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80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

基础课3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明确考纲

理清主干

1.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焓变和熵变的关系;能够利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3.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转化率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__化学平衡__时,生成物__浓度幂之积__与反应物__浓度幂之积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__K__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

mA(g)+nB(g)pC(g)+qD(g),K=__

__。

(注意:

固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包含在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

1.对于N2(g)+3H2(g)2NH3(g) K1

N2(g)+

H2(g)NH3(g)K2

2NH3(g)N2(g)+3H2(g)K3

试分别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判断其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K1=

,K2=

,K3=

,K1=K

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HCl+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s)+H2O(g)CO(g)+H2(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

+H2OHCO

+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CO3(s)CaO(s)+CO2(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

(2)K=

(3)K=

(4)K=c(CO2)

3.意义

①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__越大__,反应物的转化率__越大__。

②一般认为,K>__105__时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4.影响因素

K只受__温度__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是增大还是减小?

提示:

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要视反应而定,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温度升高K值增大,反之则减小。

5.三种应用

(1)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K值__越大__,反应进行的程度__越大__。

同等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__越大__。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对于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Qc,称为浓度商。

Qc

(3)利用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__吸热__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__放热__反应。

1.(2014·上海卷,1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解析:

选D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等,而K只与温度有关。

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K值不变,A、C正确;K值是温度的函数,K值变化,说明温度发生了改变,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正确;改变浓度或压强使平衡发生移动,若温度不变,则K值不变,D错误。

2.(2018·泰安一中检测)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

C.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

D.如果m+n=p,则K=1

解析:

选A K越大,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A正确;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K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一定,K一定,与压强无关,B错误;因该反应的热效应不确定,故C项错误;K=

,由m+n=p,无法判断K的大小,D项错误。

3.(2018·黄冈中学月考)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降低,K减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c(A)、c(B),K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C.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E(g)+F(g)A(g)+2B(g)

答案:

D

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该温度下加入1molCO2(g)和1molH2(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4)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2mol·L-1,c(H2)=1.5mol·L-1,c(CO)=1mol·L-1,c(H2O)=3mol·L-1,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比较为v(正)____________v(逆)(填“>”“<”或“=”)。

解析:

(2)温度越高,K值越大,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由题意可得K=1,查表可知温度为830℃,设反应了的CO2为xmol,则消耗掉的H2为xmol,生成的CO和H2O均是xmol(体积为VL)。

K=1=

,整理得x=0.5。

则CO2的转化率为50%。

(4)Qc=

=1>0.9,

所以v(正)<v(逆)。

答案:

(1)

 

(2)吸热 (3)830 50% (4)<

考点二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1.一个模式——“三段式”

如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1、bmol·L-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mol·L-1。

       mA(g)+nB(g)pC(g)+qD(g)

c始/(mol·L-1)ab00

c转/(mol·L-1)mxnxpxqx

c平/(mol·L-1)a-mxb-nxpxqx

K=__

__。

2.明确三个量的关系

(1)三个量:

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关系

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__化学计量数__之比。

3.掌握四个公式

(1)反应物的转化率=

×100%=

×100%。

(2)生成物的产率:

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率=__

×100%__。

(3)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__

×100%__。

(4)某组分的体积分数=

1.(2018·钦州联考)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830℃时,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X和0.8molY,反应初始4s内v(X)=0.005mol/(L·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A.4s时容器内c(Y)=0.76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解析:

选B 反应初始4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05mol/(L·s),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Y)=v(X)=0.005mol/(L·s),则4s内Δc(Y)=0.005mol·L-1·s-1×4s=0.02mol/L,Y的起始浓度为

=0.4mol/L,故4s时c(Y)=0.4mol/L-0.02mol/L=0.38mol/L,A错误;设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x,则:

      X(g) + Y(g)R(g)+Q(g)

c(起始)/mol·L-1 0.1    0.4  0  0

c(转化)/mol·L-1 x     x   x   x

c(平衡)/mol·L-1 0.1-x  0.4-x  x  x

=1.0,解得x=0.08,所以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

×100%=80%,B正确;由表格可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1200℃时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值为0.4,所以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2.5,D错误。

2.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N2O5,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Ⅰ)N2O5N2O3+O2,(Ⅱ)N2O3N2O+O2。

达到平衡时c(O2)=4.5mol·L-1、c(N2O3)=1.5mol·L-1。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平衡时,c(N2O5)=2mol·L-1

B.平衡时,c(N2O)=1mol·L-1

C.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4.5mol·L-1

D.N2O5的平衡转化率为25%

解析:

选C 用三段法计算:

      (Ⅰ)N2O5N2O3+O2,(Ⅱ)N2O3N2O+O2

开始(mol·L-1)400x0x

平衡(mol·L-1)4-xxxx-yyx+y

依题意,

解得:

平衡时,c(N2O5)=1mol·L-1,A项错误;c(N2O)=1.5mol·L-1,B项错误;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

=4.5mol·L-1,C项正确;N2O5的平衡转化率为

×100%=75%,D项错误。

3.已知可逆反应:

M(g)+N(g)P(g)+Q(g) 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____________。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

用“平衡三段式法”,借助平衡常数来串联计算:

(1)        M(g)+N(g)P(g)+Q(g)

起始/(mol·L-1)12.400

变化/(mol·L-1)0.60.60.60.6

平衡/(mol·L-1)0.41.80.60.6

α(N)=

×100%=25%,K=

=0.5。

(2)

由K=

=0.5,解得a=6。

(3)

由K=

=0.5,解得x≈0.41。

答案:

(1)25% 

(2)6 (3)41%

考点三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__高能__状态转变为__低能__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__有序__转变为__无序__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吗?

提示:

不一定,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指出的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还要考虑化学反应的快慢等问题

2.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__无需外界帮助__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3.化学反应方向

(1)判据

注意:

①熵:

衡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

②熵的大小:

同种物质,熵值:

气态>液态>固态

③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正值,是熵增大的反应;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负值,是熵减小的反应。

(2)一般规律

①ΔH__<__0,ΔS__>__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②ΔH__>__0,ΔS__<__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③ΔH和ΔS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时,__温度__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当ΔH<0,ΔS<0时__低温__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当ΔH>0,ΔS>0时,__高温__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说明:

对于一个特定的气相反应,熵变的大小取决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大小。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2)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

(3)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4)放热过程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并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过程没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

(√)

(5)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反应的影响。

(√)

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含量(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0、ΔS>0B.ΔH>0、ΔS<0

C.ΔH>0、ΔS>0D.ΔH<0、ΔS<0

答案:

A

2.(2018·江苏扬州中学月考)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  )

A.ΔH<0,ΔS>0B.ΔH<0,ΔS<0

C.ΔH>0,ΔS>0D.ΔH>0,ΔS<0

解析:

选C 反应2AB(g)C(g)+3D(g)的正反应为气体总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则有ΔS>0。

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正反应高温时的ΔH-TΔS<0,而低温时的ΔH-TΔS>0,从而可得ΔH>0。

3.(2018·盐城调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

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

B

W(s)+xG(g)===2Q(g)

ΔH<0,自发反应

x可能等于1、2、3

C

4X(g)+5Y(g)===4W(g)+6G(g)

能自发反应

ΔH一定小于0

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

ΔH>0

解析:

选B 该反应中固体分解生成气体和固体,则该反应熵增加,且为吸热反应,则有ΔH>0、ΔS>0,当温度升高时,使ΔH-TΔS<0,该反应能自发进行,A错误;该反应的ΔH<0,若为熵增加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若为熵减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x可能等于1、2或3,B正确;该反应为熵增反应,即ΔS>0,当ΔH<0时,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当ΔH>0时,高温下可自发进行,C错误;该反应为熵减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则有ΔH<0,D错误。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N2(g)+3H2(g)2NH3(g)的ΔH<0,ΔS>0(2017·江苏卷,12A)

B.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2015·天津卷,3A)

C.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2014·天津卷,3A)

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2013·江苏卷,11A)

答案:

A

2.(2017·江苏卷15,双选)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2(g)2NO(g)+O2(g)(正反应吸热)。

实验测得:

v正=v(NO2)消耗=k正c2(NO2),v逆=v(NO)消耗=2v(O2)消耗=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NO2)

c(NO)

c(O2)

c(O2)

0.6

0

0

0.2

0.3

0.5

0.2

0

0.5

0.35

A.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4∶5

B.达平衡时,容器Ⅱ中

比容器Ⅰ中的大

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NO的体积分数小于50%

D.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k逆,则T2>T1

答案:

CD

3.(2015·四川卷,7)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解析:

选B A项,C(s)+CO2(g)2CO(g)的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由于反应容器为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充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扩大,对反应体系相当于减小压强,故v(正)、v(逆)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错误;B项,由图可知,650℃时若设起始时CO2的体积为1L,平衡时CO2消耗的体积为x,则

 C(s)+CO2(g)2CO(g)

V(始)   1  0

V(变)x2x

V(平)1-x2x

×100%=40.0%,x=0.25L,CO2的转化率为25%,正确;C项,由图可知,T℃时平衡体系中CO和CO2的体积分数均为50%,故若恒压时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两种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错误;D项,925℃时,CO的平衡分压p(CO)=p总×96.0%,CO2的平衡分压p(CO2)=p总×4%,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p=

=23.04p总,错误。

4.[2017·全国卷Ⅲ,28(4)]298K时,将20mL3xmol·L-1Na3AsO3、20mL3xmol·L-1I2和20mL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

(aq)+I2(aq)+2OH-(aq)AsO

(aq)+2I-(aq)+H2O(l),平衡时c(AsO

)=ymol·L-1。

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

解析:

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c(Na3AsO3)=3xmol·L-1×

=xmol·L-1,同理,c(I2)=xmol·L-1,反应情况如下:

     AsO

(aq)+I2(aq)+2OH-(aq)AsO

(aq)+2I-(aq)+H2O(l)

xx00

x-yx-y 1y2y

K=

(mol·L-1)-1。

答案:

(mol·L-1)-1

5.[2017·全国卷Ⅰ,28(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H2S(g)+CO2(g)COS(g)+H2O(g)。

在610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1)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2)在620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_________α1,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0。

(填“>”“<”或“=”)

(3)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H2S  B.CO2

C.COSD.N2

解析:

(1)设平衡时H2S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

     H2S(g) + CO2(g)COS(g)+H2O(g)

初始/mol0.400.1000

转化/molxxxx

平衡/mol0.40-x0.10-xxx

由题意得:

=0.02

解得:

x=0.01mol

H2S的平衡转化率α1=

×100%=2.5%。

K=

≈2.8×10-3。

(2)温度升高,平衡时水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右移,则H2S的转化率增大,故α2>α1。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ΔH>0。

(3)A项,充入H2S,H2S的转化率反而减小。

B项,充入CO2,增大了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能够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故H2S的转化率增大。

C项,充入COS,平衡左移,H2S的转化率减小。

D项,充入N2,对平衡无影响,不改变H2S的转化率。

答案:

(1)2.5 2.8×10-3 

(2)> > (3)B

6.[2016·四川理综,11(6)]在一定条件下CO(g)+H2O(g)CO2(g)+H2(g),当CO与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达平衡时,CO转化了5/6。

若akg含Ca5(PO4)3F(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在上述过程中有b%的Ca5(PO4)3F转化为P4,将产生的CO与H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__________kg。

(已知:

4Ca5(PO4)3F+18SiO2+30C

2CaF2+30CO+18CaSiO3+3P4)

解析:

当CO(g)与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设n(CO)=xmol,则n(H2O)=5xmol,有

     CO(g)+H2O(g)CO2(g)+H2(g)

n(起始)/mol  x  5x   0  0

n(转变)/mol  

x  

x    

x 

x

n(平衡)/mol  

x  

x    

x 

x

K=

=1。

CO与H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时,设n(CO)=amol,n(H2O)=3amol,设生成n(H2)=bmol,

      CO(g)+H2O(g)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