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580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docx

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TT

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最小可觉差: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书本96页)

2.差别感受性: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书本96页)

3.明适应:

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书本124页)

4.暗适应:

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书本124页)

5.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

动加工。

(书本150页)

6.自上而下的加工:

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后面这

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书本151页)

7.持续性注意:

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书本225页)

8.分配性注意: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书

本226页)

9.感觉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

(书本238页)

10.内隐记忆:

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书本239页)

11.人工概念:

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他的内涵和外

延常常可以人为地确定。

(书本290页)

12.定势:

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它的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

(书本311页)

13.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书本312页)

14.问题空间:

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

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书本302页)

15.语言理解:

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主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

(书本345页)

16.动机:

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它概括了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

(书本368页)

17.心境:

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书本416页)

18.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书本416页)

19.应激:

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书本417页)

20.离差智商:

人的智力水平符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其平均值IQ=100;离平均数越

远,获得该分数的人数就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范围很大。

智商分布的标准差为

15。

其公式为:

IQ=100+15Z,其中,Z=(X-X)/S。

Z代表标准分数,X代表个体的测验分数,X代

表团体的平均分数,S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书本470-471页)

21.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

一的典型心理品质。

(书本495页)

22.特质:

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书本499

页)

23.场独立性:

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

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很少能体察入微。

(书本512页)

24.场依存性:

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

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书本512页)

25.主题统觉测验:

全套测验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构成,另有一张空白图片,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也有部

分景物,不过每张图片中至少有一个人物在内。

测验时,每次给被试一张图片,让他根据

所看到的内容编出一个故事。

故事的内容不受限制,但必须回答一下四个问题:

图中发生

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图中的人物正在想些什么,故事的结局会怎样。

(书本520页)

 

二、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以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2、17世纪法国的唯理论,以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内·笛卡尔为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反射”的概念,重视身心关系问题,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3、有关脑功能的几种理论分为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和神经网络说。

4、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叫做大小影像不变学说。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6、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7、老工人只要听机器的声音就能了解机器是否出了毛病,故障在哪里,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8、7.按照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预定目的、有无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9、心理学研究的类型包括因果研究、相关研究和个案研究。

10、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11、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一视觉现象称为马赫带。

12、著名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13、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三因素模型,包括:

外倾质、神经质和精神质。

14、在自我概念的测验中,心理学家最常用的测验方法有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和WAI方法。

15、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称为直觉思维。

16、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7、在发散思维测验中,心理学家衡量一个人创造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18、提出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韦纳。

19、书面语言是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

其主要特点有:

随意性、计划性和展开性。

20、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的行为及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

21、在形状知觉中,眼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眼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微小的、不随意的眼动,另一类是随意的、较大的眼动。

22、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3、心理学诞生的两个重要的历史根源:

①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②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24、根据信号有无和观察者的反应,信号检测论将被试的反应分为击中、漏报、虚报和正确拒绝四种。

25、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叫做大小影像不变学说。

26、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2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28、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范围)。

29、17世纪法国的唯理论,以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内·笛卡尔为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反射”的概念,重视身心关系问题,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30、感觉编码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缪勒最早研究了这一问题,提出了。

31、内部语言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的特点。

32、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33、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34、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称为自我认知。

35、人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的思维称为直观动作思维(实践思维)。

36、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具有强、平衡而不灵活的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

37、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与稳定性,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38、在发散思维测验中,心理学家衡量一个人创造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39、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三因素模型,包括:

外倾质、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单项选择题

1、研究发现,当刺激没有被个体意识所觉察时,也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即个体可以在低于的情况下对刺激进行加工。

A、感受性 B、差别感受阈限 C、知觉阈限 D、绝对感受性

2、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叫做。

A、移动 B、错动C、似动   D、幻觉

3、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称为。

A、化学传导 B、电传导 C、突触传导  D、以上都不是

4、19世纪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最早研究了感觉的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说。

A、考夫卡B、缪勒C、韦伯D、艾宾浩斯

5、梦是一种。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幻想D、创造想象

6、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称为。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教学过程

7、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变化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称为。

A、心理生理学B、生理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8、1861年,法国医生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叶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

A、布洛卡B、詹姆斯C、杰克逊D、弗洛伊德

9、学生上课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是注意的。

A、分配性   B、持续性  C、选择性   D、分散性

10、下列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

 A、注意   B、记忆   C、思维   D、感知

1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

12、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变化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称为

A、普通心理学B、比较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D、心理生理学  

13、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年,它的标志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A、1921B、1869C、1840D、1917

14、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的。

A、比奈B、特曼C、西蒙D、施特恩

15、假如某人在一次考试中得了95分,其所在的测试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90,标准差为5。

请问他的智商应该是:

[IQ=100=15zz=(X-x)/s]

A、120B、100C、115D、125

16、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同情、诚实等,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洛伦茨B、麦独孤C、詹姆斯D、弗洛伊德

17、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具有强、平衡而不灵活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

18、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西蒙D、桑代克

19、下列哪个结构与情绪关系最小?

 A、丘脑B、扣带回C、边缘叶D、外侧膝状体

20、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较典型的情绪状态:

A、美感B、激情C、应激D、心境

21、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称为。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教学过程

22、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变化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称为。

A、心理生理学B、生理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23、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叫做。

A、移动 B、错动C、似动   D、幻觉

24、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称为。

A、化学传导 B、电传导 C、突触传导  D、以上都不是

25、19世纪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最早研究了感觉的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说。

A、考夫卡B、缪勒C、韦伯D、艾宾浩斯

26、梦是一种。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幻想D、创造想象

27、1861年,法国医生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叶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

A、布洛卡B、詹姆斯C、杰克逊D、弗洛伊德

28、学生上课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是注意的。

A、分配性   B、持续性  C、选择性   D、分散性

29、下列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

 A、注意   B、记忆   C、思维   D、感知

30、研究发现,当刺激没有被个体意识所觉察时,也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即个体可以在低于的情况下对刺激进行加工。

A、感受性 B、差别感受阈限 C、知觉阈限 D、绝对感受性

31、印刻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最早发现小动物在出生后对人有依恋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考夫卡B、华生C、达尔文D、洛伦茨

32、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的心理学家是:

A、德西B、班杜拉C、艾里克森D、托尔曼

33、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较典型的情绪状态:

A、美感B、激情C、应激D、心境

34、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证机体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的是:

A、海马B、杏仁核C、网状结构D、外侧膝状体

35、提出评定--兴奋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沙赫特B、辛格C、阿诺德D、坎农

36、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在110-119之间,那么,他的智力等级应该属于

A、中下B、中等C、优异D、中上

37、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问题情景的一种顿悟的心理学家是:

A、西蒙B、巴甫洛夫C、苛勒D、桑代克

38、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同情、诚实等,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洛伦茨B、麦独孤C、詹姆斯D、弗洛伊德

39、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A、记忆力B、节奏感C、曲调感D、色彩鉴别能力

40、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年,它的标志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A、1921B、1869C、1840D、1917

 

四、判断题(加粗为全对)

1.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这叫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2.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方法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错)

3.大脑分左右半球,每一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视觉、听觉、联合区。

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一半球的信息通过边缘系统传到另一半球。

4.一般来说,能重现的材料一定能再认,而能再认的材料不一定能重现。

5.凡是两种以上的活动,都可以分配注意力。

(错)

6.相关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类型,但是仅从相关研究本身,尚无法推断哪个因素为因,哪个因素为果。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的属性就其本质来说是社会性,故而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8.动物的心理与人的心理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研究心理学没有必要研究动物心理。

(错)

9.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叫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

10.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21(1917)年,标志就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11.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12.正如气质有好坏之分(强弱之分),性格也有好坏之分。

13.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因此,这种准备状态越充分,对问题的解决越有利。

14.由于离差智商是对个体智商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

15.在对失语症病人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失语症病人是与右(左)半球某些脑区的病变相联系的。

16.由于表象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表象不利于对复杂和抽象问题的解决。

17.神经心理学的证据表明,大脑左(右)半球在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8.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后)摄抑制。

19.人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学,因此,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0.在实验法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如反应时的长短,记忆的效果等因素,称作操作变量。

(自变量)

21.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这叫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22.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叫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

23.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24.感觉记忆的特点是时间在1分钟以内,容量是7±2个组块。

(容量是7±2的是短时记忆)

25.正常情况下,右(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推理等。

26.一般来说,能重现的材料一定能再认,而能再认的材料不一定能重现。

27.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

28.在实验法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如反应时的长短,记忆的效果等因素,称作自变量。

29.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无意注意(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它的特点是不由自主,消极被动,但不易疲劳。

30.近刺激是指感觉器官直接接收到的刺激。

31.由于离差智商是对个体智商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

32.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因此,这种准备状态越充分,对问题的解决越有利。

33.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呈正态分布)

34.机械操作能力与记忆力一样都属于特殊能力。

35.梦是一种再造想象。

(无意想像)

36.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37.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后摄抑制)

38.神经心理学的证据表明,大脑左(右)半球在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9.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本我)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行事。

40.在对失语症病人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失语症病人是与右(左)半球某些脑区的病变相联系的。

5、案例分析

1、在催眠秀表演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被催眠师所催眠,并做出种种催眠师所指示的行为。

请你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催眠?

如何解释这些催眠现象?

催眠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识状态,被试在催眠师的指导下,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之后,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和事情,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实的。

在催眠的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似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眠。

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的观点认为,被催眠的人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是角色要求被催眠的人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意识功能分离观点认为催眠是将意识的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分开了,或者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控制。

2、为什么某些人被称为“神童”或者“英雄出少年”,而另外一些人被称为“大器晚成”,试从能力的角度说明并举例子。

这就是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性大器晚成的人可能是由于早年没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也有可能是早期生活道路的坎坷,又或者可能是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而英雄出少年则可能和教育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系,所以能力反站是有其早晚的差异的

3、常听人说,我最近一段时间晚上睡觉老是做梦,第二天早上醒来感到非常疲倦,要是晚上不做梦就好了。

请问你如何看待和解释人类的做梦现象?

所谓的梦,就是平日的愿望或恐惧在睡眠时不受抑制地显现。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络伊德指出:

“梦就是受抑制的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东西。

4、某男,30岁,未婚,,无正式职业,与领退休金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自小父母离异,母亲后来又多次再婚,但至今仍然一个人生活。

从小母亲对他要求严格;小学时因与同学打闹,曾经一只眼眼睛受伤;中学时沉迷网络小说。

大学毕业后去经济特区打工,期间曾经一度与家庭失去联系,家人怀疑为传销组织所控制。

家人找到他之后,从来不和家人讲起这段经历。

家人反映,他的行为变化很大,不修边幅,整天胡子拉碴,也不去找工作,不与亲戚朋友交流,很少外出,上网看网络小说打发时间,基本失去了正常的社会功能。

请你根据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分析一下,导致某男人格形成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一、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二、社会文化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四、早期童年经验 :

其一,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 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其二,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

其三,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五、自然物理因素: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5、为什么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

为什么有时教科书某些地方用粗体字或加上着重点?

有些人读书,为什么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

试用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

答:

根据知觉的选择性规律,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反映的比较清晰,其余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比较模糊。

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教科书某些地方用粗体字或加上着重点;有些人读书,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就是为了使对象与背景在色彩、线条粗细、形状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的对象重点突出、形象鲜明,才容易吸引注意力,清晰地被感知和记忆 

6、有位中学生问:

我记一篇课文,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不容易记住,这是为什么?

请运用心理学有关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学习建议。

(注:

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要求有针对性,言之成理)

答:

(1)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是影响记忆效果的客观因素之一。

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材料数量少于中间部分,数量少,记忆就容易些,中间部分材料数量多,记忆就较难些。

(2)由信息干扰产生的抑制现象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主观原因之一。

记忆一篇文章时,先学习的开头部分的材料信息会干扰后学习的中间部分而产生前摄抑制,而后学习的结尾部分的材料信息也会干扰先学习的中间部分而产生倒摄抑制。

由于记忆中间材料受到来自开头和结尾两方面的信息干扰,既产生前摄抑制,又产生倒摄抑制,所以中间部分较难记住。

(最简单的就答:

因为开始部分只受后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则同时受到两种抑制的影响。

建议:

自己写。

7、初中学生看一部电影或听一个故事,很容易地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可是对书本上的东西,有时再三教还是记不住,这是为什么?

(注:

用中学生对形象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两种记忆材料的的不同记忆特点来解释。

要求有针对性,言之成理)

答:

这涉及到不同的记忆内容的兴趣和类型。

初中学生看一部电影或听一个故事,很容易地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说明他比较擅长对情节性内容的记忆和形象生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