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939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

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

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

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

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

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

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

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2.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3分)()

A.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林清玄:

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

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

我很喜欢一句古诗:

书到今生读已迟。

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那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

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

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帮助吗?

林清玄:

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对什么情况都能适应。

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

因为小时候在大山里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马上上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时间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了。

记者:

在您的成长环境里,显然没有使您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却成功了。

林清玄:

的确,我家代代都是农民,可是我对文字有着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

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

我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使我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深入一门。

我记得小时候读得每本书,都珍贵得不得了,我经常拿到什么都很用心地看。

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

现在,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渐趋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

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马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何其荒唐!

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觉得它是名牌,就值这个价,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也就是“俗”,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也就是“仙”,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公平正直的人。

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必须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找一些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

对于生长在这个有着多种价值观可供选择的时代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

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品,其实在青年人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品。

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是美的。

我有一句话,“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

所以,想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更美,你的情就要更深,文学正好是容易到达的途径。

4.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林清玄小时候坎坷经历培养了他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是他成为台湾最高产作家之一的主要原因。

B林清玄引用张潮的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说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C林清玄举爱马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爱马仕是名牌,就值这个价。

D林清玄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个人心美了,他就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

5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哪一项(3分)()

A文思泉涌,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B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

C勤奋读书,坚持积累;D对欲望敏感。

6林清玄认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品”。

他的这一观点是否适用于所有人?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同里之思

张抗抗

春天去了周庄,仍是意犹未尽,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小镇。

同里不去,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夏天的荷花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

同里镇果然让我喜欢:

周庄小镇上有闻名的双桥,而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连,似给人以三思而行的警示;周庄小镇有精美的私家花园沈厅、张厅,而同里镇上有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

 何况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

桥下是舟,河边是树。

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

  

何况,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

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

“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

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

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就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一座花园,以备晚年享用。

不料园子尚未完工,慈禧让他去镇压捻军,他因不愿对捻军斩尽杀绝而触怒慈禧。

眼看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好友左宗棠、彭玉麟的教导帮助下,对慈禧巧以应对,不作辩解,使慈禧有火难发。

最后慈禧问他:

今后怎么办?

他答“退而思过,进而报国。

”慈禧默允,一场风波就此结束。

归家后,果真将花园取名为“退思园”,以此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

 因是戴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做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

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

 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柯”的喜庆,夏有“菰雨生凉”的悠闲;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

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三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岂不辜负了园内美景?

任老前辈早有准备,在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嘉宾。

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园内的楼台亭阁上处处留有祈福求爵的痕迹,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若是有如此优裕的日子可过,退下来未必真能思过了;若是真的思出有过,这建园所收敛所耗费的钱财,想必是应“退”还凤阳去才是了。

从“望月楼”袭来的凉气中,我无法得知任老先生在园中的那些岁月,究竟在“思”些什么?

 任兰生在退思园安居两年后,因西北回民起义,经左宗棠力荐,如愿“平反”,被慈禧重新起用,后在镇压回民的战斗中死于沙场。

当年的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

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一种计策的“退思”,却成为一个黑色的玩笑——退思后的任兰生,退至其退思之前的位置,甚至更远?

 好一个“退思园”。

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

退思园确是发人深思。

 相传“同里”的地名,早年为“富土”,只因太湖鱼米之乡,富甲一方,时有盗贼骚扰,遂将竖排的“富土”两字,重新分割组合,成为“同里”,倒也顺理成章。

似乎只有如此富裕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弯绕的心思。

 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

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

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反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吗?

 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

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

所以,退思园仍是令人难忘的,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安逸俗艳的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辩色彩。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同里”比作“波浪中的小船”,突出作者心中对于同里的向往和挂念。

B.文章写了同里的石桥、园林、湖水、舟船、居民,多角度表现了同里质朴、静谧、从容的独特气韵。

C.作者费笔墨写退思园,写建园缘起、庭院布局、退思生活,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做铺垫。

D.文章开篇从同里质朴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到从容悠闲的文化气质,层层推进,为下文写退思园蓄势。

8作者为什么在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9.文章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0.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1.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拜臣郎中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明日,子路行,以告

12.作者不应诏所用的理论“武器”是(3分)()

A.圣朝以孝治天下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报刘之日短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

B.诗歌写出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

C.开辟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感到霜霰将至,生怕自己的辛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是一种单纯的喜惧。

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生活的特点。

15.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

并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书法以其实用与审美、抽象与形象、古代与现代、时间与空间等多重特征,在艺林中_______,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基因”。

将书法传统置于当代文化背景中去审视时,我们发现书法呈现出诸多新的气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书法教育遍地开花,书法的学科地位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书法培训也如雨后春笋,书协组织健全完备,各级各类书法展览令人_______,书法名人纷纷登上大众文化传播的舞台,书法的社会影响力_______。

近年来,随着硬笔替代软笔,电脑打字替代手写,书法的实用功能几乎丧失,()。

传统的装裱形式、用材、钤章、用纸、色彩等,通过巧妙地运用和组合.形成各类亦古亦新的视觉冲击力。

事实上,当书法传统与当代语境激烈碰撞后,挑战也不可避免,多种弊端也伴随而来。

比如重技法、轻文化,重形式、轻内涵,创作上______,风格同质化;书法批评严重缺失;书法家浮躁心理普遍等。

近年来,中国书协采取通过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于各大书法报刊,风气因而有所好转。

我们有理由相信,书法在当代的作为和未来的前景令人乐现,一定会有更优秀的书法大家和杰出作品不断涌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树一帜目不暇接与日俱增亦步亦趋

B.独树一帜眼花缭乱有增无已拾人牙慧

C.标新立异目不暇接与日俱增拾人牙慧

D.标新立异眼花缭乱有增无已亦步亦趋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协通过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于各大书法报刊。

B.通过中国书协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各大书法报刊。

C.中国书协通过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各大书法报刊。

D.通过中国书协采取举办国学修养研习班、限制过分拼贴等措施,再加上针对以上弊端的批评文章不断见诸于各大书法报刊。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这些变化使书法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其审美价值更加凸显

B.但这些变化使书法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更加凸显审美价值

C.但书法被这些变化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其审美价值更加凸显

D.但书法被这些变化急速地蜕变成纯粹的艺术样式,更加凸显审美价值

20.下列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加以概括。

要求:

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10字。

(6分)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有120余种,90%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

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

许多蝴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

 

21.现在不少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动笔记。

但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

针对这一问题,大家有不同看法。

为此雪莲中学某班安排了一次辩论赛,围绕“大学生在课堂上应用/不应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这个观点展开辩论。

下面是正方的观点,请你针对正方的表述,作为反方进行反驳。

要求:

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0个字。

(5分)

正方:

大学生在课堂上应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

因为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很多,我们的记录速度有限,无法抄全老师留在黑板上或PPT上的内容。

如果用手机拍下就能很好弥补,而且还可以多次回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反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神庙前的一块石碑上,写着这样一句简单的话:

“认识你自己。

”话虽简单,要真正做到,却不那么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要么陷入一种自我膨胀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么陷入极度自卑的境地中,认为自己一钱不值。

“我是谁?

”这句既朴素又深奥的追问,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探索自然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人们。

有人说,这个世界没有谁能打败你,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从这个意义说,认识你自己,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请以“认识你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1-2022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

1.C2.A3.A

4.B5.D

6.示例一:

适用于所有人。

因为所有人都需要精神上的成长,而阅读是使人精神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

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修养,让人变得情感深厚,气质美好。

所以第一流的文章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生命的化妆品。

示例二:

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因为林清玄在这篇访谈中提出的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青年人而言的。

我们这个时代容易使人迷失方向,青年人又面临多种选择,对他们而言,读书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变得美好。

但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形成的人来说,第一流的文章对改变他们的人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连最基本的物质都得不到保障,一流的文章又能给他们提供多少帮助呢?

7.C

8.游“退思园”之前,作者怀着从众的心理,非常向往“退思园”;(1分)游览“退思园”时,作者意识到“退思园”的“退思”与“退而思过”的本义不同,实质上是退而不思过,只是一种手段与假象;(2分)游览“退思园”后,作者产生了关于“退思”的诸多思考;(2分)因此,作者说“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

(1分)(意近即可)

9.

(1)退而思过强于退而拒思、顽固不化。

(2)退而思过,不如进而反省。

(3)含蓄绕弯以、退为进不失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智慧。

(4)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古至今,含蓄绕弯以、退为进的人不在少数。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B11.D12.A13.略

14、A(墟曲是乡野,曲是隐僻的地方,不能理解成废墟)

15、写出了宁静的乡村生活。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写出居住偏僻,没有俗事打扰宁静的乡村生活。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写出虚掩柴门,幽静的居室,内心的安静,身心俱静。

(4分)诗人借乡居安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2分)

16.略

17.A(独树-帜:

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家。

标新立异:

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般不同。

目不暇接:

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眼花缭乱: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

形容增长得很快。

有增无已:

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亦步亦趋:

比喻自已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拾人牙慧:

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3分)

18.B(前半句中途易辙,且“采取”“通过”语序颠倒:

“诸”和“于”重复。

)(3分)

19.A(根据句间逻辑关系,此项衔接更恰当。

)(3分)

20.

(1)观赏鱼名角且品类繁多

(2)拥有独特的体形和体色

(3)尾部斑点确保自己安全(4)食性丰富

21.示例:

大学生在课觉上不应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因学科性质不同,像数学等课程。

若一味拍老师留在黑板的内容,就没有机会领会推导的过程自己又不动手抄写,上课内容在脑中的印象很浅,势必影响学好这些课。

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