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51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考研经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经验.docx

《考研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经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经验.docx

考研经验

2017考研经验

——wx_Dynamic

2017.1.9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笔者高三复读一年,最终上个二本而已。

数学思维不好,而且很懒,以至于大三时听闻考研又难又苦而畏葸不前。

后遇学长亲身说法,说他自己的备考挺水地但是成绩也还行,于是决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考一下,于七月下旬开始。

本科铁路,跨考西南交大计算机专硕。

以上只是想说,我和大家没什么不同,你也可以!

本文适合所有应试、学习。

但是希望大家复习进行了一段时间、遇到困难迷茫之后再来看本文,否则可能又当耳旁风飘过了,没有失败的教训也不会对前人经验和科学方法有很深的体会。

*/

是否必须每天学习14个小时?

科学刷题需要怎样?

如何学英语最高效?

为什么有人说背单词有人说读文章?

考研数学到底哪家强?

究竟蓝翔还是新东方?

为什么不难的考试还是有很多人考不上?

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本期《走近科学》,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考研人的世界……

/******************************************************************/

零、先放结论

是不是听人说考研要每天三更起五更眠,然后自己试了两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是不是全书或《18讲》学到中值定理了越看越想放弃?

“要勤奋努力”、“迎难而上”之类的大道理谁都知道,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做起来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差了太多是不是?

考研的问题总的来说只有两个:

坚持不下去和方法不合适,而这两个问题还可以说的更本质一点,就是在能力只有5的时候,不认清、不敢正视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却想做难度为10的事,于是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最终导致你真的不行了。

解决的方法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正视自己能力不足,在且只在学习区训练(做比自己水平高且只高一点的任务),再辅之以必要的时间,即可最高效地把能力提高到10乃至更高。

以上结论的科学理论依据来自两本半书:

0.5、《万万没想到》万维钢(同人于野)著

(之所以称为半本因为这里提到学习方法的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是下一本书+其他书的关于学习方法的总结,说的也更简明扼要。

力荐!

豆瓣链接:

(这篇文章)读完约需2小时

1.5、《刻意练习》[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著,

(神作!

神作!

务必读完)

豆瓣链接:

读完约需12-14小时

(本书第7章《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父母,科学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抛开心理方面的教育先不说,单从学习工作这方面的教育这一点上来说,大部分父母其实是很不合格的。

事实上笔者一直哀叹,父母这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居然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不知每年要扼杀多少优秀少年啊)

2.5、《自控力》[美]凯利·麦格尼格尔 著

豆瓣链接:

读完约需10小时

这些书以及最后拓展阅读部分的书都是我在大学时因反思自己为何高考失利而读到过非常好的书,尤其是以上2.5本。

以下所有内容均为个人体会,如有疑惑请以以上两本半为依据。

/******************************************************************/

一、学习方法

作为高考大坑省(河北)的学生,从高中起就每天早出晚归埋头学习,然而当我经历了两次高考、大学读了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书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学习都是拼蛮力,其实根本不懂怎样高效学习、心里也没个明确的方法路线。

不信你自己想想,你的应试学习中有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

上面的问题,我相信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

(同意请点赞并转发)

好在我已经趟过了这个大坑,下面介绍一些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理论依据为之前推荐的前1.5本书):

1.在且只在学习区学习

知识以掌握程度可划分为三类:

舒适区的、学习区的、恐惧区的,分别对应你已经熟练掌握了的、比自己能力稍高但努努力也可以搞定的、看了好几遍还不太懂的。

“刻意练习”理论告诉我们,在学习区进行学习是效率最高的。

所以当你的能力为5的时候,重点去做难度为5、6、7的题目,而8、9、10属于恐惧区可以不管他们。

等做完了567,你的能力有所提高,8、9、10在你看来已经成为了学习区了,这个时候再去重点做他们。

而对于你已经掌握的知识,只花一点时间去复习就行了。

这里有两个注意点:

一是已经熟悉了的东西不要再多花时间,赶快去学更难点的、新点的,二是目前对你来说太难的不妨先放一放。

《刻意练习》中提到,用这种不断在学习区学习的方式,人的能力可以提高到初始状态的几十几百倍。

2.做题的目的在于熟悉已有套路、学习和总结新套路

做题的核心在于套路,一切做题的目的在于熟悉已有套路、总结新套路、学习新套路。

不以套路为核心、目的的做题是盲目低效地做题,数理学科尤甚。

到考试时应该所有套路了然于胸、面对题目信手拈来。

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套路做题。

3.好题反复做,而不要一味求多

选一本好的习题集刷三遍,胜过做三本不同的。

(我自己看考研经验时发现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一点,而我在高中的时候却没有这种想法,不爱看错题,看来大家经过了高考,在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提高)

4.细分地、有针对性地做题

尤其是针对易错题和自己错过的题。

根据我的经验,自己会出错大部分不是“马虎”,而是这里确实有坑,自己这里掌握不够扎实。

平时的训练要达到“看到这种题马上想到相应套路及可能的坑”的程度,如果是看到之后再去分析难免分析不周,导致所谓的“马虎”做错。

5.及时反馈

做完题目之后应尽快对答案,有不明白的最好尽快问同学、查资料搞清楚。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得反馈的速度与学习速度是成正相关的。

6.精神高度集中

学习是很费神的,学习区的知识难度≥你的能力,必须全神贯注才行,所以不能边听歌边学习,这不科学。

如果你现在做的题目是你听着歌也可以搞定的,说明这些是舒适区的东西,做了意义也不大,换句话说你在浪费时间。

7.对于套路和知识点,不断使用才是记住的最高效的方法。

不要想着记厚厚一本笔记然后哪天去看,首先你不会去看,其次看套路没有用套路记得牢。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勤做题。

●以上所说皆为一家之言,请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经行调整优化,适合滴才是最吼滴。

●以上方法请辅之以大量的题目、大量的时间去实践。

/******************************************************************/

二、如何坚持

考研难不难?

这是很多想考研的人都要问的问题。

就我自己的体会,考研不难,难的是坚持,只要你能踏踏实实地、运用正确方法去复习半年到一年,那么到了考试的时候你的能力足以取得一个差不多的分数。

那么问题来,到底哪家。

到底如何坚持呢?

《自控力》这本书告诉我们,凡是像学习这样的、人不会自发去做而需要大脑命令、逼迫自己去做的事都是要消耗自控力(也即意志力)的,而自控力是天生的吗?

非也,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存在于你的脑门下——大脑的前额叶区域,这里生产自控力。

更加神奇的是自控力这个东西和你的肌肉是一样一样的:

平时有所储备、经不起大量消耗,最最重要的是靠血糖供能产生,换句话说,大脑的前额叶区域血糖浓度低了,那么你就自控力不足,就逼不动自己去学习了。

这一点尤其重要,它告诉我们在准备应试期间不要节食减肥,而是必须保证糖分摄入,为了能考上,丑点就丑点吧。

(笔者评注:

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啊)

自控力就是你能逼迫自己每天爬下床滚去学习的根本动力,是你复习期间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因为每天配额有限千万要珍惜!

(注: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这篇文章中提到过,练脑子每天极限是5、6小时,也即在学习区的学习时间。

又由于进步主要发生在学习区,所以可以这么认为:

人每天真正在高效地学习新东西的时间只有这么点(在舒适区学习消耗地不多,但也没学习到什么新东西不是吗)。

当然随着练习会有所提高)

此外自控力也受其他方面影响,所以要保证:

睡眠充足,饮食健康而足够,情绪稳定既不能大喜也不能大悲,桌子上尽量干净整洁,远离诱惑(比如如果手机是放到眼前,那么你每看一眼就会产生玩手机的冲动,而大脑逼迫你不去玩手机也要消耗自控力。

所以最好把手机放在你很难随手够到的地方)、环境安静等等。

下面根据书中原理提一些操作性强的意见:

1.每天留点时间娱乐放松

考研不同于突击考试,要长线作战,所以不要每天都精疲力竭,大部分人的意志力不强,需要娱乐放松去恢复自控力以保证第二天的高效学习。

对于大部分人不要跟风“每天学14个小时”,尤其是考研初期,经过三年的懒散生活你的自控力能力早已退化到平均水平。

前面说过了自控力类似于人的肌肉力量,此处作类比:

小明的体能每天跑3000米刚刚好,某天非要装逼跑了一万米,请问第二第三天小明能跑多少米?

同样的,前面说手机不要放到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还没考研的你想:

为什么不干脆扔寝室里?

其实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做起来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每天光学习实在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枯燥了,必须要有手机来放松一下下。

(事实上由于笔者比较懒,手机一直就放在椅子上,伸手就能够到。

关于休息方式,这里引用知乎网友丁振東学习Course的笔记:

正确的脑放松方式:

去健身房健身

踢足球或者打篮球

慢跑、散步或游泳

画画(draworpainting)

洗澡(takeabathorshower)

听音乐(那些没有歌词的音乐)或者演奏乐器

冥想或祈祷(meditateorpray)

睡觉(也许是最有效的)

错误的脑放松方式:

玩电脑游戏

上网浏览新闻

与朋友聊天

看电影、歌剧或者电视节目

帮助朋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读一本放松的书(readarelaxingbook)

以上,整理自课程:

https:

//www.coursera.org/learn/learning-how-to-learn/outline

原文链接:

笔者评注:

运动虽好,但考虑到会出汗、洗衣服太麻烦,这里推荐裸奔。

2.吃

对于考研复习这样体力、自控力消耗很大的活动来说,及时补充能量十分重要,仅仅三餐事不够的。

事实上科学的饮食应该是以三餐为主,以几小餐为辅,保证全天的能量均衡摄入。

一顿吃的太多会犯困,吃的太少又不够自控力消耗的。

所以最好正餐适度,再备好饼干饮料,饿了就吃一点。

3.睡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努力”只强调“投入时间”多,不告诉我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一点前面已经拨乱反正了,但是这里还有个坑,那就是认为投入时间越多越好,甚至牺牲睡眠也应该,而且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也是这么说的。

晚睡早起固然看起来很勤奋很努力,然而事实上这样科学吗?

《如何成为尖子生》中,作者卡尔·纽波特曾采访了很多美国名校的优秀学生,问他们一次学习时间最长是多少,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坚持30-40分钟左右就受不了了。

类比肌肉力量也是,跑一个3000米到后面就挺不住了,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把它拆成6个500米倒是可以接受的。

(思考:

学霸们尚且如此,你一次学2个小时,那么有多久其实是在对着书走神呢)

“番茄工作法”告诉我们,每学习25分钟就休息5分钟吧。

那么这5分钟用来干嘛呢?

最好就是吃、睡、玩、听音乐等等了呗。

11点到7点睡8个小时的效果绝对好于1点到9点,所以早点回去睡觉。

中午要睡自不必说,其实吃完晚饭也可以小睡一会,毕竟学了一下午了还要再学一晚上。

(睡眠可以提高记忆效果、恢复自控力)

据我个人总结,不同人对睡眠的需求确实不同,我自己觉多,但是也见过每天睡得不多但精神饱满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问问你自己需要多少睡眠,以及,这样的睡眠量带来的头脑清醒程度,是否足够“完成比自己能力水平稍高的任务”的需求?

以下三段引用《刻意练习》原文:

理想的情况是,你每天应当睡到自然醒(也就是说,不能让闹钟闹醒你),并且在你起床之后,觉得神清气爽。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你可能得早点上床睡觉。

尽管任何一个特定的因素可能只对你产生微小的影响,但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会累积的。

想让有目的的练习或刻意练习变得高效,你需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并保持专注,但这些都是让人心力交瘁的活动。

杰出人物往往做两件有益的事情,它们看起来似乎都与动机无关。

第一件是一般的身体保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

如果你疲倦了或者生病了,就更难保持专注,更易分心走神。

如我在第4章中提到的那样,小提琴学生全都注意让自己每天晚上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在上午的练习结束之后午休一会儿。

第二件是将练习课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

如果比那个时间长得多,你将无法保持高度的专注。

而且,你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还要将时间压缩一些。

如果你的练习时间超过1小时,过1小时就休息一下。

幸运的是,你将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练习似乎更容易一些。

你的身体和大脑将习惯练习和锻炼带来的痛苦。

有趣是的,研究发现,尽管运动员会适应与他们的运动项目相关的特定类型的痛苦,但他们不能适应一般的痛苦。

他们依然会感受到其他类型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感将和其他人的感觉一样强烈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家和高强度练习的其他人会达到这样的地步:

和他们刚开始时相比,连续几小时的练习似乎在心理上没那么痛苦了。

这种练习从来不会变得十分有趣,但是,到了最后,它越来越接近自然,因此,继续下去也没那么难了。

这本书出版于2016.11,但有幸的是我在整个考研阶段的作息、学习安排都是这么来的,个人心理上的变化也和书中所说相差无几(比如睡到(接近于)自然醒)。

希望大家按照书中所说、较科学的方式来安排作息,不要一味觉得学习时间越多越好。

4.大致规划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工作的意愿和任务难度是有关系的,中等难度的任务更能激发人们学习工作的意愿。

这里也从另一方面强调了“只在学习区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区的任务不仅难度合适,人的动机水平也最高。

认知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把一个整块的大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小任务的难度刚好处于学习区),可以降低难度、减少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意愿,使目标更清晰、未来不迷茫等等诸多滋阴壮阳之功效。

所以在着手复习时应该先做一下大致规划:

整个复习分成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看什么视频做什么书?

多少天做一章一节?

每天做多少页?

什么时候复习错题?

每个阶段都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先。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成就感都会+=1,信心+=10。

以上安排应在做一些题目、了解自己速度之后再进行,这样规划更加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敲黑板,重点),不要高估自己!

平均每天做10页那就按照每天10页规划,做规划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意愿、使目标更清晰,而不是搞大跃进!

今天的内容简单完成了11页就想明天也完成11页甚至更多,就犯了本文开篇就指出的错误:

在能力只有5的时候,不认清、不敢正视自身的真实能力水平,却想做难度为10的事,于是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最终导致你真的不行了。

在最开始做的计划就不应该很细致,要留有冗余,实践过程中也要根据能力和时间变化及时调整,不要一根筋。

●以上所说皆为一家之言,请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经行调整优化,适合滴才是最吼滴。

/******************************************************************/

三、其他意见

0.学计算机的要从0开始编号。

1.网上经验由于存在幸存者偏差,请审慎对待。

有的说自己学渣突击几个月就考得上,也有说为了梦想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实际上大部分人也就那样,关键是认清自己能力,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留有足量的时间。

2.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不过不用太担心很多人只是重在参与。

(其实成绩下来之后我们可以更确切地认识到,大部分人只能算重在掺和)

3数学不要刷课本,开始地多早也别!

课本里内容又多又有很多不合乎考研要求,课后题也缺少针对性。

许多人只是开始地早就想“扎实基础”刷课本,最后都说没用(毕竟“这波优势很大”是人生一大错觉,如果你不懂说明你玩的还少。

)。

其实张宇系列我跟下来,觉得基础班视频价值都不大(笔者大一高数70左右的水平),个人感觉如果跟张宇走可以直接上强化班,偶尔有不会的查一下就行。

4.考研资料群:

584284538这个群的群主会分享各家辅导机构的各种资料,多到用不完,博观而约取。

群满了就按照提示加新的群。

5.单词量十分重要,我做真题时统计错题发现大部分都是因为单词看不懂而蒙错的,英语不好的请早点准备。

但是千万不要抱着一本单词书去背,在读文章中记单词才是高效的,读真题或题源期刊的文章,然后查、记那些处于学习区(看着眼熟)的单词。

记得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及时复习(复习也是读文章)。

(另据笔者观察,考研最先退出的就是那些大三下一开始就抱着一本厚厚的新东方乱序版单词书开始背的人,为什么呢?

我觉得是因为背单词成就感高,因为一天能背好几十个呢,看一天数学才看几页,还那么头疼,这其实就体现了畏难的心态。

然而事实是纯背单词不去用很快会忘,数学也才是考研的重点,所以这些人每天背的单词数正比于自欺欺人、自我感动的程度,反比于其智商、内心勇气)

6.政治不难而且时效性很强,虽说选择题中时事政治就那么几道,但是其他题目许多也是与当年时事有关的,所以最好只做当年的模拟题。

政治11月份开始足矣,把《肖1000》的单选题刷一遍有个初步认识就行,买本《风中劲草》重点知识点看一下重点知识,其他不必多买,主要是没时间看。

关键是冲刺阶段把当年各家的模拟题好好做做,临考肖四大题好好背背。

这科区分度最小,花的时间也不要太多,考交大70分很够用了。

7.一般专业课性价比最高,请务必好好看看争取拿高分。

8.一个人的思维总是难免有局限性的,多问问研友的规划,互相探讨一下;

和同学一起复习还能给自己以适当的压力、营造氛围。

但是别靠太近,容易说话。

看视频也是,以一人为主,但是也不要无视其他老师的,尤其后面冲刺阶段各种技巧班,多看看还是能查漏补缺、大有裨益的。

《刻意练习》书中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最佳方法几乎总是找到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因此研友中有个二战的或学霸是非常幸福的事。

9.考研资料点评:

1)书:

个人是跟张宇一路过来的,《36讲》系列内容有点多,数一的近800页!

,李王全书才530,而且36讲系列课后题也略微有点偏,线性代数部分证明太TM多了,幸亏我懒就都没看。

基础阶段用书推荐李王复习全书。

真题集推荐张宇的,他的题集是分章节、题型(套路)来的,这样做题方便总结套路,符合刻意练习规律。

只做那本书,卷子后面留着。

张宇的题目是从第一年考研开始的,30年题集,相同套路的题目多,也便于总结套路(也有极少的古代题目的套路已经不符合现代审美了),李王全书只收录10年的+其他卷的题目,感觉还是每张宇的有针对性题量也足。

(淘宝有汤加凤历年真题讲解视频,配合张宇真题大全解食用风味更佳)

李王的分阶习题、660题没做过不清楚,只做了张宇《1000题》的重点部分(关注张宇微博,后期他会给划重点,只做重点就行了,保证刷两遍,全做怕时间不够)。

原则:

题量适度,但要争取能多做几遍。

冲刺模拟卷:

汤加凤的《最后8套卷》刷2-3遍,刷完了把前一年的刷2-3遍,他的题目难度总体处于学习区。

张宇的4套卷、8套卷选择填空还行,大题感觉和真题套路不一样。

李王的《6+2》也有点难,弃之。

(冲刺阶段各科都要做题,时间很紧,不宜买太多题做,这个时候也容易冲动,好好做汤的就够了)

英语不知道,真题我都没做完。

专业课红宝书会有不少错,最好加个考研群大家一起交流下,或者买本学长用过的书。

李春葆《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A》很好,每年都会有几道是原题,不过没你想象的那么神,尤其是这两年交大越来越不按套路出题了。

政治见6点。

2)视频:

汤的视频太多太多了,如同汪洋大海一样淹没一切,不推荐。

但是多也意味着细,对于有些难的地方可以参考一下。

张宇的基础班视频没卵用,抛弃之。

强化视频我都是跟的张宇,听说李永乐的线代更好,没看过不多说。

冲刺阶段各种视频满天飞,请多关注前面说的考研群,博观而约取。

个人听过的好点的课有:

高昆轮《1000题》讲解线性代数部分(17年数二证明秩=2的套路讲到了)、李永乐线代技巧班、徐涛政治选择题技巧班(只客观题部分足矣),其他忘了。

总结:

一切资料的选取要看是否有利于熟悉套路、总结套路、学习套路,难度是否属于学习区。

10.手把手教你耍流氓:

线性代数中有时候题目中说A矩阵和B矩阵如何如何反应就弄出个什么,这种可以试试其中某一个就是单位阵或零矩阵,如果也成立则可用它去排除或做下去。

其他题目也可以用类似的耍流氓思想。

(流氓大法好,好得不得了,关键时刻把命保)

11.考研那两天好好睡觉比看错题重要的多地多,看错题应该是前些天的事才对。

考试的体力、自控力消耗极大,千万休息好。

●以上所说皆为一家之言,请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经行调整优化,适合滴才是最吼滴。

/******************************************************************/

四、典例精析:

以笔者真实经历为栗子

笔者高考第一年落榜遂复读,但是当时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到自己不足在哪里,因而高四也没有很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还是靠拼蛮力、刷题去学。

具体做法就是早起晚睡,争取刷50套左右理综题。

看着刷了一套又一套的题集、想想自己这么辛苦,感动地都要哭了。

(“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

学期初的摸底考试、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都还好,但是到了下学期明显的成绩增长乏力,也不知道为什么,仍然那样学,可是模拟考试一次不如一次。

高考的时候赶上新课标卷数学历年最难的一次,当时就蒙圈了。

现在我们点评一下当时的做法:

1.刻意练习理论告诉我们,要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练习,没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也就降低了学习效率。

2.刻意练习理论还告诉我们,在且只在学习区学习,听讲、做老师留的作业、做套题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其内容同时包含了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的知识,所以这样学习又浪费了很多时间。

3.刻意练习理论还特么告诉我们,要细分套路去练习,所以做成套题目的做法简直错到姥姥家了。

应该做《5年高考3年模拟》这样分章节、分套路安排的题集,便于总结套路、学习套路。

前面考得好不过是因为题目简单刚好适合我罢了,但是高考题可不会这么简单,而后期增长乏力就是因为前期没有扎实基础(即熟练掌握各种套路)。

4.刻意练习理论还他妈了个*的告诉我们,好题错题要反复做,然鹅我一味贪多,就没有什么东西去做第二遍的。

5.早起晚睡。

睡眠不足导致自控力不足,白天困不说,自控力不足是难以维持自己在学习区学习活动的高消耗的。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缺少科学理论支撑的实践活动基本没什么前途。

蛮干是不行的,年轻人还是需要学习一个。

(有人一直用低效的方法去学习但是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这就好像,对答案发现做错了题之前一直都会觉得自己还挺对的。

所以不要自己乱想什么学习方法,要相信科学方法和实践反馈。

考研部分:

7月下旬结束了实习之后我留在了学校开始准备复习。

晚上特别热,我每天到凌晨4点半才能睡着,早上醒来已经是11点多了,直接吃午饭又到了闷热的自习室去看书。

(注:

笔者这样也是迫不得已,大家晚上一定要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