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家长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6039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心理家长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家长会.docx

《心理家长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家长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家长会.docx

心理家长会

心理家长会稿子

各位家长,下午好!

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个家长会。

我真的很感动,同时也知道你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子女。

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

相信我们只要紧密地配合就一定能教育好你们的子女。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说过,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批评,善于从自身找原因。

因此我要讲的第一点是家长要克服心理上的四大误区。

目前,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而易产生四种不正常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一、攀比心理。

有些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不动就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别人的孩子强。

这样做,易使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忌妒心理,并渐渐地丧失自信心。

二、补偿心理。

很多家长由于小时侯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感到十分

遗憾,因此往往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高标准”的生活待遇,

从而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三、放纵心理。

一些家长在“娇惯要趁早,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及社会交往不闻不问,而一味放纵,溺爱。

溺爱往往出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一遇到什么问题“老黄伞”一撑,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四、从严心理。

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和训斥,

甚至逼迫孩子把日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用来学习。

这样,孩子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普遍下降。

家长只有克服以上四大心理误区,针对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那么如何使家长们克服心理的误区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上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

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

正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

其实我们没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

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当然,仅仅停留于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够的,那样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奏效的“灵丹妙药”,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

也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从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爱孩子,才具备同孩子的沟通的良好心理基础。

二,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年迈的渔王问年迈的渔夫:

“老弟啊,

想想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每次打到的鱼总要比你多出许多,怎么现在,

我儿子的捕鱼技术会差你儿子一大截了?

”渔夫问:

“那你是怎样教儿子的呢?

”渔王说:

“为了让他少走弯路,我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

每次出海,我都会告诉他,到哪里去寻找鱼群,就是每次撒网前,我也总要向他指点一二,,我可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了一切呀!

”渔夫笑了:

“喏,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有一个女儿,在她1岁半的时候,,

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拨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

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

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

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

大学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

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护小鸡儿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在某些地方,他们对子女行了直接的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种清规戒律来约束孩子的意志和行动,没完没了地纠正的指责,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

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动作笨拙,行为幼稚,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社交无能,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

第三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守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责任心淡漠,报复心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第六是性心理不成熟,对父母过分依赖,使爱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对其他任何人也不爱。

以上种种表现不能不令人担忧。

守分保护目前已成为儿童教育中

的重要问题,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儿童研究专题

的焦点。

纠正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的不正确教育态度,实乃当务之急

三,真正关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

子,可是经过笔者的调查,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

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

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

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

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

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

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

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

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到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爱抚送给孩子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

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

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

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把你的时间、你的家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四)、从精神上善待孩子。

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是故意的,

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

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

上的虐待。

父母往往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

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

精神发展非常不利。

1.冷漠--爱的剥夺

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

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

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

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

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

也容易被其他的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

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有奶未必是就是娘。

2.剥夺孩子玩游戏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

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让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每天忙的喘不过气。

不让孩子玩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

父母剥夺了孩子游戏的快乐,也使得学习中发现新知

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

3.忽略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高兴一番。

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

4.在其他人面前损伤孩子自尊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

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

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象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

父母当众说,孩子

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

教师心理培训记录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培训,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

专家们的讲座中既有高深超前的理论,又有贴近教育生活的实际范例,令我耳目一新。

这些讲座,对我不仅是一次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

也让我感到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现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体会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先进的心育理念,幽默风趣、睿智亲切的语言,鲜活的辅导个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

这场生动精彩的讲座,让广大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收获。

教师们普遍反映这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贴近小学教学和生活实际,能引起大家广泛共鸣,引发大家深入思考,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专家报告。

而且,钟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抹阳光,让沐浴其中的心灵,感受到一种纯净和高贵!

以下将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

接纳、倾听、共情、理解、感回、重述、弓I导等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

接纳、倾听、共情。

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

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管理办法,来适应成长中的孩子,而不应要求改变孩子来适应自己。

所以,他特别注意高度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和自尊意识,处处对学生表达平等、尊重和同感,从来不干涉学生的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

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培训,更进一步认识了心理辅导八重八不重的要领

当一名教师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曾径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收获较小。

人无完人,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对于存在的不足,也要改善,向好的方面发展。

通过培训认识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辅导学生是心灵的碰撞,是人际的交往,

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

三、通过培训理解教师的心态重要性

教师在学校紧张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也会不经意地传染

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你的身上找到自信,老师就必须用满脸的笑容面对学生。

教师应具有健康的心态:

应积极地接纳自我。

真正

了解、正确认识和评价、乐于接受和喜欢自己;并承认人的差异,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教师的教育心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的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在对人处事上,尊重、真诚、羡慕、赞美等积极态度要多于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消极态度。

总之,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

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促进学校的发展。

教师心理培训记录

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一、职业适应性方面:

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根本看不起教师工作,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长远打算,得过且过。

二、认识方面:

由各种认知偏差造成的态度偏差:

主要表现在六方面:

1.知觉偏差:

主要表现为主观武断,偏听偏信。

2.理解误差:

误解学生或同事的言论行为。

3.社会认知偏差: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受一些心理效应左右,产生社会认知的偏差。

这些心理效应主要有: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对他人所获得的第一印象比较不易改变的偏见)、近因效应(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的认知偏差)、晕轮效应(又称以点概面效应,对人的某种突出印象有弥散扩大而掩盖其它品质或特征的认知偏差)、刻板印象(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所引起的认知偏见)。

如果教师不自觉地控制和纠正自己的这些认知偏差,就会影响师生关系,影响教师的心理和教育行为。

4.思维方式不正确。

工作生活上比较的方式不正确,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

工作上向低标准看齐。

这种比较方式使一些教师在工作上得过且过,盲目乐观,

不求进取,而在生活上怨天尤人,欲壑难填,牢骚满腹,“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5.对学生提出不合理的教育目标。

6.拒绝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尝试解决新问题。

三、情感方面:

1.情绪调节自控能力不强,将个人在社会、家庭感情方面的失意烦恼带入学校,错把学生当作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

2.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

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反应过敏,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

3.教育热情不高

4.冷漠、与学生感情交流少

四、人际关系方面:

1.人际适应能力不高、师生关系紧张、对抗。

有的教师与周围的人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领导不能理解和支持,对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协作共事,对学生不能关心爱护、尊重、同情、理解,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师生关系有三种类型:

相容,淡漠,对抗。

相容型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情感亲密深厚,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彼此心心相印,行动一致,配合默契。

淡漠型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很不了解,缺乏情感基础,既无所谓爱,也无所谓恨,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彼此很少接触,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

对抗型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彼此产生了消极的认识,从而导致不满、敌对情绪的滋长和行为上的对抗,后二者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有的教师不热爱工作和学生,对学生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很少进行师生交流,形成淡漠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对学生态度粗暴,讽刺挖苦打骂学生,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

2.不尊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着名作家爱墨生说过: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形象地指出,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但是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打骂、侮辱、体罚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施暴,严重损害学生心理健康。

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简单划一的方法教育学生,扼杀学生的个性。

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当众批评学生,看不起学生,用鄙视的态度对待学生。

3.厌恶后进生,不能接纳每一位学生。

对后进生关心、爱护、信任和耐心不够,导致学生厌学,自卑,逆反,焦虑,冷漠。

4.用放任自流或专制独断方式管理班级、教师管理班级的方式有三种:

专制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专制型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班主任诸事躬亲,凡事都须经班主任点头,班主任的决定学生和学生班干部必须执行,不得打折扣。

造成学生的被动和依赖,压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动机低,情绪低,学习忽冷忽热,教师在场监督好些,不在场时则停止学习,学生对教师表现为驯服行为,但对其他同学则具有较大的侵犯行为。

放任型的特点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不负责任,组织涣散,学生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班级活动不能协调一致,集体作用不能发挥,甚至纪律涣散,局面难以控制,学生各方面表现均较差。

民主型的特点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主任起协调、指导、干预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密切师生关系,加强班级凝聚力,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最大的兴趣,自觉性高,即使教师不在场,学生也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也高。

民主型是最好的管理方式,而放任与专制都是不良的班级管理方式。

五、性格方面:

1.对小事斤斤计较、不够开朗、豁达、虚怀若谷。

2.挫折耐受力不高。

教师由于来自外部生活条件、家庭不辛、亲人去世、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发展机遇,内部的身体健康,心理失调和心理失衡、目标过高多种原因,往往产生心理挫折感,挫折感就是因为各种干扰和影响而使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心理挫折对一个人来说既可能有消极的影响,也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看人们如何对待它。

挫折可以使人产生消极情绪,若抗挫折能力低,不能正确对待它,心理脆弱,就会被它压倒,退缩,产生心理障碍。

若能正确对待它,增强自己对消极情绪的控制力,锻炼顽强的毅力,自制力,吃苦耐劳精神,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的古训鞭策自己,那么,逆境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

有些教师缺乏意志的磨练,心理脆弱,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知,因而在挫折面前退缩,萎靡不振。

3.坚持性不强、易动摇、做事虎头蛇尾

4.对学生不真诚、坦率,而是虚伪、言行不一、施诡计、装腔作势

5.看待人和事物主观臆断,惟我独尊,自我中心。

缺乏民主精神,不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容不得不同观点和行为并存。

6.对学生对同事有偏见、猜疑、有忌妒心

7.缺乏首创精神,因循守旧

8.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不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8.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不强,

9.体罚学生,讽刺挖苦、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

锦州铁路六中

对此进行过调查,结果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和不融洽的占42.6%;认为

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和不尊重的占23.6%;对师生关系现状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的占47.6%;心中有烦恼对老师不讲的占76.2%;有过被讽刺、挖苦经历的占

21.9%。

10.以“哥们义气“管理班级

哥们义气是指师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拉帮结派,思想落后,违反校规校纪,损坏公物,损人利己。

有的教师竟然用“哥们义气”管理班级,使班风不正,正义得不到申张,歪风邪气占上风。

11.小团体主义,图慕虚荣对学校的规定阳奉阴违,弄虚作假,为了班级

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学校大局的利益,欺上瞒下,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虚假的班

级荣誉。

12.对待学生不公平:

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有天壤之别:

好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后进生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好学生经常看到的是老师的笑脸,后进生总是看到老师的冷脸;好学生总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后进生总是挨老师批评;好学

生犯错误时能得到原谅,后进生不犯错误还时常为别的同学背上黑锅。

心理培训稿-----减压

人们都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等等,都把教师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可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多,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甚少。

教师的存在不只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他是学生的一个榜样,他的品德与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的处世方式可以塑造一批好学生,也可能会毁掉一批好学生。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崇高的品质,这三点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东西。

教师自我减压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水平,具体可有以下措施:

1、调

整自我心态

(1)保持良好的心境。

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低估。

忧郁的心境会导致生理上和心理上一系列的病变。

而积极、愉快的心境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的顺利、事业的成功大有帮助。

对于正确看待压力、缓解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也大为有益。

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适时调整自己的心境,使之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至少说,不因自身心境的原因而徒增那些本来并不存在的压力。

善于应对工作回避工作去谈减压,工作压力是减了,生活压力又来了,发展的压力又到了。

正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工作是必须的,我们的所有减压措施只能在不低于现有绩效、甚至超过现有绩效的前提下才有现实意义,才有可行性。

或者说,如果我们的工作效率与效益提高了,压力自然会有所减轻。

(2)保持乐观态度。

乐观与悲观可以说是人们给自己解释成功与失败的两种不同方法。

乐观者把失败看作是可以改变的事情,这样,他们就能转败为胜,获得成功;悲观者则认为失败是其内部永恒的特性所决定的,他们对此无能为力。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看法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深刻的影响。

(3)利用

幽默。

工作是严肃的,但严肃不意味着刻板、死气沉沉。

在工作中,有一些适当的、高品味的幽默可以化解冲突、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振奋精神、可以缓解

压力。

并且,它是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排斥它。

2、控制

呼吸法当你感觉情绪激动、就要大发雷霆时,你能做的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努力就是控制呼吸,通过控制呼吸来缓解焦虑。

也可以闭上眼睛做,边做深呼吸边想像一些美好的情景,效果会更好。

3、学习转移法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它可摆脱烦恼,忘记忧愁。

读书学习不仅仅意味着获取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谋求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

重新学习,我们能从中享受无限乐趣,冲淡工作中的烦恼,缓释竞争的压力。

深邃的哲语,博大的信息,大千物象和百味人生,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快慰和心智模式的变化,更带来工作和生活的无限生机与魅力。

总之,教师

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小学心理工作总结

在我们这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去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因为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提高成效,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关注校园心理安全,首先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学校营造了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安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工作氛围和心理环境,真正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我们注重引导教师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在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2、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喜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