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6028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周朝阳陈建样

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518026

【摘要】贴近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

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

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职高学生数学分层次教学

一、问题提出

伴随着高校扩招制度的改革,中考对职高、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职高、中专招收的是中考普通高中落榜的学生。

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职高、中专生源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照目前教育的标准,这部分学生属于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课程上。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与学都不得法,他们的数学成绩、能力分化严重,课堂教学中效率低;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导致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

这些状况与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为职高、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根据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又要在教学中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促进全面发展。

这就是我们开展的“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二、实验依据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

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指导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许多学生可获得同样的收获”。

这就是“分层次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数学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

在数学知识链条中,不掌握前面知识,就难以接受后面知识。

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也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

为了让所有学生得到同一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次教学”正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鉴于如此现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层教学。

1.对象分层:

高一采用在同一专业按数学、英语的层次编班。

高二、高三采用语、数、英三科按层次编班,专业实行走课制。

在同一个班里,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把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分层课堂教学,达到分层教学目标。

2.备课分层:

结合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分层教学目标,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分层次设问,确定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分层指导时间和分层作业。

3.施教分层:

每堂课先用几分钟检测本课的预备知识和基础知识,以便判断学情,查漏补缺,使全体学生都进入状态。

然后,教师分层设问,分层次提问、答疑,使多层次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接着分层练习,教师重点分类指导,进行综合训练,使各层次学生学得灵活、主动、各有所得。

4.测试分层:

精心设计检测考试试题,统一试题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不达标者再给予一次机会重考。

5.作业分层:

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几种,分层布置作业,使一直使人困扰的抄作业现象得到解决。

6.辅导分层:

因课上时间有效,通过设立帮教小组,开展互帮互学等活动,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辅差提优促中,促使大面积提高。

3.实验步骤

实验时间:

1999年9月至2003年2月。

第一阶段(1999年9月——2000年9月)为探索实验阶段。

首先:

摸清情况,找准问题。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找出知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次教学。

其次:

对症下药,措施有力。

针对学生思想散漫、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问题强化情感教育。

针对学生基础差、知识掌握不牢采取迈小步、吃小口、步步准、口口顺的小步教学法。

目标层次分明,内容难易适当,精讲多练,学新补旧,使学生能学得懂,弄得通,感到学会有望。

第二阶段(2000年10月——2002年7月)为实验阶段。

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

首先:

狠抓基础,加强训练。

备好教材,内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要抓住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其次:

及时反馈,随时调整。

教师通过作业、课堂教学、学生表情、辅导、谈话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进行调整。

也可以确定单元目标,通过单元教学,进行形成性测验,采用适当矫正手段,按标准进行巩固。

第三:

讲究艺术,善于组织。

讲究语言艺术,说话要有风趣、幽默,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创设愉快学习气氛。

第四:

注意方法,提高效率。

加强科学方法指导,充分有效的利用课堂实用时间,促进转化,努力转化差生,促进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2002年8月——2003年2月)为实验总结阶段。

该阶段收集任课教师以情促教个案教育和典型模式课例,用爱心唤醒学生的信心——情绪感染法;用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信心激励法;用耐心培养学生的恒心——夸奖式评价法。

整理和补充撰写结题实验报告和论文。

四、实验过程

分层教学过程是老师通过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为多个层次来进行的,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操作,在不同目标的指引下,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分享其中的喜悦,提高了成绩,循序渐进,形成了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首先,认识层次教学的概念,了解层次教学的要求。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使不同的学生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的教学要求。

所以我们在高一采用同一个专业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高二、高三按学生成绩程度编班分层次教学,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其次,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教学三大要素。

层次教学的要求是教材层次性与学生层次性必须有机结合。

因此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一方面挖掘符合教材的层次性,另一方面必须了解并符合学生心理的层次性,并且使这两方面的层次性匹配恰当,才能使教学收到效果。

第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在实践中坚持把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把教学中内化和外化相结合;把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做到改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应建立感情融洽、互相信赖、互相支持、配合默契的关系。

课内教师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求知欲望强烈。

课外教师及时关心差生,帮助他们补缺补差。

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四,摸索层次教学规律,开展层次教学实践。

实施“掌握学习法”,一是提倡“乐观教学”。

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程序,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的帮助。

我们采取四个步骤:

1.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既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又突出单元重点和难点,又要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生经过努力一般都能达到。

2.进行群体教学。

(1)师生共同学习单元目标,明确要求,避免教的随意性和学的盲目性,使学生进入积极准备状态。

(2)运用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3)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

3.反馈——矫正。

(1)按课前编制的反映“目标”的题目,在下课前十分钟进行检查,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强化”作用。

(2)每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

(3)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化教学,以四至五个的小小组,互相帮助,老师指导为最有效。

(4)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检查第一次测试中做错的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同时确定下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4.为掌握而评分。

评分的方法不是班内排列名次,而是根据既定的“掌握”标准评等级,如“达标”为A,“不达标”为B、C或D。

评定实行成绩累积制,如某学生第一次得B,第二次得A,那么他的成绩是A,这样能使学生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产生兴趣,形成良性发展趋势。

第五,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层次教学只有把教材层次和学生智力因素层次及非智力因素层次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智力因素一般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智力活动本身是没有积极性的,只有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加到智力活动中后,智力活动才有积极性,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性,产生了学习的动机,对学科发生了浓厚兴趣,对问题产生强烈的钻研精神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实验效果

1.通过“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较深入的探讨了教学规律。

由于我们的教师在分层教学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观点,对于每一个教学进度进行讨论,尽量做到备教材、备学生相结合。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掌握认知规律,解决认知矛盾;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一批成功的教学经验成果。

其中《新教材、新观念、新教法、新质量》在03年《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分层教学指导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01年获全国职高教研重点成果一等奖,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发表在02年《特区教育》。

《数学分层教学差异性分析》01年获《数学通讯》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

《用分层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01年获《中学数学教学与参考》全国优秀数学论文一等奖。

《网络环境下数学分层教学实验与研究》03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分层教学有效增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目的、态度、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们教师明显地看到,A、B、C层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较大进步。

如A层的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在课堂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教学进度要比原来未分层前快得多。

B层学生在学习上亦能较轻松地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让原来跟不上的学生在中层找到了自我,有了学习信心。

C层学生也由原来的听不懂、不想学,逐渐能跟着学,开始模仿做习题。

在分层教学实验的学年度里,我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全市数学统考四次,共三次获全市第一名的数学最好成绩。

获全市数学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实验年级在01年参加高考数学最高分为862分、数学平均成绩625分、三科综合584分。

分别比上届对照年级(入学成绩相差10分以内)高出68分、85分、57分。

学校也获01、02、03学年市教育局教学“教学先进奖”、03年广东省职教先进单位、03年全国职业指导先进单位。

3.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密切了师生、家长的关系。

教师掌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要求,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教师比以前更加热爱学生,更加兢兢业业,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激励了教师自身提高。

同时分层次教学也增强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

有的家长说:

“通过分层次教学,孩子能坐住板凳注意听讲了,放学能拿着书回家复习功课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家长赞成“分层次教学”的比例高达90%以上,学生赞成比例高达94%以上。

4.有效掌握了分层教学是一种动态管理。

由于部分课程实行走课制,这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老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

新的分层管理中,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性。

为学校推行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办法积累经验。

5.减轻了家长的疑虑和学生的思想负担。

分层教学的试验有客观有利的一面,使学生或家长提高了认识,无论如何分层,都应以学生能否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尺。

这就为不同学生创造了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暂时飞不起来的,跑不起来的,也能逐渐学会飞,学会跑”,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减少学生讨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都能有所提高。

六、实验思考

分层次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使分层次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

分层次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它包括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结构、生理因素、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

因此,我们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和把握也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把握,也应对同一个或同一群对象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2.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

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

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增加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时,必须注意对学生最新发展区域的了解。

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通俗一点说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

3.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的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则是上述过程的外因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教学效果,否则只能是一厢情愿。

必须唤起学生参与自己所属的层次和达到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通过提问、激励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等等。

只有唤起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分层次教学才会永葆青春。

4.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由于分层次教学客观上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就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敏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在要求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不相互讥讽、挖苦。

否则学生产生抵触分层次教学,教学效果不但难以提高,而且师生关系也会变得紧张起来。

5.科学使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生动、真实的情景,降低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的理解。

主动学习的状态。

图文并茂,色彩优美课件吸引学生去思考。

学生在网络的学习里亲自操作,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地参与网上测试。

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它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注意分层次教学中的问题,发挥分层次教学中的优势,达到职高、中专“低进高出”的办学质量,实现了分层次教学的社会效应,分层次教学是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