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52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和平的作用构成严重挑战

B.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带来严重挑战

C.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严重挑战

D.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正面影响

2.1919年6月,成千上万的德国群众在柏林胜利塔下集会(如图),该集会的主题是(  )

A.庆祝巴黎和会的胜利召开

B.反对屈辱的《凡尔赛和约》

C.庆祝欧洲新政治格局形成

D.为美国不参加国联而欢呼

3.读下图,下列哪位认识到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开始

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  )

4.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有利于以色列方面发展。

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应是(  )

A.团结起来继续以武力对抗以色列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C.向以色列妥协

D.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虽然美国宣布“中立”。

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美国同协约国日益接近,主要是因为(  )

A.同盟国一方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B.协约国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

C.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

D.美国与协约国在历史上关系密切

6.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7.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土地换和平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8.1947年英国公布的《印度独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

①把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并分别向两国移交政权 ②印度原有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③英国逐渐从印度撤军并最终实现印度独立 ④在印度的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④

9.“……会议坚信:

本宣言和各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条款的实施,将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从此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在国际的和平大家庭中起到它们的作用。

”本段内容选自(  )

A.《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最后宣言》

B.《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C.《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D.《朝鲜停战协定》

10.在一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11.英法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纵容的态度,主要表现在(  )

①对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三省进行辩护和迁就 ②在意埃战争时为意大利提供了方便 ③西班牙内战时实行“不干涉政策” ④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诸条约中涉及到南斯拉夫问题的是(  )

①对德和约 ②对奥和约 ③对保和约 ④对匈和约

⑤对土和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3.1960年9月,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五国组成的组织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B.煤炭输出国组织

C.钢铁输出国组织D.“不结盟”运动

14.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15.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

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

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6.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

C.组织北约,加强与苏联抗争能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17.下图再现了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欢迎”德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场景,该事件(  )

①满足了德国的要求并进而延缓了二战的爆发 ②使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 ③反映出捷克斯洛伐克同德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④

18.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战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B.战争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C.马恩河、索姆河战役都发生在西线战场

D.战争进入僵持局面,对同盟国十分有利

19.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出现了某些“和解”的迹象(  )

A.说明美苏两国放弃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B.戴维营会谈是重要的表现

C.古巴导弹危机是重要表现

D.说明美苏两国放缓了军备竞赛的速度

20.海湾战争的背景包括(  )

①苏联加快战略收缩步伐 ②美国集中力量对苏联和东欧“超越遏制” ③美苏暂时放弃了对中东的控制与争夺 ④雅尔塔体系解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22.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各大国开始谋划自己在战后世界中的位置。

下列各项叙述最能符合当时美国领导人总体构想的是(  )

A.充当世界的领袖,主宰全世界

B.主宰资本主义世界,控制西欧各国

C.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D.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扩张

23.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

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

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相结合

2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争霸活动全面收缩,这表明(  )

A.苏联要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B.苏联与美国一决雌雄定出胜负

C.苏联军事力量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撑

D.苏联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濒临瓦解

25.观察下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

画中的文字是:

“日本的飞机和军舰都到哪里去了。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战役之后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26.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

“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

”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D.中国的革命运动

27.“我们(参战)的动机并不是复仇……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

”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美国参战动机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捍卫人类的正义和权利

B.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进行正义战争的协约国集团

C.战争态势的发展对协约国不利促使美国急于参战

D.美国认识到如果德国获胜必将是其争霸世界的对手

28.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首先发动“袭船战”的直接原因是(  )

A.伊朗封锁了阿拉伯河的航道

B.伊朗在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C.双方进入拉锯战,难以打开局面

D.伊拉克提出停战要求,遭到伊朗拒绝

2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包括中国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

B.地跨欧、亚、非

C.在当时起到了巨大作用

D.它是美苏对峙冷战的产物

30.《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

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特权或优势

B.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势力

C.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国宰割中国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吃尽苦头的国家,莫过于德国。

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厂纷纷停工,有六百万人失业。

……共产党的选票稳步上升。

……某些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反共和主义的分子——原先的贵族、容克地主、军官、莱茵区的钢铁大王以及其他的工业家——抱有想法,认为希特勒可能对他们有用。

纳粹的一部分资金就是得自这样的来源。

这一群大人物,设想,他们将能够控制希特勒,从而……控制群众不满情绪的浪潮。

——R·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下卷

材料二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

“如果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即纳粹党)的确想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传统和偏见,敢于把我们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从而也永远摆脱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或作为奴隶民族不得不为其他民族效劳的危险。

……希特勒上台后就目的明确,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巩固他在党内早已享有的独断专行的权力。

为此,他需要控制国防军、警察和官僚机构,取得国会和总统的立法权,取消各州迄今的地位,消灭非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镇压自己队伍内的反对派。

——D·拉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分析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夺取政权的背景。

(2)据材料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32.识读下列一组反映一战后国际关系的历史图片:

请完成:

(1)图一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结合图二说明其直接影响。

(2)图三所示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什么?

试简要评价道威斯计划。

(3)依据图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洛迦诺会议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图片所示现象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7年12月7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镇贝托拉,9岁时因家贫前往法国谋生,曾在巴黎扫过烟囱,当过报童。

后来蓬蒂塞利隐瞒年龄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蓬蒂塞利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

1939年,蓬蒂塞利加入法国国籍,并在巴黎郊区定居下来。

材料二 2008年3月12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在巴黎郊区家中去世,享年110岁。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奇说:

“今天,我代表这个国家表示深切的哀悼。

材料三 作为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前总统雅克·希拉克曾提出在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蓬蒂塞利婉言拒绝了,认为这对其他没有享受到死后礼遇的老兵不公。

但在另一法国“一战”老兵路易斯·卡泽纳夫去世后,蓬蒂塞利终于同意日后可以“以纪念死去战友们的名义”为自己举行国葬。

3月17日,法国政府在拿破仑墓所在地巴黎荣誉军人院为蓬蒂塞利举行葬礼。

请回答:

(1)蓬蒂塞利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认为这是他的光荣还是他的悲哀?

为什么?

(2)蓬蒂塞利说他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

除了这个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促使他参加了“一战”。

(3)有人认为蓬蒂塞利全程参与了“一战”而能保住一条命,而且能活到110岁,实在是够幸运的。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为什么?

(4)关于应不应该给蓬蒂塞利举行国葬,也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一种认为不应该。

你的观点如何?

说明你的理由。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

——《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

材料二 1945年2月,美、英两国同意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

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的决心,即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胜利成为可能和确定的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文件集》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联对日作战问题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美、苏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作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

5.【答案】C

【解析】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但从1914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三倍,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这种联系导致美国逐渐与协约国接近。

6.【答案】D

【解析】由于一战中日本在亚太的扩张,排挤了英国在亚太的势力。

故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方面态度一致。

7.【答案】A

【解析】

8.【答案】A

【解析】《印度独立法案》规定新成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为英国两个独立的自治领;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分治则是法案制定的过程,与法案内容无关。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印度支那三国的独立问题。

首先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这是关于印度支那三国独立的内容,且材料中已明确提出“本宣言……”,故此可排除B、C、D三项。

 

10.【答案】D

【解析】一战中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都是非正义的。

11.【答案】C

【解析】欧美大国在20世纪30年代针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等问题上采取了绥靖政策或“中立”政策,实质上都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保全自身利益,结果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

注意题目考查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不包括美国,判断④错,而其他三项正确,即选C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凡尔赛体系下诸条约的内容。

解题关键是熟记各条约的主要内容。

②③④均涉及到了南斯拉夫问题,故选B。

 

13.【答案】A

【解析】依托教材可知,五国组成的组织为石油输出国组织,B、C、D三项皆与题干没有联系,故选A项。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①②③发生于1943年,④发生于1944年。

16.【答案】D

【解析】冷战指运用除发动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或对抗活动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A、B、C三项只是冷战政策具体实施的表现,只有D项最全面、最准确。

17.【答案】D

【解析】德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是慕尼黑阴谋造成的恶果,英、法等国强迫捷克斯洛伐克接受德国的侵略要求,这使德国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因此,①、③的叙述是错误的。

18.【答案】D

【解析】德国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的突出特点就是速战速决,该计划的破产,使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陷入被动局面。

 

19.【答案】B

【解析】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双方对抗激烈的表现。

20.【答案】C

【解析】①苏联在80年代末面临国内危机,加快战略的收缩。

②80年代美国对苏采取强硬态度;③美国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争夺;④苏联尚未解体,也就是说雅尔塔体系没有解体。

21.【答案】C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它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与扶植和控制西欧无关。

二战后,美苏两国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战时同盟的关系不复存在,出现了美苏对峙的“冷战”局面。

其主要表现为:

政治上,“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扶持西欧恢复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

22.【答案】A

【解析】随着战争的即将结束,当时的美国希望实现以美国为领袖的美、中、苏、英的合作,利用在战争中迅速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主宰战后世界。

23.【答案】B

【解析】A项反映“冷战”的特点,C项反映“马歇尔计划”的特点,而D项表述不正确。

24.【答案】C

【解析】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困难,难以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得不转入全面收缩。

25.【答案】C

【解析】传单仅是宣传品,它不是实际战况的反映,因此,C项的推断过于绝对化。

 

26.【答案】D

【解析】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操纵的国联采取了纵容侵略的政策,虽然李顿调查团认为日本为侵略者,但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反而为日本侵略作辩护,说中国的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

 

27.【答案】D

【解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而德国一旦获胜必将是其最大障碍。

28.【答案】D

【解析】伊朗攻入伊拉克境内后,伊拉克多次提出了停战要求,遭到拒绝后,伊拉克在发动“袭船战”的同时,在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

 

29.【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阵营成立的最初目的是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通过条约、协定等形式加强团结、互相支援,在当时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社会主义阵营在非洲没有成员国。

3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问题的整体归纳能力。

A项指《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的影响;D项指《九国公约》;C项不符合史实。

归纳三个条约内容和影响可知B项是共同点。

 

31.【答案】

(1)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出现了动荡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倾向强烈;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纳粹党建立政权,企图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2)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取消自由民主的权力,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解析】材料选取的有关德国纳粹党上台背景的材料,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二个层次,从垄断资产阶级需要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归纳时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要从材料二法西斯统治的措施着手思考。

 

32.【答案】

(1)根本原因:

法国极力削弱德国,德国采取各种方式对抗法国。

直接影响:

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停止支付赔款。

(2)直接背景:

鲁尔危机使美国和英国取得赔款问题的主导权。

评价:

道威斯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法国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有利于美国经济迅速渗透进欧洲。

(3)协约国正式承认德国是一个平等国家;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4)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的提出,迫使法、德两国开始探索和解的道路,催生了洛迦诺会议的召开和《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解析】第

(1)问中“影响”需要结合“德国铁路员工撤离鲁尔”等信息进行思考;第

(2)问中的“直接背景”可联系所学知识直接回答,“评价”需要从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等方面概括;第(3)问需要结合洛迦诺会议的内容,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第(4)问需要联系不同现象的时代背景和影响,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分析。

33.【答案】

(1)悲哀。

当时的法国政府驱使千千万万的蓬蒂塞利们为所谓的民族利益而战,而蓬蒂塞利们不清楚战争的非正义性,没有认识到这场战争是一场掠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误以为是拯救民族或保卫祖国的战争。

(2)盲目的爱国热情,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

(3)同意。

理由:

共有33个国家的15亿人口卷入了“一战”,各国参战的士兵达到7350万,战争造成约1000万人阵亡,约2000万人伤残,蓬蒂塞利能全身而退,安享晚年,幸运之至。

(4)应该。

理由:

蓬蒂塞利参加了“一战”,保卫了祖国,是法国的英雄,举行国葬理所应当。

不应该。

理由:

蓬蒂塞利当时参加的是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保卫祖国不过是当时资产阶级政府用来欺骗蛊惑民众的说辞而已;蓬蒂塞利充其量就是资产阶级政府的炮灰,根本不能算是英雄,所以不应该举行国葬。

34.【答案】 

(1)减少美国的军事损失;利用日本削弱苏联实力;限制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2)美、英两国牺牲中国权益,换取苏联对日作战;苏联对日作战,有利于加速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3)有利于协调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活动,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的灭亡,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但是,美、苏等国借机推行大国强权政治,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