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3585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docx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

  导语:

《南京!

南京!

》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仅供参考!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南京沦陷,30多万军民被惨遭屠杀,大量的女同胞被奸淫。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阻止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观者的内心。

  影片中太多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感觉到了那种沉痛的心情压抑,从开始日军进入教堂,那些神清麻木、内心绝望国人纷纷举手投降,人人如同待杀的羔羊,没有反抗的意识,没有求活的举动,此时让人深刻感觉到失去国家保护的人民是最悲惨的人民。

  日军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那一幕张狂残忍的画面让我有着义愤填膺的感觉,但是看着影片中那些麻木的看客,我无法描述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情绪,当影片中出现大量的中国人被强奸、活埋、烧死,我脑袋一片空白。

  生命在战争中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

生命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了活力和色彩,我无法想象那些屠杀者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扭曲,面对着满城的废墟,面对着被蹂躏的成千上万的妇女,面对着遍地的死尸……却仍然继续着兽性的发泄,继续着暴行的肆虐。

  我想也许有些日军士兵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身为军人的他们是在执行着日本帝国主义头子的野蛮政策,同样的他们也有爹娘和兄弟姐妹,所以当我看到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呐喊,我猛然间明白了,明白了他也在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可迫于军命的强制,他又不得不继续着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最终成为历史唾骂的对象。

那种无畏的挣扎、迷茫的彷徨、无奈的服从,从他卷入这场战争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

  影片从开始的镜头对准了这个主角开始,就打下了一个伏笔,被压抑的情感最终要有一个爆发的突破点,让人物的鲜明个性的刻画达到一种转折,在影片的结尾,主角角川在放走了即将被执行枪决的两个中国人后,内心底层那种被压抑与反抗压抑的情绪达到了顶点,手中那把沾满累累血迹的枪口对准了自己,以一种解脱了的轻松来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内心那种煎熬。

  导演陆川说的好:

南京是荣光之城,抵抗之城。

不是处在当时环境是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处境!

“南京”留下来的是光荣,是懦弱,还是屈辱,就要看我们怎样的去理解!

就我观看了影片后,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我觉得南京的军民在抵抗敌寇入侵的时候,显得有些茫然和麻木,奋起反抗的力度不大,多数人的心态在惊恐中放弃了求生的反抗,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对方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影片中只有在做最终反抗的那一伙国民党军人因反抗失败后被杀之前,一个士兵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喊出了:

“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的鼓舞人心的话语,接着大群人一起喊出了:

“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

那气壮山河的气势,让我的心被激励起来,也让我感到中国人民的不屈。

  整个影片的情节紧扣着30多万军民被屠杀这一主题,造成这一历史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放弃了南京,国民党众多军官不战而逃,仅仅留下那些不愿意逃跑的残余力量坐着顽强的抵抗,虽然在南京城内多次袭击、扰乱敌人,但是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宣告失败,从而致使30多万军民成为日军屠刀下的冤魂。

  影片中那个经典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就是小豆子最后逃了出来,吹着蒲公英,让人感动,使人欣慰!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瞬间的彩色背景,我想那是导演的点睛之笔吧,从彩色背景中让人看到了希望。

就如导演陆川的一句话:

那个时候,活着,是一种抗争;而死亡,也是一种抗争!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也是教训,更是一种激厉,历史也警示着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中国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外国欺躙,只有自己强盛了,人民也才有安全感和自豪感。

历史已经翻过了那一页,可是留给我们的屈辱却是永远也翻不过去,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缅怀战争中为反抗入侵,保家卫国而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军民,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记。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  坚强的南京

  那年春天,南京的蒲公英和野花开得格外灿烂、一望无际。

它身下埋葬的是无数坚强的中国人,它盛开的是无数无畏的中国人的灵魂......小豆子摘了一朵蒲公英,对它吹一口气,英花漫天飞舞、煞是好看,他笑了,笑容里透着中国的希望。

  南京沦陷前夜,士兵们孤军奋战,只为千千万万苦难中的南京同胞,只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南京沦陷,全城沦为俘虏,面对死亡,士兵眼里仍是坚强,那句“中国万岁!

中国不会亡!

”响彻倒下的每一个灵魂。

  百名难民营的女人,为了其他人能得到生存、食物和棉被,毅然坚强的献出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身体甚至自己的生命自愿去充当日本鬼子的慰安妇,她们也许偷偷的哭了,但哭的是坚强。

  泯灭的人性

  强奸、活埋、扫射,满城的尸体,满江的鲜红,惨无人道。

无助、凄凉的肺腑却只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快感。

  我想闭上眼睛不去看那残忍的画面,但那是真实的历史。

接受历史,才能更好的接受未来,我相信20万南京人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的“中国万岁!

中国不会亡!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  俺也去了南京,当然,是在电影里。

看这部电影,不是因为“是中国人都必须去看”,根据这个屡次被翻版的标准(是中国人都必须***,言下之意,不***就不是中国人),我很久之前就被开除了中国籍,已经没有了作为中国人必须去看的义务。

我去看,主要是出于一种认知上的好奇,看看陆川这个我一直不看好的导演能否纠正我对他的成见;我想看看,这个在中国几乎是注定无法拍好的题材,他是怎么遭践的;想看看这样的题材到底还能拍出什么花样来在目前中国观众的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背景下。

  陆川没有让我失望,不是电影拍得没让我失望,而是让我对自己的识人之明没有失望。

我更坚定了之前的判断:

陆川,是一个心气颇高,也愿意卖力,但缺乏才华,尤其可悲的是——还严重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他的专长,是投机,是讨巧,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小资社会心理的精妙揣摩和不动声色的迎合,从《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都是如此。

他每拍一部电影,都在树立一座牌坊,让所有的攻击,都投鼠忌器。

  这部电影,剧情一如既往的烂,人物一如既往的面目模糊,主题一如既往的似是而非以便拐弯抹角地左右逢缘。

  陆川吹嘘的所谓对同题材影片的超越,如果是指增加了一个日本人视角、增加了“支那”散兵的抵抗、增加了一些患难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一个“汉奸”的转变、增加了少儿不宜的强奸写实镜头的话,我以为,这些在平面上的加料,谈不上超越,提炼一下,无非是日本军国主义可憎、中国人可敬、中日两国人民都是战争受害者这些早已颠扑不破的主流屁话,并不能深化或改变观众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

该抹眼泪的还是抹眼泪,该意淫东京屠杀的还是意淫,该为日本人辩护的还是辩护。

  我并不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没有价值的题材,虽然这个题材的影片都一无例外拍成了活报剧。

这个题材,非常有价值,但只有放到一个扬州十日、奥斯维辛、红色高棉、这一样一条纵向的语境里拍,才能真正拍出意义,才能叫做超越。

这样题材的电影,应该回答这样的问题:

人为什么要杀害同类?

在什么情形下,一个受过教育、知书达理的人会变成野兽?

施暴的人为什么失去了应有的悲悯和良心?

  我觉得如能超越具体的时代、民族国家背景去深刻反思打着正义旗号的群体犯罪,那这样一部影片才是真正有价值。

拍南京大屠杀,是为了反思惨剧发生的社会历史政治根源,反思人性之恶与人性之善的深刻内在冲突。

最基本的,应该揭示出日军暴行背后的逻辑。

  即使是暴行,也是有理由,有逻辑支持,甚至是道德支持的。

这个逻辑就是:

施暴者事先将受害者符号化、非人格化,从而获得了暴行的正义性,才脱敏了暴行本身所带给施暴者的不适感,才摆脱了日常情况下良知和道德的约束。

这种“正义施暴”“有道伐无道”的逻辑,在陆川的影片中是看不出来的,陆川的人物和情节,没有逻辑,只有罗列。

  这样的逻辑适用于一切群体性、制度性的暴行:

从古代中国的人殉,到玛雅人的血腥祭祀,到纳粹的“彻底解决”,到“古拉格”群岛,到南京大屠杀。

将某个阶级、某个社会群体、某个民族帖上“非我族类”的邪恶标签,对方便可以不被视作人类,对其屠杀,就可以伟大光荣正确、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暴行就成为一种义举,在这种意识形态中,人性固有的恶得到充分的释放,却又披着善的外衣,而人性固有的善良、怜悯、理性等等,都统统失灵。

  这才是莫大之悲剧,比巨大的人身伤亡更大的悲剧。

  除了那些赤裸裸的开膛破肚血雨腥风的暴行,支持这种暴行的逻辑也会表现为强度较小、但可能时空范围更大的隐暴行——歧视、冷漠、排斥等等。

五道口小资们对乞丐的妖魔化、我的右派朋友对北川自杀官员的不屑,都是这种隐暴行的表现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南京大屠杀的病毒无所不在,各种形式的南京大屠杀无时不在进行。

这种打着正义的旗号将某个人群符号化再加以迫害的毒素,如果不得到认真的清算,那么,原始意义上的大屠杀今后会一再发生。

  最后,说点小花絮:

我承认,我也流泪了。

毕竟,某些画面和情节,还是有冲击力的。

另外,坐我右边的一位美女不停地以手抹泪,我如果不流点泪,也说不过去。

美女的泪很多,手很小,我当时有递一块纸巾过去的冲动。

考虑到左边就是我老婆,我怕影响不好,没有这么做,掏出来的纸巾最终递到了左边,我老婆却没有流泪。

  并不完美的“南京!

南京!

”依然不完美的中国人!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陆川导演的“南京!

南京!

”。

  老实说,以前看过陆川导演的“寻枪”和“可可西里”,对这个导演印象很深,对其拍摄的影片期待很高。

所以,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样沉重的历史题材影片,我期待有中国导演能够给中国人拍出一部经典纪念影片来。

  以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也有过几部。

记得最早的是“屠城血证”,后来有“南京大屠杀”等。

相比较而言,“屠城血证”比“南京大屠杀”要拍得好些。

但也都有负于国人的期待。

记得“屠城血证”放映时,我们是学校包场。

我们很多同学在看完电影后记得最牢并传播嬉笑最多的一个场景竟是那个照相馆的老板见到他女人时的那个场景和那句话:

“花儿,想死我了!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电影院里响起的哄笑声。

那种笑声与悲惨的影片气氛一冲击,我心凉无比。

  类似的情况后来又出现在“南京大屠杀”这部片子放映时。

由于我们这个导演很“伟大”,把“南京大屠杀”拍成了“南京大强暴”,所以又让我们一些肤浅无知的同学有了说笑戏弄的谈资。

那个用男演员来充当不堪忍受凌辱而跳楼的女子的场景竟然又一次在影院博得了众多的哄笑!

  这能怪我身边的同学们的肤浅与可憎吗?

也不能全是,最起码,你导演连最基本的职业精神都没有。

尽拿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来亵渎我们屈辱的民族记忆,侮辱我们自己的人格和国格。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特别期待陆川的“大作”。

  然而,我承认,我过于追求完美。

因此,我依然遗憾。

不得不承认,陆川拍摄的南京大屠杀题材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部同题材影片。

独特的视角也体现了导演对影片主题思想的独特把握和宣扬。

  在我们观看影片时,全场自始至终只有沉寂与抽泣,除了偶有一个脑残的大声讲电话外,每个人都沉浸在影片当中。

看完影片后,每个人都觉得内心很沉重很压抑,胸口闷得不行。

这样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退。

  这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因为它抓住了人们的心。

然而,我却还是不满足。

我认为影片并不完美。

理由如下:

  一、影片进程太过跳跃,显得零散,不够紧凑。

  据说,陆川拍成这部片子总共有6小时,送审剪辑成放映版2小时。

如果不说情节设计和安排上的毛病,那我想有可能是在剪辑上出了问题。

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让人看着不够连贯,不舒服,太过跳跃。

有些该讲明的地方没讲明,有些该交代的没交代清楚。

  二、人物多而杂,主线不明,主角不突出。

个人感觉,导演在做这部片子的时候,可能构思也不够成熟。

虽然说是以日本人角川的视角来讲故事的,但又有突出中国军人刘烨的意图。

最终又没让他在日军屠杀俘虏中复活,断了这条线。

然后又有平民唐先生(范伟)、德国人拉贝,高圆圆,妓女江,小豆子等。

由于影片主题比较大,人物多在所难免,但我觉得一部影片必须要有个主线和突出的主角。

这样,才能串起一条线,情节才能紧凑和有序铺开。

而事实上,这部影片里的情节感觉就像有一搭没一搭似的,一会到这里一会又到那里。

人物因为多而杂,给人感觉到最后就成了一个个符号,不够鲜活和立体。

  三、场面不够大,场景略显单薄,感觉不真实。

  影片中的南京城感觉不出是个当时的中国首都城市。

场景好象很局限,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个布景。

没有一种纵深的全景的场面。

整部片子除了日军枪杀被俘中国军人外几乎没有什么大场景。

  四、生死之城的恐怖气氛并没有完全渲染出来。

  影片的英文片名是“生死之城”。

但个人感觉影片的恐怖气氛并没有完全被渲染出来。

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地狱,每一个活人在里面都面临着随时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

还有那血腥的屠杀。

即使片子的主题不在于描述血腥屠杀,而在于表达战争中的人性,但没有与血腥残酷的战争现实做对应的人性,是不够立体与充实的。

  可能是由于片子是黑白色的缘故,所以片子里没有一点血腥。

哪怕是尸体边上也不见有一丝血的痕迹。

虽然很“和谐”,但失去了真实。

令人感觉不到战争中的死亡与恐惧。

  五、影片依然没有能够交代清楚人性的根源。

  虽然影片讲的是战争中的人性。

但这种讲述有点为了人性而人性,个人感觉交代的还不够清晰和充分。

为什么日本兵一边有着又唱歌又跳舞的人性,一边却又能毫不犹豫地进行屠杀。

一边会给路边的小朋友吃糖,一边又能拎起小孩就往地上摔?

为什么日本人从开始的搜索中国军人并进行杀戮转而变成对平民的疯狂屠戮和强暴?

  六、影片结尾太艺术性。

  影片结尾,小豆子和胖子兵被角川私放后获得新生。

镜头前两人互相嬉笑玩闹,他们的背后依然是那座恐怖的死亡之城。

小豆子笑得很灿烂很灿烂。

虽然我们都能懂导演的用意。

但是,我感觉到的是突兀。

因为你整部片子都是写实性的,到这里突然来个艺术性的,从思维逻辑和情感上观众是无法一下子适应的。

如果换一种方式,在被角川私放后,两人先是犹豫地慢吞吞朝前走,发现确实安全了后,两人撒手没命地跑,跑得很远很远,直到没力气再停下,然后,再抽空来个象征生的希望的劫后余生式的笑。

我想,这更加符合现实并依然能够升华主题。

  另,我感觉小豆子的角色也有点理想化。

以他这样的年龄如何能够做到在血腥恐怖的战场依然泰然,面对鬼子的杀戮也平静异常。

这种超乎其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状态是如何而来的?

虽然小战士有原型。

但在战争中的表现似乎比一个成人大兵更沉稳与老练。

感觉有点不真实。

  也许,我过于追求完美,期待一部影片承载和解答太多疑问。

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有必要深刻研究同时深刻反省。

我想知道的是,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有多少?

我们对于曾经的对手日本及日本人了解有多少?

然后对于我们自己我们又了解多少?

  我们自己也是很奇怪的。

南京大屠杀中,几个日本士兵就可以用枪逼迫成百上千的中国人乖乖地去受死。

那种绝望和麻木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被迫完成的?

  我见过一次死刑处决。

那些死刑犯一个个面无表情,没有话语,眼里无光,被行刑的武警一人一手拉着跪地低头,身后是拉响的枪栓声音,旁人听着就毛骨悚然,但那些跪着的死刑犯就如同物体一样,毫无反应。

我坚信,那些人被拉到刑场前,灵魂早已经死了,只待躯体挨上一颗子弹。

  那么,那些在日军面前乖乖待宰或活埋的人是否也一样呢?

虽然是不好的比喻,但只是为了对比当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是不是明知死而活无望后的绝望能够导致一个大活人坐以待毙,放弃一切本能的反抗?

这应该能解释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按照日军统一的口令转过身去受死的原因吗?

或者也能解释被日军活埋时双手合十进行祷告默默受死的中国老妇的心理状态?

  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何会那样?

  这成千上万的中国军民阵里,为何就没有一个生的呐喊与绝死的反抗?

为何他们会麻木到如此?

  想着想着,我突然又想到了一丝模糊的答案。

  对比一下日军在占领南京后举行的祭祀舞中的精神,我意识到了这不仅仅是国民个人对于生死的对抗,而是一种精神的对抗。

  抛开民族大义来客观地评价,祭祀舞中随着激壮的鼓点击打爆发出来的就是一种当时的日本人的精神。

那是一种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极端精神体现。

无论是他们对于攻占别国国土的强烈自豪和成就感还是对于自己的阵亡将士的祭奠和告慰,都是这种被极端化了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正是有这样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才会有那样的攻占和屠杀,毫无犹豫毫无恐惧毫无愧疚。

  而反观我们自己,当时的国人是怎样一种精神状态。

军人尚且苟且偷生。

“当官的跑了,我们也就不要为当官的卖命了,自己跑自己的路就是了。

人家的命是人家的,管我P事!

”这样的军队你指望不了他们来拯救国民拯救国家。

  而普通百姓呢?

不管怎么活,能活下去就活下去。

谁来当爹都一样。

当年满清不是这样来过吗?

八国联军也来过,现在日本人来了。

都一样,只要不抵抗,只要做顺民,就能活下去。

活下去就是战乱时当百姓的最奢侈要求。

  当有活的希望的时候,他们就苟活。

  当活的希望没有了,支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断了,他们的精神也就跨了,精神跨了,灵魂就飞离躯壳了。

于是,剩下的就是行尸走肉了。

那么,任由屠杀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个时候的普通中国老百姓,他会有民族的精神吗?

  如果他有,就不需要仁人志士以抛头颅洒热血去唤醒他们;如果他有,革命词曲家就不需要专门写词写曲去激励普通民众抗日;如果他有,就不会有“中国人是一盘散沙”的悲鸣。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那时候的败不是败在纯技术的军事力量或军事战略,也不是败在纯物质的国家实力,败就败在我们没有民族精神!

我们整体没有民族精神,我们的个体更没有民族精神。

有的只是个人利益得失,个人生死,民族的,国家的算什么东西,那都是虚无缥缈的,自己才是实实在在的!

  败就败在这里!

这样的思考也能理解为何那时候汉奸会这么多。

为何抗日的中国人要打死前面一排伪军才能再打到真正的日本鬼子!

我欣喜地发现,我找到一个根源性的问题。

但我能够同样欣喜地发现,我们早已解决了这一根源性的问题了吗?

我发现,一思考这个问题,我的心又沉到了无法沉的地方了。

别的不去说它,仅举一个例子,最即时最现实的一个例子“南京南京”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拍的铭记历史反省自己的历史影片;“拉贝日记”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拍的铭记历史反省自己的历史影片;现在,“他们”打起来了。

他们在互相诋毁和攻击,说自己是好片,别人是烂片。

为的就是票房利益。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依然一盘散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