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334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7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docx

高三地理知识点专题复习检测

下图为某市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图,读图回答9~10题。

(江西省六校2012界第一次联考)9.图中的a、b、c分别代表

A.自然、市场、资源B.资源、市场、自然

C.自然、资源、市场D.资源、自然、市场

(江西省六校2012界第一次联考)10.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A.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被完全回收利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B.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以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C.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

D.该示范区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回答14—15题。

14.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D.地域性原则

15.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14.C15.D解析:

该地经济活动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条件,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6.(10分)读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经济活动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甲、乙、丙三种经济活动链在我国所适宜的区域并做出简要说明。

(6分)

(2)试列举其他区域类似的经济活动链并分析其优越性。

(4分)

【答案】

(1)甲即适宜北方地区,也适宜南方地区。

说明:

南北方都有大量的秸秆和鸡家畜。

(2分)

乙适宜北方地区。

说明:

猪家畜在北方地区分布最广泛,数量也多。

(2分)

丙适宜南方地区。

说明:

南方的淡水渔业十分发达。

(2分)

(2)青藏高原地区:

(2分)

优越性:

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生产链变长,经济效益提高;废弃物转变为新的资源,环境效益大大提高等。

(2分)

【解析】该组题目是以经济活动链为情境,考查生态农业的意义、分布和生产过程等内容。

(1)题,生态农业的型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这是符合农业地域性这一基本特征的。

(2)题,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当地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

而生态农业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所有的生态农业都是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使其转变成为二次资源。

取得环境、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

27.(12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中所涉及的新能源类型及节能措施。

(6分)

(2)试分析用秸秆作原料进行沼气开发的地理意义。

(6分)

[解析]图示以沼气的开发与利用为切入点展示了我国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类型,体现了“利用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发新能源,建设沼气站,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进行节能住宅建筑、铺设燃气管网等工程等,实现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对我国农村能源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题,根据图示不难回答。

(2)题,分析秸秆作原料的沼气开发的环节分析入手,可发电和制氢提供能源,堆肥提供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1)沼气风能太阳能氢能烟气供热生态节能住宅氢能观光车(答出六条即可,答对一条得1分)

(2)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为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燃料;为种植业提供了肥料;减少了农业的投入,增加了农业的收入;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保护自然环境等。

(6分)

 

29.(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说明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象。

(6分)

(2)试分析该种工业发展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

【解析】该题组是以循环经济各生产厂之间的相互联系图为情境,考查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

(1)题,给出五个字母,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认真读图不难得出结论:

M厂的成品提供给制造业,废渣供给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所以是钢铁厂;后面的就简单了。

(2)题,分析发展循环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减少废弃物(废渣、废气等)的排放和增加收入两方面回答。

【答案】

(1)M:

钢铁厂S:

煤气N:

电力H:

硫酸W:

粉煤灰(答对一个得2分,满分6分)

(2)钢铁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提供给硫酸厂做原料,可减轻酸雨的发生;吸收居民区、水泥厂等排放的废弃物,可减轻环境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废弃物做其他工业部门企业的原料,用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做原料,可提高经济效益。

(6分)

 

下表是“资源经济的四种区域类型表”。

读表完成10~11题。

区域类型

代表国家

人均自然资源

单位国土劳动力数量

人均GDP[

汇率值

购买力平价

美国

237

78

600

437

加拿大

999

8

409

388

澳大利亚

1514

6

415

325

俄罗斯

471

24

47

64

巴西

196

43

93

99

秘鲁

144

31

50

71

日本

22

985

662

374

韩国

15

1121

163

198

荷兰

49

1002

506

349

中国

31

354

16

52

越南

17

581

7

27

印度

32

651

9

27

10.图示区域类型分别为

A.Ⅰ-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B.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Ⅱ-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C.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D.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11.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A.荷兰B.日本C.加拿大D.澳大利亚

【解析】本题组主要通过图表,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资源、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及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0-11题答案可由表中数据比较得出。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年温度变幅与云量覆盖度统计坐标图”。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所示,云量覆盖度与冬夏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等量D.递增

8.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国家的气候逐渐变得

A.变暖B.变冷C.冬暖夏凉D.冬寒夏热

9.导致云量覆盖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A.工业化加剧了水分的蒸发

B.工业化加剧了热量的排放

C.工业化加剧了酸性气体的排放

D.工业化加剧了尘埃的排放

【解析】该组题目是以某发达国家年温度变幅与云量覆盖度统计坐标图为情境,考查云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和工业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内容。

第7题,图中实线的纵坐标对应值低时,虚线的高,反之则高。

这是典型负相关的体现。

故选B。

第8题,如图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冬夏温度差越来越小了,换句话说——冬天变得温和了,夏天变得凉爽了。

第9题,云是大气中的一种水气凝结现象,它的生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水气,二是凝结核,三是降温。

故选D。

【答案】7.B8.C9.D

读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回答5~6题。

5.对于下面几种能源利用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B.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水能

C.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D.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潮汐能

6.图中所示能源均属于

①一次能源②可再生能源③清洁能源④新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5.D6.B

【解析】该组题目是以四幅图的形式给出了四种能源利用方式,这是在世界能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出的一组题目,考查了新能源的类型,产生的原理,利用形式及能源的分类等内容。

试题通过图片使得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题目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第5题,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只要把图片与生活相联系,不难得出答案,利用的形式分别是太阳能,沼气,风能,潮汐能。

第6题,该题考察了学生对于能源分类标准的认识,这四种能源都属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新能源,并且都可以重复利用。

该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有很好的作用。

(2011·广州二测)读图,判断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沿海高,内陆低

B.南方高,北方低

C.山地高,平原低

D.经济发达,地区高,落后地区低

解析:

直接读图可知,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是南方高,北方低。

答案:

B

2.江苏—广东地带农村沼气发展水平较低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B.原料

C.气候D.技术

解析:

和湖南、广西等省区农村相比,江苏、广东农村纬度较低,气候适宜,发展沼气原料和技术水平都不应存在问题,但其沼气发展水平较低,最主要区位因素应是该地经济水平较高,农村使用其他能源较多。

答案:

A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3~4题。

3.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③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④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属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了当地环境。

答案:

D

4.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③废弃物综合利用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该图显示了该湖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建立各种农业基地,培育了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答案:

D

(2011·临沂质检)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读表完成4~5题。

以色列某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表

项目

大麦

小麦

香蕉

柑橘

胡萝卜

蔬菜

奶牛

肉牛

家禽

蛋鸡

虚拟水含量(m3/kg)

5.87

4.067

0.252

0.64

0.064

0.069

177.8

15.5

5.434

31.09

4.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以色列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以粮食种植业为主B.以乳畜业为主

C.以园艺业为主D.以家禽饲养业为主

解析:

 以色列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因此农业的发展应以园艺业为主。

答案:

 C

5.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优化饮食结构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 ⑤大规模引用高山积雪融水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①②⑤D.①②④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如果大量开采地下水和大规模引用高山积雪融水会破坏生态环境,排除④⑤,选A。

答案:

 A

(2011·福建模拟)图表示意2005~2007年我国主要高耗能产品出口额、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

完成5~6题。

年份

出口额

(亿美元)

能源消耗量

CO2排放量

(百万吨)

NOx排放量

(万吨)

SO2排放量(万吨)

2005

167

56.9

135.6

35

80

2007

677

104.7

307.8

69

308

5.与2005年相比,2007年我国主要高耗能出口产品的单位产值(  )

A.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

B.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均上升

C.能源消耗量上升,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D.能源消耗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上升

6.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转移是指高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我国高耗能产品出口额越大,碳排放(  )

A.转出越多B.转入越多

C.转入越少D.转出越少

解析:

 高耗能出口产品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都可用能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与出口额的比值来算出;我国高耗能产品出口额增大说明其他国家把这些高耗能工业转移到了我国。

答案:

 5.A 6.B

(2011·东北联考)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

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

读图,完成下题。

10.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解析:

 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

 B

(2011·湖北联考)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分布均衡但与经济布局不匹配

B.从现实和长远看,资源相对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C.解决我国资源问题,主要是立足于自然资源基本自给和国内市场

D.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把开发资源放在首位

12.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能源利用率高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解析:

 第11题,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且与经济布局不匹配,故A项错误;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但单位产值能耗高,故资源相对短缺,故B项正确;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应把节约放到首要位置,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12题,根据图可知,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答案:

 11.B 12.D

1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指出,我国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解决我国生态问题关键在生态文明观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

(6分)

(4)④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5)上述地区出现的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深刻的________。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面临庞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所造成,这些都是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

(6分)

解析:

 由于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我国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题以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各地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的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重大措施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答案:

 

(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2)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

(3)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侵蚀作用强烈 植树种草

(4)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危害 综合治理,回收利用或减少排放量

(5)环境危机 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

(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有关贫困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分布在地势的阶梯处

C.主要分布在山区D.集中分布在北方

2.图中有关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贫困人口数量大 ②乙地生态环境脆弱 ③丙地地表崎岖 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5.(12分)(2010·南京)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A.农业革命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B.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全球气候变暖,更适合人类的生存

(2)在原始文明时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是________。

(3)在图中B位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原因是________促进了城市化,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2点)

(4)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

(5)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请列举两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行为。

例一:

______________;例二:

______________。

解析:

(1)A为原始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过渡时期;

(2)原始文明时代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3)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4)工业文明时代,资源消耗量大,环保意识弱,人地矛盾突出;(5)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主线。

答案:

(1)A 

(2)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环境文明时代 (3)工业化 交通拥挤、住房紧缺、失业率上升、环境恶化等 (4)工业文明 (5)人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资源、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不食用野生动物制品等(任意两点即可)

(2010·吉林模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

解析:

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答案:

A

4.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

答案:

B

5.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

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

B

(2010·山东潍坊二模)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示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对城市垃圾应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焚烧或填埋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答案:

C

7.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自然资源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D.节约资源

解析:

图中显示a过程是废弃物分类处理排放到环境中,会减少污染。

答案:

C

22.图1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图2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单位:

m),下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读图表回答问题。

(12分)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1)描述M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4分)

(2)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4分)

(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4分)

【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河流可知,图中湖泊为鄱阳湖。

M位于江西中南部,属于南方低山丘陵,当地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近三十年实施了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答案】

(1)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高,北面较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少。

(3)M区域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泥沙淤塞,湖泊面积缩小,调蓄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能力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