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2533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docx

学生用口语交际解题技巧指导及练习含答案

练一练:

1.为响应团中央“加强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号召,班级最近开展了“娱乐与青少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对青少年的娱乐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搜集到多方面的材料。

调查显示:

娱乐形式

玩电脑游戏

时间

玩电脑游戏选择的地点

玩电脑游戏的

最大目的

常玩电脑游戏

52%

每周至少玩3天

36%

网吧

66%

寻找快乐感觉

54%

体育运动

15%

每天都玩

50%

家里

14%

休闲、放松

21%

看电视

12%

每周少于3天

14%

同学或朋友家中

11%

锻炼智力

13%

其他娱乐方式

21%

其他娱乐方式

9%

在网上交友

12%

 

(1)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你怎样看待电脑游戏?

请简要谈谈自己的见解。

2.活动主题:

我也作点诗词研究

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

古人曾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那么,在“唐诗宋词中的”的综合性学习中,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

你制定了怎样的研究步骤?

你收集积累了哪些感兴趣的诗词佳句呢?

你的研究结果如何呢?

下边请你展示一下吧!

(1)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

研究专题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写出最主要的步骤,不少于三步)。

要求:

步骤具体,思路清晰,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简明.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写出四句你收集到的与研究专题相对应的诗词佳句.

(4)请简明阐述你的研究成果,做到有分析,有结论。

结合诗词佳句的分析:

简明的结论: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

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

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

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

”(注:

“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⑴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

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出你的感受。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

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内容。

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1)读完以上材料,相信你深有感触。

请你就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谈谈认识。

(2)你的家庭教育内容或许与以上材料所述类似,或许根本不同。

能简单介绍你们家庭的教育特点吗?

请用“……既……又……而且……”的句式表达。

(3)教育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

在三年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时,请你从教育的角度给班主任写下你的惜别赠言。

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在某一上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长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

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

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2)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为5.1%,其中一般餐馆的食品浪费率为3%,饭店的食品浪费率为15.7%,结婚宴会的浪费率竟达到23.9%。

严重的食品浪费现象让人瞠目结舌。

包括家庭废弃食物在内,日本每年要浪费大约1000万吨的食品。

以往,这么多被浪费的食品都当做垃圾白白扔掉。

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日本制定了《食品再生法》。

日本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但家电普及率和更新换代率极高。

以前,人们经常把破旧家电乱扔在街边,针对这种情况,去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行《家电循环法》,规定废弃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必须由生产厂家负责回收,用户向厂家支付少量费用。

这一法律集中体现了“3R原则”,即减少废弃物、再利用和循环。

经过一年时间,“3R原则”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很少有人随地丢弃大件垃圾,街道更加整洁,废旧家电也物尽其用。

以《家电循环法》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日本政府又顺理成章节地提出了《汽车循环法案》。

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日本生产的名牌汽车销往世界各地,国内市场也很大。

全国拥有七千多万辆汽车,每年淘汰上百万辆,如果驱车前往东京郊区,经常可以碰到废汽车堆积而成的小山。

《汽车循环法案》的目的就是要变废为宝。

6.请对下面几则材料进行探究,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4分)

材料一:

纽可伦发明了抽水式汽轮机;瓦特研究了纽可伦的发明,但没有沿着他的这条路往下走,而发明了热蒸汽机;狄塞尔研究了瓦特的外燃机原理,也没有沿着瓦特的思路研究下去,而发明了内燃柴油机。

材料二: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

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

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

他花了10年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

材料三: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黄庭坚)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

“亚军”。

(李可染)

发现一:

发现二:

7.“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名家的公孙龙。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

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

仲尼中学初三年级开展了“初识诸子百家”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结束后,张行同学根据诸子百家的思想,已经拟好了下联。

请你根据上联提供的内容拟一个上联。

(4分)

上联内容:

儒家的圣人孔子主张仁政教化,亚圣孟子宣扬性善学说

上联:

下联:

道家老子庄子从法自然追求虚无

(2)请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下面“诸子”中的一位。

(4分)

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公孙龙

示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诸子百家的思想影响深远,请写出两句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的诸子的名言,并注明诸子的姓名。

(4分)

 

(4)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论语》而在全国引起哄动。

人们尊称她为“学术超女”,纷纷抢购她编写的《〈论语〉心得》。

针对这种“追星”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50字以内)(4分)

 

二、解读中考把握动向

(一)真题回放把握命题趋势

1、(2005·黑龙江)

据《黑龙江日报》6月13日报道,我省宁安市沙兰镇遭受了200年不遇的洪灾。

沙宪静老师从肆虐的洪水中先后救出了20多名学生;镇卫生院解洪权院长一直忙于抢救受伤的学生,而自己8岁的女儿被洪水冲走,至今下落不明。

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1)对受伤的学生这样说:

(2分)

(2)对沙老师这样说:

(2分)

(3)对解院长这样说:

(2分)

2、(2007·黑龙江省)根据所给情景按要求回答。

假如中考结束,你的父母买了28日的车票,准备带你去上海看望爷爷、奶奶。

这时你却接到通知,29日班长将组织全班同学聚会,并邀请班主任参加。

你思考再三,不得不放弃这次聚会。

请用下列两种方式表达你的想法:

(1)给你的班主任发一条手机短信,请将短信内容写在下面。

(2分)

(2)给班长打个电话,你会说些什么?

(3分)

3、(福建省三明市)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

“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

”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2分)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3分)

4、(2008·黑龙江毕业升学)口语表达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作为中学生,为表达对灾区师生的支持与关爱,初四某班将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中,“爱心捐款”由你来主持,你将如何向同学们发出呼吁?

(4分)

 

三、典型题例示范解答

(根据口语交际典型题型,教师出示投影,学生思考,教师点拨解题思路。

(一)劝告他人型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

“不许进入营业性网吧”,但一些同学仍背着家长和老师上网吧,网吧老板也违规经营。

对此,你作为一个中学生,怎能袖手旁观?

于是,你到网吧找朋友王亮。

(5分)

①你对正贪恋上网的王亮说:

②你对违规经营的网吧老板说:

 

(二)辩论反驳型

(湖南省湘西州)某中学组织了有关“湘西的明天”的讨论会,下面是讨论会发言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甲:

我们湘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富有特色的地方资源,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乙:

那可不行。

我们应努力保护好这一资源,限制无节制的开发,否则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我们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甲:

别管那么多,最实惠的是搞好经济。

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乙:

……

  针对甲后面的发言,请你替乙写一段话反驳甲。

注意语言简洁,有针对性。

(4分)

 

(三)采访他人型

(黑龙江省鸡西市)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

但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现象,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1)体育课上,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参加体育运动?

(2分)

  

(2)假如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

(3分)

  

(四)言外之意型

听说有一个国王为了显露自己写诗的“才华”就叫阿凡提来品评他的诗作,阿凡提看了诗以后,规劝国王不要再写诗。

国王大怒,将阿凡提关进了驴圈。

不久,国王又挑了一首得意之作,再给阿凡提品评,阿凡提看了一眼便转身就走。

国王道:

“到哪里去?

”阿凡提说:

“到驴圈去,陛下。

”(2分)

阿凡提这话的言外之意(不得超过10个字):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

1、【2013年•云南大理、楚雄等】

学校开展“争做最美中学生”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试题】7.【我宣传】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试题】8.【我表达】“最美消防员”李鹏,在救出了26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后,由于长时间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体力严重透支昏倒在现场,被送到医院。

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到医院看望李鹏,你会对他说什么?

(2分)

【试题】9.【我行动】云岭大地不断涌现出“感动云南”的最美人物:

带着胰岛素针水坚守在抗旱工作岗位的李天祥、17年自愿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姜惠民、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云南新闻工作者雷明……

其实我们都可以成为“最美”的人,你准备如何做一名“最美中学生”?

(2分)

22.将上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⑤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⑤C.①⑤②④③D.③②①④⑤

材料

(二)

【物理学科】

①弹力是一种力。

②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

③弹力是物体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

23.提取上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弹力”下一个定义。

(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

弹力是

材料(三)

【数学学科】

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可以直接提取公因式,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

24.阅读上面材料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作答。

(3分)

材料主要介绍了运用①来解决因式分解的数学方法,强调了运用该方法时的两种情形。

材料中涉及到的两种情形分别是:

材料(四)

【音乐学科】

第一段: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

再见吧同学!

再见啊再见!

亲爱的同学再见,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

第二段: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千言万语,看一眼先生的白发,摸一把老师的坐椅,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

再见吧老师!

再见啊再见!

敬爱的老师再见,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歌词《告别母校》(作者:

田德芳)

25.在离别之际,同学们心里一定会荡漾起对老师的许多感激怀念之情。

请联系生活,仍然以“老师”为题,模仿歌词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万千思绪,①,②,胸中荡起感激的涟漪。

再见吧老师!

再见啊再见!

敬爱的老师再见,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里。

4、【2013年衡阳市】

【试题】5.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

“没看我正忙着吗?

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

“对不起。

”他的同学说:

“‘对不起’值多少钱?

给我另卖本新书吧!

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

“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

”这个同学说:

“没关系。

D、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

“请问同学,上什么课?

”这个同学回答说:

“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

【试题】6.综合性学习(4分)

倡导学生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前不久,某校“文明餐桌”系列活动在某市率先启动。

文明就餐,节约用餐,吃剩打包,低碳环保,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志愿者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和倡议书,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健康饮食。

此次活动的举办方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活动,而且应该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①结合材料概括“文明餐桌”活动的内容。

(2分)

②你是如何看待“光盘行动”的?

(2分)

5、【2013年浙江嘉兴】

【试题】4.综合性学习。

(8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

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聊天交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比例82.9%70.4%61%29.1%49.8%40%58.3%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

漫画《无题》

材料三:

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

“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3分)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

(2分)

(3)给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3分)

6、【2013年•娄底市】

【试题】9.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6分)

(1)下面是九年级

(一)班班长李强留给学校后勤管理员的借条,在内容和格式上均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3分)

借条

今借到后勤管理处活动经费258元,用于五四青年节合唱排练。

九年级

(一)班

2013年4月18号

答:

(2)最近,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政府狠刹公款吃喝风的同时,民众也自发掀起了“光盘”运动。

请就餐桌浪费现象谈谈你的想法。

(3分)

答:

7、【2013年•云南省曲靖市】

【试题】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小题,含

(1)~(3)小题,共6分)

8.近来,“曲靖因您而美丽,创建因您更精彩”的“四城联创”(创建全国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活动正在市民中开展。

某校小记者游寥廓公园,拍摄到了一组镜头。

镜头一:

【公园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美食,离席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

(1)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

(2分)

镜头二:

【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

(2)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

(65字以内,2分)

A:

美丽  崇拜  陋习  唾骂  保护

B: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镜头三:

【公园门前的十字路口,4名行人看见红灯已经亮起,看看左右两边没有车驶过,就直接从斑马线上穿过。

在绿灯亮起前几秒钟,又有3名行人在车流中穿行……】

(3)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请你向交管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分)

①                                  

②                                  

②对违规者进行罚款或值勤处罚。

③红绿灯设置应科学合理,建议增设警示牌或启降栏杆。

④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自律意识。

8、【2013年•威海市】

【试题】7.根据情景把内容补充完整。

(3分)

今年岳阳楼景区推出的“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新春活动受到游客热捧,大年

初一至初十有近万人“背”得岳阳楼免费门票。

5月1日至5月7日,孔子故里曲阜也推出

“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

针对这两个景区的新举措,某班级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

甲:

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

景区完全是拿传统文化作秀,纯属借背诵之名来提高景区的

知名度,以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乙:

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9、【2013年•湘潭市】

【试题】6、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手机。

这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思考。

为此,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

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资料一〗漫画:

〖资料二〗某媒体报道:

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

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

对此,有网友调侃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三〗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2013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

〖资料四〗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

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

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

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1)阅读上述四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

请概括出三点。

(3分)

(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

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3年5月5日钱江晚报〗燕子是一个20岁的重庆女孩,她的母亲李大姐在一家家政公司做清洁工。

从燕子10岁起,母亲便像“跟昆虫”似的在她学校附近做清洁工、搬运工、卖早点、摆地摊等,这让年幼的燕子很苦恼。

如果被大家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个不会打扮、没有固定工作的临时工,岂不被同学笑话?

因此,她总在同学面前刻意回避母亲。

一次,气温骤降,母亲怕住校的燕子受凉,背着被子坐了两个多小时车到学校看她。

寒风中,看着寒酸的母亲,燕子不但没一丝感动,反而火冒三丈。

为了不让同学看到妈妈,她粗暴地将母亲推到校门外,还让她“从哪里来的就滚回哪里。

(1)针对这件事,很多人通过互联网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也是众多的网友之一,你会发表怎样的评论?

(2分)

(2)看到这则报道后,老师萌生了将这一事件拍成微电影以警示学生的想法。

如果请你担任编剧,需要设计一段燕子自我反省时的独白,你会怎么写?

(不少于50字。

2分)

10、【2013年•浙江义乌】

【试题】4.综合性学习。

(6分)

义乌这一方热土,散发着浓浓的温情,以“义乌好人”老丁为代表的爱心人士联合义乌商报社创办了爱心活动——“义乌温度”。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活动,甘校901班开展以“传递”‘义乌温度’“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征集“传递‘义乌温度’”宣传标语,同学小吴已拟好上联,请补出下联。

(2分)

上联:

义乌温度传千里下联:

(2)走进社区,为社区宣传窗出一期以“传递‘义乌温度’”为主题的专刊,请似出两个栏目名称。

(每个栏目4个字)(2分)

(3)开展小记者采访“义乌好人”老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义乌温度”。

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2分)

小记者:

老丁,您好!

①?

老丁:

我主要收集旧衣裤、鞋子等生活用品,洗晒、整理、打包后捐到云南、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

小记者:

②?

老丁:

许多爱心人士捐助运费,解决了运费问题,让义乌人的爱心和温度及时传递到千里之外,让那里的人们感受到来自义乌的温暖。

11、【2013年辽宁锦州】

【试题】10.口语交际。

(2分)

今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

“xxx到此......”很多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

大家把他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教育。

一位大婶说:

“小伙子,你要是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当心我把你的手剁下来。

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40字左右)

(要求:

有称呼,语言得体,观点明确,表达连贯,酌情赋分)

【试题】11.综合性学习——让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