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995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最新编排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6风筝

本课描写了“我”童年时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重点是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2

1.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

2.运用小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7麻雀

本课描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重点是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

1.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2.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习作:

生活万花筒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1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2.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3.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单元

主备人

李宝升

执教人

李宝升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16.风筝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

要点

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难点: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预案

个性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学习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板书:

风筝)(课件出示2)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憧、憬、歇、埂”(课件出示3) 

“憧、憬、歇、埂”是左右结构的字;“憧”和“撞”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筝、拔、蝴、蝶、福、托、梢、歇、踪、丧、圈、坊”(课件出示4)

指导书写:

“拔、蝴、蝶、福、托、梢、歇、踪、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拔”不要写成“拨”;“筝”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丧”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情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五、课堂练习,抄写句子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评价与反思

 

单元

主备人

李宝升

执教人

李宝升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16.风筝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

要点

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难点: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预案

个性设计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风筝蝴蝶拔几根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课件出示6)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

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

(板书:

风筝)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

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

(估计学情:

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

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

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课件出示7)“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

“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课件出示8)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板书:

幸福鸟)

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让学生入情入境)(课件出示9)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角色转换:

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课件出示10)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

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板书:

兴奋、激动、自豪)

(5)品味课文:

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课件出示1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课件出示12)

注:

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

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

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

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

(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课件出示13)

方式:

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板书:

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4)评一评:

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

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请读读5、6、7、8自然段。

(板书:

垂头丧气)

重点读好: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板书:

继续)

(4)想象写话

ɑ找到了吗?

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

(提醒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课件出示14)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评价与反思

 

单元

主备人

李宝升

执教人

李宝升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17.麻雀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

要点

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预案

个性设计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

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

麻雀)(课件出示2)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

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

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课件出示3)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课件出示4)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

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煞、奈”是上下结构;“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课件出示6)

指导书写:

“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抄词。

评价与反思

 

单元

主备人

李宝升

执教人

李宝升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17.麻雀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

要点

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预案

个性设计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

2.认读词语。

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课件出示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时间:

打猎回来时。

地点:

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课件出示9)(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

“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

(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

“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

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

(课件出示10)默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

吃)

指导朗读:

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

“绝望”是什么意思?

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板书:

救)

指导朗读:

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

齐读第五节。

学生回答问题: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拯救”一词怎样理解?

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

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件出示11)

(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

(板书:

斗)

(读文中句子回答: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

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板书:

强大的爱)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

默读第六节。

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

“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

(课件出示12)

指导朗读:

“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课件出示13)

四、拓展作业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

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评价与反思

 

单元

主备人

李宝升

执教人

李宝升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习作例文爬天都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

要点

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这一老一少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是因为他们相互鼓励,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由此深入地理解他们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预案

个性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

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

“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

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

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心系疑问,探索新知

1.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

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

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六、深入议读,领悟课文

1.默读课文,圈点思考。

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

”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自由读文。

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4.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师筛选出问题:

作者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

他们是怎样爬的?

他们爬上去了吗?

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

5.读读议议,释疑。

(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A、讨论句意: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

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B、指导朗读:

讨论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C、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鼓励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2)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

A、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学生读书圈划。

B、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D、指导朗读。

(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思考讨论:

“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

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

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七、分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

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八、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读爸爸的话,讨论:

“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九、拓展活动

教师引导:

“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

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评价与反思

 

单元

主备人

李宝升

执教人

李宝升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习作例文小木船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谅解,多作自我批评,这样才能增进友谊。

(二)学习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

教学

要点

重点:

学习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

难点:

学习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预案

个性设计

(一)揭示课题。

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或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

学习了《小木船》这篇课文,你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

(板书:

10*小木船)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珍藏:

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精致:

(制造)精巧细致。

形影不离:

就像人和他的影子永远在一起那样,形容非常要好,总是在一起。

分辩:

辩白。

破裂:

(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

惊讶:

惊异。

(2)结合词语意思,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写每当看到精致的小木船就会想起陈明。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写“我”和陈明因为小木船引起争执,友谊破裂。

第三段(第4自然段):

写几个月后,陈明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我们都认识了自己的不对。

第四段(第5自然段):

写“我”一直珍藏着小木船。

分段,归纳段意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启发,教师予以适当点拨。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谅解,多作自我批评,这样才能增进友谊。

(1)结合思考·练习第1题,放手让学生分析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师出示写有思考·练习第一题的投影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

对“陈明为什么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

”这一问题,学生应概括出:

因为“我”失手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陈明一气之下也摔坏了“我”的小木船,为此我们的友谊破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