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0150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7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

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选项能作为这一结论直接证据的是

A.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B.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C.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D.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

3.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印证这些传说真实性最可靠的依据是

A.被人们熟知并传承B.文献记载

C.能够在网上检索到D.考古发现

4.下表是一位同学关于夏朝和商朝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朝代

都城

国家机构

阳城等

确定世袭制、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毫、殷等

设置各级官吏、制定《汤刑》等刑法并设置监狱、设立常备军并建立军队编制、完善赋税制度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B.原始农耕的生活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D.分封制度的建立

5.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字的刻写要经历钻孔、雷槽、灼烧、刻卜辞四个步骤。

这种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6.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

这反映了西周青铜器

A.制造工艺高超B.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C.分布范围较广D.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7.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出现这一局面的政治背景主要是

A.禅让制的推行B.世袭制的出现C.阶级矛盾加剧D.周王室的衰微

8.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迁都新郑后,在原来郑国都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城墙、深挖壕沟。

这主要是为了

A.防御诸侯国的进攻B.扩大城市规模

C.划分地方行政区域D.抵御匈奴侵略

9.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该水利工程

A.修建于春秋时期B.助力秦统一六国

C.连接湘水和离水D.减少了黄河水患

10.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由此可以看出

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

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

11.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提倡节俭,主张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

该思想家所属的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12.“朕”、“制”、“诏”、“玺”这些字成为专属用字与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分封制B.郡县制C.皇帝制度D.察举制

13.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

A.促进了文化的传承B.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C.有利于文化的交流D.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

14.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7年,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主将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

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

这里的“主将”是

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

15.西汉初年,陆贾劝谏汉高祖:

“事逾(更加)烦天下逾乱,法逾滋(多)而奸逾炽(盛),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

”由此可知,陆贾主张

A.平定叛乱B.健全法制C.充实兵马D.休养生息

16.西汉初,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为此,汉武帝继位后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盐铁官营B.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C.统一调配物资D.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

17.观察下图,这从侧面体现了东汉

A.文景之治的局面B.制瓷技艺的高超

C.民间生活的风貌D.社会矛盾的尖锐

18.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意欲联合抗击匈奴。

使者一路历经磨难不忘使命,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

“此行”指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B.张骞出使西域C.卫青出击匈奴D.班超出使西域

19.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说明汉代造纸术

A.造纸工艺提升B.原料易找且价格便宜

C.完全取代简帛D.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20.《后汉书·方士列传》记载:

“吾有一术……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材料所述成就的创造者是

A.炎帝B.华佗C.张仲景D.扁鹊

21.下图两场战役的相同点是

A.曹操均取得了胜利B.都影响了当时的政局

C.都发生在长江流域D.都体现诸葛亮的智谋

22.下侧图示中应填入的政权是

A.北魏B.西晋C.南朝D.北朝

23.下列成语典故出自下图所示战役的是

A.一鸣惊人B.卧崭尝胆C.闻鸡起舞D.草木皆兵

24.比较下侧两幅图片中北魏陶俑的不同之处,下列改革措施中与这一差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要求官员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B.改鲜卑姓氏为汉姓

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D.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25.下列三幅图片的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文学艺术辉煌B.古代手工业工艺高超

C.古代科技成就卓著D.古代医药学成果丰颈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1)观察材料一,概括中国原始农耕遗址的分布特点。

这一时期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一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房屋建筑风格有何不同?

决定其不同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

并概括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27.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完成统一后,当时其统治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有效管辖这辽阔的国土……汉代诸侯王在王国内有充分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有行政权,还拥财权和兵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僭于天子”,伊然如一个独立王国。

——王云度《秦汉时期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的探索》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和汉朝分别面临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货币方面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3)以上材料和探究体现了秦汉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稳定。

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种工具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对秦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有西凉乐、疏勒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高丽乐和安国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茂陵佛座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见证。

在这一时期,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发展。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地方。

比较重要的就有炎黄时期各个族群的交流融合、东周时期华夏族与各个族群的有效融合、南北朝时期汉族与相关族群的平战交流等。

这种交融……体现了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

——江凌《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两幅图片中分别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各兄弟民族还在哪些方面“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概括指出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详解】

锤击、碰砧和砸击都是对石头进行打击制作,所以制造出来的是打制石器,故选A;综上所述可知BCD都与题意不符,排除。

2.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稻粒属于农产品,因此,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可以说明当时有农业发展,故B符合题意;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属于手工业工具,与农业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属于手工业工具,与农业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与农业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现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炎黄传说,而非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资料,可信程度更高,故D符合题意;被人们熟知并传承,带有一定了虚假性,故A不符合题意;文献记载含有人文主观色彩,故B不符合题意;能够在网上检索到未必是真实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确定世袭制、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属于夏朝的政治制度建设;设置各级官吏、制定《汤刑》等刑法并设置监狱、设立常备军并建立军队编制、完善赋税制度,属于商朝的政治制度建设,两者反映了夏商的政治制度建设表明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故C符合题意;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有北京人,元谋人等,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原始农耕的生活有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等,与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分封制度的建立,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的文字,被成为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其要经历钻孔、雷槽、灼烧、刻卜辞四个步骤才能刻写出来,A正确;金文主要刻在青铜器上,不要灼烧,排除B;CD项不要用到刻写,排除。

6.D

【详解】

根据“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可知这些铭文可以印证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说明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故选D;这些铭文印证的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不能提现制造工艺的高潮、种类的丰富和分布范围广泛,排除ABC。

7.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在政治上:

王室衰微,诸侯坐大。

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这是争霸的前提;宗法分封制破坏;经济上: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地发展不平衡是诸侯争霸的发生重要原因。

故D符合题意;禅让制的推行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世袭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原题;阶级矛盾加剧,与史实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A

【详解】

韩国灭亡了郑国,此后进一步加固城墙、深挖壕沟,这是加强新郑的防御能力,所以是为了防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故选A;韩国的举措是为了增强防御能力,不是扩大城市规模,排除B;韩国的举措只针对新郑一个城市,因此不是划分地方行政区域,排除C;新郑是韩国的新国都,所以主要是为了防范其他诸侯国,而非抵御匈奴侵略,排除D。

9.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促进了秦国的发展,助力秦统一六国,故B符合题意;都江堰修建与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链接起来。

故C不符合题意;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与黄河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A

【详解】

根据“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可得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社会变革与转型的环境有关,因此说明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A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百家争鸣的影响,排除B;C项因果关系颠倒了,排除C;材料强调思想方面的内容,而不是政局动荡,排除D。

11.B

【详解】

“提倡节俭,主张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体现的是墨家节用、兼爱和非攻的思想,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墨家思想,与儒家、道家和法家无关,排除ACD。

12.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制度使皇帝的地位崇高和神秘化。

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故C符合题意;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这有利于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故D符合题意;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开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

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以表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

这次战役被称为巨鹿之战。

故C符合题意;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B不符合题意;刘邦未参与巨鹿之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D

【详解】

材料“事逾(更加)烦天下逾乱,法逾滋(多)而奸逾炽(盛),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

”强调政府不要过多的干预社会生产,应该要让民众休养生息,这也符合汉初的政策,D项正确;ABC项与主旨不符合,排除。

16.D

【详解】

材料表明西汉初期诸子百家思想均流行,危及封建统治。

为了用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故D符合题意;实行盐铁官营和统一调配物资是经济上的大一统的措施,排除AC;西汉初期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自由放任,导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排除B。

故选D。

17.C

【详解】

从图片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反映的是民间民众的娱乐生活,C正确;A是西汉,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技艺和社会矛盾,排除BD。

18.B

【详解】

根据“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意欲联合抗击匈奴”可知“此行”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故选B;蒙恬和班超都没有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D;卫青出击匈奴与“意欲联合抗击匈奴”不符,排除C。

19.D

【详解】

根据“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可知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即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故选D;ABC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20.B

【详解】

材料“吾有一术……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反映的是“五禽戏”,创立者是华佗,B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B

【详解】

材料所反映的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二者都影响了当时的政局,B正确;赤壁之战曹操战败,排除A;官渡之战不在长江流域,排除C;官渡之战与诸葛亮无关,排除D。

22.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

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

故B符合题意;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故A不符合题意;南朝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称,上承东晋下启隋朝,故C不符合题意;北朝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

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D

【详解】

草木皆兵出处《晋书·苻坚载记》。

主要意思是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

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

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D项正确;AB项是春秋时期,排除AB;C项是指传说中,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与图片信息不符合,排除C。

24.D

【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陶俑带冠,左衽衣,表明是官员或文化者的身份;北魏时期的陶俑,是右衽衣,是侍从,可见,两者是北魏时期,服饰是汉族服饰,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故D符合题意;要求官员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C

【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伤寒论》是医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水经注》是地理著作,这三者显示了古代科技成就显著,故C符合题意;古代文学艺术辉煌,说法片面,故A不符合题意;古代手工业工艺高超,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古代医药学成果丰颈,说法片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

(1)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任答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原始社会(其他合理答案可也)

(2)前者是干栏式建筑,后者是半地穴式房屋;自然地理环境。

(3)原始农业的发展多元一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详解】

(1)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原始农耕遗址的分布特点是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这一时期处于人类社会的原始社会阶段。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决定其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3)根据“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可知基础是原始农业的发展。

综合材料和缩写可知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多元一体。

27.

(1)疆域辽阔,如何有效管理;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

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推恩令。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和管理。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详解】

(1)根据材料“秦完成统一后,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有效管辖这辽阔的国土……”,可见,秦朝面临的问题是面对疆域辽阔,不知如何有效管理;根据材料“汉代诸侯王在王国内有充分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有行政权,还拥财权和兵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僭于天子”,伊然如一个独立王国。

”可见,汉朝面临的问题是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来管理辽阔的疆域;汉朝实行推恩令来解决王国问题。

(2)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货币实行半两钱;汉武帝统一货币实行五铢钱,这两者的做法都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和管理。

(3)结合以上材料,从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到汉武帝封建皇权的加强,可以得出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

28.

(1)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2)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使秦国国力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3)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任答一点即可)

(4)生产工具的革新;统治者的政策或适切的改革;安定的社会环境;劳动力因素(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铁制农具和水力灌溉工具翻车的出现,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

(2)根据“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材料二描述的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发展,使秦国国力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3)根据“社会比较稳定。

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得出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的革新;统治者的政策或适切的改革;安定的社会环境;劳动力因素等。

29.

(1)图1:

丝绸之路加强了北魏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图2:

北魏时期佛教得到传播和发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民族交融不断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使用胡床、椅子和方凳;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族文化,说汉语等;少数民族掌握农耕技术等。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战争、人口迁徙、商贸交流、联姻、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等。

(任答两点即可)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精神纽带。

(任答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详解】

(1)北魏陵区出现东罗马的金币,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金币应该是沿丝绸之路到达北魏,所以图1说明丝绸之路加强了北魏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帝后礼佛图》反映了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说明图2反映了北魏时期佛教得到传播和发展。

(2)根据“在这一时期,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发展”得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使用胡床、椅子和方凳;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族文化,说汉语等;少数民族掌握农耕技术等。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战争、人口迁徙、商贸交流、联姻、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等。

根据“体现了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并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精神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