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347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docx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

锅炉整套启动技术措施

一、锅炉启动前准备

1.燃煤、燃油、除盐水储备充足,且质量合格。

2.各类消防设施齐全,消防系统具备投运条件并按规定投运。

3.所有热力机械工作票已结束并收回,临时设施已拆除,冷态验收合格。

4.动力电源可靠,备用电源良好。

主控室表盘仪表齐全,校验合格,现场照明及事故照明、通讯设备齐全良好。

5.按有关检查卡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

6.炉膛、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预器等处无渣块和杂物,管壁清洁,炉墙完好,烟风道人孔门、看火、打焦孔、检查孔完好,确认内部无人后,关闭各孔门。

膨胀指示器刻度清晰,指示正确。

7.所有油枪,高能点火器已清理干净并进退灵活,所有油枪滤网已清理干净。

8.检查燃烧器摆动灵活,摆动角正确,开度指示与实际相符。

9.点火前8小时,投入电除尘灰斗及磁轴加热,投入振打装置。

10.检查制粉设备系统正常,原煤斗上一定的煤量,磨煤机油系统试验及启动正常。

11.各安全阀、动力泄压阀部件完好,疏水排汽均畅通。

12.各吹灰器及烟温探针完好可用,并已退出。

13.炉膛火焰工业电视装置完好,冷却风门开启,摄像探头进退自如。

14.灰沟无杂物,盖板齐全,除渣设备完好,检查并开启炉底液压关断门,投入炉底水封,检查溢水正常。

15.做吸、送风机油泵联动试验正常后,按规定投运。

16.投运其它辅机润滑油系统并检查油温、油压正常。

17.投运捞渣机。

18.投运辅汽至磨煤机消防、油枪雾化蒸汽系统。

二、机组冷态启动

1、锅炉上水前的检查

1)给水系统所有放水手动门关闭,所有充氮门关闭;

2)省煤器再循环门、入口联箱疏水门关闭;

3)水冷壁下联箱放水门、下降管排污门、反冲洗门关闭;

4)邻炉加热各分路门、总门及疏水门关闭;

5)连排各手动门、电动门、事故放水门关闭;

6)过、再热减温水总阀、分路阀、反冲洗阀关闭;

7)吹灰系统进汽各分路门、总门关闭;

8)投入汽包就地水位计及平衡容器;

9)联系热控投入给水系统各表计;

10)检查汽包及过、再热器空气门开启;

11)检查过、再热器疏水门开启;

12)汽包加药门开启;

13)检查给水、炉水、过、再热蒸汽采样门开启。

2、锅炉上水

1)锅炉上水的规定及注意事项

a.除氧器水质合格后,上水温度控制在50~70℃;

b.夏季上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上水的温度应确保汽包壁温大于20℃,上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应不超过28℃,否则应提高除氧器水温并控制上水速度,上至汽包最低可见水位,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观察水位变化情况;

c.上水过程中应检查给水管路、省煤器、水冷壁及联箱、汽包等设备无泄漏及水冲击、振动现象;

d.检查和记录锅炉的各部膨胀指示器数值。

2)锅炉底部加热系统投入

3)投入加热前根据炉水水质投入锅炉加药系统运行;

4)联系邻炉送汽,打开管道和加热联箱疏水门,打开进汽电动门,微开进汽手动总门进行充分暖管,各疏水管见汽后,全关疏水门。

逐个缓慢开启各蒸汽加热分路手动门送汽到底部联箱,调整进汽总门控制进汽量,投入及加热期间控制蒸汽压力在0.8~1.2MPa范围内,压力低时及时进行调整,防止水倒流入辅汽联箱;

5)加热时,汽包水位会上升,此间应注意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加热过程应缓慢进行,控制汽包壁上下温差<40℃;

6)投炉底加热期间,注意监视、检查辅汽联箱运行状态,严防炉水倒灌;

7)投炉底加热期间,注意监视、检查汽轮机缸温变化和盘车运行情况;

8)锅炉底部加热过程中注意事项

a.投运炉底加热过程中严禁通风;

b.加热应缓慢进行,炉水升温率≤40℃/h;

c.管道振动时,应关小加热门或停止加热;

d.加热过程汽包壁各点温差≤40℃,如汽包壁温差超过40℃应停止加热,待壁温差减小后重新投入;

e.锅炉底部加热停止后,检查水冷壁各下联箱加热手动门关闭严密;

f.汽包下壁温度加热到100℃~120℃时,可停止加热,冲洗水位计一次,通知热工和检修冲洗表管和热紧螺栓。

由化学进行炉水化验合格后,锅炉方可点火;

g.投底部加热前及加热期间,火检冷却风必须正常投入;

h.底部加热停止后应记录膨胀指示一次;

9)停止底部加热

10)逐渐关闭各下联箱加热门(注意调整辅汽联箱压力);

11)关闭前、后侧加热总门;

12)关闭辅汽联箱至锅炉底部加热供汽总门;

13)开启炉底加热蒸汽管疏水门及底部加热联箱疏水门,疏

水完毕后关闭。

3、锅炉点火

(1)点火前的准备

1)锅炉主保护传动合格且在投入位(七天内未点火启动应重新传动);

2)确认火检冷却风机运行正常,检查风压>6KPa;

3)检查空预器、吸风机、送风机具备启动条件;

4)预热器手动盘车无卡涩后,将空预器电机调至低速,启动两台空预器,检查空预器运行正常,切至高速,辅助电机投入备用;

5)投入炉膛烟温探针,投入炉膛火焰电视,开启各燃料风、辅助风风门;

6)烟风通道建立后,分别启动吸风机、同侧送风机,启动电流应在正常时间内恢复至空载电流,检查吸、送风机运行正常;

7)启动另一侧吸、送风机,调整风量到30~35%BMCR,炉膛压力保持-100±50Pa,吸风机投自动,确认电机联锁投入;

8)暖风器疏水、暖管正常后投入;

9)启动燃油泵,检查系统无漏油;

10)锅炉燃油循环至炉前,打开炉前进油和回油手动门,打开各只油枪进油手动门,油枪吹扫隔离手动门;

11)燃油吹扫蒸汽系统暖管,结束后关闭系统疏水,开启蒸汽吹扫总门。

12)燃油系统泄漏试验

13)油泄漏试验结束,调节炉前来油调节阀,维持系统油压3.0MPa,复位OFT。

(2)锅炉点火前吹扫

1)炉膛吹扫条件都满足后,FSSS装置应建立“吹扫准备好”信号且显示,此时,可按“炉膛吹扫”按键,则开始5分钟的锅炉吹扫计时,在5分钟吹扫计时周期内,上述任一吹扫许可条件不满足,均应使吹扫中断,计时清零,须待上述所有条件重新满足后再次启动锅炉吹扫且重新开始进行吹扫计时,直至计时完成。

2)吹扫完成后自动复位MFT。

如果60分钟之内不点火,将引起MFT动作,必须重新进行点火前吹扫。

3)炉膛吹扫完毕后,应采用实际传动负压定值来检测保护定值(机组首次启动、大、小修后执行),禁止采用短接信号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3)锅炉点火

1)打开燃油快关阀、各油枪进油手动门,调整燃油压力2.9-3.2MPa,调整油层二次风门至30%-40%,油层上下层二次风门至适当位置,开启油层相邻周界风,关闭其它层二次风门,调整二次风压至1.5kPa左右;

2)投入第一只油枪运行成功后,需及时调整油枪的二次风门开度,使油火焰燃烧稳定,然后可对角投入第二只油枪运行,并根据其燃烧情况,调整二次风;

3)锅炉点火后应就地查看着火情况,确认油枪雾化良好,配风合适,确保油火焰明亮,烟塔无黑烟。

如发现某只油枪无火,应立即关闭其油角阀,对其进行吹扫后,重新点火。

如果出现某只油枪无火且其油角阀关不上,应立即到就地关闭其进油手动门;

4)锅炉点火后,脱硫系统应投入正常运行;

5)在锅炉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时空预器应连续吹灰;

6)锅炉点火初期应注意切换油枪运行,半小时切换一次,切换时应先投入准备投运的油枪,待燃烧稳定后,再退出需停运的油枪;

7)投运油枪时应对角投入运行,先投下层油枪,根据升温升压速率规定进行增减油枪;

8)点火后,加强锅炉底部的排污,使水质尽快合格,并尽快建立正常水循环;

9)锅炉点火后,密切监视启动初期炉膛出口烟温应不超过538℃,两侧烟温偏差应<50℃。

当烟气温度升高到538℃时,必须退出烟气温度探针,防止烟温探针烧损;

10)将未运行燃烧器的二次风控制挡板保持10%左右的开度,防止燃烧器喷口的损坏;

11)新机组的首次启动,要严密监视锅炉的受热膨胀情况;

12)汽包压力升到0.1MPa时,冲洗汽包就地水位计;

13)汽包压力升到0.2MPa时,关闭汽包及过热器系统空气门;

14)汽包压力达到0.5MPa时,关闭锅炉顶棚过热器疏水门,通知检修和热工人员分别进行热紧螺丝和仪表疏水;

15)汽包压力达到2.7MPa时,若主汽温已达278℃,5%启动疏水旁路阀全关。

16)汽包压力达到1MPa、2MPa、3MPa时各定排一次;

17)调整锅炉燃烧,当主蒸汽压力达到3.47MPa时,应适当减少燃料量,保持汽压稳定,当主汽温度达到320℃时,汽轮机即可冲转。

如果此时汽温低于320℃,应加强燃烧提高汽温,但炉膛出口烟温不得大于538℃。

当炉膛出口烟温大于538℃时,撤出烟温探针。

18)汽机冲转时,锅炉维持低水位(-100mm),调节燃烧,稳定汽温汽压。

汽机冲转后,关闭炉本体各疏水门,根据化学要求开启加药、取样一次门、连排门;

19)正常点火方式为小油枪系统点火。

4、采用少油油枪方式点火

(1)少油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少油点火就地控制柜电源是否正常;

2)检查系统各管路、阀门完好;

3)打开(微开)少油点火系统主回油管路手动截止阀;

4)打开少油点火系统主进油管路手动截止阀;

5)检查主进油管路自立式稳压阀后油压,确认为0.7MPa-1.8MPa范围内;

6)打开少油点火系统燃油各支管路手动截止阀,无漏油;

7)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正常,打开吹扫支管路手动截止阀;

8)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具备启动条件。

9)检查A磨入口热风加热器已具备投运的条件(蒸汽压力>1.0Mpa,蒸汽温度>300℃;

(2)启动顺序:

1)投运工业电视;

2).少油点火相邻层二次风门开度10%,少油点火层周界风初始开度在10%。

调节其它层二次风,维持入炉总风量30%左右;

3)启动一台密封风机运行;

4)启动一次风机,调节小油枪母管油压1.5MPa,助燃风压力3.5-4.5KPa,检查小油枪雾化空气总管压力为0.55Mpa左右;

5)检查出口压力正常,尽可能降低磨煤机的密封风压差,以保证磨煤机不出现漏粉现象为原则,投入密封风机联锁。

(3)少油点火

1)接点火指令,少油点火允许,确认系统切换到少油点火模式,选择任意一角少油点火燃烧器点火;

2)发出点火指令,查按以下程序点火:

开管道吹扫阀20秒→关管道吹扫阀→开雾化空气阀→进点火枪→点火枪到位反馈信号收到后,开油阀、点火枪打火20秒→若点火枪打火期间内,油火检有火,退点火枪,点火成功;

若20秒后,油火检检测无火,顺停油阀、压缩空气阀、开吹扫阀,开吹扫阀,进入停止程序:

发出停止指令→关油角阀→关雾化空气阀→开管道吹扫阀20秒→吹扫结束后,关吹扫阀;

a)若少油点火燃烧器火检无火,则该少油点火燃烧器点火失败,自动关油阀,重新启动该少油点火燃烧器;若再次启动失败,应检查并排除故障,少油点火燃烧器均点火成功后,检查着火良好,配风合适,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启动风道燃烧器。

(4)少油点火煤粉燃烧器运行

1)热一次风温度达177℃以上;一次风管道风速不低于18m/s;各少油点火燃烧器均运行正常;

2)调整A磨入口一次风流量(投运后磨煤机参数满足前提下,尽量保持低限);

3)A磨启动条件满足后启动A制粉系统运行。

初始投粉量10~15t/h,即磨煤机最小出力;

4)在投粉过程中,有关人员确认燃烧器出口煤粉着火情况;

调节入炉总风量,维持在30%B-MCR风量;

5)根据锅炉升温升压的要求,继续投粉量,在增加投粉量的同时,适当调整一次风速,维持不堵粉的最低一次风量,投粉量的增加速度一般为6~10t/h;

6)如果炉膛燃烧状况良好,在增加投粉量的过程中,将少油点火层或相邻层二次风门适当开大,同时调整入炉总风量;

7)在少油点火燃烧器投运时要密切注意少油点火煤粉燃烧器的壁温变化情况。

当壁温上升较快且温度超过600℃以上,要适当提高一次风速;当壁温超过750℃时,为保护煤粉燃烧器,须立即手动停止该少油点火燃烧器,分析原因;

8)空预器出口热一次风温满足磨煤机干燥剂出力要求时,可退出小油枪暖风器,打开冷一次风电动关断风门;

9)炉膛出口烟温温度达到450℃、炉膛内火焰明亮,根据锅炉负荷要求可投入其它层煤粉燃烧器,当一次风压不能满足时,启动另一台一次风机;

10)当负荷加至允许炉膛无油稳燃且炉内燃烧状况良好,可退出少油点火模式,然后逐只停掉少油点火燃烧器;

11)停炉负荷降至50%时,根据炉内燃烧状况,投入四角少油点火燃烧器,逐步停止上层制粉系统,A磨煤机停运后,停止少油点火燃烧器。

(5)少油点火系统运行维护注意事项

1)锅炉启动前应做的少油点火试验项目:

火焰丧失、燃料丧失、MFT;

2)要定期清理少油点火系统燃油管路过滤器;

3)锅炉正常运行后,少油点火系统退出运行时,需首先切换为正常模式,然后才能停止少油点火燃烧器;

4)在少油点火燃烧器投运时要密切注意煤粉燃烧器的壁温变化情况,如果温度上升较快,且温度超过600℃以上,需提高该一次风速;

5)如果温度超过750℃以上,且有继续上升趋势,停止本角少油点火燃烧器,检查超温原因;

6)若煤质太差,可改用大油枪启动;启动1小时后,投入少油点火系统;

7)达到冲转参数前,启动第2套制粉系统(启动第2套制粉系统时B磨优先)时,先低煤量启动,然后逐渐增加,以保证燃烧效果;

8)少油点火器投运期间,摆动火嘴角度不可超过45~55%范围;

9)点火器出现故障,不得强行点火;

10)点火器在投入前要进行吹扫,停运后吹扫时首先开启点火器,打火确认后开吹扫阀,吹扫20秒,关闭吹扫阀。

三、安全注意事项

1.机组启动试运应按整组启动调试措施进行,试运中进行的各项试验应按专门的试验措施根据试验程序统一安排,试验人员应服从试验指挥的安排;

2.所有运行操作严格按照《电业工作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3.机组启动及带负荷过程中锅炉参数应严格按照制造厂提供的启动曲线进行调整,特殊情况可根据要求按照规程规定进行调整;

4.启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汽水品质在规定的范围内;

5.各转动设备在启动前、后及带负荷后都应全面检查;

6.注意烟道内部温度变化,防止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7.异常情况下,按《运行规程》规定处理;

8.燃油期间应注意油压自动控制正常,避免燃油系统压力过高或过低;

9.在各阶段暖机期间应对机、炉、电各辅机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

10.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应加强对锅炉各受热面金属温度的监视,防止超温;

11.在机组启动燃油期间应加强对空预器吹灰,防止空预器产生低温腐蚀及二次燃烧;

12.整个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质合格;

13.整个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机组点火、升压、冲转、并网、带负荷各阶段的操作,应按照《机组冷态启动曲线》来进行;

14.据汽温情况,及时投入过热器一、二级减温水和再热器减温水,严防过热器和再热器超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