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35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Abstract:

Asanessentialpartofinterpretationteachingforundergraduatetranslation-majors,testingandassessingofinterpretationisawaytogainthefeedbackinformationforteachingandtoassessthequalityofinterpretingteaching,whichwillfurtherimprovetheinterpretationteaching.Atfirst,thispapermakesan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thetestingandassessingofinterpretationforundergraduatetranslation-majors.Thenitexplorestheconstructionofatestingandassessingsystemofinterpretationsuitableforundergraduatetranslation-majors,whichincludesthecon-tent,themethodandthestandard.Atpresent,itishightimetofurthertheresearchonthemethodofinterpretationtesting,unifythestandard,standardizethecontentoftestingandassessingofinterpretation,defineexplicitandde-tailedgradingrules,improv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interpretationtestinganddevelopasharedsmall-scaletestitembankforinterpretationcourse.Onlyinthisway,canthequalityoftestingandassessingofinterpretationbeimprovedandmorequalifiedinterpretersbecultivatedforthesociety.

Keywords:

undergraduatetranslation-majors;

interpretationteaching;

testingandassessing

1.引言

自从2006年教育部批准三所高校试点增设本科翻译专业以来,先后有40多所高校获准招收本科翻译专业学生。

目前,已经有两届翻译专业学生毕业正式走上工作岗位。

然而,这些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潜力却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实际翻译能力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有必要根据市场需求做调整,尤其有必要加强学生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作为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译的测试与评估意义重大。

口译课程测试一般有三大功能:

信息反馈、成绩评定和人才选拔。

口译课程测试能为师生双方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评定功能是口译课程测试的一个主要功能,也是教师用得最多的用来评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功能,例如学期结

*本文系第一作者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兴本科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由第二作者主持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09BYY029,以及第一作者主持的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教研项目“交互性模式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束时教师往往利用考试成绩给学生评等级、发证书(评定学生合格与否。

考试的评定功能与考试的反馈功能不同,强调的是教学的结果。

口译课程测试的选拔功能则是指利用考试成绩对人才进行选拔的一种功能。

笔者所在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兴本科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课题组设计了一份《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http:

//evote.hynu.cn,该问卷第四部分是关于本科翻译专业人才测试体系与课程考试形式的调查。

其中一项关于建立本科翻译专业人才测试评估体系的目的的调查,题目如下:

您认为建立本科翻译专业人才测试评估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可多选A.衡量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B.了解学生翻译水平现状;

C.促进翻译专业教学改革;

D.促进翻译专业课程建设;

E.其他。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选择A、B、C、D的占了绝大多数。

其中选择A的网络问卷占51.69%,书面问卷占52%,平均比率为51.85%。

选择B的网络问卷占69.08%,书面问卷占61%,平均比率为65.04%。

选择C的网络问卷占56.52%,书面问卷占57%,平均比率为56.76%。

选择D的网络问卷占60.87%,书面问卷占46%,平均比率为53.44%。

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建立本科翻译专业人才测试评估体系可以衡量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了解学生翻译水平现状,有利于教师更客观有效地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翻译专业教学改革,促进翻译专业课程建设。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的测试作为本科翻译专业人才测试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衡量口译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对测试对象的口译能力进行准确客观公正科学的测量与评估,也是了解学生口译水平现状,检验本科翻译专业学生是否掌握了从事口译实践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检测其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根据测试与评估结果改进自己的口译学习,为毕业后胜任口译实践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有助于促进翻译专业教学改革,促进翻译专业课程建设。

2.适合本科翻译专业的口译测试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鉴于我国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必要构建适合本科翻译专业的口译测试与评估体系,包括确立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理论支撑,完善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内容,改革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的测试与评估的方式,确定明确细化的口译测试评分细则,提高口译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共享的小型口译试题库。

2.1确立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理论支撑

自从2006年教育部批准开办新兴本科翻译专业以来,我国各本科院校翻译专业的口译测试与评估一直没有系统科学的理论作支撑。

仲伟合教授2011年在《中国翻译》第三期发表了“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一文,其中第九部分提到了翻译测试与评估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该文中也没有提及适合指导口译测试与评估的理论。

相对国外语言测试与评估理论研究而言,目前我国对于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理论的研究依然较为薄弱,主要依靠借鉴国外已有的语言测试与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国际上掀起了一股语言测试与评估理论研究的热潮,代表人物有LyleBachman,代表著作是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1990;

还有CharlesAlderson,CarolineClapham&DianneWall合著有LanguageTestConstructionandEvaluation(1995;

以及DouglasBrown,代表著作为LanguageAssessment:

PrinciplesandClassroomPractices(2004等。

我国学者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关注国外语言测试与评估理论并先后发表了相关著作。

在以上提到的语言测试与评估理论的研究者中,Bachman是最早进行该方面理论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在1990年提出了著名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Bachman1990,该理论认为语言测试的内容主要是检测测试者的交际能力,而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与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语言知识(languageknowledge、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和心理生理机制(psychophysiologicalmechanisms。

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被认为是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对美国乃至全球包括口译测试在内的语言测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传统的语言测试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

21世纪初期这一理论引入我国后,一些专家学者围绕该理论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蒋凤霞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专门研究交际法测试理论在口译测试中应用的专著———《交际法测试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测试模式研究》。

在该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3年第2期

书中,作者认为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是设计和执行口译测试的最佳方式之一。

笔者所在学院翻译专业口译教师近年来在设计口译试题和进行口译测试过程中运用了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模拟口译工作情境,采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情景型模式,同时运用计算机辅助口译教学系统、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口译模拟实训室设计和执行口译测试,学生反映效果比过去采用录音机、录像机、光碟机播放音像材料进行口译测试的效果更好、更客观,更易于与市场口译人才需求接轨,提高了口译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鉴于当前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广泛影响,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可以采用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作为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理论支撑。

2.2完善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内容

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口译人才,使之具备良好的原语听辨理解能力、优秀的目的语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记忆能力、一定的百科知识。

根据这一目的,厦门大学陈菁博士参照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口译测试与评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心理能力。

其中知识能力是指学生对原语和目的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语言知识既包括两种工作语言的语法、语音和词汇,也包括语篇知识、言语知识和社会语言学知识。

技能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译交际的能力,主要包括瞬时记忆、公众演说(包括声音质量、说话风格、表情、语速、眼神、手势、口译笔记、概述、释译、应对策略、职业水平(穿着得体、立场中立、守时等;

心理能力是指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也即心理素质(陈菁2002。

笔者赞同陈菁博士的观点,认为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不能只限于考查书本内容知识,应该对口译课程的应试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包括口译知识、口译技能以及应试心理素质。

从去年起,笔者所在学院本科翻译专业口译知识的测试与评估开始按照仲伟合(2011提出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测试内容较之以前更加侧重跨文化交际中原语和目的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翻译知识与技能,且口译技能的测试与评估运用了计算机辅助口译教学系统、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在模拟真实口译工作环境的基础上,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译交际的能力和心理能力。

学生普遍反映贴近真实的口译测试过程虽然让他们感觉紧张,但是能够更好地锻炼其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

2.3改革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方式

整体而言,当前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方式较为传统,且尚无统一的标准。

传统的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方式大多采用口头朗诵或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两种语言的互译,一种情况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口译直接打分,另外一种情况是学生的口译被录音,考试后老师听录音再评分。

这样一来,口译的评估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而且,目前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的测试大多为两种语言之间的句子或短篇的互译,一方面,材料的选择缺乏系统科学性,无法涵盖口译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由于测试考官与学生互相熟悉,朗诵或录音的语音大多也是考生所熟悉的,与真实的口译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差别,从而无法判断真实的口译工作环境中学生的具体表现,也就无法对测试对象的心理素质进行准确评估,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与规范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方式。

笔者所在课题组设计的“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第四部分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考试形式的调查,题目如下:

您认为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考试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

备选答案如下:

A.在普通语言实验室测试学生的基本口译知识和能力;

B.营造口译现场,让学生完成口译任务,测试学生的基本口译知识和能力;

C.直接参与真实口译活动,根据现场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口译能力、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进行综合评定;

D.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

选择B与C的占了绝大多数。

其中选择B的网络问卷占57%,书面问卷占32%,平均比率占44.5%;

选择C的网络问卷占37.2%,书面问卷占41%,平均比率占39.1%,两项合计达83.6%,也就是说调查对象大都赞同口译测试时有必要模拟口译现场或让其直接参与真实口译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对其口译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进行综合评定。

根据Bachman(1990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在设计测试时(包括口译测试在内,应当考虑测试的信度、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影响性、可操作性等重要因素。

笔者所在学院外语系结合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参照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于本科翻译专业口

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

在口译教学时运用了计算机辅助口译教学系统、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和口译模拟实训室,在设计与实行口译测试时主要采用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模拟真实环境进行测试,再现了口译的信度、效度、真实性、交互性等特点,学生反映口译测试与评估较之过去更加准确和公正。

2.4确定本科翻译专业明确的口译测试评分细则

刘润清(1991:

86-87,239-241认为,翻译测试是主观测试,评分可以参考作文评分方法,例如机械法(mechanicalmethod、印象法(impressionmethod和分析法(analyticalmethod。

机械法也称计算错误法,依据错误数量扣分,但对不同性质的错误扣同样的分数并不科学。

这种方法反映了“分割式的语言观(atomisticviewoflanguage”(李筱菊2001:

87,将语言形式分解,并不符合现代语言教学和测试的主流观点。

印象法则完全凭阅卷人的主观印象。

而分析法也称分项评分法,即按照评分标准分项评分,等级的评定也容易流于主观,其“随意性主要体现在对要素和权重的规定上”(邹申2005:

413。

国内现行的口译测试通常通过直接测试的形式来评估口译能力。

目前我国三大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基本采用机械法或分析法进行评分。

虽然《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2012的出台为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出了明确方向,也为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依据,但目前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至今还没有出现具体统一的测试与评分细则。

不过目前已经出现了几种比较具体的测试与评估模式,具体如下(转引自冯建中2005:

厦门大学1996年提出的“口译测试评估表”把口译评分标准分为信息完整/完整性、准确程度、语言表达、流利程度/速度、清晰程度、应变能力等六项,其中前两项各占30%,其余各项占10%,每一项又划分了不同的分数段,台湾辅仁大学的杨承淑于2000年也推出了“口译专业考试评分表”,把评分标准划分为“忠实、表达、语言、时间控制”四个项目,其中忠实占50%,表达占30%,语言占20%,时间控制为上下浮动2%,另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于2001年推出了“口译测试评估表”,把测试分为外译中、中译外和视译三类,列出了“反应速度(15%、理解(35%、表达(35%、心理素质(15%”四个标准,并且对每条标准进行了细化并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厦门大学陈菁博士在2003年编制了一份“口译测试量化细表”(陈菁2003。

她把口译测试的内容划分为知识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言外知识、技能能力(包括瞬时记忆、公众演说、口译笔记、概述、释译、应对策略、职业水平和心理能力,其中第一项占35%,第二项占50%,第三项占15%,各项也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总体来说,这四种评估标准各有优劣。

参照之前提到的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口译测试与评估标准应该包含六个特性:

即:

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estingness、影响性(impact和可操作性(practicality。

笔者所在学院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的测试与评估评分标准目前综合借鉴了厦门大学1996年提出的“口译测试评估表”以及陈菁2003年编制的“口译测试量化细表”。

笔者认为本科翻译专业当前有必要根据口译测试与评估的目的、内容、方式以及考试大纲等因素逐步统一规范评分标准,以信度、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影响性、可操作性为准则,使口译课程的测试与评估真正达到准确客观公正科学的目的,尽量避免口译测试过程中出现失信、无效、主观性、模糊性、不可操作性等问题。

2.5提高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翻译专业口译课程测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信度和效度。

口译课程测试信度是指口译课程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

也就是说,口译课程测试的成绩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口译水平。

口译课程的测试信度(testingreliability主要涉及口译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这两个方面。

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

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

效度指的是测试与测试目标的关联程度。

效度与信度是相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度要求语言测试注重语言的整体性与艺术性,测试题目的多样性,以及测试内容与形式尽量接近语言运用的实际。

本科口译课程的测试效度(testva-lidity指一套口译测试题目与应该测试的内容的对应程度。

也就是说,口译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内容。

当前我国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测试题目的信度和效度都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口译课程测试的信度,应当尽量使口译测试试题覆盖所学内容;

口译测试试题的难度要控制得当,题量要合适,题目要求要准确、清楚;

考试的时间应得当,考试的程序应严格划一;

口译测试的评分标准必须客观统一;

要增强考生对应试环境的适应

性,端正口译测试动机。

同时,为了提高翻译测试的效度和信度,编制试题时应采用兼有主、客观题型特点的填空题、简答题、译文比较、改译题等,用多种题型测试同一能力,尽可能减少各种题型自身的不利影响。

2.6建立小型口译课程共享试题库

目前我国本科课程口译测试尚未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行的题库,当前建设本科口译课程共享试题库是使口译课程测试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当然,要建立一个系统、科学、规范、可行的口译课程共享试题库并非易事,首先必须保证口译课程试题库内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必须保证试题编写的科学性、试卷套数的充分性、测试时间的客观性、测试分数的可比性、组织的严密性、内容覆盖面的广泛性,以及口译课程学生能力的预测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

因此,小型口译课程试题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进行部署。

本科口译课程测试也可以分为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两个科目。

口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可采用听译笔答的方式进行,分为“判断”、“短句选项”、“篇章选项”和“听力综述”四个部分。

口译实务科目可由“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个专业类别组成,采用现场录音方式进行。

汉英口译和英汉口译题量各占50%。

以此标准编写口译课程测试试卷大约500套,每套试题考试时间总长为60分钟。

如能建立小型口译课程共享试题库,每次测试时老师可以采取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这样既有利于保证口译课程测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还可以避免出现同一套试题重复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保证口译课程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3.结论

目前我国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的测试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典型的问题,诸如尚未建立统一的本科翻译专业人才测试评估体系,口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口译课程的测试理论研究较薄弱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口译课程测试的内容不科学,测试的手段与方式较落后,测试与评估偏主观等问题的出现。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本科翻译专业的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体系。

只有加强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理论的方法研究,逐步统一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标准,进一步规范口译课程测试与评估的过程,才能有效提高本科翻译专业口译课程质量,促进翻译专业教学改革,促进翻译专业课程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口译工作者。

参考书目

[1]BachmanLF.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M].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2]AldersonC,ClaphamC&WallD.LanguageTestConstructionandEvalu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55.

[3]BrownD.LanguageAssessment:

PrinciplesandClassroomPractices[M].NewYork:

LongmanPress,2004.

[4]陈菁.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J].中国翻译,2002,(1:

53-

55.

[5]陈菁.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J].中国翻译,2003,(1:

69-70.

[6]冯建中.论口译测试的规范化[J].外语研究,2005,(1:

56-57.

[7]蒋风霞.交际测试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模式研究[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8]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2.

[9]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0]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1]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