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279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docx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遵义

2012年高考复习策略

北京市第四中学潘廷宏2012年3月11日

第一部分高考化学命题的方向是什么?

一、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论基础

1、现代教学理念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现代评价理念

评价目标:

由唯认知性评价转向对文化科学素养的评价。

评价目的:

由以甄别与选拔为主要目的转向辅以激励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为宗旨。

评价维度:

由单纯的知识与能力转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交流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评价方法:

由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标准答案转向重视个体的认识和理解的多样性的相对评价。

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二、高考化学命题原则:

坚持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考查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体现21世纪高校对新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适应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考虑中学教学实际。

三、高考对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化学思想方法包括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如:

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结构与性质、宏观和微观、假说、模型和实验等,也包括一些哲学思想方法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如:

定性与定量、分类与比较、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等。

 

第二部分高三复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实效性_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

针对考点、针对难点、针对学生易错点(评析)

明确“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

“强化主干,淡化偏难,回避超纲”。

老师多做功,学生少做无用功

实效性_高考复习的生命线

无端地侵占别人的时间,无异于图财害命——鲁迅

抓本:

教科书、考纲、高考题

误区:

以教辅为本

二、适当减少题量,降低难度(0.55-0.60)控制试卷长度。

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卷,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有利于考查能力。

老师不要自己把难度抬起来

三、突出化学学科内各块知识间的综合,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四.采用问题推进法

知识

问题

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知识和方法的障碍,引发矛盾,发生思维冲撞,激活内需,,产生整理复习基础知识、提炼方法思路的强烈欲望。

思维始于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发展始于问题。

问题推进法关健在选题

——所选的问题要举一发而动全身

问题推进法程序:

1、问题引入思维冲撞

例.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2SO2+O2

2SO3

B.H2+Br2(g)

2HBr

C.CO2+H2O

H2CO3

D.H++OH-=H2O

2、分析解决问题

用速率—时间(V—t)图象表示变化关系:

1、N2(g)+3H2(g)

2NH3(g)△H<0

达平衡后改变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2、CO2(g)+H2(g)

CO(g)+H2O(g)△H>0

达平衡后改变压强

3、小结提升

反应条件、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

反应条件变,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变(注意:

压强只对气体反应速率有影响)且要大都大,要小都小;反应速率变,但化学平衡状态不一定变。

若V正=V逆平衡不移动,若V正≠V逆平衡移动

注意:

①催化剂②改变压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

 

4、反馈练习:

(08年上海—25)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H<0

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增大O2的浓度b、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c、适当降低温度d、增大压强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五、重视对化学用语规范表达能力的训练

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原子结构

示意图、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填写。

2009年考卷

化学用语填空分数

全国Ⅰ卷

32分占总分53%

全国II卷

24分占总分40%

北京卷

32分占总分53%

2010年考卷

化学用语填空分数

全国Ⅰ卷

15分占总分25%

全国II卷

22分占总分40%

全国新课标卷

26分占总分45%

北京卷

35分占总分58%

2011年考卷

化学用语填空分数

全国卷

20分占总分34%

全国新课标卷

24分占总分44%

北京卷

22分占总分38%

 

强化系统练、见缝插针练、重点反复练、激励自觉练

六、精心选编习题,选编试卷

防止选编习题的随意性,一般不用套题,选编习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

兼顾题量、难易和方法及心理素质的训练

好题不一定组成一份好卷

试卷要求:

[摘自《高考化学测量研究与实践》教育部考试中心

(一)试卷(指试卷的整体面貌、结构和总体要求)

1.试卷设计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

2.考查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重点内容和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内容。

3.反映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

4.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学科思维能力。

5.考查内容具有合理的覆盖面和比例。

6.题型比例配置适当。

7.题目难、中、易比例合理,有效地控制试卷难度。

8.控制试卷长度,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卷。

(二)试题评价

1.试题评价总体要求

(1)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2)题目的立意、情境、设问的角度及方式、科学、可信、新颖、灵活。

(3)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题干及设问准确、简洁。

(4)难度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

2.选择题评价要求

(1)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2)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3)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4)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3.非选择题评价要求

(1)题目设计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

(2)考查主要的、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3)答题量与赋分值合理。

(4)注重思维过程的考查

(5)注重化学用语、书写规范的考查

七、注意读书、总结和做题的关系;

读书、总结、做题三位一体。

1、读书——同步读、系统读、圈圈点点读、不动手不读书。

2、总结——

(1)知识网络总结

(2)专题知识总结(3)易错点总结

3、做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当,防止疲于做题,疲劳战术。

题不求多要求透。

题后反思

(1)考察的知识点

(2)解题方法思路

(3)错的原因(知识点、方法思路、考场习惯)

总结是由厚到薄、由繁到简的过程

切忌越总结越多、越总结越碎、越总结越繁

把简单问题弄复杂是找事,把复杂问题弄简单是本事

八、分层次做题,提高做题的实效性

老师应清楚哪些题是全体学生必须拿到分的,哪些题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拿到分的,哪些题是个别学生能拿到的。

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不同层次学生复习指导策略

C层次:

低起点、补台阶、多反馈、拉着走

B层次:

小综合、慢变化、小步走、多练习

A层次:

多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九、遵循大纲和不拘泥于大纲的关系;

遵循大纲是指考察的知识点不超纲;

不拘泥于大纲是指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察上不受大纲的限制

十、随时掌握复习脉博

复习情况调查提纲

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知识点

A(好)

B(较好)

C(不好)

二本单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对本单元复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部分几个重点、难点、易错点专题解题思路

第一单元有机专题

一、关于同系物、同分异构二、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三、关于有机实验

四、关于有机计算五、关于有机推断、合成

二、如何找同分异构体?

——思维有序

(一)由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二)由不饱和度推测可能含有的官能团

(三)由已知条件确定结构

(四)三种同分异构体并存时

先找官能团异构,再找碳链异构(主干),后找位置异构(枝叶)

找位置异构时,注意

相对性——找参照物

位置的

对称性——防止重复

(五)烯烃注意顺反异构

例1.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中含有两个不对称的-CH3,C=O,C-0-C,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例2.(04年上海)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中不可能有

A.两个羟基B.一个醛基C.两个醛基D.一个羧基

例3.实验室一试剂瓶的标签严重破损,只能隐约看到下列一部分:

取该试剂瓶中的试剂,通过燃烧实验测得:

16.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39.6gCO2与9gH2O。

(1)通过计算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2)进一步实验可知:

①该物质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②16.6g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氢气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则该物质的结构可能有种,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例4.“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式呈正方体结构。

如下图所示:

(1)“立方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其一氯代物共有______种

(3)其二氯取代物有种

(4).芳香烃中有一种与立方烷为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为

(5)该芳香烃与丙烯腈(CH2=CH-CN)按1:

1物质的量比发生加聚反应可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例5.奶油中含有有一种可作香料的化合物A,A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A中含有碳氧双键;通过李比希法分析得到A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

4:

1,通过质谱仪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

(1)A的分子式为。

(2)在空气中长时间搅拌奶油,A可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化合物G。

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可能的结构简式

A.无环状结构B.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

答案:

例1略例2D例3

(1)C9H10O3

(2)4

例4.

(1)C8H8

(2)一种;(3)三种

(4)

(5)

例5.4

第二单元基本概念

一、离子反应

例1:

将各为10mL0.2mol/L的NH3水、0.1mol/L的BaCl2和0.1mol/L的NaHSO4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

A.c(NH4+)>c(Na+)>c(H+)>c(OH-)

B.c(NH4+)=c(Na+)>c(OH-)>c(H+)

C.c(NH4+)>c(Na+)>c(OH-)>c(H+)

D.c(Na+)>c(NH4+)>c(H+)>c(OH-)

例2:

(01年高考-17)在100mL0.10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0molCuSO4的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例3:

现有10mL浓度分别为4mol/L的H2SO4溶液和6mol/L的稀HNO3溶液的混合液,加入3.2gCu粉,经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NO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L?

(0.75L)

 

小结:

凡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要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淡化化学方程式,强化离子方程式

微粒观———宏观、微观认识化学反应,从微观揭示化学反应本质,简化过程。

电子守恒:

P+CuSO4+H2O—Cu3P+H3PO4+H2SO4

被1molCuSO4氧化的P为1mol

原子守恒:

已知:

2H2S+O2=2S+2H2O2H2S+3O2=2SO2+2H2O

则41molH2S和51molO2完全反应,则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二、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

电子转移

核心:

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及

量化:

电子守恒——得失电子数相等

例1、1.P+CuSO4+H2O→Cu3P+H2SO4+H3PO4,问:

1molCuSO4能氧化molP?

例2、向Ba(HSO3)2溶液中滴加足量H2O2产生23.3克白色沉淀时,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物质的量为。

例3、(04年北京—1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答案:

例1:

0.2mol:

例;20.2mol例3:

C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先保证电子守恒(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再保证电荷守恒(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后保证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总数相等)

例1、(05年天津-26)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

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⑴写出A、B和C的化学式:

A,B,C。

⑵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

 

⑶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NaINaClOAgI

(2)2I-+ClO-+H2O=I2+Cl-+OH-I2+5ClO—+2OH—=2IO3-+5Cl-+H2O

(3)2Fe3++SO2+2H2O=2Fe2++SO42-+4H+

例2、燃烧电池是利用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或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甲烷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

电池负极反应式:

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

负极:

CH4-8e-+10OH-=CO32-+7H2O

CH4+2O2+2OH-=CO32-+3H2O

例3、(08年全国Ⅰ—25)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

2MnO4-+5C2O42-+16H+=2Mn2++5CO2+8H2O

 

第三单元基本理论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反应条件、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

反应条件变,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变(注意:

压强只对气体反应速率有影响)且要大都大,要小都小;反应速率变,但化学平衡状态不一定变。

若V正=V逆平衡不移动,若V正≠V逆平衡移动

注意:

①催化剂②改变压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

例1.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D)

A.2SO2+O2

2SO3

B.CO+H2O(g)

CO2+H2

C.CO2+H2O

H2CO3

D.H++OH-=H2O

例2.反应A(g)+2B(g)

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当改变条件: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压④减压⑤使用催化剂,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同时C的平衡百分含量增加的是(D)

A.①③⑤B.②③C.③⑤D.③

例3(08年上海—25)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H<0

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d。

a、增大O2的浓度

b、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c、适当降低温度

d、增大压强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二、稀有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1.(06年重庆)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小结:

定温定容:

浓度未变,气体分压未变,对平衡无影响

定温定压:

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对原平衡体系减压,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第三单元基本理论——电离平衡

一、电解质与导电性的直接因果关系

1.把0.05molNaOH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自来水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D.0.5mol/L氯化铵

 

【反馈练习】(08广东卷)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

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D)

 

二、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

一看变化(离子反应.电离.水解),

二循守恒(电荷守恒.原子离子守恒),

三分主次(电离.水解)

1.在0.1mol/LNa2CO3溶液中,各种微粒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D)

A.c(Na+)+c(H+)=2c(CO32-)+c(HCO3-)+c(OH-)

B.c(Na+)=2{c(CO32-)+c(HCO3-)+c(H2CO3)}

C.c(OH-)=c(H+)+c(HCO3-)+2c(H2CO3)

D.c(Na+)+c(H+)=c(CO32-)+c(HCO3-)+c(OH-)

2.(04年江苏—17).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

在O.1mol.L-1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D)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1mol.L-1

C.c(C2O42-)>c(H2C2O4)

D.c(K+)=c(H2C2O4)+c(HC2O4-)+c(C2O42-)

3.将各为10mL0.2mol/L的NH3水、0.1mol/L的BaCl2和0.1mol/L的NaHSO4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c(NH4+)>c(Na+)>c(H+)>c(OH-)

B..c(NH4+)=c(Na+)>c(OH-)>c(H+)

C..c(NH4+)>c(Na+)>c(OH-)>c(H+)

D...c(Na+)>c(NH4+)>c(H+)>c(OH-)

4.25℃时,下列关于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的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H3COOH和CH3COONa溶液:

溶液中有下列关系:

c(CH3COOH)+2c(H+)=c(CH3COO-)+2c(OH-)

B.CH3COOH与CH3COONa溶液:

c(Na+)+c(H+)=c(CH3COO-)+c(OH-)

C.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

c(Na+)>c(CO32-)>c(OH-)>c(H+)

D.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

2c(Na+)=3c(CO32-)+3c(HCO3-)+3c(H2CO3)

三、酸碱溶液混合后pH的判断思路:

1.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均为常温):

判断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填>7、<7、=7)

NaOH

(0.1mol/L)

NH3·H2O(0.1mol/L)

NaOH

(pH=13)

NH3·H2O(pH=13)

HCl(0.1mol/L)

CH3COOH(0.1mol/L)

HCl(pH=1)

CH3COOH(pH=1)

(提示:

CH3COONH4溶液为中性)

思路:

首先判断是否恰好中和,恰好中和是指:

能电离出的H+物质的量=

能电离出的OH-物质的量。

若恰好中和,再看生成的盐是否水解。

若没有恰好中和,则一般情况酸过量显酸性,碱过量显碱性。

 

1.常温下,在由水电离出的c(H+)=1x10-4mol.L-1的溶液中,其溶质可能是

A.NaOHB.CuSO4C.CH3COOHD.KNO3

2.(2000年高考题)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A.1.0×10-7mol.L-1B.1.0×10-6mol.L-1

C.1.0×10-2mol.L-1D.1.0×10-12mol.L-1

3.(07年天津—11)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五、盐的水解特点——可逆、微弱、吸热

例1.Cu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u2++2H2O=Cu(OH)2↓+2H+

例2.若室温时,0.1mol/L的盐NaX溶液的pH=9。

则该溶液中发生水解的X—占全部的X—的

A.0.01%B.0.09%C.1.0%D.无法确定

例3.用废铁屑制取硫酸亚铁时,先用热的纯碱溶液而不用冷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原因?

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

1.用水稀释0.1molL–1的醋酸溶液,其中随水的增加而增大的有

①H+的物质的量,②c(H+),③c(OH-),④

,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