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55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和谐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谐教育.docx

《和谐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教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和谐教育.docx

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成

刘银花教授

哲学与当今时代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学问;是灵魂的完善;是生命的诗。

●      哲学过时了吗?

●      当年以思潮为主角的精神浪漫已被今天以时尚为主角的物质浪漫取代,哲学曾是最有诗意的东西,今天似乎黯然失色了,让位给了金钱和财富。

●      今天的时代还需要哲学吗?

●      一个不问生活意义的人当然是不需要哲学的,但人毕竟是有灵魂的,没有谁不在乎活得有没有意义。

●      事实上,人们越是被世俗化潮流胁迫着拼搏在功利战场上,生活在人生的表面,心中就越是为意义的缺失而困惑、而焦虑。

●      因此,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哲学来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定向,哲学仅在表面上似乎成了弃妇,实际上却是许多人的梦中情人。

幸福是什么?

●      在世上一切东西中,好像只有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

但幸福又是一个极含糊的概念。

人们往往把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最衷心的愿望称作幸福。

●      然而愿望又因人而异。

所以幸福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状态。

●      幸福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      灵魂是感受幸福的“器官”,任何外在经历必须有灵魂参与才成其为幸福。

●      幸福应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

●      幸福就是和谐。

●      当迎着清晨的朝霞,倾听跳动在枝条的鸟儿鸣唱着欢快的歌曲来上班,你感到幸福了吗?

●      当踏着薄暮的余辉,徐徐享受夕阳的抚摩下班时,你感到幸福了吗?

●      当驻足在一朵盛开的鲜花面前,望着花瓣上那棵晶莹剔透的大露珠盈盈的向你致意时,你感到了幸福吗?

●      当只身一人来到宽阔无垠的原野上,懒懒地躺在绿草鲜花之间,仰望着像一张新展开的复写纸一样湛蓝湛蓝的天空,疏解着全身的疲惫与困顿,我们感受到幸福了吗?

●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快乐的感觉,那快乐的感受就必须具备一份心灵的宁静,一副神态的详和,可在这个人人都以前所未有地热情拼命去追求物欲的享受,到处充满着喧嚣与嘈杂的生存空间,我们又如何去寻觅这份宁静与安详呢?

●      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碌成了常态。

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

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做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

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

●      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

●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就是幸福之所在”。

●      工作,几乎占据了我们生命中1/3的时间。

生活幸不幸福,和工作是否幸福休戚相关。

●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工作幸福感并不是很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状态,而且在工作中负面情绪体验比较多,包括愤怒、痛苦、担惊受怕、气馁等。

看来,教师职场还需要更多幸福的阳光。

教师“职业倦怠症”症候

当我们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我们紧缩的双眉;

当我们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当我们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含委屈来求助的学生;

当我们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古色古香”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

如果是这样,老师们,我们是不是真的“老”了

即使我们还很年轻但我们的心态已经老了;

即便我们自认为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我们一定染上了不少教师感染过或正感染着的一种“职业倦怠症”。

●      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

●      有些教师长年与书店无缘,仅凭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

●      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不沾边,只是靠“传统工艺”去以不变应万变;

●      有些教师观念陈旧,语言陈腐,方法单调,行为刻板,暮气沉沉,索然寡味,与学生形成深深的“代沟”。

●      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

●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吗?

望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工作的热情和活力登时盈满了全身。

自此,我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中,以争取获得成功。

●      我们发现了工作的意义,设法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在观看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去获取成就感。

然而这些热情里也存在着产生倦怠的危险。

当热情和努力工作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幻想破灭的感觉就会笼罩心头。

热情继而被绝望代替,于是逐渐对工作产生倦怠。

当精力耗尽,倦怠的过程完成,成就感就变成了一种辛酸感。

教书育人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

●      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      没有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      没有教师在教职中“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幸福的感受需要能力!

一、教师职业幸福大厦的设计与构建

(一)师德是构建教师职业幸福大厦的平台

●      何谓师德?

●      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谈论道德似乎正成为一件令人尴尬难堪的事情。

谁把道德挂在嘴上,谁就有可能沦为别人嘲笑的对象,然而,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却从来没有变化。

●      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

“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而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毁灭的命运。

●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      苏格拉底说过:

“美德即智慧”

●      周国平也说:

“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种开阔的人生觉悟。

德性如果不是从智慧流出,而是单凭修养造就,便至少是盲目的,很可能是功利的和伪善的。

●      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教人智慧,使人高尚。

●      《一堂阅读课》

●      和谐、信、谊、朋、安、宁、逛、婚姻

●      时代呼唤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      智慧成就教师职业幸福感。

●      教师职业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不会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不会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

并需要教育者自觉完善。

●      儿童初临世界,有着强烈的生长欲望和巨大的潜能,并对周围环境有着敏锐的感知。

但不恰当的教育有时却把这份天性一点点的吞噬,继而慢慢消解。

●      学习本应该是人的一种根本性的精神享受,人在这种精神享受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热爱学习应该是人的生命本性,人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此可体验到人生的自由境界。

可现实却非如此,孩子一提起学习,马上感觉到厌倦、压抑、枯燥、羞辱,唯恐躲之不及。

●      为什么原本是人的生命本性的肯定和发挥,却变成了对生命的否定和压迫?

为什么自然而然的享受,却变成了命中注定的一场苦役?

●      孩子在教师面前犹如一张白纸,我们没有资格任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在这张白纸上随意涂抹。

当我们把孩子辍学的原因一味归罪贫穷、生活窘迫等经济原因时,是不是也应进入教育的深层,窥视一下教育本身的因素,那些死板、机械、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孩子天性中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出现了退化;那些单调的符号、抽象的数字阻隔了孩子与周围丰富多彩世界的联系,使他们除符号认知以外的各种身心机能都出现了病态的萎缩,以致于感觉迟钝、想象枯竭、情感冷漠、了无爱心。

●      还记得阿基米德那句“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的呼喊吗?

孩子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就是撑起地球的支点,它的能量无法估算。

作为孩子人生发展直接指导者的教师,应通过完善的教育帮助它们不断认识自己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牵引出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质,丰腴他们想象的翅膀,并为之铺设好起飞的跑道。

(二)教育智慧是什么?

●      它不是工匠性的技能、技巧,不是追求外在的模仿可以学得的。

●      教育智慧是优秀教师内在的秉性、学识、情感、精神等个人独具的性格化的东西在特定的情境下向外的喷涌和投射。

●      培养、造就智慧型教师除了接受教育机构正规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外,更要靠个人长期不懈的自我精神修养,包括个人阅读、生活经历与教育教学经历的体悟与反思、对人际的洞察与敏感、勤奋的写作等等。

如果没有这一不断充实着、丰满着、不断滋养着、又不断奉献着的一点一滴的生命心血过程,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真正智慧型教师的。

●      智慧型教师那临场的天赋、即席的创作、完美的应答以及润物而细无声的绝妙,是学生成长的福音,是人们对教育、对好教师永远的景仰。

●      它常常表现为教师在处理教育情境时的自持、分寸感、敏锐与机智。

教师可能事先无计划、未有预见,也不一定有规则和合程序,但在特定的瞬间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是规范的、适宜的、流畅的、合理的。

●      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起源于对教师人生智慧和教育智慧的惊奇。

老师,应该是个很高贵的词汇——从前我这样觉得

就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时突然想起从前的老师,觉得“老师”应该是一个很高贵的词汇。

●      这种高贵孕育于朴素。

那时,老师的生活还很清苦,他们总是穿得干净利索;那时,过节了,没有那么多家长去送这送那,只有真诚的祝福。

但是这些看似的落寞,让他们在我们的心目中显得那么崇高,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老师能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物质方面的东西。

我们要做的,只是努力学习并茁壮成长,他们也这么觉得。

●      这种高贵孕育于奉献。

那时老师会早早起来赶到教室;那时老师会帮助住校的学生洗衣服;那时老师会把家里也不经常吃的东西拿来给我们吃,而自己的小女儿却看着我们直咬手指头;那时老师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不只是在课堂还有在家里,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想逃也逃不掉;那时老师常给我们补课,但从来没要过一分钱,她们觉得,把知识教给自己的学生老师就是干这个的。

●      这种高贵孕育于智慧。

那时,教具很简陋,但老师总会想出很多的花样让我们感受课本的知识。

在他们心中,所有的孩子都一样;那时,老师会自己花钱买来橡皮之类的小奖品奖励给考“双百”的学生,也会冒雨家访学习落后的学生而耐心辅导;她们很多时候都不说话,但目光里的东西让你无法拒绝。

●      这种高贵孕育于爱,那时花开,我们把老师称为园丁,而我们享受着的关爱远远超过花朵,她们像母亲一样,给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是那时,我们知道原来一个人的爱可以那么多。

那时我们发自内心地把一杯热茶以及一张张简陋粗糙的自制贺卡放在他的讲桌上,发自内心地帮助老师收作业本,发自内心地争取多查几个美丽的词汇去完成那篇以《我的老师》为题的作文……

●      高贵与奉献、质朴、智慧和无私的爱同行。

●      当同行者消失的时候,“高贵”也就枯萎了。

●      相对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的人格的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当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这种规范的要求,并且没有任何拒绝和推辞的理由。

因为:

●      假如我们是小学教师,小学生会充满崇敬地仰望着我们,视我们为天然的学习榜样;

●      一旦我们成了中学教师,中学生会挑剔和打量我们,审视我们是否有资格成为他们的榜样。

●      在所有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因素中,最具感染力的莫过于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它胜过无数语言说教和严格的纪律要求。

(三)目前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师德问题

●      人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

●      影响自我成长的最大障碍不是环境和他人的作用,而是自己的惰性、满足、自我原谅、自我开脱,是不甘寂寞,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种轻浮的“潇洒”。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

●      人生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都是“艳阳天”,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我们既要想到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更要想到有十分的耕耘并不一定有十分的收获,但最重要的是先去耕耘,因为“人生的季节”是不等人的。

作为教师,保持“职业青春”常在的秘密只要一条:

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      对后进生冷漠无情——缺乏热情与爱心

●      小小一张考卷瓦解了五千年固若金汤的“尊师”传统!

消解了“师徒如父子”的文明传递过程中如此美妙的学习感觉。

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那个充满情趣的“百草园”和充满智慧的“三味书屋”,已经被一股浓浓的功利色彩所包围,直至有的教师怕期末考试影响全班的平均分数,既而影响自己的评优、进职,而随意停止那些差生参加考试。

●      经不起金钱诱惑——物欲熏心

●      物质的贫乏导致的灵魂的贫乏、精神的贫乏、潜力的贫乏、生命的、希望的、梦想的、期望的贫乏。

●      师表意识单薄——形象扭曲

二、人际及自省智能是构建教师职业幸福大厦的材料

(一)人际智能:

是一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      师生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双方从年龄、身份到经历均有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必须意识到这种差异。

●      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

●      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

●      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      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      这是教师必须拥有的人际智能。

(二) 好教师的品质:

●      友善的态度:

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      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

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像猴子般戏弄。

●      耐性:

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      兴趣广泛:

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      良好的仪表:

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      公正:

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      幽默感:

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至于单调。

●      良好的品行:

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      对个人的关注:

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

●      伸缩性:

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      宽容:

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      颇有方法:

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三)老师,我希望:

●      我希望你是一位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书的机器。

●      我希望您不只是教书,也教我们做人。

●      我希望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而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      我希望您不要勉强我把学习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

●      我希望您不要期待我最喜欢您教的课,至少对我来说,别的课也许我感到更加有趣。

●      我希望您辅助我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只是背诵答案。

●      我希望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只有你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

●      我希望您保持公正,尽量对我严格,因为我知道我需要您的严厉。

●      我希望您记住,不久之前您也是学生,您有时是否也忘记带东西,在班上是否样样得第一?

●      我希望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们又怎样从您那里学到更新的知识。

●      我感激您,可能只是深深埋在心底。

(四)同学们,老师要对你说:

●      希望你懂得跨进校门意味着什么,不要带着“父母要我来”的被动心态。

●      希望你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习做人的道理。

●      请你把我看作真实的人,而不是一尊十全十美的神像。

●      尊重每位老师和同学,不要人为地制造与集体的距离。

●      希望你珍惜在校的这段黄金时光,不要把美好的光阴浪费。

●      希望你重视每门基础课的学习,不要偏废任何学科。

●      一定要学会分析、思考与理解,决不能只是一架录音机。

●      请认真听取我的讲解,我才会更好地理解你提出的质疑。

●      不要怨恨我严厉,哪怕这使你感到不满,你也应懂得我胸腔中只有一颗希望你成长与上进的心。

●      在班级中发现自己的榜样,努力向他(她)学习,你才会因此而突飞猛进。

●      不要害怕我分析你失败的原因,因为这样才会使你更快的改进。

●      请记住,一旦经过努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该是多么幸福!

你此时才会理解我恨铁不成钢的苦恼。

●      希望你为我提供适当的建议,老师不会埋怨你。

●      我爱护你,但不要期望我天天夸奖你,忠言逆耳利于行。

●      只有当教师学会领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懂得如何作出恰当反应时,他就具有了师生人际智能,从而能提高教师工作的效能,自然也就能领悟到职业的快乐。

●      “自省智能”是一种通过反思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是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认知的能力。

●      反思是指一个人反省和评价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的一种能力,它可使教育工作者从经验中进行学习,通过对教学与教育的个体方面、教育方面、社会方面、伦理方面的思考,对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测查与审视,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完善与成熟。

●      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

(五)反思教师身上的缺失

缺乏爱

●      教师没有了爱,就没有了真诚,任何模式、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不管它有多新。

教师没有了爱就没有了责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不管它有多美。

●      这种爱应包括七个要素:

●      理解

●      尊重

●      宽容

●      平等

●      关怀

●      给予和责任

●      倘若失去了理解,爱便显得盲目和无知

●      倘若失去了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和控制

●      倘若失去了宽容,爱就变成苛求

●      倘若失去了平等,爱就变成了专制和功利

●      倘若失去了给予和关怀,爱便显得空洞和苍白

●      倘若失去了责任,爱就是轻薄的

●      love

缺乏尊重

●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更多的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这一情感交流的基础便是尊重与信任。

●      教师工作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独特个性色彩的生命体,他们有思想、有情感,要想把学生教好,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

人格的基础是自尊和自信。

而自尊、自信不是单凭自己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尚在发展过程中的孩子,他孩童时期的自我概念更多是依靠外部的评价建立的。

●      老师对他的评价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但这个外部评价会内化为孩童的自我评价。

●      如果老师总是埋怨、指责,他怎么可能建立起自尊、自信?

又怎么可能让教师成为他童年生活中美好的回忆呢?

(六)教师十条禁语

●      “你为什么这么没用”

●      “你怎么这么笨”

●      “你简直无药可救”

●      “你再这样调皮,我就叫家长”

●      “你不努力,考不上好中学、大学,将来就没有出息”

●      “你这样总是全班最后一名对得起你的父母吗”

●      “全班同学不要向他(她)那样”

●      “某某同学是全班最好的学生”

●      “某某同学品德不好是全班最差的”

●      “你不认真学习可以,但不要影响其他同学”等

●      凡是那些讽刺性、侮辱性、过激性、恐吓性、指责性、训斥性的语言都应禁用。

●      在教学这个人文世界里,良好的教育必定是建立在人性向善的基础上,讲求的是尊重和信任。

缺乏宽容

●      美国心理学家斯托奇说过:

“不要幻想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眼中温顺的羔羊,很难想象一条大河中只有中规中矩的舒缓,没有湍急和咆哮会是什么样,逾越规矩、桀骜不驯是充满亲和力的表现。

要理解学生出现的错误言行

●      过失与遗憾本是人生的一大组成部分,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过失与遗憾,才能在风雨洗礼后看见绚丽的彩虹。

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      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老师一颗宽容的爱心下,学生自然会在一次次错误中得到启示,不断增长见识。

教室本是个犯错误的地方

●      这一理念昭示着这样的原理:

在教室里,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在教室里,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反而是不正常的;教室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与尊重,而不是压抑与抹杀。

●      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

●      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

●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缺乏平等

●      教师情感霸权

●      教师思维霸权

●      教师语言霸权

●      这种霸权严重破坏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而使师生间形成了交往的阻隔甚至缺失。

●      教师习惯于滔滔不绝的说,而不习惯安安静静地听,习惯于义正词严地训导,而不习惯于自由平等地去和学生交流。

许多老师自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便以知识占有者自居,一直扮演着一个告诉者,甚至是训导者的角色。

久而久之,在我们思想深处便把自己当成了领导者、管理者、评判者,很少意识到我们也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是个知心的忠诚的倾听者。

●      教师学会倾听,不仅是教育的需求,也是学生共同的心愿。

●      在法律的角度看,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权利的主体。

他们是相知、相遇、相识、相迎、相爱的两个生命体。

师生间应是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

教师要学会以平等之心,换位思考,要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也曾天真过,也曾无知过,也曾幻想过。

●      学生共同的愿望:

●      愿我们的老师多一些微笑,少一些苛刻

●      多一些平等的交流,少一些训斥与惩罚

●      多一些友善,少一些高高在上。

缺乏生命意识

●      其实,缺乏爱、缺乏尊重、缺乏平等的根源在于缺乏生命意识。

教师将学生物化,忘记了学生和他们一样也是具有独特生命意义的个体。

●      泰戈尔说: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缺乏等待意识

●      每一个人都有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

●      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就能少一点的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缺乏理想与激情

●      教育模式中一些不合理因素的伤害

●      教师难以承受升学率所带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