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8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docx

六下语文习作教案

第一组习作(难忘的“第一次”)

教学目标

1.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⑴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⑵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⑶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学生各自习作。

3.修改草稿。

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4.誊写习作,努力做到:

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学生继续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

四、小结。

第三课时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情况,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

⑴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⑵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

(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

四、小结。

第二组习作(民风民俗)

教学内容

介绍民风民俗。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导入课题

二、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三、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四、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六、小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学生继续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五、修改,誊抄习作

修改自己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总结本次习作情况

二、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三、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四、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第三组习作(我的理想)

教学目标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学生继续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五、修改,誊抄习作

修改自己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总结本次习作情况

二、自改自评

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

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三.互评互改

A、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

四、誊抄作文

 

第四组习作(自我保护的事、读后感)

教学目标

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学生继续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是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感情是否真切。

五、修改,誊抄习作

修改自己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总结本次习作情况

二、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

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

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三、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

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四、范文

五、小结

 

第五组习作(自由习作)

教学内容

不出题目,不限制内容范围,请你自由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读书,明确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调动储备,精心选材

1.读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请选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2.你与同桌交流的同时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

赶紧拿起笔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吧。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学生继续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由学生朗读,引导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五、修改,誊抄习作

修改自己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总结本次习作情况

二、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结构是否比较严谨;是否有创意;是否切题。

三、范文引路

1、出示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

2、学生快速朗读。

3、进行评价、讨论。

4、小组派代表予以点评。

四、合作批改

1、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

2、用修改符号批改。

五、汇报交流

1、指名读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优美语句。

2、出示几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的作文,同桌读眉批、总批,汇报批改意见。

3、课堂总结

六、修改自己作文。

七、抄正自己的习作

 

第六组习作难忘的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围绕“难忘的小学生活”,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指导学生表达要有条理,善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够在文章中突出“难忘”二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这样一道作文,它既激起对我们的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又让我们面对未来充满无限信心,而且,它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毕业考试的作文之一。

现在,请哪位同学来读读这道作文题?

投影出示作文题。

二、指导审题,拓展思路。

1、读了这个作文题,你觉得我们可以写哪些内容?

(这个作文题先材范围相当宽,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既可以写景,也可以写活动。

但无论写什么,都要与自己的小学生活密切相关。

2、如果写人,你觉得你小学生活中哪些人最让你难忘?

(引导学生说具体,如姓名是什么?

他的哪些性格、习惯或品质让你难忘?

你能不能说一两件典型的事例?

3、如果写事,你有哪些难忘的事?

(注意引导学生选择有积极意义的事。

4、如果不写人与事,你打算写什么?

三、编写提纲,理清思路。

1、导入

2、指名集体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四、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学生继续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三、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由学生朗读,引导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五、修改,誊抄习作

修改自己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总结本次习作情况

二、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结构是否比较严谨;是否有创意;是否切题。

三、范文引路

1、出示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

2、学生快速朗读。

3、进行评价、讨论。

4、小组派代表予以点评。

四、合作批改

1、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

2、用修改符号批改。

五、汇报交流

1、指名读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优美语句。

2、出示几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的作文,同桌读眉批、总批,汇报批改意见。

3、课堂总结

六、修改自己作文。

七、抄正自己的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