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8003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长吕线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

(二)、承办单位:

长兴县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

(三)、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工作范围

本报告以长兴县经一路跨铁立交道路工程为研究对象,着重就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证,并就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投资、财务效益、融资方案、项目的运作模式等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报告编制依据:

1、《长兴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关于新建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立项的批复》长发改经[2007]11号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现行有关的建设法规、规范

6、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长兴城市道路系统随公路历史发展逐步扩展而形成了方格网状的路网格局,目前主要以金陵路、环城东路、解放路、城南路、人民路、县前街、明珠路、环城西路等以及开发区的部分路网组成,逐渐由老城区向四周放射延伸形成方格网道路系统,老城区道路宽度大多在24米以下,断头路多,交通设施少且人车混流。

城区主骨架道路为“三纵四横”,其中“三纵”自西至东依次为西环道、环城东路、经三路;“四横”自南至北依次为现318国道、北环线、太湖大道、齐山路。

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现状铁路两侧的通道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宣杭铁路穿越规划及开发地,地方交通改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铁路两侧沟通通道距离过长,急需增加一条沟通通道,以加强铁路两侧用地之间的沟通。

根据长兴县总体建设规划的要求,规划建设城市内外环线工程,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

随着长兴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北线、西环线、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的改造工程相继完成,旧城区路网得到有效的改善,完整的城市道路系统正逐步形成。

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的建成对城市资产的有效经营及加快长兴县城市化建设进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前长兴县城及雉城工业区南北方向交通,通过现状长吕公路连接光明路净高不足箱涵下穿通行,或通过长安路走长安路跨铁路立交。

现状长吕公路为约6.5米宽,长安路为红线宽度为24米的城市支路,难以负载大量通过性交通。

经一路跨宣杭铁路立交建成后,将分流大量城区通过性交通,跨铁路的南北向道路沟通将变得便捷、通畅,现状长安路、光明路的交通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

通过本工程的建设,打通县城中心区南北向干道的交通,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为周边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通畅的条件,并彻底改变目前该区域通过长吕公路净高不足箱涵下穿通行的现状,使该区域的城市道路和既有铁路的行车效率和安全得到了根本保障。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提升及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即将建设,到时再行修建本立交工程将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经一路立交工程的新建刻不容缓,该立交工程的实施将对完善地区路网,提高区域交通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加交通疏散能力,加快实现地方经济战略目标等均有积极意义。

为打通长兴县的南北向交通,切实解决沿线居民的出行问题,理顺城区交通状况,构筑长兴城市西部和北部地区通畅交通网络,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二、项目概况

(一)、场址位置

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城的南侧,南起国道G318线,北至迎宾路以南,长约1868m。

(二)、建设目标

经一路跨铁立交的建成将打通县城中心区南北向干道的交通,分流大量城区通过性交通,跨铁路的南北向道路沟通将变得便捷、通畅,现状长安路、光明路的交通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为周边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通畅的条件,使该区域的城市道路和既有铁路的行车效率和安全得到了根本保障。

同时通过对经一路跨铁立交沿线区块的综合治理改造,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盘活城市资产,进一步推进长兴县城市化进程。

(三)、运作方式

本项目将通过商业运作,自求平衡。

项目的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专款专用,项目建设起动资金自筹,资金缺口商请银行贷款。

土地出让金在扣除有关规费后由财政全额返还项目承办单位,在支付有关成本、费用后,净收益部分将首先用于还贷。

(四)、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南起国道G318线,北至迎宾路以南,长约1868m,宽32米。

工程内容包括主线下穿铁路、上跨三里桥港工程、经一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改造整治范围和支路接坡范围,结合道路敷设雨水、污水、给水等城市管道。

●长吕线道路绿化工程。

●交通信号标志标线、路灯等配套附属工程的建设。

●道路沿线区块的综合治理。

包括地上建筑物的拆迁等。

(五)、项目投入总资金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29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7735.2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798.57万元,基本预备费1326.69万元,建设期利息1139.6万元。

(六)、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项目资本金和债务资金。

项目资本金13000万元由自筹解决;

债务资金16000万元,商请银行五年期贷款。

本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资金分年投入,第一年投入8000万元,第二年投入10000万元,第三年11000万元。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一)、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和迫切。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长兴城区交通网络的完善,打通了县城中心区南北向干道的交通,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完善了路网布局,促进城市南北经济的互动与资源的共享,推动城市南北统筹协调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加强长兴南部工业集中区与中心城区及开发区的联系,构建新老城区顺畅的交通大通道,解决了人流、车流通行不便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周边各企业的发展效率。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二)、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84%,高于设定基准收益率10%,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08%,大于设定基准收益率10%,财务评价可行。

项目综合利息备付率为8.81,综合偿债备付率为2.375,各年利息备付率均大于2,偿债备付率均大于1,项目偿债分析指标较好,偿债能力较强,同时又有土地进行抵押,易于取得贷款机构的贷款支持。

(三)、建议

鉴于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和迫切,建议项目承办单位抓紧办理前期立项报批手续,并积极与银行方面取得沟通,尽快落实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第二章长兴县城市建设现状及规划目标

一、长兴县城市建设现状

长兴位于浙江省最北端,东临太湖、西倚天目,北邻江苏宜兴市,西接安徽广德县,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腹地,县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62万,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长兴的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9年,我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财政总收入33.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7.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15亿元。

长兴县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国家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文明城市、省教育强县、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等称号。

长兴在2008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排名已上升到46位。

长兴县经济及财政的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扩大,累计投入近70个亿。

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38平方公里,城市框架拉大到48平方公里,集聚人口3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56%。

城市垃圾处理厂、管道液化气站、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公益事业项目相继建成;体育馆、青少年宫、游泳馆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省内一流标准的大剧院、图书馆、档案馆等先后投入使用,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

同时长兴县以创建“四张名片”为载体,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美化、洁化、绿化、亮化城市,以山水园林景观凸现城市特色,先后建成了齐山植物公园、台基山遗址公园、和睦塘公园等,城市绿地达到924公顷,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大指标分别提高到37.2%、42.2%和15.5平方米。

坚持高水准设计城市街景,一批优秀设计、精品建筑相继建成,城市品位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越来越舒适。

一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已初具形态。

2008年,我县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随着长兴城市“东扩、西延、北拓”高标准、高起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市周边土地的建设开发,城市土地大幅度增值。

长兴县城市土地价格从1998年的20万/亩,普遍上升至200万—600万元,城市中心地段地价在300万—600万/亩;公寓房价格从1998年的1000元/平米上升至2009年的5000—6000元/平米,排屋、别墅价格在10000—20000元/平米左右。

二、规划目标

按照“拉开框架、增强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的思路,积极实施“东扩南进、北延西控、中间完善”的城市发展战略,“十五”期间长兴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68亿元,城市发展空间有序拓展,城区每年以近3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

围绕打造“长三角生态休闲度假新选区”目标,充分挖掘长兴生态文化资源,加快环太湖开发,加强重点旅游景点建设,促进高端休闲度假与大众旅游度假共同发展,古生态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相映生辉,全方位打造长兴特色休闲经济品牌,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支持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打造浙北区域性专业市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城市发展前景

长兴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中外客商投资工业企业、房地产和旅游等项目,进一步促进了长兴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使南京、上海、杭州、安徽人流物流与长兴连接更加紧密。

根据规划目标,回龙山新区将建成具有功能齐全的景观生态和综合生活共享的宜居城市新区,树立长兴21世纪城市新形象,使长兴真正成为申苏浙皖四省边际的交通枢纽和太湖西岸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新兴工贸城市。

可以预见,随着长兴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长兴的社会与经济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竞争力将更为突出。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本项目建设有利于贯通长兴南北城区,同时缓解交通压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长兴县已由一个破旧简陋的小县城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城区人口有了显著增加,机动车保有量出现了大幅增长,因此城市交通压力正在不断加大。

同时由于城市新中心龙山新区的进一步建设及城市南部工业区的持续发展,南北向交通流量增长非常迅速,现有道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交通情况,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经一路跨铁立交来贯通长兴南北城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外贸易的客货运输需求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导致通过新318国道进入长兴城区主要道路的交通压力很大,必须通过新建城市道路的方式来分流车辆以缓解该地区交通压力,因此进行经一路跨铁立交建设来完善道路网络是十分必要的。

二、本项目建设是长兴经济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长兴县已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的热土,吸引了大量的内外资到长兴投资开发,因而用于投资开发的土地需求不断增加,虽然县城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

据统计,县城城市人口规模已达30万人。

人口规模的超预期增长必将带来用地布局的变化与配套设施的新要求。

为了满足人口和建设用地的需要,按照长兴县总体规划和“东扩、北延、西拓、南通”的建设思路,以现有城区为立脚点,向东南西北四面发展,扩大城市范围。

近年来,长兴县的城乡一体化速度逐渐加快,乡村人口逐步往城区集聚,2009年,长兴的城市化率达到了56%,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原有的连系南北的纽带老立交桥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满足于城乡人口的流动与发展,同时,城市南部大量的建设用地因交通的阻滞作用也无法顺利开发,城市北部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一轮轮开发建设,而城南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城北,因基础设施无法跟上而落后于城市中心地区。

三、本项目建设是加快长兴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长兴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战略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三化”并进,实现增长创强目标。

目前长兴县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集聚功能,使长兴城市化水平五年内达到76%以上。

为加快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是关键,只有使乡镇获得城市化发展的机会,才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既是连系南北区域经济的纽带,也是促进城市南部乡镇迈向城市化的催化剂,不断促进城市与乡镇的经济互动,推动双方资源的互相整合,以城市的资产开发带动乡镇的资产整合开发,促使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同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真正促进城市与乡镇的和谐统筹发展。

四、本项目建设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需要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长兴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长兴与上海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民俗相通、经济相融,近年来长兴接轨上海步入快车道,双向交往增多,合作关系紧密。

县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高性能耐火材料、机电、服装、酒类、茶叶、矿泉水、竹木制品等40多种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其中水泥、石料在上海市场销量占全县生产总量比例分别达到60%和30%左右。

全县50多家企业与上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上海来长兴投资合作企业18家,总投资达10多亿元。

为了更好地接受上海、苏杭等大城市的辐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参与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分工合作,长兴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城市品味,改善投资环境,做足接轨文章,提高长兴城市综合竞争力。

五、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城市资产

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将有效地整合道路两侧的土地资源,可实现出让土地125.85?

亩。

通过对土地的公开拍卖,土地出让金除偿还用于道路建设投资的债务资金外,盈余资金将用于长兴县的城市建设,在财力上保障长兴县的城市建设。

同时通过对区块的统一规划,也将带动长兴县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长兴县经济和财政的稳步增长。

经济和财政的增长又为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能够实现长兴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六、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

经一路跨铁道路两侧散布地块主要为农田,农居及河塘,城市基础设施陈旧,配套不全,人居环境较差。

该地区的现状既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违背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

因此,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将长兴建设成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是近年来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能大大改善道路路况和沿线景观,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使主城南部的出入口通道更加畅通,使之能与应有形象相适应。

同时通过推进本项目工程来实施城区配套设施和景观环境的建设,以此达到提高绿地率、完善地下管线系统及立面整治的目标,使得当地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形成平安和谐、服务完善的一流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改善该地区以往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和迫切。

第四章建设单位概况

本项目由长兴县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负责承办。

长兴县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系长兴县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司开办资金为人民币伍仟万元,法定代表人:

马秀芳。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

负责实施城市基础实施建设、受让城市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及转让工作、筹集建设资金及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养护和经营。

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长兴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长兴县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先后承建了长兴经一路、金陵北路延伸线、环北线、西环线、台基山公园、长水公路、环城东路和滨河大道等一大批路桥工程及市政建设项目,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表彰,环北线荣获建设部“钱江杯”、环城东路南线荣获浙江省“市政金奖”,滨河大道准备上报评比“钱江杯”,为长兴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公司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技术力量不断加强,管理不断到位,并且在工程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能力不断加强,已具备运作大项目的能力和实力。

第五章项目建设区位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区位

经一路跨铁立交工程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城的南侧,南起国道G318线,北至迎宾路以南,长约1868m。

二、项目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长兴位居浙北低山丘陵向太湖西岸平原过渡的地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湖(太湖),是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

全县东西长53公里,南北长52公里,境内海拔较低,地势呈西北和南部高,中间和东部低平的特征。

场址地形较为平坦,地貌类型属冲湖积平原,属抗震有利地段。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根据长兴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质情况如下:

(1-1)杂填土:

褐灰色,湿,松散,由碎石夹少量粘性土等组成,厚度0.7~1.40米,工程性质差。

(1-2)素填土:

褐黄色,湿,软可塑。

由长兴港开挖堆积粘性土堆填组成,两端均有分布,厚度0.40~4.2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1-3)粉砂:

黄灰色,湿,稍密,分布ZK1孔部位,厚度4.20米,属中等密实状态,工程性质一般。

(2)粉质粘土:

褐灰黄色,湿,可塑,含铁质薄膜,分布ZK1、ZK3孔部位,厚度4.20~4.9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3-1)粘土:

灰黄色,湿,可塑~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分布ZK2、ZK3孔部位,厚度2.30~4.4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好。

(3-2)粉质粘土:

黄灰色,湿,可塑,局部为软塑,含铁质薄膜,分布3-1号土层,厚度4.50~4.7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3-3)粘土:

黄灰-棕黄色,湿,硬可塑,含铁、锰质结核,两端均有分布,厚度6.0~12.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好。

(3-4)粉质粘土:

黄灰色,湿,可塑,分布同(3-3)号土层,厚度4.0~10.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3-5)粘土:

棕黄色,湿,硬可塑,含铁、锰质结核,分布于2K2、2K4孔部位,厚度3.90~4.0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3-6)粉质粘土:

黄灰色,湿,可塑,分布(3-5)号土层,厚度3.60~9.8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4)粉砂:

浅灰色,饱和,稍密,局部含砾石,两端均有分布,厚度2.80~4.00米,属中等密实状态,工程性质一般。

(5)粉质粘土:

棕黄色,湿,硬可塑,局部含碎石,两端均有分布,厚度1.40~12.20米,属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

(6-1)砾石夹砂:

浅灰色,湿,稍密,由砾石夹少量砂等组成,分布全场地,厚度1.80~6.00米,属中等密实状态,工程性质较好。

(6-2)粘土夹碎石:

褐黄色,湿,硬可塑,由碎石夹少量碎石等组成,分布ZK1孔部位,厚度4.20米,属中低压缩性,工程性质好。

(7)砂岩:

紫红色,汲质粉砂结构,厚层状,为早白垩世七房村组红层,组成本场地基底岩层,本次最大控制厚度9.80米,据区资料,该层厚度数百米以上。

结论: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适宜该工程建设。

(三)、气候条件

长兴县属亚热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但年际多变。

全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9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7.287亿立方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3月~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4%,以春季连阴雨和六月黄梅雨为主要特征。

夏、秋季时台风、龙卷风,雷雨天气经常出现,易造成洪涝灾害;而当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则出现高温干旱。

(四)、水文

长兴东濒太湖,县域主干河流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由西向东,分别由干流和娄港流入太湖。

北部干流水系有合溪新港、长兴港、泗安塘等31条涧港,全长417.4公里,流域面积约1735平方公里;南部水系有西苕溪等5条港,全长59公里,流域面积约2275平方公里。

境内有通水溇港20条,有盛家洋等湖泊20个,面积约6平方公里(不含太湖)。

长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09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500~700毫米,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18.7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52亿立方米。

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受季节雨量分布不均的影响,洪枯期分明。

本项目所处水系为北部水系。

(五)、社会环境条件

长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兴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9年,我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财政总收入33.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7.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15亿元。

长兴县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文明城市、省园林城市、省教育强县、双拥模范县五连冠、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

长兴在2008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排名46位。

长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

杭宁、申苏浙皖两条高速公路和104、318两条国道穿境而过;宣杭、新长、长牛三条铁路横贯东西;被誉为“东方莱茵河”的长湖申航线发端于此、直达上海。

长兴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均在200公里以内。

长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近年来,长兴县按照“拉开框架、增强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的思路,积极实施“东扩南进、北延西控、中间完善”的城市发展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长兴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相继编制了《中心城区城市设计》、《长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

“十五”期间长兴城市建设投资达到68亿元,城市发展空间有序拓展,城区每年以近3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38平方公里,城市框架拉大到48平方公里,集聚人口3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56%,一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已初具形态。

长兴文化底蕴深厚悠久。

茶圣陆羽撰写了旷世巨作《茶经》,长兴因此成为茶文化发祥地;长兴也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仙山显圣寺、水口寿圣寺闻名海内外,史称“帝乡佛国”。

更有民间艺术的奇葩“百叶龙”、美不胜收的廿里银杏长廊。

长兴资源广博,物产丰饶,有久负盛名的“长兴三宝”:

银杏、青梅、栝楼;有食誉四海的“太湖四珍”:

银鱼、白虾、鲚鱼、大闸蟹;更有令人称绝的“品茗三绝”:

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

金钉子、古银杏、扬子鳄三大自然瑰宝闻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建材之库、中国银杏之乡”的美称。

长兴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长兴县以创建“四张名片”为载体,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美化、洁化、绿化、亮化城市,以山水园林景观凸现城市特色,先后建成了齐山植物公园、台基山遗址公园、和睦塘公园等,城市绿地达到924公顷,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大指标分别提高到37.2%、42.2%和11.1平方米。

坚持高水准设计城市街景,一批优秀设计、精品建筑相继出现,城市品位不断提高。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将长兴列为环杭州湾城市群十个大城市之一。

长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远景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达到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5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0%,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城市。

(六)、公共设施条件

长兴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兴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供水、天然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大型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