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67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x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前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在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已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纯粹市场竞争逐渐演变为包含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全面责任竞争,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

而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对其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因此,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是会计创新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仅处于学者的研究中,进展缓慢,多是介绍国外社会责任会计和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分析,没有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

实务界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十分不规范和不完整,尤其是在披露模式研究方面。

因此,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尚属认识与探索阶段,理论界学者的讨论更多聚焦于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领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讨论并不多见。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一直处于忽视的地位。

政府至今并没有出台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规范要求。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没有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基本上没有全面实践社会责任会计,少数企业涉及的有关社会责任问题的介绍与披露,也主要是为了应对外界的审查。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推行SA8000体系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企业界和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

越来越多的认识呼吁企业应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

许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方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能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形象,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

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很少,而且也很不规范。

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国内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主要是以非会计基础型为主,会计基础型为辅,披露远远满足不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会计基础型处于主导地位,会计基础型处于次要地位。

比如企业用文字介绍环保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不是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有的甚至不予披露,这反映了我国对社会会计责任的披露水平较低,满足不了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强化会计基础型披露模式,而把非会计基础型披露模式作为一种补充和完善。

 

2.在会计核算中并没有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对于企业发生的社会责任项目,将该其归入某个传统的会计科目内。

比如将企业的环保罚款支出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内加以披露,这样的话,会计信息使用者就看不出有多少“营业外支出”是因为社会责任目的而发生的。

  

3.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要比传统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要大得多,而且他们关注的比较精练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因此,鼓励运用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披露工具。

  

4.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对披露内容的认识还很不到位,披露的内容很不全面,很少有企业对与自己相关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披露,大部分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还相当缺乏,还远不能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的需求。

 

 5.信息披露过程中披露形式单一。

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中,会计基础型(传统会计报表型,运用社会效益、社会成本、社会资产等概念以及会计中特有的程序和方法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形式居于次要地位,而非会计基础型(以非正规形式或文字表述方法对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加以说明和评价)披露形式居于主导地位。

并且,从会计基础型披露形式来看,其主要是在会计报表内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但不单列社会责任项目。

 

 6.从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定性披露多,定量披露少。

虽然多数公司基本上能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但定性的结论多,定量的分析少,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较少,过于简单,导致规范性及完整信息的可比性不强。

同行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比较基础不一致,使各项指标缺乏可比性,以及所披露信息的可理解性。

(二)企业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长期性 

1.大部分企业观念上未重视或者不愿意重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企业作为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主体,只有在充分认识到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情况下,才能做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确认和披露工作。

长期以来,企业的目标一直是利润最大化,让企业负担社会责任似乎很多企业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股东为主导模式的企业,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不可能自然地考虑承担社会责任。

近年来,人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社会公众极高的呼声和企业界履行社会责任成本的现状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会计方面要有长足的发展。

 

2.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还未健全、完善。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虽然会力求做到使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和获得的社会责任收益相匹配,但是大多数企业财务运行的实际结果表明,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费用一般大于其从中获得的收益,至少在短时期内,这种差异是不会扭转的。

因此,面对企业的局部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益,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企业一般是会选择维护其自身的局部利益而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的。

我国虽然在这一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正在加强,但总体来说,还是很薄弱的。

另一方面,对于使用同一环境资源的企业、单位和部门,如何将环境成本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如何制定相应的分配标准和规范,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方面还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是有完善而科学的会计信息和资料作为基础。

而要提供完善而科学的会计信息就必须首先解决好诸如确认、计量和记录等技术问题,在这一点上,所有类型的会计都是一样的,社会责任会计也不例外,一般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记录采用的记账方法、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都有待解决。

不同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差别较大,就是具体到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社会责任项目也不尽相同,经济活动中究竟哪些应列为社会责任项目,哪些又不属于社会责任项目,社会责任的内容又如何计量,都不好确定。

而解决这些问题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

随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总的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这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

社会责任会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是通过社会学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并运用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某一单位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

(二)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前,左右企业界经营行为的唯一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不采用欺骗和舞弊等手段实现它的收益目标,就是为整个社会谋求了最大的利益。

这种过分狭窄的企业经营目标,虽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各种社会公害也相伴而来。

如严重的环境污染,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企业雇员安全及影响雇员健康,社会贫富悬殊等等,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这就使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不得不开始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即要求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社会公众及国家的利益,履行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等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

这样,计量和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社会责任报告便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会计学逐渐地与现代经济理论相融合,使得许多新兴的会计理论得以产生。

社会责任会计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它以其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某一单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损害加以反映和控制,使得企业在实现自身最佳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于1968年提出,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对公共部门新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结果。

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社会责任会计采用的是开放式的思维形式,认为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组织,把企业置于整个社会之中,考核的不仅是本企业的经营成果,还要考核企业对社会所带来的贡献和损害。

  笔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和手段,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以便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效益。

社会责任会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是通过社会学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并运用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某一单位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

 

(四)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是指社会责任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客体,即内容。

学者们一致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就是社会责任(具体地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社会净效益)及其履行情况,即指企业在处理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时所应承担的义务及其履行情况。

由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在会计上根本无法用货币来计量或用其他标准来表示,更主要的是由于一个企业负担社会责任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其内容范围也要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反映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

如,招募员工人数、公平就业、职工录用情况、人力开发与交流、社会培训、劳动报酬;就业保障;员工集体福利、训练及教育;员工工作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等情况。

  2.职工福利情况。

包括:

员工技术培训、员工工资水平、员工福利情况、工作条件的改善、采取劳动保护措施、法定节假日执行情况和职工培训情况等。

  3.对社会的贡献。

内容包括:

为发展公共事业、市政建设、文化教育事业的财务支持和捐赠;扩大社会就业为失业者、妇女、残疾人提供的财务帮助;对社区环境美化、公共交通、娱乐设施等的贡献等。

  4.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

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企业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污染、资源浪费等情况。

出于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反映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

  5.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

企业收益的大小,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收益信息可以反映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品种和数量、为国家上缴利润情况等。

因此,收益仍然是会计反映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6.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

主要包括:

产品的使用效能、使用年限、产品的安全信息、产品的售后服务、公众对产品满意度、产品受罚额等。

当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也应不断充实和完善,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研究社会责任会计起步较晚,文献专著很少,在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

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责任会计中出现了许多用传统会计方法不能解决的新问题,如内容的广泛和复杂性、计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编制统一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相当困难,而这种准确性不高、可比性不强的会计报告会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

另外,社会责任会计学与其他许多学科的发展联系密切,而我国在这些交叉或边缘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发展还远远不够,这会大大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不健全的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制度

社会责任的履行从法律上看,属于义务范畴。

无论是在社会责任意识强、道德风尚高的国家和地区,还是在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社会道德风尚差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和保障公民和组织履行其义务都是必要的。

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阶段,加强法律制度就显得更加重要。

相对于国外关于社会责任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我国还有很多空缺。

目前虽然已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仍未全面地规定企业所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内容,以至于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时没有法律依据,或主观随意性大,给具体实施造成很大障碍。

    (三)企业及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传统会计目标的局限导致了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企业旨在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无视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另外,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行为及其影响的关注,也是社会责任会计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基础。

因此,首要的是要让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及会计理论界充分意识到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四)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成本过高

与以往会计核算内容相比,社会责任会计所要求核算的内容更为复杂多样,包括企业收益的社会贡献、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人力资源的责任及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等。

由于其会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当这些事项没有进入市场、不以交易形式发生时,便要求企业在提供这些信息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

例如,企业排放“三废”造成了环境损失,按照社会责任会计的要求,企业应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就必须寻求相关资料和咨询有关专家;再如企业为捐助慈善机构而创造的社会效益,在目前的理论水平下,可能要求企业自身去做相当的社会调查以合理提供这些信息。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企业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致使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成本过高,尤其是对一些小型企业而言,甚至超过其提供这些信息的最终产出,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积极性。

四、解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制度建设层面的建议

1.建立、健全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制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应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来规定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依法强制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促使企业变被动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大力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学习研究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尤其是在计量环节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社会责任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社会责任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

对此,会计理论界应对社会责任会计这门新兴学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力求解决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以突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

3.集中力量,大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使广大企业会计人员、经营人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深刻了解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要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因为要使我国企业能够正确的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恰当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这就必然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具备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的理论和实务技能,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将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尽管已有部分上市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开展了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但其内容相对简单,且仅限于文字方面的描述,这与财务人员的相关理论和技能的欠缺有直接的关系。

因而,利用财政部门的会计后续教育职能,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的教育与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具体执行层面的建议

1.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制度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和目标相结合

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围绕企业已有的信息及管理工具进行,至于这些信息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战略有什么具体关系,还需要更为清晰的阐述。

2.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注重利益相关者对报告的信息需求和反馈意见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之前,要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分析他们具体的信息需求,在报告中披露他们参与的过程以及对报告内容的评价等。

3.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要走向理性化、客观化

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报告的读者指出,企业在报告中过多地披露了正面和积极的信息,而对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或者不好的信息缺乏披露,极大地削弱了信息的可信度。

因此,企业报告应体现平衡性原则,要披露存在的负面信息及随后的整治处理成效等。

4.社会责任的审计报告要符合国际相关的认证程序和原则

为了增加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报告机构从最开始的内部信息审核机制转向了独立第三方的审核认证机制。

当前国际上两个比较重要的第三方审计认证指南工具,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ISAE3000担保约定国际标准和社会与道德责任研究所的AA1000保证标准,制定这些国际标准的目的是保证环境和社会业绩的指标能像财务报告中的指标那样。

 

5.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尽可能与社会收益相匹配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的目标就是实现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包含了很重要的一层意思就是讲求赢利,我们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尽量探索出使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相匹配的运营机制。

如我国正要推行的利用工业三废生产产品可以得到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环保贡献奖金、社会事业贡献奖金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尝试。

今后,我们仍应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成本;谁就享有相应社会收益的原则,从而加快权责明确,成本与效益相匹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具有可核实性、可验证性。

(三)社会组织监督层面的建议

“社会责任审计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工具,它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后果,提出审计报告并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决策。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供遵循,因此,通过社会责任审计工作可以使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审计,主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包括对社会责任会计要素信息和社会责任绩效信息的审核,重点审计其真实性、正确性和客观性,确保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

由于社会责任范围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人员除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拥有社会责任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当市场面临“诚信”、“社会责任”危机时,履行社会责任好的企业自愿披露那些可靠的、能增加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未来前景信心的信息,能保持企业在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度,企业的价值会得到提升。

Buzby和Falk(1978)通过向250名基金经理发放问卷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基金经理更加偏好经过审计的社会责任信息。

因此,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公允性进行严格的评价,既能免除企业自我吹嘘的嫌疑,增进公众信任,也能促进企业改进社会责任信息采集、处理和披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11),76-281

[2]郭威,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决策探索,2006(8),47-48

[3]黄静,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商场现代化,2006(36),332-333

[4]贺梅、崔贤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2),119-120

[5]刘建红、杨亚娥,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

(2),65-67

[6]李冬生、阳秋林,社会责任会计涵义研究[J],财会月刊,2005(12),3-5

[7]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10

[8]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来自沪市2002—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6(10),36-43

[9]雷振华、周颖,谈社会责任会计主体、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07(7),21-22

[10]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9),8-13

[11]宋保胜,试探不确定性与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

(1),129-131

[12]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概论[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3,136-139

[13]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

(1),74-76

[14]宋献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遇决策价值评价[J],会计研究,2007

(2),123-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