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696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

由此可知()

A.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B.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

C.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D.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

2、马克思曾说: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段话表明()

A.蒸汽机改良成功,实现了工业革命B.工业革命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

C.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

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

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B.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C.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D.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4、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的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5、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了(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6、著名文人爱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

马克思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

上述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

A.商业革命发挥的效应B.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C.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D.出现西学东渐的潮流

7、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8、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至20世纪初,世界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

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9、“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

因为这不单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

……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

”此观点强调()

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一定偶然性B.从全球贸易角度考查欧洲工业革命

C.欧洲人在工业革命爆发中的作用D.中英鸦片贸易对工业革命推动作用

10、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是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国家之间对抗激烈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11、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

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随着交流加深西方逐渐改变对东方的认识

B.中国因固守农耕文明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西方国家借助工业文明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西方的迅速发展与中国的迟滞形成鲜明对比

12、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下自己的著作以来,事态的发展并未遵循他所预示的明确的模式。

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穷人没有变得更穷,相反,工人们变得越来越富裕,因而也就越来越满足于现状。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善B.工人运动遭到资本主义国家压制

C.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发展D.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13、据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C.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4、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人均收入的差距大约3:

1,而到1914年时这一差距增加到约7:

1.这主要是因为(  )

A.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社会动荡不安B.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落后的政治制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5、18世纪后期,澳洲的财富和机遇令英国人刮目相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英国移民,导致了澳洲经济生产的出现和发展,这一切使得澳洲各地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

以悉尼为例,1804年时,这是一处“遍地都是树桩和枯树”的营地;而到了1810年,“来到悉尼湾的人会认为自己置身于一个大城市”。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移民素质的不断提高B.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C.工业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6、19世纪,欧洲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

装饰过予奢靡繁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服饰流行;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时装;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②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推广

③工人阶级日益贫困④封建贵族的地位逐渐衰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托哀维尔这样描写1835年的曼彻斯特,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

城市的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

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上,肮脏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却是足赤的黄金。

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①造成了环境污染②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阶级

③工业化进程迅猛④金矿业发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8、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的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到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

”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0、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

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

”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

A.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B.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C.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D.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的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

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漫长的16世纪,“世界市场”就已经形成了,正是这个世界市场,构成了19世纪才出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础。

或者说,以生产和交换市场扩大为动力的“世界经济”,是随后产生的那个西方以“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所驱动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前提。

材料二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织布机数量(单位:

万台)

年份

1813年

1820年

1829年

1833年

1850年

1861年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单位:

万人)

年份

1801年

1841年

1851年

1861年

人口

111.7

223.9

268.5

322.7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时间及主要方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3、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请各举一例。

(2)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分别带入了什么新的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初期(19世纪40一70年代)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农业采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即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尚未出现工业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题目只体现出乡村人民向城市的流动,并不能由此说明城乡差距缩小,故A项错误。

题目中并未出现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内容,故B项错误。

题目描述的是乡村人民向城市的流动,这符合城市化的定义,故C项正确。

农村城镇化指各种要素不断向农村城镇中聚集,而题目中的描述与之相反,故D项错误。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随着工厂的集中,许多工业城市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由题干可知,英国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这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直接体现。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日益增多,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传统的手工工场和家庭手工业逐渐被淘汰,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A正确;B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

所以选A

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并引起了商业革命。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物品相互交流,这也为中国价廉物美的丝、茶出口欧洲创造了条件,故A项符合题意。

B项错误,因为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错误,因为当时明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项不能说明材料中的情况。

7、【答案】C

【解析】考查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探究分析能力。

从材料的时间信息可以看出,这种差距发生在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开始于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此后一直持续,而扩张正是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可见A项错误;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20世纪初,所以错误;C项符合材料和史实,正确;D项欧美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确立是在19世纪60年代,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扩张性,资本主义在发展中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决定了他对外扩张的必要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过于片面;B选项不是“根本”原因。

D选项只是一个旗号而已。

9、【答案】B

【解析】此观点强调了从全球贸易角度重新审视欧洲工业革命,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背后,从东洋贸易中得到的资本积累、原料和市场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0、【答案】B

【解析】材料中达伦道夫认为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必须“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强调了全球化趋势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也就是说西方的发展快于东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是一种原因,但根本上还是由于发展落后的问题;B、C选项只说出一方的问题,没有体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两者对比才能说明问题。

12、D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影响.解题的突破口是题干中的两个时间.依据题干“1800年”可知,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14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使得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与欧洲国家的差距拉大,故D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故选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需要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准确解读题干材料反映的现象.依据题干时间可知,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也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因此题干现象的原因主要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故D项正确.AC两项不是题干主旨,应排除.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故选D.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各地的服饰都在欧洲市场销售,故①正确;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世纪”可知此时欧洲正处于工业化浪潮时期,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推广,服饰的变化有利于工人的工作,故②正确;封建贵族地位逐渐衰落导致“装饰过予奢靡繁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故④正确;③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需要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和对材料逐句分析理解.依据题干“肮脏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却是足赤的黄金”可知,说明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故①正确.依据题干“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可知,体现了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故②正确.依据题干“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可知,说明工业化发展很快,人们到工厂就业,故③正确.依据题干“1835年的曼彻斯特”可知,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业中心城市,金矿业发达不符合材料主旨,故④错误,故C项正确.故选C.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相关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家庭中走出成为雇佣工人,不断冲击以往的家庭观念,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综上可知,①②④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即A项正确;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逐渐被工厂所取代,③错误,据此排除含有③的BCD三项。

故选A。

19、【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在1900年前后,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导致一个地方经济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地方,这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应排除.故选D.

2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意在说明发展物质文明的时候要兼顾社会公平.所以担心的主要问题的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1、

(1)有利条件: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使其获得海外市场、原料和资金;圈地运动使其获得大量劳动力、国内市场和原料;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和经验。

(2)影响:

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2、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

(2)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近代城市兴起;工厂制;两大对立阶级出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3、

(1)火车或汽船;汽车或飞机。

(2)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3)工业革命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化: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中国近代企业起步;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