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8057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docx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名称及归属

【项目名称】乌海市三德云服务孵化园建设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海勃湾区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建设单位】乌海市三德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第二章项目建设依据

(1)《国家云计算(云服务)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国家云计算(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三五”规划》;

(3)《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政策指导目录》;

(4)《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数据(云服务)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

云计算(云服务)属于我国“十三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级服务的云服务平台。

传统的IDC建设是一个投资大、耗能高的项目,三大电信运营商是IDC的主要建设者和用户;云计算数据中心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服务模式的重要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以资源聚合和虚拟化、应用服务和专业化、按需供给和灵便使用的服务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的应用。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变革性技术创新正不断打破既有技术锁定和传统垄断体系,推动着产业链和产业力量的分化重组,催生着新兴产业体系,为重塑产业格局带来新的重大机遇。

因此,研究信息的采集、生产、整编、存储、发布以及信息的抽取、清洗、重组、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等信息智慧化的关键技术并产业化,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化和丰富信息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容,推动我国信息成果的公众化应用、提升我国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并且促进我国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产业、云计算产业与大数据信息产业的嫁接、创新信息共享服务的重大应用,符合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也是自治区及我市产业格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

第四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家云计算(云服务)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

到2020年,我国云计算(云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格局规模化,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大关。

要建立起完善的大数据和云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大数据和云服务全产业链,形成一批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随着云计算(云服务)产业链的深入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服务器、存储、数据等IT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建设一个区位性的云服务孵化园,成为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由于涉及到大量行业数据、涉密数据、国防数据,现有的开放云服务中心很难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因此,建设乌海区位性的云服务孵化园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迫之需。

第五章项目建设优势

事实上,在2013年大数据产业的概念就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当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园的纷纷上马,各地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我国大数据(云服务)产业已形成四大有明显特征的发展区域。

其中,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并辐射内蒙古,依托国家部委、相关研究院所集中的优势,形成大数据(云服务)产业格局;2014年5月23日以西安为主的“陕西省大数据(云服务)产业联盟”成立,现已形成了旅游、商贸、物流、电子信息、“互联网+”、“一带一路”的大数据产业格局。

重庆就启动了“云端计划”,提出要打造离岸和在岸数据处理中心,在2020年形成10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

3年后,又制定了《大数据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大数据(云服务)产业布局,到2017年,大数据产业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贵州以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担任大数据(云服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的刺激下,以贵阳为支撑,辐射大西南的互联网+”、未来的医疗、交通、人社等政府服务型大数据(云服务)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概述建设的优势】

随着《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内政发〔2016〕123号扶持文件的出台落地,促使自治区大数据(云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鄂尔多斯、包头、赤峰为金三角,辐射带到的内蒙中西部的大数据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已经促使一大批智慧城市的快速崛起。

乌海作为智慧城市国家级试点地区,急需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提升大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以大数据中心为基础,把乌海市打造成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智慧城市大数据(云服务)商业化运营中心和产业化中心,对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加速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云服务建设项目属于高耗电工业项目,以本项目建设5万台服务器为例,每小时耗电量约为5.3万度,日耗电量约为127.2万度,年耗电量约为46428万度。

该项目落地乌海地区,不仅不会造成乌海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反而能有效缓解乌海地区电力过剩的局面;从生产成本分析,内蒙古云服务器电价价格相对南方地区较低,可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项目选择落户乌海地区拥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六章项目建设目标

为了加快云服务孵化园建设、拓展云服务信息产业化发展、填补乌海地区缺乏云服务产业化之格局,符合构建国家级信息化、集约化、智慧化服务产业的重大需求。

项目计划依托三德暖通公司35000多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和5000平米的综合办公大楼建设乌海地区的云服务全产业链孵化园,从而为政府机关及上下游企业解决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服务,另一方面带动一大批互联网服务产业链企业落户乌海地区,推动“乌海地区智慧产业核心园区”建设,为乌海经济总量提升开辟新的动力源。

第七章项目建设内容、选址及建设条件

7.1乌海市三德云服务孵化园的建设;

7.1.1、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计划利用三德暖通空调设备公司的一栋5000平米的综合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和宿舍区,利用35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作为云服务孵化园的机房主体。

该项目计划装机容量为50000台服务器。

7.1.2项目计划运营主体:

乌海市三德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7.2选址及建设条件

7.2.1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乌海市海勃湾区机械加工园区乌海市三德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厂区。

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布局紧凑,节省用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

选址于此,有着非常好的前瞻性和显著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地理位置优越,交积通便利。

(2)基础设施可保证供应。

周围道路、水电、邮政、电信等各种公用设施正在配套完善。

(3)可有效减少基础设施投入,降低市场运营风险。

7.2.2区域概况

海勃湾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市辖区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海市东北部。

东倚卓子山(乌仁都喜乌拉)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黄河与乌达区相望;南至四眼井与海南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蒙西镇交界。

有“黄河明珠、沙地绿洲、书法之城、赏石之城、葡萄之乡·水上新城”之美誉。

海勃湾区总面积529平方千米,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41个社区、5个行政村。

2012年总人口31.06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9.1万人。

7.2.3建设条件

7.2.3.1地理环境

1、位置

海勃湾区位于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东北部,东倚雄伟壮观的卓子山(乌仁都喜乌拉)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滔滔奔流的黄河与乌达区相望;南至四眼井与海南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碱柜乡交界。

地理坐标东经106°46′至107°05′,北纬39°31′至39°52′之间,总面积529平方公里。

2、地形

海勃湾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

整个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

东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西北部较为开阔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

3、气候

海勃湾区属典型的极端大陆性气候。

特点是降水少,气温高,大风多,日照长,干旱严重,四季分明,冬长寒冷,夏短炎热。

海勃湾地区晴天多,日照极为丰富,是中国日照丰富地区之一,平均日照为3047.3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9%—73%之间。

年均降水量只有154.8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是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气温为10.3℃(1961—198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气温最高的地区。

年绝对湿度一般为6毫巴左右,年蒸发量为350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差值在20倍以上。

年均地温不足20℃,最大冻土深度在163—178厘米。

海勃湾西北是乌兰布和沙漠,东边是桌子山,地处冷空气入侵门户,年平均风速较大,可达3.14米/秒,风向多为偏西北风或西北风,并且沙暴日数多,全年约为22—26天。

4、土壤

海勃湾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漠土、棕钙土、栗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盐土等,其中灰漠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土壤。

7.2.3.2自然资源

1、土地

海勃湾区总面积5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0公顷,有林地面积5607.9公顷(包括四合木灌溉区),牧草地面积1.4万公顷(可利用面积1.2万公顷),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

2、矿产

海勃湾区有能源、化工、建材所需的综合性配套矿产资源近37种,查明的矿床、矿化点近百余处,是一块具有开发建设价值的经济发展宝地。

其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岩、硅石、高岭土、各种粘土,次之有金属矿种十余种。

其中,煤炭保有储量10.4亿吨,占乌海市总储量近三分之一,素有“塞上煤城”之称;石灰岩远景储量40亿吨以上,氧化钙含量高,杂质少;粘土总储量50亿吨以上。

另外还有辉绿岩、角闪石、世界名贵的血红色大理石等。

3、水资源

黄河是海勃湾区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黄河流经全境,年均水流量321亿立方米,年最大流量达556亿立方米,这为地区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生物

海勃湾区境内的野生植物有69科,181属,297种。

其中:

饲用植物93种;药用植物30余种。

且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植物沙冬青、蒙古扁桃、四合木、半日花和绵刺(又名“蒙古包大宁”)等。

其中:

四合木属蒺藜科植物,是7000万年前第三纪的残存植物,世界上特有属种分布在中国190个属种中,桌子山地区就有稀世植物,它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7.2.3.3交通

航空:

每日均有往返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海口、呼和浩特的航班。

铁路:

北京—包头—兰州和乌海——鄂尔多斯东胜——河北黄骅港连接东西。

7.2.3.4经济

2016年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6.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11.8%。

增速高于预期0.7个百分点,高于乌海市平均增速1.3%,高于海南区2.9%,高于乌达区1.2%。

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列三区之首。

第一产业

2016年海勃湾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0682吨,比上年增加1330吨,增长14.2%。

其中,小麦产量1744吨,下降2.6%;玉米产量8797吨,增长21.0%。

全年肉类总产量4865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猪肉产量3381吨,增长8.2%;羊肉产量970吨,增长4.9%。

生猪存栏1.82万头,比上年增长30.0%;生猪出栏4.02万头,比上年增长25.2%;羊存栏2.61万只,比上年增长24.3%,羊出栏5.2万只,比上年增长6.1%。

全年禽蛋产量760吨,比上年下降6.7%;牛奶产量1780吨,下降29.4%。

第二产业

2016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10.27亿元,较上年增长13.4%,增速高于乌海市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高于海南区3.4个百分点,高于乌达区2.2个百分点。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0%,股份制企业增长21.7%。

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0%,炼焦业增长26.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

分产品看,全年有8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

其中,洗煤增长15.3%,焦炭增长23.3%,生铁增长19.9%,钢材增长356.3%,发电量增长3.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3.1%。

2016年,海勃湾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22%,在1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6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7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个行业由上年同期主营活动亏损转为盈利。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8.76元,以利润总额计算的成本利润率为12.7%。

第三产业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1%。

增速与乌海市持平,高于海南区0.2个百分点,高于乌达区0.1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三区之首,占乌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8%。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2亿元,增长22.3%,住宿收入5.29亿元,增长14.3%,商品批发32.21亿元,增长5.3%,商品零售96.62亿元,增长13.9%。

7.2.3.5公共设施条件

本项目规划区内公共设施条件完善,供水、供电管道线路可满足使用要求。

7.2.3.6环境保护条件

本项目所在区域无放射性污染、有害气体、粉尘扩散等等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等自然条件良好,适宜项目建设。

7.2.3.7施工条件

项目建设区交通便利,地质条件适宜,建筑、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

建材供应方面,项目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水泥、砂、石供应都很充足,而且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地势条件也很好。

乌海市海勃湾区有着多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并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施工设备配套,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

7.2.4场址综合评价

1、场址所处环境良好,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2、当地道路、供电、电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项目所需原材料来源便利可靠,建厂社会协作条件优越。

3、拟建厂址的原有建筑面积能够满足本项目工程建设用地需要。

厂区地势平坦,土方工程量较小,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理想。

在此投资兴业,有利于节省建设投资。

综上所述,拟建厂址是本项目较为理想的建设用地。

第八章产品方案、设备与原材料供应

8.1产品方案

(1)产品

(2)类别:

云服务器。

(3)规格:

1.1KW蓝宝石六显卡云服务器

(4)产品特点:

耐高温、耐腐性和耐冰冻、计算能力强、云存储空间大、性能持续稳定、节能低耗等特点。

8.2主要设备

云服务器计算存储系统、设备降温系统、互联网接入传输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等。

8.3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原辅材料:

主要有电缆、光纤、服务器支架。

主要动力消耗:

电。

第九章土建工程与配套设施

本项目计划使用三德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的厂房及办公楼,因此原有土建工程及配套设施均可满足本项目设计要求,在此将不再进行论述。

第十章环境保护

10.1编制依据与范围

10.1.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

(10)《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11)《内蒙古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

(1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0.1.2政策及规划依据

(1)《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通知》;

(2)国家发改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3)《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

10.1.3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2)废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3)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4)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0.1.4编制范围

项目有关的生产、生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噪声的治理及环保投资估算等。

10.2环境污染及环保措施

10.2.1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泥土裸露,在干燥的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扬尘,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所以施工必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具体措施包括:

在厂区内洒水经常保持地面的湿润,以减少来自运输车辆的道路扬尘;施工现场的沙石等应定时洒水或进行必要的遮盖;定期清除建筑垃圾,材料运输车和垃圾清运车等必须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掩盖,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2)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噪声的防治,依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规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土石方:

昼间75dB(A),夜间55dB(A);打桩:

昼间85dB(A),夜间禁止施工;结构:

昼间70dB(A),夜间55dB(A);装修:

昼间65dB(A),夜间55dB(A)。

由于厂区为新征工业用地,附近基本无居民居住,应当说噪声影响不是十分敏感,但建设单位应特别重视施工时间的控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3)施工期间产生的机械清洗水等工程废水,排放水质SS浓度高,据类比调查一般为1000-3000mg/L。

因此必须严禁未经任何处理将水排放,同时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避免地面水体二次污染。

由于施工期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可回用到工程中,沉淀物进行工程回填不排入外环境。

(4)施工期间需要挖土方、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钢材等)等工程。

工程完工后,除回填部分外,会有建筑废料残留,若处理不当,遇降水等会被冲刷流失到水环境中造成水污染。

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实行标准施工、规划运输,不能随地洒落物料,不能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场”。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运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不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运输沙石和建筑材料时,应选择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运输路线,运输车集中运输,上路前须加强车体、车胎清洗,装土适宜,防止沿路抛洒以及道路扬尘,适当洒水,检验合格后方可上路。

其次,在施工期间,施工队伍的生活垃圾也要及时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筒)内,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10.2.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水污染及治理

项目废水包括生活污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及雨水。

废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以直接用于厂区绿化,循环使用。

(2)固体废弃物污染及治理

无固体废弃物

(3)噪声污染及治理

本项目产生高噪声设备较少。

应选用低噪设备,厂房、设备合理布局,其次是采用隔音消声,基础减振和设置隔音操作室、绿化等措施,可有效减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0.3环保机构设置

根据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拟建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其生活废水、噪声的排放的综合处理。

结合项目日常运行管理,配置专门的环境监测人员,负责对废气、废水及噪声进行常规监测,监测各排放口污染物达标状况,所有的监测都应按国家颁布的现行环境监测及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内容写出监测报告、处理意见。

在项目正式投产前,环境监测人员应在有资格的省、市一级的环境监测站进行专门培训,要具备从事环境监测的业务技能,并达到国家和地方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岗位培训要求。

10.3.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组织制定和修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3)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设计;

(4)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环境监测;

(5)检查本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

(6)推广应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经验;

(7)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

(8)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科研和学术交流。

10.3.2环境监测站的主要任务

(1)定期监测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省场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2)分析所排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为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及报告。

(4)环境监测的对象大体有两个方面,即污染源监测和企业环境质量监测。

(5)本项目污染源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

10.4绿化

厂区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工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工厂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项目选配良好的树种和植物,绿化的重点以道路两旁和建筑物周围等空地为主,采用乔、灌木和乔灌木与绿篱搭配;草坪与花卉相间的形式美化厂区平面布置,并利用绿化植物改善环境,为职工创造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产发展。

10.5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实施后公司会严格遵循“节能降耗”原则,推行清洁生产,努力降低产品的成本。

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和管理,从各个方面防止污染和风险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从项目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对周边环境现状影响较小。

厂址所在地敏感目标少,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因此该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布局。

在加强管理,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十一章消防

1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1)《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11.2工程概述

11.2.1工程各装置火灾危险性类别

本项目车间火灾危险类别为乙类,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11.2.2工程的消防基本情况

厂内建有消防给水系统,供水压力为0.6MPa。

厂区内建有消防通道,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设有室外消防栓,在室内及各个装置区设置有室内消火栓和小型灭火器。

公司内设有保卫科,负责管理厂内消防设施,负责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演练。

11.3生产工艺特点及安全措施

11.3.1生产工艺特点

火灾危险性及危害性的大小与危险物质的多少及生产性质、操作管理水平、环境等有关。

工程消防系统设计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充分尊重消防监督部门的意见,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确保安全生产。

11.3.2工艺设计安全措施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各建筑物的防火类别,设置了防火墙、安全间距及消防通道。

根据规范设置诱导灯、安全疏散通道、安全门、静电接地、避雷网、火灾报警系统、防火阀、事故机械排风、排风罩、阻火器、室内外消防器材等。

11.4消防措施

消防是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

消防工程是为防止不正常事态的蔓延和减少事故灾害损失程度的重要措施和保障,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程指导方针,本项目设计过程中,相关专业依据有关法规与规定,采取了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

11.4.1总图

(1)在总图布置中严格遵循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