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293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79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x

精选5套合集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用有机含碘(主要以I2和IO3-的形式存在)废水制备单质碘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Ⅰ.碘的熔点为113℃,但固态的碘可以不经过熔化直接升华;

Ⅱ.粗碘中含有少量的Na2SO4杂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和③中的有机相从分液漏斗上端倒出

B.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3SO32-===I-+3SO42-

C.操作④为过滤

D.操作⑤可用如图所示的水浴装置进行

【答案】D

【解析】分析:

A.根据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分析判断;B.根据流程图,操作②中被亚硫酸钠还原后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析判断生成的产物;C.根据操作④为分离碘和四氯化碳分析判断;D.根据碘容易升华分析判断。

详解:

A.操作①和③的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机相在分液漏斗的下层,应该从下端放出,故A错误;B.根据流程图,操作②中IO3-被亚硫酸钠还原为碘单质,然后用四氯化碳萃取,故B错误;C.操作④为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的过程,应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D.碘容易升华,可以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使碘升华后,在冷的烧瓶底部凝华,故D正确;故选D。

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r(Y)<r(Z)<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答案】B

【解析】分析: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则Y为O元素,根据X、Y、Z、W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X为氮元素,Y为O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

r( Y)>r(Z)>r(W)>r(X),故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W>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W较Z强,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Y>Z,则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故C错误;D.N、O元素形成的NO不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正确推断Y元素为解答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知道氮的氧化物种类有多种,其中一氧化氮难溶于水。

3.在下列有机物中,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是()

A.乙烯          

B.苯                

C.甲烷                

D.乙烷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其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A正确;

B.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而是大π键,其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错误;

C.甲烷属于饱和烃,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错误;

D.乙烷属于饱和烃,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A。

【点睛】

有机物中,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往往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物质一般是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物质,还有醇类、醛类、酚类、以及苯的部分同系物。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氮气中所含的氮原子数是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所含的分子数是0.1NA

C.1mol·L-1氨水溶液中含NH4+的数目是NA

D.24g镁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数目是2N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氮气是双原子分子,0.1mol氮气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是0.2NA,A项错误;B.在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无法通过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分子数,B项错误;C.没有体积且氨水是弱碱,无法计算铵根离子的数目,C项错误;D.镁是活泼金属,1个Mg与盐酸反应失去2个电子,24g镁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镁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数目是2NA,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

5.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右图是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个时段测得的雨水pH值(纵坐标)图,依据图形判断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是()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C

【解析】

【详解】

空气中存在CO2溶于水生成碳酸使正常雨水显酸性,正常雨水的pH值约等于5.6;雨水的pH值变小的原因是由于污染大气的氮氧化物、SO2等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这些气体及其氧化产物溶于雨水后生成HNO3、H2SO3使雨水的pH小于5.6而成为酸雨,pH越小,酸雨越严重,根据图像可知,pH最小的是丙,故选C。

6.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抑制了水的电离的是

A.Na2CO3B.NH4ClC.CH3COONaD.H2SO4

【答案】D

【解析】A、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A错误;B、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NH4+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错误;C、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CH3COO-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C错误;D、硫酸属于酸,抑制水的电离,故D正确。

7.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

C.①S(g)+O2(g)=SO2(g);②S(s)+O2(g)=SO2(g);放出热量:

①˂②

D.CO(g)+H2O(g)=CO2(g)+H2(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像可知金刚石所具有的总能量比石墨高,因此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A项正确;B.由图像可知红磷所具有的能量比白磷低,因此红磷更稳定,故B项错误;C.对同一种物质而言,气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比固态时所具有有能量高,即S(g)所具有的能量大于S(s),放出热量应该为①>②,故C项错误;D.由图像可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CO2(g)和H2(g)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反CO(g)+H2O(g)=CO2(g)+H2(g)为放热反应,故D项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本题不仅需要掌握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厘清物质的聚积状态、物质的稳定性与物质所具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对同一种物质而言,气态时所具有的总能量最高,固态时所具有的总能量最低。

对不同物质而言,所具有的能量越低性质越稳定。

8.可逆反应A+aB(g)

C(g)+2D(g)(a为化学计量数)。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

B.增加B的物质的量,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C.若a=2,则A为固态或液态物质

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先拐先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快,说明温度高,压强大,即T2>T1,P2>P1,然后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

【详解】

A、利用先拐先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快,说明温度高,压强大,即T2>T1,P2>P1,故A错误;

B、由于无法确定A的状态及a值,增加B的物质的量,B的转化率是增大还是减小,无法确定,故B错误;

C、若a=2,根据压强与C%的关系,增大压强,C%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则A为液态或固态,故C正确;

D、根据温度与C%的关系,温度越高,C%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9.反应:

2A(g)+3B(g)

C(g)+4D(g),速率最快的是()

A.v(C)=0.1mol·L-1·s-1

B.v(B)=4.0mol·L-1·min-1

C.v(A)=2.0mol·L-1·min-1

D.v(D)=0.3mol·L-1·s-1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

【详解】

A.

=0.1mol·L-1·s-1=6.0mol·L-1·min-1;

B.

=

mol·L-1·min-1;

C.

=

mol·L-1·min-1=1.0mol·L-1·min-1;

D.

=

mol/(L•s)=0.075mol/(L•s)=4.5mol·L-1·min-1;

所以反应速率快慢为:

v(C)>v(D)>v(B)>v(A)。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把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注意比值法应用及单位统一,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0.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反应是:

C12+2Br-=2Cl-+Br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中溴元素主要以形式Br-存在B.上述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C.溴单质比氯单质活泼D.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海水中溴元素主要以形式Br-存在,A正确;B、上述反应有离子的参与,属于离子反应,B正确;C、由反应可知,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氯单质比溴单质活泼,C错误;D、上述反应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11.甲苯(

)与浓硫酸、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

):

+HO-NO2

+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互为同分异构体

B.该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C.邻硝基甲苯分子式是C7H7NO2

D.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

的分子式是C7H7NO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项、由方程式可知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作用下,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和水,故B错误;

C项、由邻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可知分子式是C7H7NO2,故C正确;

D项、由方程式可知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作用下,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注意注意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分析,明确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是解答关键。

12.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

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

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故A正确;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Al易失去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为:

Al+4OH--3e-=AlO2-+2H2O,故B错误;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总反应为:

4Al+4OH-+3O2=4AlO2-+2H2O,氢氧根离子参加反应,所以溶液的碱性降低,故C错误;

D.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故D错误;

故选A。

13.已知反应:

3A(g)+B(g)

C(s)+4D(g)△H<0。

图中a、b曲线表示在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曲线t2后,v正(B)=4v逆(D)

B.a曲线t1时,4v正(A)>3v逆(D)

C.升高温度,可使曲线b变为曲线a

D.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使曲线a变为曲线b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曲线t2后D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v正(B)=v逆(D),A项错误;

B.a曲线t1时D的体积分数仍然再发生变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4v正(A)>3v逆(D),B项正确;

C.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的体积分数减小,不能使曲线b变为曲线a,C项错误;

D.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的时间减少,不能使曲线a变为曲线b,D项错误;

答案选B。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ΔH=-38.6kJ·mol-1

C.已知:

H2(g)+F2(g)=2HF(g) ΔH=-270kJ·mol-1,则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D.在C中相同条件下,2molHF气体的能量小于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燃烧热:

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稳定的氧化物是指完全燃烧的最终产物,水指液态水,A错误;

B、合成氨是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0.5molN2和1.5molH2,不知消耗反应物或生成物生成量,因此无法计算,B错误;

C、气体变成液体是放热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时放出热量大于270kJ,C错误;

D、放热反应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正确。

答案选D。

1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不会有金属铜析出

B.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C.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流方向从b到a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Fe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SO42-向铜电极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发生反应:

Fe+CuSO4=FeSO4+Cu,所以Fe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A错误;

B.若a、b不连接,在Fe片上会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若a、b连接,构成原电池,在Fe片上发生反应:

Fe-2e-=Fe2+,在Cu片上发生反应:

Cu2++2e-=Cu,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看到的仍然是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B正确;

C.若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

Fe>Cu,所以Fe为负极,失去电子,因此电子从b到a,而电流方向从a到b,C错误;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Fe片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SO42-向正电荷较多的负极铁电极移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6.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B.CO2的电子式: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结构式:

C2H4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苯分子中存在6个C和6个H,其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苯的碳碳键为一种完全相同的独特键,苯的比例模型为:

,A正确;

B.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氧原子和碳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二氧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

,B错误;

C.氯离子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错误;

D.乙烯分子中存在1个碳碳双键和4个碳氢键,乙烯的电子式为:

,其结构式中需要用短线表示出所有的共价键,乙烯正确的结构式为:

,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注意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区别,球棍模型:

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

棍代表共价键,球表示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原子。

比例模型:

是一种与球棍模型类似,用来表现分子三维空间分布的分子模型。

球代表原子,球的大小代表原子直径的大小,球和球紧靠在一起。

尤其要注意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

1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35Cl—和37Cl—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

B.﹣CH3(甲基)的电子式为:

C.HCl的形成过程:

D.HClO的结构式:

H—O—Cl

【答案】B

【解析】

【详解】

A.35Cl—和37Cl—离子核外均含有18个电子,则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

,A正确;

B.﹣CH3(甲基)的电子式为:

,B错误;

C.HCl的形成过程:

,C正确;

D.HClO的结构为氢原子、氯原子与氧原子相连,结构式:

H—O—Cl,D正确;

答案为B

18.对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B.Fe(OH)2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C.Fe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D.Fe2O3与Al可发生铝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证明有铁离子,故A正确;

B.氢氧化亚铁为白色固体,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不能稳定存在,故B错误;

C.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C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铝比铁的活泼性强,铁的氧化物能在高温下与Al发生铝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而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二者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固体颜色会发生白色→灰绿色→红褐色的原因。

19.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

A(g)+2B(g)

2C(g),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40%

B.50%C.60%

D.70%

【答案】A

【解析】

【详解】

令A和B的起始投入量都为1mol,A的变化量为x

A(g)+2B(g)

2C(g)

起始量1mol1mol0

变化量x2x2x

平衡量1-x1-2x2x

则(1-x)+(1-2x)=2x

X=0.4mol

故选A。

20.把a、b、c三块金属片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负极;a、c相连时a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c相连时,电流由b到c。

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c>bB.c>b>aC.a>b>cD.b>c>a

【答案】B

【解析】分析:

形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做负极,根据电极反应现象首先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再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详解:

形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做负极,若a、b相连时,b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b>a;a、c相连时,a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在a极上产生氢气,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极为正极,则活动性c>a;b、c相连时,电流由b到c,则c为负极,活动性c>b,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c>b>a。

答案选B。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

A+2B=3C。

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降至0.8mol/L。

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mol/L。

求:

(1)用A来表示2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

(2)2min末C的浓度_______;

(3)2min末B的转化率_______。

【答案】0.1mol/(L·min)0.6mol/L33.3%

【解析】

【分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

【详解】

A+2B=3C

起始量(mo/L)  1.0  1.2   0

变化量(mol/L) 0.2  0.4  0.6

2min后(mol/L) 0.8  0.8  0.6

(1)以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的减小来表示2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0.1mol/(L•min),故答案为:

0.1mol/(L•min);

(2)2min末C的浓度为0.6mol/L,故答案为:

0.6mol/L;

( 3 )2min末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

×100%=33.3%,故答案为:

33.3%。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实验前,向试管a中加入3mL_____________,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____________和2mL乙酸。

(2)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醇浓硫酸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Na2CO3防止b中溶液倒吸入a中分液

【解析】

(1)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加人乙酸和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或者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故答案为乙醇浓硫酸。

(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酸杂质,选用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防止发生倒吸。

(4)乙酸乙酯及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进入试管b中,乙醇和乙酸被除去,而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且难溶于水,故用分液法分离出乙酸乙酯。

点睛:

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操作、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产物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等。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已知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几种物质间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X____、Y_____、A_____、B_____、C____。

(2)反应①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答案】Cl2SO2HClH2SO4FeCl3Cl2+SO2+2H2O=2HCl+H2SO42Fe3++SO2+2H2O=2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