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32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37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超详细呕心沥血整理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1.1自然地理概况

XX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经101°

14′~102°

19′,北纬22°

20′~22°

55′,东与XX县为邻,东南与XX接壤、南与XX交界,西以XX县、景洪市毗邻,西北与XXX、XXX相连,北与XXX隔江相望。

东西横距112公里,南北纵距64公里.全县总面积3428。

33平方公里.县城XX镇海拔1119米,距省会XX公路里程520公里,距市政府驻地XXX145公里。

XX县测区行政区划图

XX县地貌属横断山南延部分中、低山河谷区。

云岭分支无量山脉被李仙江和曼老江切割,在境内呈帚状分布。

北部山岭交错怀抱,沟箐峡谷较多;

南部山岭高度逐渐降低,河谷逐渐开阔,两岸有河漫滩,阶地和小块平坝形成。

全县山地面积占99%以上,坝子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为西北部康平乡大树脚村狮子岩,海拔2207m,最低为东南部曲水乡高山寨村土卡河与李仙江交汇处,海拔317m,高差1890m。

XX县气候属低纬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18。

7℃。

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12.1℃;

最热月6、7月,月均气温22。

2℃。

全年基本无霜,年均有霜日仅2-3天。

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位于全省前列。

年均降雨天数178天。

年均日照1886小时,相对湿度为85%,蒸发量为1478毫升。

境内江河纵横,水源丰富,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30条江河及200多条溪流。

以康平乡营盘山为分水岭,营盘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属澜沧江水系,营盘山以东河流注入李仙江,属红河水系.其中勐野江发源于县城部糯扎河,先后转东南、西、西北、北与把边江汇合,全长94km,支流40余条.李仙江发源于南涧县宝华乡,沿XX东北边境流入越南,境内长103km,支流60余条。

2.1.2行政区划

XX全县XXXXX乡5乡,XX农场,共7个乡镇,1个农场。

辖区面积为:

3428.33平方公里,总人口11。

76万人。

辖2个镇、5个乡,2个居委会、48个村委会。

XX县各乡镇行政辖区统计表

乡镇名称

村委会名称

东城、西城;

农村、大新、朵把、江边、桥头、大寨、牛倮河

整董、曼滩、滑石板

么等、络捷、田房、和平、哈播、嘎勒

江西、联合、李仙、巴嘎、平掌、明子山、洛洒、隔界、南旺、中会

水城、良马河、板河、海明、前进、龙马

营盘山、大树脚、曼老街、曼克老、中平、勐康、瑶家山、两棵树、界碑

绿满、坝伞、拉珠、田心、龙塘、高山寨、怒那

2.2已有资料分析情况

根据《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云南省集体土地调查测绘技术方法指南》、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相关技术要求及本项目建设单位需要了解情况,本项目实施是在以往确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1:

1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结合已有的1:

10000遥感正射影像图,逐宗实地调查补充调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查清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权属、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和利用情况,掌握每宗土地的权属状况及利用状况并进行确权登记。

目前,已收集的资料包括:

2.2.1测量控制点资料

二调(城镇部分)的各类等级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其他控制点成果,点之记文件,控制点计算资料、技术总结等。

分析:

西安80平面坐标系、国家85高程基准,主要分布于XX县城所在地勐烈镇周围,其余乡镇基本没有覆盖,可利用范围很小,测绘控制点将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测设。

2.2.2遥感影像图

2。

5米分辨率的1:

10000遥感正射影像图,近三年的部分国家卫片执法监测卫星影像数据等.

5米分辨率1:

10000遥感正射影像图精度低,云层覆盖相对较多;

卫片执法监测影像只是一些图片且范围很小,可利用程度低;

可考虑购买主要城镇及中心村1:

2000航空正射影像图.

2.2.3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包括行政界线、土地利用现状、地貌数据等。

二调数据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的基准,结合二调各类数据制作工作底图完成调查工作.

2.2.4土地变更调查数据

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基础上开展的2010、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中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分析:

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未验收,2010年土地变更资料只供参考。

2.2.5地形、地籍图件资料

建制镇已发证部分的地籍图、宗地图、宗地草图及其他相关资料.

建制镇已发证部分资料填写不规范,不满足本次调查的标准,需要核实补充个别属性字段并完成入库.

3引用文件

3.1法律法规及行政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03—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主席令[1986]第43号1986-04—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2007]第62号2007-03—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主席令[1995]第50号1995-06-3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2004]第28号2004—08-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1998—12—24);

7、《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004-10—21);

8、《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2009—12—31);

9、《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2008—7—8);

10、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2011-5—16);

11、《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2008-2-7);

12、《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17号令2003—3-1)

13、《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2007-12—30);

14、《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2009—6—17);

15、《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土[籍]字第26号1995-5—1);

16、《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2001年11月)。

3.2引用技术标准及文件

1、《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

2、《云南省集体土地调查测绘技术方法指南》;

3、《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建库标准》;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5、《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

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7、《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8、《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

9、《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

1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

11、《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

1—2007);

12、《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1008—2001);

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13989—1992);

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1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1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19、《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15968-1995);

2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21、《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技术规范》(CJJ/T73—2010);

22、《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3003-2010);

2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

2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

2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4.1技术指标

符合《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及《云南省集体土地调查测绘技术方法指南》要求,保证一次验收合格。

4.2成果要求

4.2.1调查比例尺及分类体系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比例尺为1:

10000.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的比例尺为1:

2000。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采用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所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体系

一级类

二级类

含义

编码

名称

0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宽度<1。

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

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1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和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3

其他园地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03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1

有林地

指树木郁闭度≥0。

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032

灌木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033

其他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10-19%的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0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043

其他草地

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05

商服

用地

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

051

批发零售用地

指主要用于商品批发、零售的用地。

包括商场、商店、超市、各类批发(零售)市场,加油站等及其附属的小型仓库、车间、工场等的用地

052

住宿餐饮用地

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饮服务的用地.包括宾馆、酒店、饭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餐厅、酒吧等

053

商务金融用地

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以及经营性的办公场所用地.包括写字楼、商业性办公场所、金融活动场所和企业厂区外独立的办公场所等用地

054

其他商服用地

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

包括洗车场、洗染店、废旧物资回收站、维修网点、照相馆、理发美容店、洗浴场所等用地

06

工矿仓储用地

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采矿、物资存放场所的土地

061

工业用地

指工业生产及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附属设施用地

062

采矿用地

指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

063

仓储用地

指用于物资储备、中转的场所用地

07

住宅

指主要用于人们生活居住的房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

071

城镇住宅用地

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用地

072

农村宅基地

指农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

0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风景名胜、公共设施等的土地

081

机关团体用地

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的用地

082

新闻出版用地

指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的用地

083

科教用地

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的科研、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的用地

084

医卫慈善用地

指用于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急救康复、医检药检、福利救助等的用地

085

文体娱乐用地

指用于各类文化、体育、娱乐及公共广场等的用地

086

公共设施用地

指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包括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信、消防、环卫、公用设施维修等用地

087

公园与绿地

指城镇、村庄内部的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街心花园和用于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

088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指风景名胜(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等)景点及管理机构的建筑用地.景区内的其它用地按现状归入相应地类

09

特殊

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土地

091

军事设施用地

指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

092

使领馆用地

指用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办事处等的用地

093

监教场所用地

指用于监狱、看守所、劳改场、劳教所、戒毒所等的建筑用地

094

宗教用地

指专门用于宗教活动的庙宇、寺院、道观、教堂等宗教自用地

095

殡葬用地

指陵园、墓地、殡葬场所用地

10

交通运输用地

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的土地。

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各种道路用地

101

铁路用地

指用于铁道线路、轻轨、场站的用地.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林木等用地

102

公路用地

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地。

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汽车停靠站、林木及直接为其服务的附属用地

103

街巷用地

指用于城镇、村庄内部公用道路(含立交桥)及行道树的用地。

包括公共停车场、汽车客货运输站点及停车场等用地

104

农村道路

指公路用地以外的南方宽度≥1。

0米、北方宽度≥2.0米的村间、田间道路(含机耕道)

105

机场用地

指用于民用机场的用地

106

港口码头用地

指用于人工修建的客运、货运、捕捞及工作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107

管道运输用地

指用于运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的地上部分用地

1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指陆地水域,海涂,沟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已垦滩涂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用地

111

河流水面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水面

112

湖泊水面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113

水库水面

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114

坑塘水面

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115

沿海滩涂

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包括海岛的沿海滩涂.不包括已利用的滩涂

116

内陆滩涂

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

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

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

包括海岛的内陆滩地。

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

117

沟渠

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

0米、北方宽度≥2。

0米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

118

水工建筑用地

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

119

冰川及永久积雪

指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

12

其他

土地

指上述地类以外的其它类型的土地

121

空闲地

指城镇、村庄、工矿内部尚未利用的土地

122

设施农用地

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123

田坎

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宽度≥1。

0米的地坎

124

盐碱地

指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

125

沼泽地

指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沼生湿生植物的土地

126

沙地

指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不包括滩涂中的沙地

127

裸地

指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

或表层为岩石、石砾,其覆盖面积≥70%的土地

4.2.2数学基础

4.2.2.1平面坐标系统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平面坐标系统为“1980西安坐标系”;

2、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调查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与之有联系的独立坐标系。

4.2.2.2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2.3投影方式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采用标准3°

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2、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采用3°

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4.2.2.4度量单位

1、长度单位:

采用米(m)保留2位小数;

2、面积计算单位:

采用平方米(m2),保留两位小数;

3、面积统计汇总单位:

采用公顷(hm2),保留两位小数.

4.2.2.5分幅及编号

1、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的图幅划分及编号。

调查区域面积大于一幅50cm×

50cm正方形分幅编制,1:

2000图幅尽量以整公里格网线为图廓线,底图的图号以该图幅西南图廓点坐标的公里数编注,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横线相连,取至公里整数。

调查区面积小于一幅50cm×

50cm图时,按自由分幅编制。

2、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图件名称。

农村建设用地调查地籍图、正射影像图上应加注图幅名称。

图名应以本图幅内主要村庄名称或地理名称命名。

一个调查区内的图幅名称不应重复.当测区已有比例尺地形图时,农村建设用地图件的分幅与编号方法亦可沿用原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3、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所采用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

10000,分幅与编号按标准比例尺分幅与编号方法。

4.3权属调查要求

4.3.1调查内容

4.3.1.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的历史现实,按照“主体平等”的原则确定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

全面查清辖区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状况,包括宗地的界址、范围、界线、面积、用途(地类)等。

具体内容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