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2337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docx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新版

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子。

它们的相同之处:

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下面图片中的细胞是什么形状的?

连一连。

2.微小的生命体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样中生物的样子。

在下面生物中勾选出微生物。

(√)蓝藻

(√)变形虫

(√)病毒

(√)乳酸菌

(√)草履虫

(√)红细胞

()西瓜虫

(√)大肠杆菌

(√)霉

()跳蚤

()苔藓

(√)蘑菇

科学阅读。

微生物无处不在

摄影师将一滴海水在显微镜下放大25倍,事实的真相暴露了:

这滴海水中竟然包含着蟹幼虫、菌类、鱼卵、浮游动物、硅藻,还有更多各种你想不到的生物。

我们全身上下也都遍布着各种微生物,如皮肤上、口腔里、肠道里等。

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气味,就与他们身上的微生物有关。

空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的孢子、细菌的芽孢和某些耐干燥的球菌,如葡萄球菌。

这些微生物吸附在尘埃和小液滴上,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多,有放线菌、霉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多,1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

根据以上科学短文,写出能够发现微生物的地方:

海水、皮肤、口腔、肠道、空气中的尘埃、空气中的小液滴、土壤。

3.发霉与防霉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霉。

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

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假设:

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实验设计:

序号

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

寒冷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不发霉

2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

发霉

3

寒冷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不发霉

4

温暖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

不发霉

实验结论: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微生物的“功”与“过”

写出你对微生物的了解。

有“功”的事例:

制作馒头、面包、生产调味品

有“过”的事例:

导致感冒、导致食物变质

有“功”也有“过”的事例:

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微生物就会分解苹果,使苹果变成腐殖质

我认为:

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将会垃圾成山,难以分解;植物难以存活和生长;动物难以生存;人类没有食物,没有某些药品,等等。

查资料,了解一些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完成下表。

疾病

致病微生物

症状

传播途径

预防

水痘

病毒

发烧,有红疹

接触患者,

吸入飞沫

注射疫苗

流感

病毒

高烧,喉咙痛

头痛,咳嗽

接触带病毒的

物体,吸入飞沫

通风,洗手,体育锻炼,保暖,接种疫苗

麻疹

病毒

高烧,喉咙痛,

咳嗽,眼皮肿胀

吸入飞沫

注射疫苗

狂犬病

病毒

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被动物咬伤

避免被患病动物

咬伤,接种疫苗

食物中毒

各种细菌

腹泻,腹痛,

呕吐,昏迷

吃了带细菌食物

不吃不洁的、

过期的食物

流行性

腮腺炎

病毒

腮腺肿胀

接触患者,

吸入飞沫

注射疫苗

破伤风

细菌

下巴和颈部肌肉强直,痉挛,吞咽困难

破损的皮肤

注射疫苗

结核病

细菌

全身乏力,发低烧,消瘦,流汗,咳嗽

呼吸道和消化道

注射疫苗

第二单元仿生

5.生物的启示

研究蜂巢形状的奥秘。

蜂巢截面

形状

壁长

/厘米

内切圆

直径/厘米

4个密铺后

有几道壁

4个密铺后壁的

总长度/厘米

抗压能力

(书本数)

正三角形

4.56

2.64

9

41.04

4

正方形

3

3

12

36

3

正六边形

1.86

3.22

19

35.34

5

我的结论:

许多动物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殊本领,你认为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

进行哪些发明创造?

秃鹫飞得高,能飞上

9000米的高空

发明飞机

游泳冠军旗鱼的

时速高达113千米

发明火箭

抹香鲸是潜水冠军,

能潜入海洋2200米深处

发明潜水艇

尖尾雨燕是飞行冠军,

时速可达350千米

发明飞机

6.蛋壳与薄壳结构

科学阅读。

薄壳结构

在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种子外壳、动物的蛋壳和各种贝壳,都是天然的薄壳结构。

它们用很少的材料获得无比坚硬的外壳,以抵御外界的侵袭。

以蛋壳为例,通常情况下,蛋壳厚度只有0.38毫米。

这么薄的蛋壳,简直不堪一击。

然而,蛋壳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承受力,凸出向外的曲面能把压力分散。

特别是当它均匀受力时,抗压性就更强了,远不是看上去的那么脆弱。

人类从蛋壳这样的天然壳体中受到启发,利用混凝土以及其他合金材料的可塑性,将各种形式的薄壳结构运用到大跨度的建筑中。

这些薄壳结构的建筑能够达到力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用料少,抗压能力强。

寻找生活中的薄壳结构建筑或物品,把它们的照片贴在下面,或把它们的样子画在下面。

7.海豚与声呐

画出声呐、B超诊断仪和雷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声呐

B超诊断仪

B型超声诊断仪的基本工作原理超声波是一种超出人耳听力范围的声波,发射频率在2万赫兹以上,通过人体组织后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形成很多亮暗不一的光点,构成一幅切面图像来诊断疾病。

雷达

科学阅读。

蝙蝠与回声定位

蝙蝠的视力很弱,但是听觉很灵敏。

实验证明,蝙蝠主要靠听觉来发现昆虫。

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发出超声波。

超声波能够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物体就被反射回来,形成根据物体性质不同而产生不同声音特征的回声。

蝙蝠能够用耳朵接收这种回声,并根据回声的频率、音调、声音间隔等特征,确定物体的性质和位置,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有多远。

蝙蝠的这种探测目标的方式,叫作回声定位。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捕捉昆虫,其灵活性和准确性是非常惊人的。

有人统计,蝙蝠在几秒时间内就能捕捉到一只昆虫,一分钟可以捕捉十几只昆虫。

蝙蝠还能从杂乱无章的充满噪声的回声中检测出某一特殊的声音,然后迅速进行分析和辨别,以区别反射声波的物体是昆虫还是石块,或者更精确地判断是可食昆虫还是不可食昆虫。

蝙蝠回声定位的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对于人们研究提高雷达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8.我们来仿生

仿照示例,观察身边的生物,设想仿生两件物品。

序号

身边的生物

仿生的物品

原理分析

1

鸭子的蹼有助于它划水

模仿鸭蹼的形态和功能设计脚蹼

鸭子划水十分轻松,模仿鸭蹼发明脚蹼,可以为人们游泳、潜水提供前进动力。

2

翠鸟的嘴呈锥形

高速列车的车头设计成锥形

翠鸟的锥形喙前小后大,在快速入水捕鱼时可减小阻力,锥形列车车头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可减小空气阻力。

3

野猪鼻子中塞满细泥土,过滤掉氯气

前端装有活性炭的猪鼻子防毒面具

野猪利用泥土细粒对氯气的吸附作用,过滤空气,猪鼻子防毒面具前端进气口填充有类似细土吸附功能的活性炭。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

9.昼夜交替

在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活动中,记录当一个国家处于某一时段时,哪些国家处于其他时段。

清晨

白天

傍晚

夜晚

埃及

中国

澳大利亚

巴西

蒙古

日本

美国

冰岛

法国

印度

新西兰

加拿大

科学阅读。

如何发现地球在自转

地球在恒定地自转,由于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一切也以同样恒定的速度在旋转,我们自然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

就像在一艘封闭的大船上,待在船舱里是无法知道船是行进还是停止的。

不过,生活中有5种现象可以让你发现地球在自转:

1.地球上白天与夜晚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说明地球在自转。

2.仰望星空,你会发现北极星附近的星星围绕北极星转动,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3.北半球的旋涡方向通常是逆时针的,南半球的旋涡方向则相反,这是地球自转的惯性引起的。

4.藤蔓缠绕类的植物生长和旋涡类似:

在北半球,缠绕方向是逆时针的,在南半球则是顺时针的。

你是否留心观察过上述现象呢?

除了这些,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水面上漂浮的物体最终都会漂向岸边。

假如我们在北半球,就会因为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最终会被冲刷到右岸,而在南半球则会相反。

如果你观察地球南北半球的台风和飓风,会发现它们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南半球为顺时针旋转。

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观察并记录周围植物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样子。

植物名称

白天的样子

夜晚的样子

睡莲

合欢

科学阅读。

植物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开花时间

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长习性,比如开花时间,有的是“昼开夜闭”,有的则是“夜开昼闭”。

植物之所以有不同的开花时间,是因为它们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

以牵牛花为例,娇嫩的牵牛花对日光和温度的要求很挑剔。

早上阳光柔和,空气较为湿润,牵牛花花瓣的上表皮细胞的生长速度高于下表皮细胞,于是花瓣向外弯曲,牵牛花就开放了。

到了中午,强烈的日光和干燥的空气会吸收牵牛花娇嫩花朵的水分,于是牵牛花就闭合了。

又如昙花,它的花瓣不仅娇嫩而且巨大,既害怕白天的光照,又害怕深夜的低温,所以只能在夏天晚上开花,而且一次只能开两三个小时,以避免低温和高温的伤害。

另外,有些花属于虫媒花,它们的开花时间跟昆虫出来采蜜的时间有关。

蜜蜂和蝴蝶白天活动,所以有些花便在白天开放;蛾子夜里活动,所以靠蛾子传粉的植物就只能等到晚上开花。

每种植物都会挑选最适合它们开花授粉的时间,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结子传种。

科学阅读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好奇心。

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对植物为什么在不同时间开花的原因产生疑问,此内容作为资料补充,解释原因。

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调查并记录周围夜行性动物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行为。

动物名称

白天的行为

夜晚的行为

采用的调查方式

猫头鹰

查阅资料

蝴蝶

直接观察

昼行性动物有灵长类、有蹄类、蝴蝶蜜蜂类、大多数的禽类等,它们夜晚休息,白天进行摄食、生殖等活动。

蛇、猫头鹰、蚯蚓、蛞蝓、鼠妇、马陆等夜行性动物白天休息,夜间进行摄食、生殖等活动。

采用的方法可以是网络调查、直接观察、查阅资料等。

科学阅读。

猫在夜晚捕鼠的本领

猫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活动。

猫睡觉时非常警觉,稍有动静就会惊醒。

猫眼的瞳孔在白天几乎闭合成一条细线,而在夜晚,猫眼的瞳孔就会扩大呈卵圆形,让更多的光线进入。

猫眼的晶状体和角膜非常发达,并且有弯曲能力,眼底还有发达的能集微光的反射板,可将入射光反射为2倍的光照强度,传递给视神经。

因此即使在黑暗的地方,它也能采集仅有的光线形成影像。

猫对声音很敏感。

猫的外耳通常向前面展开,听声音时,在头不动的情况下,猫耳可做180°的转动。

猫对声音的方向、距离等都能准确分辨,即使在黑暗中,一旦老鼠走动,猫就能辨明老鼠在哪里、有多长的距离、往哪个方向跑等。

猫的足结构特殊。

趾底有肉垫,行走时没有声音,不会惊跑老鼠。

趾端锐利的爪能够伸缩,在休息和行走时爪会缩进去,捕鼠时才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也防止爪被磨钝。

模仿猫头鹰的知识卡片,制作一张“猫捕鼠的本领”卡片。

猫捕鼠的本领

夜晚猫眼瞳孔会扩大成卵圆形,让更多的光线进入,所以能在黑暗处采集仅有的光线形成影像。

猫耳对声音很敏感,可做180度转动,对声音的方向、距离等都能准确分辨。

猫脚有肉垫,行走时没有声音。

趾端锐利的爪能够伸缩,在休息和行走时爪子会缩进去,以免行走时发出声音。

12.四季循环

阅读教材中第34页的图表,根据本地区一年四季各种现象的变化规律,填写下面的表格。

现象

气温变化情况

较低

较低

最低

降水情况

正午物体影子

变化情况

较长

较长

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

较低

较低

最低

昼夜长短情况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

植物生长情况

冒新芽

枝繁叶茂

结果丰收,

树叶变黄

落叶纷纷

动物活动情况

开始繁殖,

冬眠动物苏醒

养育后代,

开始换毛

准备过冬,有的迁徙,有的储备过冬食物

动物毛变厚,有的冬眠

人们穿着情况

较少

最少

较多

最多

从春分到夏至,昼夜等长至昼最长夜最短;从夏至到秋分,昼最长夜最短至昼夜等长;从秋分到冬至,昼夜等长至昼最短夜最长;从冬至到春分,昼最短夜最长至昼夜等长。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

地轴倾斜,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第四单元简单机械

13.撬重物的窍门

记录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实验。

1.在支点左侧10厘米处挂2个钩码,要使平衡尺保持平衡,将右侧这些位置上应挂的钩码数量记录在表格里。

钩码

支点左侧

支点右侧

位置/厘米

10

5

10

20

数量/个

2

4

2

1

2.在支点左侧15厘米处挂2个钩码,要使平衡尺保持平衡,将右侧这些位置上应挂的钩码数量记录在表格里。

钩码

支点左侧

支点右侧

位置/厘米

10

5

10

15

数量/个

2

6

3

2

分析下面杠杆类工具,用“△”在图中标出支点的位置,并写出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14.拧螺丝的学问

记录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的实验。

在轴的右侧细绳上挂4个钩码,要使轮轴保持平衡,轮的左侧细绳上应挂几个钩码?

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钩码位置

A轮(小)

B轮(大)

钩码数量/个

4

钩码数量根据实验器材的规格略有不同,总的来说,B轮比A轮数量少。

我的结论:

1.换了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数量(C)。

A.没有变化B.增加了C.减少了

2.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

在轮上用力省力。

分析下面轮轴类工具,在轮上用力的画“√”,在轴上用力的画“○”。

15.升旗的方法

在下图中用红色箭头表示人用力的方向,用蓝色箭头表示重物运动的方向。

研究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把测力计读数填写在表格里。

钩码质量/克

测力计读数/牛

直接垂直提升

用定滑轮提升

用动滑轮提升

50

0.49

0.49

0.24

100

0.98

0.98

0.49

150

1.47

1.47

0.74

(拉力与竖直提起钩码拉力相等。

拉力约是竖直提起钩码拉力的一半。

我的结论:

拉动同一个物体,动滑轮比定滑轮省力。

16.斜坡的启示

测出沿不同坡度拉小车的力,把测力计读数填写在表格里。

斜面坡度

(书的本数)

1

2

3

4

5

6

拉小车的

力/牛

1.05

1.3

1.5

1.85

2.1

2.4

我的结论:

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自行车上用到了各种简单机械。

下图中,用“○”标出的这些部位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把序号填写在表格里。

简单机械

杠杆

轮轴

滑轮

斜面

序号

2

1.3

5

4.6

坐垫下面螺旋式套管是斜面。

斜面还有:

螺母、螺栓。

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

把建造立体小菜园的任务、要求及问题清单填写在表格里。

将不同的要求与相符合的蔬菜种类连线。

 

4.微生物的“功”与“过”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7.5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知道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

17.2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认识生活中保温、防霉、防锈等技术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最后一课,是学生经历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认识微生物、了解霉菌后对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通过相互交流、阅读资料、利用乳酸菌自制酸奶活动等方式感受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

总体而言,本课围绕微生物的“功”与“过”这个中心,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展开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指导学生谈论微生物的“功”“过”,即本课的第一个活动。

此活动的设计为先指出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然后安排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分析微生物在具体事例中的“功”与“过”;通过观察苹果腐烂变质的视频思考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从中领会一件事情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其影响。

第二个部分为“分”,组织学生认识人们是怎样对待微生物的。

这个部分由两个并列的活动组成,其中,第一个活动主要呈现青霉素的发现和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医疗领域利用微生物“功”的具体事例;第二个活动,组织学生交流人们消灭病菌、自我防护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人们在生活中消减微生物“过”的一些具体事例。

第三个部分又为“总”,通过自制酸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酸奶制作过程中一些具体操作的原因,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微生物造福生活的。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已经对细胞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对部分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类型有一定了解。

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知晓的微生物多属于致病菌,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微生物是一类对人类有害的生物这一错误概念。

同时,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力,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积极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

因此,本课在教学中重在通过基于事例的交流与辨析活动帮助学生突破迷思概念,让他们认识到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同时建立起微生物兼有“功”和“过”的观点,并通过亲历制作酸奶的活动过程、评价制作效果来反思应当如何更好地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帮助制作酸奶。

进而进一步感受到如何利用微生物的习性特点造福人类生活这一主题。

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微生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微生物对人类“功”“过”的辩证关系。

2.知晓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并举例说明。

如青霉素的发现,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等。

3.知晓防护自身,减少病菌侵害的具体方法。

科学探究:

1.通过自制酸奶活动感受微生物的繁殖和作用,体会一些微生物对人的价值。

2.能在自制酸奶活动中反思制作步骤中蕴含的与微生物特性相关的科学原理。

3.注重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理性分析、交流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史学习时,能意识到科学家所具有的善于发现、大胆求证、坚持不懈的科学品质。

2.在体验操作时中,乐于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操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反思成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对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

能认识到微生物对人类生活有“功”也有“过”,并能举例阐述。

【教学难点】

能认识到应当辨证看待微生物的“功”“过”。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

教师提前自制发酵的酸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活动一:

火眼金睛找微生物8min

1.同学们,昨天,我和班上的XX同学聊了聊天,他向我分享了他愉快的校园生活。

我当时就觉得他和微生物特别有缘。

怎么个有缘法呢?

我来简单地向大家描述一下他的经历,请大家来找找他的一天都经历了哪些微生物。

好不好?

(板书:

微生物)

教师陈述:

(一本正经)

早上,XX去上学。

走在路上,边啃馒头,一边把小石头踢进了旁边的水沟,差点被水给溅到。

上午,他的同桌他感冒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中午在午托班,午餐挺丰富。

吃了香菇炒肉片,喝了木耳汤。

晚上回家,顺便帮妈妈到超市买了一瓶酱油。

到家后本想吃个橘子,结果发现可能放太久了,有些长霉了。

于是,他改喝了一瓶酸奶当点心,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XX的一天中,你们找着了哪些微生物?

2.学生汇报:

酵母菌、草履虫、感冒病毒、真菌、霉菌、乳酸菌。

(教师板书或板贴)

3.教师补充完整并追问:

看着这么些,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4.学生回答:

微生物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板书:

人)

[设计意图:

通过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寻常一天经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火眼金睛活动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双管齐下,既考查了学生对前三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同时为本课的主题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

二、初探:

微生物的功与过

活动二:

畅所欲言话分类10min

1.这么多微生物,能不能给他们分分类?

2.学生回答,并陈述分类理由。

教师引导通过对人类的价值进行分类。

(板书:

功过,并用竖线隔开)

3.从功过的角度来分的话,大家都同意这个分类结果吗?

(学生点头,达成一致)(教师手指霉菌)我想问问,为什么说霉菌是有过的微生物呢?

4.学生解释:

它会让食物腐烂、发臭,腐败,无法食用。

5.真是这样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播放苹果腐烂视频)

谁能说说,你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苹果被分解,腐烂,白色的毛)追问:

毛是什么?

(发霉了,是霉菌。

)所以,你们觉得这应该属于——(过)我还想问一问,腐烂的苹果后来怎样了?

(变小了,分解了,消失了)(变成腐殖质,为土壤增肥。

)那这是还是过吗?

追问:

所以,你应该如何评价这种让苹果腐烂的微生物呢?

(有功也有过,关键看从什么角度)(板书:

擦除竖线格挡,横线连接功——过)

6.你还知道哪些微生物也像霉菌这样?

(大肠杆菌,能平衡肠道菌群,但如果进入胆囊和膀胱等处就有可能引起局部发炎)

7.小结:

我们应该综合考虑,才能合理评判微生物的功过。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丰富、完善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明确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

在此基础上,以“苹果腐烂”事件中霉菌的功过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意识到功与过不能简单割裂开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

]

三、辩证看待微生物的功过

活动三:

阅读资料明历史(青霉素的发现与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15min

1.(PPT出示青霉素的图片)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张微生物的图片。

(请学生阅读资料)这是霉菌的一种,叫做青霉菌。

通常,我们可以在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中看见它。

青霉菌会引发引起柑橘、大米的霉变,产生的毒素对动物的神经系统、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