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613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docx

届广州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语文

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蜿蜒(yán)筵席(yán)市侩(kuài)脍炙人口(kuài)

B.惬意(xiá)延宕(dàng)通衙广陌(mò)掎角之势(qǐ)

C.忏悔(chàn)谛听(dì)莠草(xiù)不谙世事(ān)

D.刁难(nán)坍塌(dān)觥筹交错(ɡōnɡ)舐犊情深(s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

B.连绵言简意赅描摹焦燥不安

C.伎俩礼上往来耽误摧山坼地

D.安详海市蜃楼融会贯通挟天子以令诸侯

3.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对阿雷来说,再大的困难都不以为意,他一定会以巨大的勇气去努力克服的。

B.西部开发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削足适履,一味照抄沿海经验。

C.在今天举行的五项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

D.她提问时,总会把脸转向他。

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D.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对于个人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_________。

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___________。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

①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②参差的模糊的影子在水里映着。

③微风飘来,有一两缕波纹,但很快消失了。

④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C.“政府《特快信息》让百万豆农受益”。

这条新华社消息一经播发,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二、本大题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一)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

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

于是扌豕崔杼之于,令之争后。

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造之。

庆封谓崔杼曰:

"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

"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

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

"吾已诛之矣。

"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

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

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

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昊。

王予之朱方①。

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

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

"毋或如齐庆封。

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

"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贵之勇而死,人固皆死。

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身为残,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释:

①朱方:

地名。

②忮(zhì):

嫉妒、侵害。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扌豕崔杼之子    扌豕:

挑拔

B.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

杀掉

C.围朱方,拔之拔:

攻克

D.以徇于诸侯军徇:

示众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庄公死,更立景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王予之朱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封以其属斗  忽魂悸以魄动。

D.崔杼相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

,无所获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

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

之谋,而特出荆轲,聂政

之计,以侥幸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

“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庄王曰:

“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

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及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

留侯:

即张良,字子房。

张良在下邳桥上散步时,遇一老人故意将鞋落到桥下,命他拾起,替自己穿在脚上,经过反复考验,遂授之兵书。

贲、育:

战国时著名勇士。

伊尹、太公:

商周时期著名谋臣。

荆轲,聂政:

战国时著名刺客。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匹夫见辱见:

B.其间不能容发发:

发生

C.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敝:

衰弊

D.非子房其谁全之全:

成全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

A.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

B.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D.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是表现老人对张良的试探、告诫的一组是()

①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②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③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④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

⑤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⑥而其状貌及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④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但本文不以此为重点,而是着重写他接受圯上老人的教训终成大业的情况。

B.张良初遇圯上老人,就乐意为老人效劳,老人因此愿意开导他,使他“小忍而就大谋”,成功立业,青史留名。

C.刘邦尽管有雄谋大略,但也有不能制怒的时候,是张良及时提醒了他。

刘邦能成就帝王大业,张良功不可没。

D.张良的形状面貌像妇人女子一样,这与他的雄心壮志很不相称。

作者因此感到十分遗憾。

三、本大题8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5—18题(18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

李德顺

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②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

“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③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做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

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

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④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

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

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⑤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⑥所谓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

它希望如同对待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来个“二分”:

“去”掉烂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

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像、也不可能像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

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

这使“烂苹果”之类的比喻完全没有意义。

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

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想像处理烂苹果一样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实际上却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

不从系统整体和根本上看问题,只想就一个个具体现象分别做处理,是不可能分得清楚、处理得干净的。

⑦按照价值性的理解方式,“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

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用于传统文化则是:

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

⑧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

对“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其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

不要把它们看做是一成不变的。

对它们的历史意义,也要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等等。

⑨然后,要把重点放在我们自己的今天、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

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

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

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11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绝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

                               (选自《北京日报》 有节删)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6分)

A.作者认为,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诫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好好保持传统的“精华”,坚决摒弃“糟粕”。

B.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求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

D.总观全文,作者对精华和糟粕的再思考,就是告诉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再认识传统文化,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E.作者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再思考,就是说要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而不是口头上的“弘扬”传统文化。

16.对文中的“实体性”、“价值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价值性”是说无论“精华”或“糟粕”均有其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

B.所谓“精华”和“糟粕”的“实体性”是说一切拿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是“精华”;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是“糟粕”;“价值性”是说以我们一定的生存发展为标准,把“精华”与“糟粕”一一找出来,让后人好好保持与弘扬。

C.所谓“精华”和“糟粕”的“价值性”是说应以自身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而“实体性”则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

D.对“实体性”和“价值性”不同理解体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

前一种理解比较深入、合理,后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

17.文中第6段,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什么?

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4分)

18.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城市文明”问题在当下的提出,我想有两个背景最值得关注:

一是从全球范围看,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级,直接影响到当今世界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中国来说,这既是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然表现,也是“城市文明”在当下备受关注的直接原因。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现实与理论上的准备,却不足乃至匮乏。

城市文明的研究与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先行解决。

首先,什么是文明,它有哪些具体的层面与内涵,这些具体层面与内涵的相互关系为何?

这是建构一个科学的发展框架,使城市文明和谐、健康地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一整套用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形式符号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中国古代的“文明”概念主要指“政治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也多有论述,核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

由此可知,“文明”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其功能相应有三:

在“物质文明”层面,以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它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在“政治文明”层面,以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创造与运用为标志,它表现为一种与野蛮时代或野蛮民族有着本质差异的社会生活方式;在“精神文明”层面,以伦理、艺术等人文精神的创造为最高目标与理想,它是一种在大自然、动物界及野蛮社会中不可想象的艺术生活方式与审美精神境界。

其次,要弄清“文明”与“城市”的关系。

在起源上讲,“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中西皆然。

英语的“文明”(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最初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

荷兰学者彼德·李伯庚在研究欧洲文化史时就指出,在16、17世纪,欧洲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是“农村里没有城市里那么文雅”。

早在中国的周代,人们就把祭祀与礼仪中心看作是“城市”建立的标志,这意味着,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同时也是最初的城市文明形态。

尽管城市文明的内涵也主要有三层,但它的核心无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讲的“礼”与“乐”。

用今天的话说,是“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

文明与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越往上追溯,城市的重心就越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因为只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与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才能顶住野蛮人或外来文明的军事压力,以及维护好内部的安定团结。

但随着城市在当代的发展,基础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再是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最高理想。

或者说,由于“文明病”、城市问题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相关,因而中国古人最看重的“礼”与“乐”,在当下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还可以说,在“礼”与“乐”之间,由于“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目标是建设和谐城市,所以,“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代表了人类城市文明的最高目的。

(选自《艺术与城市文明》刘士林有删节)

19.下列关于“文明”的概念理解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4分)

A.城市化进程是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它起到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B.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具体是指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

C.中国古代的“文明”主要指“政治文明”,是因为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

D.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的核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

E.“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早在16、17世纪的欧洲,城市与农村就已在文明的程度上有了高下之分。

20.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有(4分)

A.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是“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B.“城市文明”在当下虽然备受关注,但我们的准备,却不足乃至匮乏。

C.文明与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城市的重心越来越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D.“文明病”、城市问题的大量涌现使“礼乐制度”在当下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E.“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因此它是城市文明的核心。

F.城市文明的研究与建设主要是解决什么是“文明”以及“文明”与“城市”的关系这两个问题。

21.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文明”的三种功能。

(6分)

22.请结合全文,指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明“城市文明”这一问题的。

(4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3.根据下面的文字给“社会福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5个字,6分)。

这里所讲的“社会福利”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

社会福利是指采取一定的社会措施,包括增加就业机会,保障劳动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供医疗保健、提供社会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等,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

2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要求选择一各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