多,收效却甚微。

往往晚上好不容易记住的单词,第二天早上忘得干干净净。

  我这里有一组某市2001年各科中考平均分比较:

平均分311分(满分580分)。

其中:

数学52分,语文72分,外语61分,(以上每门为100分满分);物理28分(60分满分);化学22分(40分满分)。

  这就是说,小学自以为很优秀的一部分双A生,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就成为只能考到60多分的一般学生了。

这本来是非常正常、非常自然的事。

  然而,我们的家长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他们或者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孩子不努力了,或者归结为中学的老师没有小学老师管的“严”了……等等。

于是,就自己给孩子请家庭教师,不顾孩子的身体、心理承受力和情绪如何地加班加点地“灌”。

但是,由于他们违反了教育规律,所以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经过那么艰苦的努力,仍然没有考出家长理想的分数,于是,泄气了。

一次,两次……这些孩子的自信心就是在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的痛苦中慢慢消失的。

  三是人的遗传基因引起差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决定人成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遗传基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

其中遗传基因是排在第一位的。

  实际上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与他人不同的特长。

有的人空间概念能力强,他可以是好的画家;有的人肢体能力强,他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家;有的语言中枢神经特别发达,他可以从事宣传、新闻、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有的思维敏捷,又富于钻研精神,他可以成为一个科学研究人员……这其实仅仅是孩子的智力发展趋向的不同罢了。

并不是优劣问题。

家长的任务是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看不到孩子的长处,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数、语、外分数上。

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智力发展方向不同的孩子。

不承认孩子在接受知识能力上的差异,一味地追求孩子根本无法达到的高分。

让一些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较弱的孩子“头悬梁、锥刺骨”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孩子就是再殚精竭虑,也无法达到家长的满意。

  请看一个学生写给老师的谈心日记:

  今天下午考第四章历史。

为了考的好一点,我与大鹏商量利用中午时间好好复习。

我们采用我问他答或他问我答的方式一起复习。

复习时也不见得我比他差多少。

但是,第二天考试成绩出来了,我70多分,大鹏90多分。

我和他同位,每天也没见他多努力刻苦,但怎么考他都是尖子,我总要比他低10几分。

我想达到他的高度太难了。

老师:

你说过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我付出的汗水不比他少,但为什么总是不如他。

  这个孩子的日记很有代表性。

由于人们天生的遗传基因不同,对各科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反应的敏捷性、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节和应变能力造成的临场发挥水平差异很大。

有些是老师、家长的教育问题,有些纯属先天性遗传的差异。

例如一张数学综合卷,有的同学30分钟可以写完;而有的同学100分钟不一定能完成,而后者不一定没前者努力。

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非常普遍。

  四是非智力因素对孩子学习成绩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指人的性格、意志力、对事物的动机及兴趣等的总和。

科学家研究证实非智力因素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大大超过智力因素。

有些孩子智商一般,但由于孩子能吃苦,有较强的毅力,有远大学习目标,所以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例如:

原来普遍认为女孩到初中不行了,后来发现初中女生尖子不少。

有人又说她们到高中、大学不行了,结果中国高考中的“女状元”越来越多,女生在大学的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好。

  南京某大学理科系出现了前几名都是女生的现象。

为什么?

独生子女形成后,女孩转变了从属地位的角色,社会与家庭赋于她们神圣的使命,加上女孩在学习方面比男孩有韧性,兴趣专一,用非智力因素弥补了智力因素的差异。

所以不论初中、高中、大学都出现了“女状元”,包括各重点大学理工类系,也由男生一统天下变成男女各占“半边”的局面。

相反,有些男孩由于从小在家备受宠爱,尽管智商不低,大学学习情况及考研情况并不比女生好。

  孩子进入初中学习出现差异,这对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

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家长都希望孩子有闪光的名牌学历,以求将来借以走向人生辉煌。

所以孩子的成绩表成了家庭生活气氛的“睛雨表”。

家庭的一切都为孩子学习让路。

面对就这类问题前来咨询的家长我非常为难,因为我无法帮所有的家长圆望子成龙之梦。

  但是,只要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客观,一样可以让孩子成为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为此家长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智力趋向,扬长避短,不放弃,不苛求,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

  在我们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不论是周末还是周日,无论刮风下雨总可以看到本来应该一家人轻轻松松过周末、团团圆圆享天伦的时光,一些家长却带着孩子去参加什么"培训班"。

有些家长给孩子报的不止一个班。

  一整天,孩子当然包括他们的父母没有一会消停。

被家长逼得走投无路的孩子,有的愤怒地砸坏了家里的钢琴;有的故意弄伤自己的手指;更有甚者无奈的用极端的手段杀死父母。

  然而,我们的家长依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自己家教的失误造成的恶果,仍然不反思自己给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仍然不懂拥有一个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对孩子多么重要,无视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过度开发孩子的潜质,甚至透支孩子的生命力,到底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这还是爱吗?

  其次,要改变人才观。

作为家长来说,儿女千好万好,做一个好人才是最关键、最基本的教育目标。

成才先成人,对父母而言有一份孝心的孩子是最好的孩子。

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形成以后,孝顺、懂事的孩子越来越少。

  我曾见过一对人人羡慕的老俩口,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到美国GRE奖学金留学。

读完博士,留在了美国。

这老俩口便成了大家议论的中心。

这位博士成了所有家长教育孩子的典型。

但是,我发现,多年来,这位博士很少回家。

老俩口也从未到过美国。

新年元旦、大年除夕,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看着家家团圆,户户热闹,两位老人还会有教子成才的欣慰吗?

恐怕他们此时的心境还不如那小桥流水人家,阖家欢乐把酒话桑麻的农家翁妪开心。

  第三,要懂得顺其自然的教育规律。

  《庄子》中有一个故事:

惠施和庄子比谁种的葫芦大。

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

而庄子每天只是去地里转转,从不施肥、除草,见没什么异常现象就做别的事。

不久之后惠施的葫芦相继死去,庄子的却长得格外好。

惠施不解前去请教,庄子说:

“我是用心去管理,看到它们都在快乐的生长,我当然不去管它了。

而你不管他们需要不需要拼命的施肥、除草,哪有不死之理。

  而我们许多家长的做法不就和惠施一样,不顾“葫芦苗”的感受拼命地去施肥。

孩子活泼的天性一日日地被消磨掉,本来的长处优势在逐渐的丢失。

快乐成长是孩子最大权力,自由可以让孩子充满灵气和童心,充满个性,在不知不觉中快乐的结出“大葫芦”。

我们每个家长要做“庄子”而不要当“惠施”。

  家长的认识正确了,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的过度:

一,千万不要因为第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对孩子采取“恶补”措施,要明白这是正常的情况。

二,正确认识和发现孩子的潜力,对孩子已经努力了,达到的学习水准,予以肯定和鼓励;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认准孩子的智力发展趋向,支持孩子选择,不可揠苗助长,不可舍长就短。

四,不灰心,不放弃。

不能因为孩子第一次中学考试分数比小学下降了,就认为孩子“没有希望”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那么,你的孩子可能连本来具有的潜力也被你弄丢了。

  案例之一:

欣欣从一所城郊小学升入了市热点初中。

第一次月考,数学考了58分。

其他各科成绩也不“理想”。

至少欣欣做农村小学教师的妈妈是这样认为的。

于是,第一次家长会上,欣欣的妈妈把女儿在小学的“三好学生证书”、“优秀少先队员奖状”、“数学竞赛获奖证书”、“作文大赛获奖证书”……全带到了班主任面前。

会后,班主任老师认真接待欣欣妈。

给欣欣的妈妈分析孩子的情况,指出:

  一,孩子家离学校太远,骑车往返体力的消耗,使孩子上课精力受到了影响——课任老师反映欣欣上课有时疲劳、打瞌睡;冬季的下午,为了孩子的安全,老师照顾欣欣提前放学,比同班少上了一节自习。

  二,农村小学教学水平和城市小学教学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欣欣听课的吃力。

而农村孩子的腼腆让欣欣不能及时向老师提问。

  三,离家远,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做值日,参加班级课外活动少,没有和同学接触、玩乐的机会,情绪压抑,影响了接受力和自信心。

  欣欣的妈妈说:

“欣欣小学学习一点不吃力,我从来没有单独辅导过她。

每天她都是一早都做完了作业了。

  班主任老师说:

“小学几门功课啊?

那些时间或许够用的。

而且,孩子不需要跑许多路,耗费体力。

孩子各方面的优秀,精神愉快,没有压抑感,都是她学习成功的因素。

  因此,班主任建议欣欣转寄宿部学习试试,同时,千万不要因这次考试不好就否定她的小学荣誉。

  欣欣的母亲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欣欣是个聪明要强的孩子。

  住宿后,欣欣有了充足的时间复习、做作业、向老师提问、和同学们接触,变的开朗起来。

由于休息时间有保证,欣欣上课不打瞌睡了。

  农村孩子的刻苦、勤奋让欣欣很快摆脱了学习的落后的状况。

期中考试,欣欣的数学考了93分(满分100),其他各科成绩均明显提高。

  二年级,欣欣的英语期中考试得了满分。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敬佩和掌声。

下期被选为学习委员。

自信心、乐观的情绪、农村孩子的淳朴、勤奋的共同作用,使欣欣在经历了过度失败后,在家长、老师、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终于踏上了快乐、成功的初中学习之路。

并顺利升入了省重点高中。

  评点:

欣欣的妈妈本身是教师,使得她和学校的配合比较默契。

但是,她也不明白孩子初中过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但是,她很真诚、虚心地听了班主任的分析,接受了班主任的建议,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是个家长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及时和学校联系、交流,有的放矢地解决孩子过度中存在的问题,过度应该不是大问题。

  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能如欣欣那样取得好的成绩。

欣欣的成功还在于她有潜力。

仅仅是个发掘方法问题。

孩子的先天因素的作用在初中已经很明显地突现出来。

家长需要事实求实地认识自己孩子的智力潜能,确定符合孩子实际的努力目标,切不可向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所谓“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菜根谭》语)即使此意。

第二讲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题记一个教育家在谈到“减负”问题时说"什么是负担,他不喜欢的事情,你叫他干1分钟,这就是负担;他喜欢干的事情,干到废寝忘食,也不是负担。

"让孩子“喜欢”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个家长对我说:

我孩子学习一点不自觉。

你提醒一下,他学一会儿,不提醒他坐那儿发楞。

我说:

"将来你没文化,找不到工作,谁也不要你,他说:

"那么多没文化的不也过了吗?

"这孩子越来越不知道学习了。

唉,真发愁。

有件事对我印象很深,多少年来都难以忘却。

记得那是98年暑假,我辅导全校20多个参加全国数学奥赛的学生,到上午11点多结束。

时值7月酷暑,中午11点多骄阳当头,站到那儿就是一身汗。

但我的学生面对地面40多度高温无所畏惧。

一放学就去打篮球,一玩就是一身汗,热了便到水笼头下用冷水冲冲头,继续打。

一打就打到下午1点多钟。

我劝阻不了他们,反而被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所感动。

我在深思是什么使这些在父母的百般宠爱下的孩子,如此勇敢神武啊!

我叫来了全体班主任让他们看看孩子在骄阳下全身心地投入打篮球的场面,这仅仅是孩子爱玩天性的具体表现吗?

……

第二件事是:

我们曾经从1000多名学生中挑选了100名学生用了12小时40分钟步行90里路到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祭奠、参观。

在路上这些从没吃过苦的孩子脚上打起了泡,随队有“桑塔纳”,请他们上,却无一人上车,全部步行走到了兰考。

我又一次感动了。

是什么使他们如此的顽强?

……

第三件事是:

我每年都要做一次心理调查,其中有一道题是"你为什么而学习?

"结果为:

为实现父母期望而学习的占90%以上;为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学习的占80%以上;而学生感到学习是个很快乐事情的只占30%左右。

这三件事看来没什么联系,但作为一个敏感的教育工作者,却不这样认为。

打球及步行走90里路都比学习要苦得多。

但学生却能自发组织起来,心甘情愿地付出,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无怨无悔大汗淋漓且乐此不疲。

而对学习却只有30%的学生感到快乐,真正希望为此付出的学生很少。

我问过一个学生,会不会将打篮球的兴趣用到学习上,他说不可能,感觉不一样。

带着这个问题我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主题是"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打球?

"

请看学生的发言:

这次竞赛辅导您安排在11点放学,我们高呼万岁,因为这样可以多玩一个小时篮球。

每天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想到今天能与同学在一起打打球,就连上午上课也感到特别有劲。

问我为什么打球,没考虑过。

只是觉得特潇洒,特过瘾。

出汗也是痛快的。

打球时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家长的唠叨、外语单词、数学公式、令人烦恼的名次都忘得干干净净的,特别轻松。

而坐在班里学习,满脑子都是名次分数,家长的唠唠叨叨。

说实话对父母提出的学习期望,我压力特别大,生怕有一点闪失对不起他们,久而久之我就对考试排名次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排斥,所以每天像盼救星一样盼着下课打一会儿球,似乎这样才对得起这一天的生活。

这些学生的发言使我想起了一个教育家说的话,"什么是负担,他不喜欢的事情,你叫他干1分钟,这就是负担;他喜欢干的事情,干到废寝忘食,也不是负担。

"

孩子之所以对打篮球这么向往,因为他喜欢,而他喜欢的原因是打球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打球是他的生理需要,精神需要。

就像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

如果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为他打球制定一个高期望值,希望他成为一个国家队员,希望他比赛获奖,那么他还会这么忘我的打球吗?

我见过这样一个人,他非常爱喝酒,见了酒如命。

后来某公司委托他去搞公关,为公司的利益去违心地劝别人喝酒。

后来他说他见酒就害怕,实在不想喝这样的酒了。

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毫无理由地喜欢它,那是他符合你的某种需要。

一旦在这种需要上附加了某些让你痛苦的外部条件以后,例如:

为当明星去打球;为拿到某个合同而陪酒;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去学习时,快乐变成了负担,这种内在需要的动力就会大大减弱,人们对他的兴趣也会慢慢丧失。

其实学习本来就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是人们的一种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是精神的空气和阳光。

他不应该带任何功利性。

而我们的学生将学习看成是有目的的行为,将封建社会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演化为父母的期望去学习,为将来找个好工作而学习,这种狭隘的学习观的后果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认为学习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个手段要达到某种目的,可以想象一旦目的达到,学习就变得一文不值。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教育一种怪圈:

经过"头悬梁,椎刺骨"的努力,考上大学以后,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的孩子,也完全丧失了开拓、探索、创新的活力和信心。

这正诠释了聪明的中国人总是与世界科学大奖无缘的原因。

因此,在我国就学习态度而言,大学生不如中学生,中学生不如小学生。

学习不必带有功利性目的,你难道不感到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不断进入大脑的成就感吗?

你难道没有感觉到付出得到了回报的充实感吗?

你没有尝试过最后攻克了一道难题的欣喜吗?

因为学习快乐,学习可以让我感到成功的喜悦和做人的充实而学习,这就是正确的学习目的。

——选自主题班会上一位学生的发言。

这段发言说出了一个孩子对学习的理解,而这个正确的学习观的前提是家长必须有正确的成才观。

每一个家长都想让孩子成才成龙,如果这成才成龙的目标仅仅局限于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饭碗,那么家长的眼光是否太短浅了。

所以家长首先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育人观。

当前竞争是很激励的,好工作不太好找,但仅仅把生存需要作为努力学习的唯一动力,这只会使孩子学习动力越来越弱。

面对家长"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工作,否则让你扫大街"的唠叨声,如果孩子认为:

我不要“好工作”了,扫大街就扫大街,靠劳动吃饭也没什么丢人的。

你怎么办呢?

其次,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增强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的有效途径。

无数事实证明,学习的真正动力来之于学生的自我需要。

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想学习,再苦再累也不会感到厌烦。

而学习的这种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例如:

家庭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孩子在家长爱读书的潜移默化影响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从小就对读书产生良好的兴趣。

再次,正确看待孩子智力能力,不向孩子提出超过他们学习承受能力的分数、名次要求,也对保护孩子学习兴趣的有着重要作用。

特别到初中,有些在小学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因数、理、化课程难度不断的增加,学习会感到吃力,成绩退步。

家长应理解他们的苦衷,多鼓励,多安慰,多帮助。

不讲策略地去责备他们,就会让他们对学习的畏难情绪雪上加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