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763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docx

初级八年级上月考

初2010级八年级上月考

语文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共100分)

第I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荒谬miù绥靖suíjìng蹿cuàn一蹿锐不可当dāng屋舍shě俨然

B、瞥见piě寒噤jìn荷花淀diàn飒飒sàsà作响不足为wéi外人道也

C、浸qìn泡悼dào念颤chàn巍巍负隅yú顽抗南阳刘子骥yì

D、阻遏è仄zè歪剥bāo莲蓬转弯抹mò角便要yāo还家

2、下面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拂晓脏款地窖杀戮张惶失措

B、鞠躬晨曦箱箧歼灭丰功伟迹

C、央告悠闲吆喝芜湖眼花瞭乱

D、竹篙编算阌乡荻港富丽堂皇

3、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贪污2500万,挪用200万元的国际航空公司财务处副科长杨宁钻到地下室,偷偷躲了起来,,从地下室拽了出来,送到了该去的地方。

A.公安人员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B.但后来还是让公安人员给找到了

C.使公安人员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D.但公安人员毕竟发现了他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地一项是:

(2分)

A、温家宝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B、目前,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C、“为了灾区的孩子”赈灾义演晚会,高潮迭起,捐献之举,令人心潮跌宕,荡气回肠。

D、我们应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学生。

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消息,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作者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文学家,自号“五柳先生”,曾经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退隐山林,过着种田、采菊的生活。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孙犁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这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

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这篇文章以书信的形式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共6分,每小题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6、对下面语句中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是

A、后遂无问津者问津:

探寻,津,渡口

B、渔人甚异之异:

奇异,诧异。

C、便扶向路扶:

顺着、沿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邀请

7、下面语句中的“之”与“忘路之远近”中“之”字的意思、用法相同的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比较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B、遂迷,不复得路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C、得其船,便扶向路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第Ⅱ卷

三、阅读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2分)

欲穷其林乃不知有汉既出,得其船及郡下,诣太守

10、请区别下列表格中词语的古今异义。

(4分)

词语

古义

今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交通

无论

妻子

绝境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2、请从本文中提炼出两个成语。

(1分)

13、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

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何评价?

(3分)

 

四、课内外积累。

(5分)

14、将下列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分)

(1)东皋薄暮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

(3),乌蒙磅礴走泥丸。

(4)树树皆秋色,。

15、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

(3分)

(1)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

b:

,。

(2)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共7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②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

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①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一天夜里,老头子……

……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④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6、选文中有一个明确揭示了老头子的性格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说说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3分)

17、本文的环境描写很具特色,体现了孙犁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请在选文所标的①②③④处,任选一处,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该处描写的作用。

(2分)

18、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人无尽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起其他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中的什么样的战斗歌声呢?

(2分)

六、作文(共60分)

下列两则作文,请任选一则按要求作文。

1、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经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习惯养成、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实践……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

请你以“我懂得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B卷(共50分)

一、诗歌阅读。

(共4分)

岁月的缆绳/无情地把你渡向/人生的彼岸/我从你的肩上/站起/抖抖翅膀,飞远了/父亲呵/你却弓身,成了/泥土中拔不动的犁

1、诗歌的题目叫“犁”,有什么深意?

2、诗歌中的“我从你的肩上/站起/抖抖翅膀,飞远了”是什么意思?

3、说说诗歌中流露出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4分)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

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

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母问盗者为谁,答曰:

“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

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不以所长骄人    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向所以退     自是盗者大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

说说你的理由。

(4分)

三、名著阅读。

(4分)

1、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中的“西天”也就是现在的

2、我们读《童年》,体验在苦难中长大的历程;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去畅游

笔下的鲁滨孙的世界,体会他勇于冒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走进的昆虫世界,与他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吟唱。

四、现代文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两片秋叶

陈薇莉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

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

[A]黑黄的色,边儿早已碎败,蜷曲着身子,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

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么?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愁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怀莫名的悲哀。

人生,不都如这枯叶么?

在转瞬即逝的浓绿后转黄,变黑,飘飘地落地,不知葬身于哪一角落。

又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着亮点儿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

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

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B]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晴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

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越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

我迷惘起来,我并不懂自己,何故竟会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形体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么?

”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挤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到,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

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1、本文的标题是“两片秋叶”,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对比,领悟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别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相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是

2、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怎样的情感变化?

(2分)

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

面对这种精神世界,你有何评价?

(4分)

4、揣摩文中描写两片秋叶的语句(划线句),选择其中的一处,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两方面作简要的赏析。

(4分)

五、语言表达(14分)1、下面是2008年8月20日《成都商报》的一则消息,请给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本报讯北京时间8月19日晚8点05分,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单杠比赛中,我省体育健儿邹凯以16.200分夺得金牌,为我国夺得了第41枚金牌,这也是邹凯继男团和自由体操之后,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三枚金牌。

追平了李宁1984年创造的中国选手单届奥运夺金最多的纪录。

至此,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了全部14枚金牌中的9枚,大大超过了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创下的单届5金的纪录。

2、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面对中华民族这又一伟大壮举,你想说些什么,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寄语神七”。

(3分)

3、根据对联的基本常识,修改下列句子的画线部分,使之与上句形成对仗。

(4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连绵不断伸向远方。

改后为: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

4、《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

“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

‘三碗不过冈。

’”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

请回答出两点。

(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伟华是位诚实而优秀的中学生,一次他到某装有监视器(一种利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监视的设施)的大商场购物,购毕,付完款要走时,保安过来对他说:

“我们怀疑你偷了本商场的东西,请跟我们到值班室,我们要对你搜身。

要求:

请站在伟华的角度,替他严辞拒绝保安搜身的无理要求。

(说2条拒绝理由)(3分)

 

初2010级八年级上月考语文答案

A卷(100分)

一、二、(共1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择

D

D

B

B

D

B

C

C

三、阅读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2分)

其代词,这乃竟然既已经,……之后诣到,拜访

10、请区别下列表格中词语的古今异义。

(4分))

词语

古义

今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交通

交错相通

邮电运输事业的总称

无论

不必说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妻子

妻子和子女

男子的配偶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11、(2分)翻译:

①林子在小溪的源头便到了尽头,这时(渔人)便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洞里面)隐隐约约好象有亮光。

②渔人把他在外面的听闻一一地向桃源村人详尽地讲述了出来,(他们听罢)都无比感叹和惋惜。

12、(1分)成语:

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13、(3分)答:

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人人平等,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的理想世界。

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仅仅是一种幻想,反映出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

四、课内外积累。

(5分)

14、(2分)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5、(3分)

(1)a: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共7分)

16、(3分)答: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

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17、(2分)答:

①暗示了时代背景:

炮火纷飞的抗战时代,渲染了紧张、神秘的气氛

②写出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③写出苇子长势旺盛。

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④渲染了一种胜利的喜悦气氛,烘托了人物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一代抗日战士正在茁壮成长。

18、(2分)答:

《上甘岭》——《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铁道游击队》——《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英雄儿女》——《英雄赞歌》: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地雷战》——《民兵都是英雄汉》;《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太阳出来照四方”、《地道战》: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扑不灭的火焰》——《游击队之歌》

B卷(50分)

一、诗歌阅读。

(共4分)

1、(2分)答:

表现父亲象“犁”一样,为了孩子,辛勤耕耘了一辈子。

2、(1分)答:

孩子长大了,独立了,离开了父母。

3、(3分)答:

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2分)1、(6分)

以凭借 为作为 尝曾经 具详细向先前 自是从此

2、(3分)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翻译:

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3、(3分)答:

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

(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行力,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

三、名著阅读。

(4分)

1、印度

2、高尔基;笛福;法布尔。

四、现代文阅读。

(14分)

1、(4分)相同之处是都“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2分)

不同之处是前一片秋叶是“已枯死的形体冷了人心的叶儿”,而第二片秋叶是“挤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2分)

2、(2分)悲秋→恋秋

3、(4分)为改变大山的贫穷和落后,像枫叶一样奉献自己火一般的热情。

(意思对即可)(2分)评价,略。

4、(4分)我选[A]处,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秋叶的枯败,烘托出作者凄凉、悲哀的心情。

我选[B]处,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枫叶火红的颜色,炽热的生命力,传递给人火一样的热情。

五、语言表达(12分)

1、邹凯单杠夺冠成“三金王”邹凯勇夺单杠冠军一届三金比肩李宁

邹凯夺单杠金牌三金王荣耀比肩李宁邹凯体操单杠摘得中国第41枚金牌

2、寄语神七:

“明月”今日有,把酒上青天。

“神舟”圆美梦,“千里共婵娟”。

幻想不是空想,腾飞才是硬道理!

探索,永无止境;征服,永远快乐!

惊天动地一瞬间,扬眉吐气13亿人!

3、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远望青山,峰峦起伏,峻岭连绵。

4、(2分)

(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

(2)既劝诫常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

(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

(只要答其中两点即可)

5、(3分)答:

理由①你们不是执法人员,你们没有权利对我搜身,你们这样随意侵犯人权是犯法的。

②如果你们要强行对我搜身,我将诉诸法律。

③商场不是装了监视器吗?

你们能拿出我偷东西的证据吗?

(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