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858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6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第六单元(水)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记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中,尽管干渴的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体贴的战友情。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自己独立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习较为主动。

但由于本课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所以学生需要提前对那个时期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课前准备

   观看电影《上甘岭》,查找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准备多媒体VCD。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

我们知道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的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里坚守阵地,困难重重。

战士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缺水。

干渴了七天,战士们没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一个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大家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有可能提出:

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

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重点检查:

卸完、撕开、润喉咙、烟熏火燎、翻来覆去、眼眶、沙哑、面颊、一瞬间等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注意纠正字音。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苹果的传递顺序。

     第一次:

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

     第二次:

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

  三、感情朗读,探究文本

    同学们,这个苹果这样传来传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非常需要)

   1.自由读课文,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战士们干渴的表现,从而突出他们“让苹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形象、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处于极其干渴的状态。

例如:

(VCD出示以下句子)

      连长渴:

“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小李渴:

“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员小蓝渴:

“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火线运输员渴:

“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

      小结:

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掉这个苹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十分需要吃掉这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吃这个苹果。

   2.讨论:

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

    

(1)首先要了解苹果在战士们中间推让的经过,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战士在拿到苹果时都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了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2)从战士们想法和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每一个战士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

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2自然段。

      小结:

最后战士们在“我”的带领下开始吃苹果,可是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这是为什么呢?

   3.指名读13~15自然段。

讨论:

为什么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1)引导学生将“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相对比,谈自己的感受?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的崇高的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2)同桌互相朗读14、15自然段体会体会志愿军的这种崇高的精神。

   4.齐读最后一段。

    

(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

       (“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

为什么不说话?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

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

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2)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而感到幸福与骄傲。

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配乐)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2.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困难面前,他们心里想的是别人。

这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应该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一个苹果”的故事。

  五、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2.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

这是基础。

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教学,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

所以,我力求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浪淘沙》教学设计

   1、认识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

    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

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图中都画了些什么?

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

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二、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

                   古诗诵读

                    浪淘沙

                 气势磅礴 直冲云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激发想象:

   2、揭题

   3、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

    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

    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是否讲出重点词的意思。

    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

    4)、熟读成诵。

    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

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

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熟读成诵,解疑问难。

教师还要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

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及时的补充及评讲的过程中对古诗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欣赏古诗作好铺垫。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

刚才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这首古诗,并且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建议,VCD二(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我仿佛看到美丽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

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

VCD三(观看美女西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

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

     VCD四(观看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不难答出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和我们一样,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

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水就是生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

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

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而自觉地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地生存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这篇文章,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为各段内容加小标题训练的好材料。

同时,本文在说明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方法,因此,可以让学生根据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一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博奥学校是一所县城小学,教学设施先进,微机室、阅览室的开放,以及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为孩子们搜集各种信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到小学五年级上半学期,孩子们已经通过科学课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质,知道了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本文涉及到的有关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理解。

孩子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说明文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1.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认识到水和我们的生命的关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

   3.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能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按一定顺序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4.在体会文章内容的同时,理解“水就是生命”,使学生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拟出提纲。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水”字。

   2.过渡:

孩子们,“水”是什么?

关于水你了解哪些知识,能谈谈吗?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水的确像大家说的那样非常重要,大自然离不开水,“白水明田外,碧峰出水后。

”山,因为有水才变得秀美,“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因为有春水的环绕,才使得农家小院更加舒适,花草鱼虫离不开水,人类也离不开水,今天我们学习《水就是生命》。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放开自己的声音,读准每个字的音,读通句子。

   2.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纠正错误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哪些关于水的知识,小组讨论,并把自己的讨论结果整理在笔记本上。

  三、集体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1.集体交流,围绕着“水就是生命”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的交流,学生自己板书: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体温的调节器、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科学饮水、构成生命的重要成分。

   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学生根据课文的段落顺序,调整黑板上学生板书的内容的顺序。

     过渡:

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写比较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的掌握内容要点)

  四、品读课文,感受水的伟大

   1.出示:

液、汗、泪、尿、泄,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了“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体温的调节器”、“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等角色,哪些段落对这些角色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3.(学习2~6自然段)

     为什么说水是: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

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标出重点词语,读读这些词句体会一下。

   4.品读句子,体会水的伟大,并理解“新陈代谢”、“昼夜不停”、“不言自明”等词语的意思。

    

(1)第二自然段: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过渡:

孩子们,你们知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怎样才能被身体吸收和利用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是呀,因为有了这些液体,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这么强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感谢这些液体,这些了不起的液体,读读这一段,读出它的了不起。

    (3)第三自然段:

优秀的运输兵”:

       读读这一段,思考什么叫“新陈代谢”?

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怎样的?

(指名感情朗读)

    (4)同样,“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又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谁能读出有关的句子,并且读出润滑剂的“良好”,读出卫士的“勤奋与忠诚”?

(学生感情朗读)

   5.再次品读课文第四段,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调节器。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调节器前板书“准确的”或“了不起”等词语

     孩子们,课文中说,水是: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优秀的运输兵”、“良好的润滑剂”、“勤奋又忠诚的卫士”,但是,没说水是什么样的调节器,你能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一下水是什么样的调节器吗?

为什么?

   6.指读板书。

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齐读第七自然段。

   7.看到水对于我们的身体这么重要,你想对水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8.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

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板书:

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科学饮水。

(板书:

科学饮水)

   9.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

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然后帮助老师完成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总结升华

    孩子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水与我们生命的关系,可是你知道我们当地的可饮用水的情况吗?

(老师提供当地水资源的几组数据),请大家爱护我们的水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二、学习写较详细的提纲

    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我们这篇课文所学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写比较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的掌握内容要点。

  三、快速浏览课文

   1.思考:

课文运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水就是生命?

你是怎样理解“水就是生命”的?

     (可以抓住改写课文部分内容与原文比较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

比如:

    

(1)VCD出示:

将课文第一段改写为“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的作用。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读读这句话,再读读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原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体会运用列数字说明的方法。

    

(2)孩子们,如果我们把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删掉,还能不能说明水的重要?

为什么?

      这样修改后,虽然谁的重要性也能说明白,但是,你觉得,与原课文相比较,有什么不妥?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是呀,修改后的课文,读起来不再那么生动了,也不再有趣了,所以,我们在对事物进行说明介绍时,别忘了让自己的语言风趣些、生动些,这样,人们才愿意读!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学生自学生字,教师指导各别生字的书写。

   2.学生书写,当堂听写。

  作业:

课下自己搜集、交流有关水的资料。

  板书设计:

               构成生命

              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维持生命准确的调节器

              水就是生命良好的润滑剂

              勤奋、忠诚的卫士

              多喝水,少喝饮料

              科学饮水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教学反思

  在对《水就是生命》的教学中,我注意体现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学好课文的第一关键,因此,在新课开始,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畅谈对水的认识,同时伴有教师动情的描述,很快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语文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注重学生自读感悟。

教学时以读为主,将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上。

鼓励学生边读边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合作讨论,弄清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试着编写小标题,拟定详细的提纲,使学生学习掌握读书的一种方法,为今后学生自能读书打下了基础。

  4.注重课文学习的延展,课后,让学生进行有关水的资料的搜集,这一要求比较宽泛,可以是数据,可以是诗句,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

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教育学生更加保护我们的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5.《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注意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

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此外,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通过充分的读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个人感受,这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在结尾部分,还设计了课外延伸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雨港基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港之美。

   2、在文中找出重点词句来体会雨港之美。

   3、体会雨景之美,培养审美观。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雨港之美。

  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

   2、揭示本课任务:

学习《雨港基隆》,进行拓展阅读。

  二、学习课文《雨港基隆》

   1、学生自收朗读课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2、引导学生谈谈雨港基隆给你留下的粗略印象。

     (天气变化无常、雨景美……)

   3、学生交流。

   4、再读课文,划出天气无常的句子,尝试着有感情朗读。

    (原来是蔚蓝的天……使你的眼睛应接不暇。

   5、讨论:

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写雨景美?

    

(1)电线上的雨点;

    

(2)倾盆大雨;

    (3)骤雨初歇;

    (4)晚上雨景。

   6、选择你认为最美的句段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7、赛读:

看谁读出了雨港之美。

《综合活动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开展综合活动,学会赞美、亲近、了解和珍惜水。

   2、通过搜集赞美词,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和热爱珍惜水。

   3、通过对水的感情,学会珍惜水。

   4、培养学生能够与人沟通、善于交流,乐于戌人合作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VCD欣赏:

各种水的美景。

  三、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水的语句。

   1、古诗中的:

如“唯见长江天际流”、“秋水共长天一色”……

   2、诗歌中的:

如“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洪湖水浪打浪……”

   3、现代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