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9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docx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A  是一种出口专业化指标,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P49

A.RCAB.EEC.TCD.SO

2.迪尔多夫模型认为  C  的服务贸易不符合比较优势学说。

P40

A.赫俄模型B.与商品互补C.要素移动D.要素稀缺

3.在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指标中,政府的各种政策转移给服务提供者的总价值与服务总价值之比的是  C  。

A.名义保护率B.实际保护率C.生产者补贴等值D.消费者补贴等值

4.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无区位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  B  实现跨国经营。

P65

A.特许经营B.出口贸易C.对外间接投资D.对外直接投资

5.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取值  C  ,表明该国服务出口具有显性优势。

A.[50,80]B.[80,100]C.[100,125]D.[125,250]

6.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的服务贸易谈判中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修改为  B  。

A.肯定式B.否定式C.准入式D.限制式

7.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仅有所有权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  B  实现跨国经营。

A.对外直接投资B.特许经营C.出口贸易D.对外间接投资

8.在迈克·波特指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阶段中,服务贸易将对除  A  外的其他阶段发展产生影响。

P99

A.生产因素主导阶段B.投资因素主导阶段

C.创新主导阶段D.丰裕主导阶段

6.GATS定义的服务贸易模式包括  AB   。

P19

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当地贸易

D.商业存在E.自然人流动

7.衡量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指标有  ACD   。

P102

A.生产者补贴等值B.消费者补贴等值C.名义保护率

D.实际保护率E.对外开放度

8.在下列按照经济用途和性质划分的服务业中 BCD    是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P21

A.无偿转移B.消费者服务业C.生产者服务业

D.分配服务业E.政府服务业

三、【判断改错题】

1.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服务贸易谈判中修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以肯定承诺替代否定

承诺。

(F)

2.服务贸易比无形贸易的范围更为广泛。

P21(F)

3.竞争优势指数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其值等于1表明一国只有出口没有进口。

(T)

4.弗·布格斯模型认为如果服务要素的流入对产品部门的特定要素具有互补作用,国民经济就会

受损。

(F)

5.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保护作用强弱的选择次序应该是:

关税>补贴≥配额,管制>进口限制≥开业权P103(F)

6.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取值大于250,表明该国服务出口具有显性优势。

(F)

四、【简答题】

1.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定义的?

P18

第三版: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第1 部分第1 条对服务贸易的范围和定义的规定是:

 l)从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2)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3)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商业现场提供服务; 4)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一成员方自人的商业现场提供服务。

2.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P20

(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6)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7)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趋势一:

  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趋势二:

 结构调整加快 趋势三:

 地区不平衡可能加剧  趋势四; 服务外包潜力巨大 趋势五:

 商业存在成为主要方式 趋势六:

越来越受各国关注

3.简述服务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

1、采取国内立法或行政规定而不是关税等措施在市场准入方面予以限制或进入市场后不给予国民待遇等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对服务贸易加以保护。

   2、对服务贸易的管制不仅是对服务本身进行管制而且还涉及到对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管制以及相关投资的管制。

   3、对服务贸易的保护往往不是以区域性保护和“奖出式”的进攻性保护为主而是以行业性保护和“限入式”的防御性保护为主这种主要以国内立法形式实施的“限入式”非关税壁垒使服务贸易受到的限制和障碍往往更具刚性、隐蔽性和复杂性。

 PPT第二版:

以国内立法或政策为主的非关税形式施行 较多地对“人”的资格与活动进行限制 由国内各个不同部门掌握制定、庞杂繁复,缺乏统一协调 灵活隐蔽,选择性强,保护力强 除了保护商业贸易的利益外,还强调以国际的安全与主权利益等作为政策目标

4.简述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步骤。

P100

a.逐步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管制。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放松对本国服务市场的管制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首要步骤。

  b 逐步开放本国商品贸易市场降低商品关税水平。

  c 逐步开放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领域非关税壁垒。

  d 逐步开放服务要素市场减少有形服务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e 服务贸易自由化。

现实中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必然是有约束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即存在一定的政府干预和管制。

5.分析服务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P68

1、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需求的拉动       2、 服务供给的推动效应        3、 服务业的竞争     4、 服务贸易自由化     5、 赢得信赖和全球学习

6.简析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P10

界定标准不同。

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

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

为标准的。

  2、划分基础不同。

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区分是以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基础的。

 3、经济结构内涵不同。

第三产业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而服务业的概念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在思想方法和理论逻辑上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不是一回事而是存在差异的。

第二版:

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 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

 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 三次产业划分的出发点是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是就国内经济而言。

7.比较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

P21

与国际商品贸易相比较,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 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 (3) 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4) 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的垄断性; (5) 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6) 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7) 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8.《服务贸易总协定》有哪些基本原则?

P117

1.、 最惠国待遇    2、 国民待遇    3、 透明度    4、 市场准入    5、 服务贸易一体化安排  6、 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参与    7、 尊重国内规定  8、紧急保障措施原则 

五、【分析题】

1.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有关服务业的统计资料往往要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如下表)来收集,试分析比较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概念,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泾渭分明阶段、共生互动阶段和渐次融合阶段。

总的来看,二者的关系由松散到密切。

 从产业演变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动态的协调发展关系。

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彼此的互动协调。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并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可为消费者创造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

理论和实践表明,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不仅要依靠制造业自身的进步,同时还有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产业划分 产业范围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与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服务业是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概念,指那些提供非实物产品为主的行业。

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非实物产品行业不创造任何价值,因此,使服务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于1985年才开始建立第三产业统计体系。

当年,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第一次对我国第三产业作出明确划分,并将第三产业增加值计入生产总值。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方法,服务贸易主要包括11大类:

商务服务(其中又分为专业服务、计算机服务、干租服务等类别);通讯服务(其中又分为邮政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等类别);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其中又分为佣金代理服务、批发服务、零售服务、特许经营服务等类别);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其中又分为保险和保险相关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证券服务等类别);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和与旅行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中又分为海运服务、内河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铁路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运输辅助服务等类型)。

   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14日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将第三产业划分为14类: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提供的服务。

   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起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提出了服务业的分类框架,共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4个大类:

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

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首先,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

第三产业的概念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A·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费希尔鉴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无法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在内,就把这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

以后使用的第三产业概念基本上与当初一样。

木来学术界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涵盖的经济部门的范围并没有统一的意见,比如建筑业的归属问题。

那么,按剩余法界定的第三产业的范围通常是难以确定的。

而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

所以,与第三产业相比,根据产业产品即服务来确定服务业的范围,是很明确的。

      其次,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暗含着高阶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地依赖于低阶层次产业的产品的含义,即第二产业依赖于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第三产业又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产品供应。

相反,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区分是以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思想基础的,这种观点强调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不是单向依赖关系。

概言之,第三产业的概念隐含着传统经济思想的逻辑,而服务业的概念则体现着现代经济思想的灵光。

      最后,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则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在思想方法和理论逻辑上,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不是一回事,而是存在差异的。

2.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解释的适用性存在着争议,“适用”派的观点包括:

•萨皮尔和卢兹:

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芬德利和史密斯:

没有必要探求专门用于服务贸易的研究方法,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理查德·库伯:

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是普遍有效的,正如存在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业中。

试结合服务的特点归纳服务贸易特有的比较优势。

服务的特征(P4)1、 无形性   2、 不可分离性   3、 异质性   4、 不可存储性   5、 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D.I.Riddle区分了经济的和文化的两种比较优势,他论述了在经济比较优势方面的特点:

(1)一些传统的比较优势原则可直接应用于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能够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的改善,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各国开发其自然与人力资源和利用规模经济。

(2)比较优势的源泉因行业不同而存在差异。

比如旅游业更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

(3)人力资本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教育质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4)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国家可以在全球服务市场中开辟出自己的竞争领域和比较优势。

文化比较优势来源于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非兼容性,一个国家可以从文化的非兼容性中获得自己的文化比较优势,如日本航空公司的“礼仪学院”。

 

提高跨国服务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

金融能力,有效利用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知识、技能和商誉的累积,建立生产者与购买者关系的能力,提供“服务产品包”(a package of services)的能力,国内市场规模以及适当的政府激励等。

其中,对于跨国服务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包括知识、技能和商誉)。

人力资源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部分服务业例如金融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取旨在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积极政策来弥补服务业发展的差距。

3.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努力,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合组织在成员国内部推行并完善《无形贸易自由化法案》;70年代起,面对巨额的货物贸易逆差和同样巨额的服务贸易顺差,美国开始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1986年,在美国的压力和欧盟的协调下,服务贸易被正式列为新一轮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议题;1993年,《服务贸易总协定》达成;1995年,该协定正式投入运行,GATS的签署和实施是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大突破。

试分析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P100

1、通过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的分析,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立足点应当放在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上,而不只单纯为了出口创汇,增加收入。

 

(2)发展中国家对于自身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开放的基础上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充分发挥服务贸易作为技术转让渠道的作用。

 (4)争取国际谈判的主动权。

发展中国家在自由化国际谈判中的主要目标应该有两点:

一个是维护对本国服务业进行适度保护的权利,另一个是为提高本国服务业走向世界争取有利的条件。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取向:

(步骤) A逐步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管制,允许外国服务企业进入; B逐步开放本国商品贸易市场,降低商品关税水平; C逐步放开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领域的非关税壁垒; D逐步开放服务要素市场,减少有形服务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E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六、【论述题】

1.论述国际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的原因及对东道国的影响。

P7175

积极影响1. 服务业FDI为东道国提供了更多的资金 2. 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转移 3. 增强出口竞争力 4. 为东道国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消极影响 服务跨国公司一般比制造业跨国公司更容易在东道国引入、显示和倡导某些价值理念、伦理道德、态度和行为模式,有时甚至影响到东道国的国家安全

2.论述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P163

是发展中国家丧失其对经济政策的自主选择权,发展中国家目前许多通行的管制是为了加强对国内服务部门的控制,发展服务业以使出口多样化。

2.将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际的经济依赖,使其几乎丧失执行符合本国利益的国内政策空间。

3.使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凭借其在金融服务和国际货币发行领域的优势,削弱发展中国家政府在金融货币领域发挥积极的管理作用。

4.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商品与服务生产率上的差异日益扩大,服务贸易自由化将永远使发展中国家在服务领域依赖发达国家,并使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缩小。

5.发展中国家一旦放弃服务贸易的控制权,他们的新兴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信、航运和航空等将直接暴露于发达国家厂商的激烈竞争中。

6.使作为最大服务进口者的发展中国家短期内可能以两种方式影响其国际收支,首先,可能导致在国内市场上国内服务供应商被国外服务供应商取代;其次,可能形成以进口服务代替国内服务使进口需求增加的局面。

7.可能从多方面影响国内就业。

8.信息服务跨国流动不仅导致一种依赖,而且可能损害国家主权。

9.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版本二 答:

1.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的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有更多 的机会选择质优价廉的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发展中国家能够进口经济发展急需, 而本国又不能满足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从而有利于解决生产发展与服务业落后的矛盾。

(3) 外国企业的竞争将迫使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企业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吸收国外先进服务技术 与经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竞争能力,走向世界市场。

(4)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 自己具有优势的服务业,进口不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发 展中国家有优势的服务业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

 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发展 中国家减少对服务进口的限制,短期内可能导致进口大量增加,造成国际收支恶化 另一方 面,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自由化的国际环境设法扩大自己的服务出口。

 3 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服务贸易 本身可以成为技术转让的渠道。

(2)国际竞争的压力会迫使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加快技术进 步,以提高竞争力,并由此带动其他部门的技术进步。

当然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可能对技术进 步产生消极影响 4.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劳动力素 质差,向其他部门转移较困难。

从而影响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与国内就业。

但是随着服务进口 与出口的扩大也可能增加一部分就业, 特别是通过扩大劳务出口, 能够缓解国内就业的一些 压力。

 5.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性,其次,外国服务的竞争可能会抑 制发展中国家弱小的新兴服务业, 特别是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 的发展,使它们难以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从而在高技术服务上依赖发达国家。

6.制约因素的影响。

 

(1)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

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本应得到的利益可能在很 大程度上被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抵消。

 发达国家的技术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 展中国家可能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得到的技术转让的利益。

 

(2)发展中国家自身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制约。

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刺激发展中国家 的服务业提高竞争力, 减少贸易壁垒,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相对优势的服务进入国际市场 质生产基础等。

 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 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抑制作 用可能大于促进作用。

 (3)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制约。

发展中国家服务产业结构的最大弱点是生 产性服务不发达, 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恰恰是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最大的领域。

 信息的无偿 外流不仅使发展中国家损失宝贵的经济资源,而且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3.论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潜在问题和现实机遇。

P168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 • 从服务贸易发展结构不合理 • 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 1、扩大服务业出口,增强出口竞争力 1. 发展服务贸易,缓解就业压力 2.  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增长的拉动作用 4. 如何构筑我国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

4.如何构筑我国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

1、稳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抓住机遇,强化政府的孵化和辅助作用       3、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4、建立健全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