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5956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修改与创新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

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教学

准备

多媒体等常用教学设备

教学

过程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总结,在学习主要美术流派的代表人及代表作品时,可以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计算机、投影或幻灯等进行名画欣赏、讲解,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

本课引言由世界名画梵高的《向日葵》和一段介绍该画的文字所组成。

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看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你对《向日葵》和梵高知道多少?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新古典主义美术”,教材首先概要地介绍了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时间、社会背景和基本特征,然后介绍了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1)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

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它的基本特点是:

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2)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在大卫笔下,无论是手执利刃的战士,还是披布于肩的哲人,无不刚毅坚强,勇于牺牲。

《马拉之死》更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庄严和永生。

《拿破仑加冕式》堪称巨作,为了达到逼真,大卫把画中许多人请去作过模特儿,对于满是刺绣和金饰的服装,画家也作了一丝不苟的描绘。

骄横一世的拿破仑,毕恭毕敬的约瑟芬,遭到胁迫而无可奈何的教皇,以及如此宏大场面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明生动,决无雷同。

安格尔的艺术典雅精美,他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夸张。

《泉》就是一幅典雅、表现了青春活力的力作。

教学建议:

结合启蒙思想的主张和法国大革命引导学生分析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请同学们欣赏并介绍名画《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等,然后归纳出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

第二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教材概要介绍了这两种美术流派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

(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

《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

《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

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

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

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

”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3)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

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4)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

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

代表作品《播种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列宾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

列宾曾去伏尔加河写生,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

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画家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

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教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同学们分析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讲解名家名画的艺术特点,如《自由引导人民》、《枪杀马德里市民》、《播种者》和《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引导同学们归纳浪漫主义美术和现实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

影响画家艺术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目“印象画派”

教材主要概述了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教材通过《日出·印象》、《樱桃和桃子》两幅作品表现了印象画派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

(1)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

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2)印象画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奈和马奈。

莫奈曾同其他青年画家组成了一个“无名画家协会”,在巴黎举行画展,引起了很大轰动。

其中,莫奈的画《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瞩目。

这幅画表现了在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的瞬间印象。

一位评论家在看了画展后,写了一篇文章,对这幅画大加嘲讽,说莫奈等画家是一群“印象主义者”,不料,“印象派”这个名称从此在画坛上确立,《日出·印象》成了这一画派的标志。

马奈的画注重光色关系,色彩艳丽,光线清澈明快。

他的代表作品是《草地上的午餐》,画家想表现外光下的人体和色块的对比,这幅画在当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

(3)后期印象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

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

《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

法国的塞尚特别注重物体的结构,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

他对几何形体的探索和变形启迪了后来的立体派,他被推崇为“现代艺术之父”。

法国画家高更的艺术风格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单纯,平涂色彩,缺乏立体感,没有明暗,却有着浓郁的装饰味道。

其代表作是《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

》。

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同学提前通过网上下载《日出·印象》、《樱桃与桃子》、《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

》等作品,在同学欣赏和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分析和比较印象画派与现实主义画派、后期印象画派与早期印象画派的特点;请同学阅读【学思之窗】的有关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并简单介绍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强调指出罗丹并不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

建议教师引导同学阅读【历史纵横】,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象征主义美术流派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人物。

指出象征主义很少表现现实生活的题材,他们要求脱离现实回到遥远的古代世界,作品有唯美主义和消极的一面,有时还带有神秘主义的感情色彩。

第四目“现代主义美术”

教材概述了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艺术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通过《舞蹈》《格尔尼卡》《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1)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它出现的原因是:

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同时他们深受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更多的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同时他们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被称为野兽派的法国画家马蒂斯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之一。

在1905年法国沙龙展览里,有一件雕刻作品摆在了马蒂斯等年轻画家作品的中央,这件雕刻作品是以十五世纪的手法制成的,而四周的绘画作品用色强烈、笔法狂野,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于是一位艺评家写下了他的参观感想:

“小孩被野兽包围了!

”此后“野兽派”便成为这群年轻画家的代名词。

他们认为绘画要表达主观的感受,要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应将描绘的景物简化,画面富于装饰性。

马蒂斯不仅把东方的技法(毛笔画)发展到他的创作中来,还利用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

其代表作《舞蹈》。

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蔚蓝的天空,大片绿色让人联想到绿地,人物的朱砂色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

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疯狂地舞动着,表达了愉快的心情。

现代主义美术最有影响的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他作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以《亚威农的少女》一画完全颠覆了过去具象写实的传统手法,亚威农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称,画中呈现五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人物扭曲变形到几乎难以辨认,只能从中依稀认出五个女体的存在。

这幅画说明画家受到了非洲原始木雕的影响。

《格尔尼卡》壁画,反映的是在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极为愤慨,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3)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

教材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二战以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和变化:

表现形式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绘画材料种类繁多;充分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结合20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引导学生分析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请同学介绍《舞蹈》《格尔尼卡》等艺术名品的寓意和艺术风格。

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总结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并结合教材介绍的《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了解二战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

阅读【学思之窗】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对丹纳的观点进行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流派及主张。

指出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入新课。

关于“新古典主义美术”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同学理解和认识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建议教师采用谈话法引导同学回顾: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大动荡,提出以下问题:

1.18世纪末法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2.在社会动荡形势下,资产阶级追求什么样的精神?

3.在这样的动荡形势下,美术家们的绘画题材是什么?

在同学回答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请同学介绍和欣赏《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泉》等名画的作者、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等。

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一目,建议教师提出问题:

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法国的政局是怎样的?

此时法国出现了怎样的社会情绪?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建议教师请同学介绍《自由引导人民》《西奥岛的屠杀》和《枪杀马德里市民》等名画,总结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特点。

在学习现实主义美术时,建议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中期法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如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第二帝国的建立、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指出在资产阶级统治下,人民和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苦闷在美术中反映出来,归纳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

在欣赏《播种者》《拾穗者》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名作时,注意引导指出米勒等画家的出身也直接影响了画家的艺术风格,从而得出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在“印象画派”一目教学时,教师指出印象画派的产生除受当时的社会影响外,还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推动,教师提出问题:

1.印象画派与现实主义绘画的题材有什么不同?

2.后期印象画派的艺术风格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请同学带着问题欣赏《日出·印象》《向日葵》《樱桃和桃子》《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

》等作品。

教师引导同学总结归纳以上两个问题。

关于“现代主义美术”一目,建议教师首先指出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时间和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

1.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

2.二战后科技取得了哪些成就?

3.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总结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

请同学欣赏和介绍《舞蹈》和《格尔尼卡》等总结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最后简单介绍二战以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和变化。

结合欣赏和阅读教材《那不勒斯来的男人》和《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和有关文字。

建议教师最后小结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请同学回答:

1.19世纪以来出现了哪些美术流派?

2.各美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新古典主义美术时,用计算机、实物投影或幻灯介绍图片。

图片:

《马拉之死》。

《马拉之死》描绘的是马拉在浴缸里被杀害后的惨景:

浸泡在浴缸里的马拉露出上身,歪斜着头,脸上流露出一种悔恨和痛苦的表情,鲜血正从他胸口流淌出来,染红了雪白的浴巾;他右臂无力地垂在浴缸外,手中还拿着那张凶手递给他的请求补助的申请书。

大卫在这幅画中描绘了马拉虽死在浴缸里,但手中仍拿着补助申请书和鹅毛笔这一情节,表现了马拉带病工作,甘为穷苦人民操劳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尖锐地揭露了敌人以卑鄙的手段杀害马拉的可耻罪行。

作者真诚地表达了对马拉的崇敬之情。

案例二 在学习现代主义美术时通过介绍毕加索的事迹进行情感教育。

二战期间,德国的将士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

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

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

“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案例三 本课小结,采用谈话法以同学回答问题与教师总结相结合。

请同学概括19世纪以来出现的主要美术流派。

各举一个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教师指出:

19世纪以来的美术史表明,各个美术流派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关系,未来发展的趋势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艺术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

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会为世人所认知、所理解,只有这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在中国画里,有没有同印象画派相仿的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又全然不同?

解题关键:

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

思路引导:

后期印象画派由写形到写意的变化。

答案提示:

在中国画里,与印象画派相仿的画派是写意画派。

在表现手法上印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学思之窗】

谈谈你对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这段话的理解。

解题关键:

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

思路引导:

把艺术家、艺术思潮、艺术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中去理解。

答案提示:

丹纳的观点不完全正确。

他认为艺术品、艺术家无不受到当时的社会精神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因此“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同时出现的”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是,“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同时消灭的”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因为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家的作品是不会随着时代的结束而结束的。

例如新古典主义美术就反映了在社会动荡的大革命时期人们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和呼唤。

但是大革命结束以后,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家的作品一直影响着后世。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有什么不同?

艺术表现方式有何差异?

解题关键:

产生的时代不同。

思路引导:

大革命时期对古代英雄主义的崇敬;拿破仑统治结束后,对理想王国的失望。

答案提示: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

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印象画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解题关键:

光学发展的推动;如何用光和色。

思路引导:

重视光和色的作用;画面明亮灿烂。

答案提示:

印象画派对光和色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光和色就是表现的目的,大千世界、万物造化的生动和美感,统统归于光和色的作用;印象画派作品的画面明亮灿烂,令人耳目一新;画面表达了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

后期印象派主张抒发个性,吸收东方艺术的特点;他们的画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

二、学习延伸

1.名画鉴赏

活动提示:

《唐吉老伯》与《向日葵》有明显相似之处,都出自梵高之手,属后期印象画派。

《旋转木马》由一些立体几何图形构成,属现代主义美术。

2.座谈会

板书

设计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三现代主义美术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