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0012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由《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这三篇课文和习作五、练习五共同组成。

《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山谷的谜底》是一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的文章。

它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观的自然现象,启示人们悟出这样一个道理:

“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揭示出了一种生存的智慧:

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的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

更好地发展。

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骤对强暴和逆势,这种以退为进、保护自我的生存策略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习作5》要求学生能围绕“成长的烦恼”写一篇习作,要写清自己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烦恼,并能大胆地与别人交流,消解烦恼。

《练习5》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和“口语交际”几个训练项目。

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6个生字,理解词义。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在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2.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品味老人话语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揭题

1.启发学生回忆: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许多名山风景秀丽,如:

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

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2当堂训练

 

3.讨论、指导当堂训练的练习。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所游览名山之后的感受

齐读课题。

1.指名朗读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自学指导一”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朗读字词

武夷山颇有节奏褪色

扫帚瘦削目光炯炯

气喘吁吁豁达打量

4.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1)听写词语

(2).重点理解词语意思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等。

(目光炯炯)形容眼睛明亮,精神饱满。

(3)开火车朗读课文

5.朗读自学指导二,明确学习要求。

(1).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作者登天游峰所见、所闻、所感,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试着分段,想每段主要写了什么。

6.学生自学,同桌讨论。

重点讨论:

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小节):

天游峰的险以及“我”登上山峰时的喜悦心情。

第二段(第3小节):

“我”下山时遇到一位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4—12小节):

“我”与老人交谈中,感受到老人的生活充满自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品味老人话语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老人的外貌描写,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在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天游峰:

险峰九百多级游客:

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要求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多媒体出示描写山峰险而高的语句。

出示老人说的几段话,对比朗读,引导学生谈谈体会。

(体会老人的开朗、乐观、自信、豁达)

 

小结:

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他深深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

老师点拨。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

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作者又会遇到什么?

七、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

武夷山第一险峰

游客:

望而却步半途而废

扫路人:

不累扫上去扫下来开朗自信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

 

2.指名朗读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品味老人话语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老人的外貌描写,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

3.朗读自学要求

(1)课文是怎样描写天游峰的呢?

找出来读读?

(2)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试着用成语说一说。

练习:

(1)摘抄描写天游峰的语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写出三个最能反映天游峰特点的成语

4.指名朗读自学要求。

(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认真自读课文,用“~~~”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

(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

(2)“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

”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说出理由。

学生自学

5.练习

(1)读一读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从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

(2)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这句话写出了天游峰的特点,更衬托出扫路人的精神。

(3)小小辩论会:

老人扫路到底累还是不累?

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

6.联系人物的性格特点,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来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现出老人的精神风貌。

 

7.指名朗读自学要求。

(1)想一想,课文在描写人物时运用的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

先小组讨论写法再全班交流,

根据左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16最大的麦穗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

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3.理解课文第一段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

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1.指名朗读课文,板书易读错的字词及读音。

2.要求学生齐读词语

2.学后反馈

(1)听写词语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3)开火车朗读课文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

指导、引导讨论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要求

2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3.指导读这一段。

1.资料交流:

苏格拉底

2.齐读课题

 

3.指名朗读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3)理解课文第一段内容。

4.朗读自学指导一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chéndiāndiānmàilǒng

()()

wǎnxītiāotiāojiǎnjiǎn

()()

(2).重点理解词语意思

():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

用言语挖苦.取笑人。

():

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

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生开火车读课文

6朗读自学指导二

(1)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到麦地边提了一个什么要求?

弟子们听了要求后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根据上面两个问题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7.当堂训练:

(1)填空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________让弟子们_______________,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___________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1):

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

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

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8.朗读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向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你读懂了什么?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

1.填空:

苏格拉底对弟子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_______________。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主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2.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让我们穿越2500多年的时光隧道,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一同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与大师对话、交流。

二、出示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出示: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

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

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

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四、总结

  时间过得匆匆,我们兴致勃勃

地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

殿堂。

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忘返,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聪慧,

变得更加富有。

因为我们明白了:

抓住机会,把握当前。

 

1.明确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

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

错失良机的道理。

3.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

实在在的”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自读,明确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

(2).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在书上写简要批注。

2.学生自学。

3.当堂训练

(1)填空

从、可以体会到弟子们摘麦穗的态度是认真的;从又可以看出他们的目光不够开阔;从、还可以看出他们不能当机立断。

“如梦初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弟子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原因是

我想对弟子们说

4.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并自学。

(1)“最大的一穗”和“眼前的一穗”分别指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

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

在在的。

”这句话的含义。

5.练习:

(1)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中,“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______________,“最大的麦穗”是指____________。

它们分别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最大的一穗是我们的追求,而眼前的一穗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机遇)

(2)从苏格拉底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请结合生活实际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

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

如果我

们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

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17山谷中的谜底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本课4个生字,理解“抗争、反弹、完好无损”等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2.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4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的意思。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段,知道山谷中的谜是什么。

二、教学重难点

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个别读:

山谷中的谜底。

二、出示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2.指名朗读课文,板书易读错的字词及读音。

2.要求学生齐读词语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讨论。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导分段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三

2、指名朗读第一段

3集体交流

读题

1.朗读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4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的意思。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段,知道山谷中的谜是什么。

2、朗读“自学指导一”并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kuíwúzhèshùzhànɡpenɡ

()()()

zhīyācuīhuǐ

()()

cānɡcuìtǐngbá

()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没有残缺

唯一:

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奇异:

奇怪,惊异

摧毁:

用强大的力量毁坏

少顷:

一会儿,指时间很短

(3)开火车朗读课文

4.朗读“自学指导二”并自学

(1)快速浏览全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第一段(1-2小节):

加拿大魁北克山谷中奇异的自然现象是个长期没有解开的谜。

第二段(第3小节):

两个旅行者揭开了谜底——东坡雪大,只有雪松枝丫富有弹性,没被压断;西坡雪小,各种树都能存活。

第三段(4-6小节):

旅行者的对话指出了这一自然现象给人的启示。

5、朗读自学指导三并自学

(1)读1-2节,思考题目中的山谷是哪个山谷?

(2)这个山谷中的谜是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当堂训练

1在文中画出描写这一奇异景观的语句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2.理解“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板书课题:

山谷中的谜底。

2.这个山谷中的谜是什么?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学习第二段)

1.自学指导一

 

2.出示句子:

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集体交流

(1)哪几句话具体写了雪松的这个本领?

(出示右边第二句)

板书:

弯曲、反弹

 

4.组织辩论。

师:

有人读了课文的第三小节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我们也再来把第三小节读一读,然后再反驳他,要有理有据,才能把它辩得哑口无言。

板书:

智者,强者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习第三段)

1.自学指导三: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讨论。

 

1.齐读课题

2.根据老师的问题复习课文内容。

3.自读、明确自学要求。

(1).浏览全文,边读边想象书中所描绘的情景,用两个词概括一下雪松的本领。

(2)这个谜的谜底是什么?

勾划句子。

(3)先自学再同桌讨论。

4.学生自学,同桌讨论。

重点强调:

(1)“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

”这是关键原因。

(2)“……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集中表现了雪松的特征与品格。

5.再将谜底读一读,把这两个词加上去。

当堂训练:

(1)雪松的这个本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谜底是____________。

(2)朗读课文第三小节,重点体会雪松的顽强和它弯曲的策略。

6.小小辩论赛

正方:

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这是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智者,强者。

反方:

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它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

7.自读、明确自学要求。

(1)同座位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2).思考体会旅行者话的含义,特别是关于“启示”的一段话及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最好举例说明。

(3)先自学再同桌讨论。

重点强调:

(两段话的含义)

关于“启示”一段话的理解

——无论是谁,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敢于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忍让,作适当的让步,变通也是保存自己的一个方法。

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弯曲并不是害怕和妥协,这种变通是为了适应环境。

暂时的忍让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以谋求更好地发展。

齐读这两段话。

当堂训练

1谁能举个例子来证明一下这句话的道理?

【“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

(勾践、二万五千里长征、肖邦、司马迁、韩信)】

 

习作5

一、教学目标

1.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

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选择合适的素材把习作写具体、写生动,中心明确。

二、教学准备

开咨询会,寻找共同点。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大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小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2.揭题。

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围绕自己“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

引导学生认真筛选习作的材料,想一想:

你的烦恼是什么?

又因为什么而烦恼?

二、明确要求,讨论写法。

1.本次习作要达到的训练目标是“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教会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成长的烦恼”需要学生敞开心扇,实话实说。

2.引导学生讨论写法。

以某一具体的“烦恼”做例子,让学生各抒已见,谈谈如何来写。

三、学生动笔。

认真完成习作,并能进行修改,在学生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四、分组交流。

学生完成习作后,引导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习作交流,在交流中,认真地聆听别人的习作,虚心的学习别人习作中的优点,能向别人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在交流中,认真地朗读自己的习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采纳别人的合理意见,对习作进行修改。

五、再读习作。

  对修改后的习作再读一遍,感悟成功之处。

说说自己对“小孩子是无忧无虑”这句话的看法。

 

思考:

你的烦恼是什么?

又因为什么而烦恼?

 

明白这次习作要求每人敢于敞开心扉,实话实说,

抒发真情实感。

 

如:

交友矛盾、升学烦恼、学习压力、与父母的冲突等,分组讨论,大胆说说自己的

烦恼。

 

四人分成一组,进行习作

交流。

认真地聆听别人的

习作,虚心学习别人习作中的优点,能向别人提出合理的

修改意见。

虚心听取并能采纳别人的合理意见。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练习5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清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