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504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古诗赏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赏析.docx

《古诗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赏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赏析.docx

古诗赏析

1、相思

唐代: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⑴相思:

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

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

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

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xié):

采摘。

⑸相思:

想念。

2、送别/山中送别

唐代: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明年一作:

年年)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⑴掩:

关闭。

柴扉:

柴门。

⑵明年:

一作“年年”。

⑶王孙:

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3、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韵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

能否共饮一杯?

朋友!

意译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

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注释

①刘十九:

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

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

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

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②绿蚁:

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醅(pēi):

酿造。

绿蚁新醅酒:

酒是新酿的酒。

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③雪:

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④无: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4、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注释

⑴丘二十二员外:

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⑵属:

正值,适逢,恰好。

⑶幽人:

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5、夜雨寄北

唐代: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

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

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

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

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

秋天的池塘。

6.何当:

什么时候。

7.共:

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

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

回头说,追述。

6、赤壁

唐代: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⑴折戟:

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

销蚀。

⑶将:

拿起。

⑷磨洗:

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

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

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

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

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

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7、泊秦淮

唐代: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

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8、乌衣巷

唐代: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9、寒食

唐代: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注释

①春城:

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

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

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③汉宫:

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蜡烛:

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④五侯:

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10、旅夜书怀

唐代: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

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

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1)岸:

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

高竖的桅杆。

危,高。

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3)独夜舟:

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平野阔:

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

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

指长江。

(6)名岂:

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

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8)飘飘:

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11、登岳阳楼

唐代: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①洞庭水:

即洞庭湖。

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阳楼:

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

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

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

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这句是说:

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④乾坤(qiánkūn)日夜(一作“月”)浮:

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据《水经注》卷三十八:

“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乾坤:

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

杳无音讯。

字:

这里指书信。

⑥老病:

年老多病。

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

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⑦戎(róng)马关山北: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

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

戎马:

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

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⑧凭轩:

倚着楼窗。

涕泗流:

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涕泗:

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12、送友人

唐代: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⑴郭: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

清澈的水。

⑶一:

助词,加强语气。

名做状。

⑷别:

告别。

⑸蓬:

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

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

曹丕《杂诗》: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

浮云,飘动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

声音词。

此。

⑼萧萧:

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

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13、终南别业

唐代: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①中岁:

中年。

好(hào):

喜好。

道:

这里指佛教。

②家:

安家。

南山:

即终南山。

陲(chuí):

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③胜事:

美好的事。

④值:

遇到。

叟(sǒu):

老翁。

⑤无还期:

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注释

⑴少府:

官名。

之:

到、往。

蜀州:

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辅三秦:

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

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

“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

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

一作“俱”。

宦(huàn)游:

出外做官。

⑹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

并邻,近邻。

⑻无为:

无须、不必。

歧(qí)路:

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

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15、登鹳雀楼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

太阳。

3.依:

依傍。

4.尽:

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

欲: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

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

眼界宽阔。

8.更:

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16、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注释

①来日:

来的时候。

②绮(qǐ)窗:

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著花未:

开花没有?

著(zhuó)花,开花。

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17、登乐游原

唐代:

杜牧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译文

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想要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五陵的数目都在那萧瑟而秋风中。

注释

①乐游原:

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

②澹澹:

广阔无边的样子。

③没:

消失。

④销沉:

形迹消失、沉没。

销:

同“消”,消散,消失。

⑤此中:

指乐游原四周。

⑥事业:

功业。

⑦五陵:

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

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

⑧无树:

即每棵树。

18、寻隐者不遇

唐代: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注释

⑴寻:

寻访。

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

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⑵童子:

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⑶言:

回答,说。

⑷云深:

指山上的云雾。

处:

行踪,所在。

19、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

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注释

1.凉州词:

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

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

将要。

4.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

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

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

你。

8.征战:

打仗。

20、

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注释

1.李龟年: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2.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3.寻常:

经常。

4.崔九: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5.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6.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7.君:

指李龟年。

21、滁州西涧

唐代: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⑴滁州:

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

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

唯独喜欢。

幽草:

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

一作“行”。

⑶深树:

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

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

郊野的渡口。

横:

指随意飘浮。

22、赠孟浩然

唐代: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

1.孟夫子:

指孟浩然。

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

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4.白首:

白头,指老年。

5.“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

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

侍奉皇帝。

7.高山:

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诗经·小雅·车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3、登岳阳楼

唐代: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①洞庭水:

即洞庭湖。

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阳楼:

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

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

④乾坤:

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

杳无音讯。

字:

这里指书信。

⑥老病:

年老多病。

⑦凭轩:

倚着楼窗。

涕泗流:

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涕泗:

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24、新年作

唐代: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注释

⑴天畔:

天边,指潘州南巴,即今广东茂名。

潸(shān)然:

流泪的样子。

⑵居人下:

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

客:

诗人自指。

⑶“春归”句:

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⑷岭:

指五岭。

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⑸长沙傅:

指贾谊。

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25、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代: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

1.支离:

流离。

风尘:

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2.楼台:

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

滞留。

日月:

岁月,时光。

3.五溪:

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

共居处。

4.羯(jié)胡: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

诗人自谓。

未还:

未能还朝回乡。

6.庾(yǔ)信:

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

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2.楼台:

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

滞留。

日月:

岁月,时光。

3.五溪:

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

共居处。

4.羯(jié)胡: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

诗人自谓。

未还:

未能还朝回乡。

6.庾(yǔ)信:

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

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26、蜀相

唐代: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一作:

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注释

⑴蜀相:

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⑵丞相祠堂:

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

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

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27、黄鹤楼/登黄鹤楼

唐代: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

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

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

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

驾。

4.去:

离开。

5.空:

只。

6.返:

通返,返回。

7.空悠悠:

深,大的意思

8.悠悠:

飘荡的样子。

9.川:

平原。

10.历历:

清楚可数。

11.汉阳:

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