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75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国道205线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招标文件专用本、设计图纸。

2、《山东省公路工程招标文件通用本》(2003年版)及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交通部办公厅公路字[2002]217号)

4、国家现行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从事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6、拟投入本工程的人员、机械装备实力及施工工艺、施工水平。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招标文件明确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确保建设工期及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交通安全。

3、确保按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

(1)施工方案优化,工艺先进合理,措施切实可行。

(2)施工进度计划满足工期要求,安排合理,并充分考虑气候、环境的影响。

(3)设置合理的项目机构,组织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数量和资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现场布置统筹规划、布置合理、节约土地、注重环保、减少干扰、做到文明施工。

(4)施工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配备合理,满足施工方案的工艺要求。

(5)劳动力安排和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满足施工工艺和进度要求。

(6)质量、工期、安全、环保、雨季施工、文明施工等施工组织和技术保证措施切实可行。

三、编制范围

国道205线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K8+400-K18+500段的路基、路面、涵洞等工程。

第二章总体概述

一、工程概况

G205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路面加宽改建工程是国道205线滨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滨州市黄河以南,起于滨州市黄河公路大桥收费站以南200米处,由南向北,沿线经过小营镇、庞家镇、博兴县城、柳桥街里等四处城镇,止于博兴县柳桥转盘,全长30.4Km,原为二级路。

国道205线纵贯山东中部,经德州、滨州、淄博、莱芜、泰安、临沂等市,是山东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之一。

滨州段是山东省通往京津地区的北出口,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绿色通道。

本次改建路段起于滨州市黄河公路大桥南桥头,终点交于博兴县柳桥转盘,是连接滨州市黄河南北的纽带,也是滨州市连接淄博、潍坊、烟台、青岛等城市的交通干道,对滨州市的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路段于1996年进行路面翻修,在原沥青路面的基础上加铺了二灰碎石基层及10cm沥青混凝土面层,后又于1997年至2005年分段进行了3cm沥青混凝土养护罩面。

目前运营已近设计年限,而运营期间混合交通量增长迅速,近年重型车辆成为主要增长点,导致路面破坏日益严重,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使得其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难以适应未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急需进行改建。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沿线位于平原区,地势南高北低,平坦开阔。

沿线耕地以棉花、玉米、小麦等为主。

2、气候、水文:

沿线地区属东亚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日照丰富,季风盛行。

根据现有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2.2~12.47℃,7月为全年气温最高月份,月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39.4℃;1月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月份,月平均气温-3.5℃,最低气温-16.5℃;最大冻土深为0.65米,无霜期168~201天;年平均降水量589.4~593.6mm,年最大降水量956.8mm,其中降水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881.8mm,年平均湿度65%;年平均风速为2.7~3.1ms,最大风速5.9ms。

沿线所经河流均为人工开挖,主要有支脉沟、小清河及溢洪河,沿线左侧为胜利河,所经地表水体主要为雨水的河渠滞留水。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孔隙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含水层以地下水位以下的粉砂、细粉砂层为主,粘土质粉砂层也具有一定的赋水能力。

3、工程地质、地震:

沿线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鲁西北济阳坳陷区的东营凹陷,其南为鲁西断块隆起,其北为惠民凹陷。

基底构造为太古代沉积的变质岩系上,形成新时代凹陷盆地,该地层属滨海相合冲洪积相沉积,沉积厚度>3000m的第三系、第四系沉积。

工程地质属鲁西北黄泛平原较稳定工程地质(Ⅲ7)区,其中黄河沿岸为淤泥类土分布区。

沿线地层土性为黄河沉积物冲洪积土体,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5米以上地基土松软,地基承载力90~110kpa;地下水位埋深0.80~4.50米,一般为2.50米,由于地下水位较浅,春季易翻浆,雨季及春灌期地下水位明显抬升,易导致地基土软化;间隔期地下水位则相对下降,地下水位变动带地基土明显变硬。

本段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相当于6度地震烈度。

三、施工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工程所在区域公路纵横,路况较好,交通方便,为外购材料的运输、施工队伍、施工机械的进场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材料运输以汽车为主。

2、材料供应

本工程所用筑路材料主要来自外地。

建筑用砂石材料主要从淄博、莱芜、潍坊等产地购运,路面面层所用玄武岩从邹平购进,水泥主要从淄博青龙山水泥厂、山东铝厂购进,石灰由淄博购进,粉煤灰主要从淄博南定电厂、滨州沾化电厂购进,沥青采用业主提供的优质AH-7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

木材由当地材料市场供应。

3、供电及通讯条件

沿线电力供应情况良好,电网以农用电网为主。

需用社会供电已自行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解决。

沿线通讯条件较好,均有国内直拨通讯设施,主要人员均配备手机用于工程调度。

 

4、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路基土方

m3

26000

20cm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

Km2

90.8

18cm二灰稳定土上底基层

Km2

30.2

18cm冷再生上底基层

Km2

90.4

2

18cm二灰稳定碎石下基层

Km2

255.3

3

16cm二灰稳定碎石上基层

Km2

252.3

5

6cm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Km2

240

6

4cm沥青码蹄脂碎石上面层

Km2

240

圆管涵、倒虹吸

m

262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公司内抽调精兵强将,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组建国道205线黄河大桥至柳桥转盘段桥涵路面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在项目经理部机构中设置工程技术部、机料安全部、质检部、财务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四部两室,为保证“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本合同段工程。

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进行全面的组织与管理。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说明:

1、项目经理:

负责本标段全面工作。

2、总工程师:

主管技术、质量检查,协助项目经理做好技术方案选择等。

3、工程技术人员:

主管施工技术、施工生产调度、环境保护等。

4、安全质量人员:

主管施工安全、质量检查工作。

5、计划财务人员:

主管合同管理、计划统计、财务管理、资金保障和计量支付工作。

6、物资设备人员:

物资采购及供应、机械设备调配、电力保障。

7、试验人员:

主管工程试验、质量检查、监督等。

8、办公室人员:

负责协调本项目部人员、文档、职工工资待遇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下分设的职能管理部门和施工队由项目经理和总工直接负责管理。

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合同管理、施工生产组织、全线控制测量、工程调度、计量支付等工作;机料安全部主要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调度和管理等工作;质检部负责工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资料整理、质量检查监督等工作;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施工预算、经济核算、费用控制等工作。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试验,提供施工配合比、进行成品的检验、监督指导各流动试验室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职工生活问题、客人接待、医疗卫生、后勤保障、征地拆迁及地方关系协调等工作。

二、临时设施

1、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与施工场地已按要求布置完毕。

2、工程及生活用水:

采用当地村镇井水。

3、临时通讯

项目部安装程控电话1部,施工队及拌和站主要人员配备移动电话,作为工程调度指挥、联络使用。

三、工期安排

本工程工期为8.5个月,计划开竣工日期为2008年2月15日-2008年10月30日,阶段性工期控制为:

2008年6月30日前完成路基小桥涵,2008年8月30日前完成基层,2008年9月30日前完成沥青混凝土面层等主体工程。

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

2008年2月15日-2008年3月20日;

路基土方:

2008年3月20日-2008年6月30日;

小桥涵工程:

2008年3月25日-2008年6月30日;

石灰土下底基层:

2008年4月25日-2008年8月10日;

二灰土及冷再生上底基层:

2008年5月5日-2008年8月20日;

二灰稳定碎石基层:

2008年5月15日-2008年8月31日;

沥青混凝土面层:

2008年6月1日-2008年9月30日;

附属工程:

2008年8月1日-2008年10月20日;

竣工清理:

2008年10月1日-2008年10月30日。

附:

施工安排横道图,斜率图,管理曲线

第四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办法

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根据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人员、设备和材料,我单位立即组织人员和机械进行工作,在签订合同的当天由项目经理率工程部、机料安全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立即赶赴施工现场,进行设营、施工调查等前期工作。

施工人员积极进入施工现场各就各位,尽快完成设营工作,并做好水、电等准备工作,确保按期展开施工。

施工机械迅速调入施工现场,整个施工准备工作做到“组织快、调查快、开工快”。

各施工队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后,同时展开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合同文件中要求的时间内正式开工。

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本工程所有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人员乘汽车进入施工现场。

除轮胎式机械自行至施工现场外,其他施工机械设备及周转性材料均采用汽车、拖车运到施工现场。

本工程所需要的材料择优选购,就近购买,并符合国家、省制定的有关文件及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进场后,对工程所在地的建材进行调查,并请监理工程师考察料场,确定料源。

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方才签订进料合同,并定期对材料进行抽验。

材料用汽车直接运输至工地现场。

附:

主要人员表,主要机械表,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基本原则

施工准备本着“资源调查详实、图纸审核明白、组织设计科学、设施准备紧凑”的原则进行,确保工程能按时开工。

二、场地布置与平整

施工队伍进场后,随即着手安家设营,布设场地,为展开施工做好准备。

选择并规划好施工队伍驻地、拌和场的位置后进行平整场地处理,搭设所需的各种临时设施,并做好临时排水渠道。

选择并布设料场,为提前进料做好准备。

料场场地作15cm水泥稳定碎石硬化处理。

附:

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技术准备

(一)图纸审核

开工之前,组织技术人员审核施工图纸,正确领会设计意图。

详细核算标高、尺寸、工程量,审核过程如发现设计有误或设计不明确时,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二)施工测量

进入施工现场后,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

导线点复测采用全站仪逐点进行,原有导线点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进行加密,保证了在施工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距能相互通视。

导线起讫点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角度闭合差(〞)为±16√n,n是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

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固定方法采用交点法固定,所设护桩牢固可靠,桩位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以外。

水准点复测采用高精度的水准仪。

仪器使用前进行了检验、校正。

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进行校核,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一级公路的水准点闭合差为±20√Lmm,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Km,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增设的水准点都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有设在埋入土中1m深的混凝土桩上。

(三)试验准备

进场后,及时安装、调试试验设备组建试验室,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按规定对各种原材料抽样试验,检验材料的质量,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四)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任务的划分,对各施工队按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

测量交接桩、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要求准确、详细,以指导各施工队的施工。

第二节路基工程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主要有:

清理与掘除,挖除旧路面,路基填筑,软土地基处理施工。

整个路基工程全部机械化作业,并辅以少量人工整形和清理工作。

在路基工程施工时一定要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一、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会同监理工程师对设计部门提供的导线、中线、水准点进行复测,对横断面进行检查与补测,并对增设的水准点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测等,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路基放样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定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边沟、取土坑、护坡、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

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米,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

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3~5层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200米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坏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二、清理与掘除

施工放样完毕后,开始进行下一步地表清理工作,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把除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要保留的植被和保留物外,在路基填筑范围内的所有树木、树墩、树根、灌木、围墙和垃圾应予清除运走。

对道路用地取土场范围内的植被,用人工清除,清除深度30cm以上,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对树根、淤泥、垃圾、基础等用挖掘机掘除,并用自卸汽车运输。

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结构物、墙基以及其他障碍物的基础应予掘除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深度,对于原有老公路的清除,必须清到设计标高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深度,并运到指定地点。

三、挖除旧路面

本段原沥青路面全部挖除,除去K11+600-K11+895(庞家桥北桥头)、K14+800-K15+300(安家桥两头)原路基层全部挖除,及K11+955-K13+210(庞家镇段)、K17+840-K18+500(博兴县城段)对老路基层进行铣刨外,其余路段在老油层挖除后对原基层进行挖补处理。

处理方法:

①裂缝:

对于原路基层开裂的需开挖(宽40cm)后用水泥碎石回填、整平、压实;②网裂严重、沉陷变形的路段需挖除病害部分用水泥碎石回填、整平、压实。

当水泥碎石达到足够强度后方能进行上层的路面施工。

病害路段应经监理、业主现场确定同意后方能处理,不得随意开挖破坏老路。

对于铣刨路段,在铣刨前精确计算旧路铣刨厚度,既要保证新建结构层厚度,又不能过度铣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对于一般路段采用挖掘机挖除、铣刨机铣刨的方式进行挖除,所有挖除沥青面层废料均运回拌合场。

四、路基填筑

本合同段路基填筑复杂,但是路基处理厚度都是80cm,K11+600-K11+895(庞家桥北桥头)、K14+800-K15+300(安家桥两头)两段为对原路基以下80cm路床进行挖除回填,K11+955-K13+210(庞家镇段)、K17+840-K18+500(博兴县城段)是对两侧的绿化带进行处理,其余各段都是对路肩及绿化平台进行加宽处理。

(一)、路基试验段

依据山东省公路工程招标文件第204.03条及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做长度不少于100m的填土试验路段,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当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组合方式和施工组织。

1、施工准备

(1)、人员:

组织道路、自检工程师各1名、施工现场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员2名、施工员2名、操作手5名。

(2)、设备:

拟投入试验路段的机械有太脱拉自卸车9辆、洒水车1辆、平地机1台、18吨振动压路机1台、25吨振动压路机1台、推土机1台、挖掘机1台、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塔尺1根、3米直尺及米尺。

2、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

将路基中线恢复,水准点进行复核,并将路基填筑边线放出固定(宽度大于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基边缘具有足够的压实度)。

(2)、在原路基边坡挖不小于1m台阶,并在每一层填土前挖好台阶。

(3)、铺土:

施工放样完毕后沿线方向平行进行分层填土。

严格控制高程,填土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4)、整平:

用推土机大致整平,并同时确保路基宽度大于设计宽度50cm,保持2%-4%横坡以利排水。

(5)、碾压:

平地机整平后,用25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再重振碾压2遍,测得压实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再静压一遍,表面大致平整无明显坑槽,检查路基高程及路基宽度、中线偏位情况。

或在平地机整平后,用18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重振碾压3遍,测得压实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再静压一遍(具体遍数根据试验确定)。

总结试验路段的各项技术参数,写出试验路段的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后,开始路基填筑。

3、质量保证措施

1)压路机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先低后高的原则进行,碾压重叠宽度为轮宽的12—13,碾压速度控制在4km小时,禁止横向碾压路基。

2)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

含水量要随时进行检测,含水量过大时,采用推土机挂犁将土进行翻晾,待土稍干后,再进行一次翻晾,使干湿土翻拌均匀,检测含水量达到要求后进行整平、碾压。

如含水量较少,用洒水车进行洒水犁拌均匀,测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如取土场含水量过大时,分析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之满足施工要求(如在取土场周围挖边沟、集水坑、分层取土、路拌晾晒等)。

3)路基碾压工作完成后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报试验工程师检验。

(二)、路基土方施工

一般填方按四区段、六流程的作业方法进行,四区段是:

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六流程是: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碾压结实—检验签证。

各工艺流程达到标准后再进行下一个循环施工。

根据招标文件指定的取土场,选择强度高、稳定性好并便于施工的土方作为路基填料,按照路基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当原地面的自然横坡度不陡于1:

5时,可采用原地面挖松(不超过30cm)推平的方法使压实土逐渐达到平整,对陡于1:

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逐步趋至平齐。

不同性质的填料,按规范要求分别分层填筑,不得混填、乱填。

填土厚度按试验路段填土厚度的90%控制,此外,由于本合同段取土场地下水位较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提高路基质量,在进场后,首先对取土场的部分土进行挖出堆放,以利于土质含水量降低。

在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对于存在的不平之处应首先予以整平,然后进行碾压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对于需要填筑的地段坡度较大时应首先从低处填起分层填筑,并应在原有坡面上修筑台阶以利新旧土的结合,台阶宽度为1米,厚度为50厘米。

1、测量放线:

A、恢复路中线。

B、测设中桩,按每20米整桩号和曲线起止点等控制路基中心的各点测设中心桩,桩面用红漆写明里程桩号。

C、根据近似计算结果,侧设路基边坡线,测量出各桩左、中、右三点高程,做好记录,计算出各桩号左右两侧的路基填筑高度。

D、按路基设计顶表面宽度加余宽30cm,放边线点,再用白灰沿边线撒成两条白色的边线作为填筑范围内的明显标记。

E、分层计算路基的设计宽度,以备在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随时放填土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2、布土:

合理的土方调配和运土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取土场位置及地形确定经济合理的运土路线,布土时应根据压路机能达到的压实厚度计算卸车数量,自卸车从取土场把土运到铺筑现场,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土,只要把布土的位置和稀疏密度掌握好了,就可以提高摊铺速度。

3、按规定厚度进行摊铺,一般摊铺系数为1.3,由于土质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虚铺系数。

4、平地机整平,当一段落由推土机摊平并经复测符合要求时就用平地机进行工作,平地机整平方法是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平,如此往返三次,一般就可以达到平整度的要求,在平整时应注意路基纵坡和横坡,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横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以利路基排水,一般情况路基横坡要求2%,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

5、路基碾压:

填方前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0cm,采用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遵循“先轻后重、先快后慢、路线合理、均匀压实”的原则碾压。

其方法是:

第一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进行碾压,然后振动2-3遍,最后用光轮压路机静压1遍,具体要求是:

A、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段,应先压边缘,后压中间。

B、压路机碾压轮重叠轮宽的13-12。

C、碾压遍数,振动压路机振约2-3遍,光轮压路机静压1遍,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

D、压路机的行驶速度过慢影响生产效率,过快则对土的接触时间过短,压实效果差,一般光轮静力压路机的最佳速度为2-5km,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随意调整;另外,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之处及时调整;对于与桥头或其他构造物接头处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6)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严格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组合、碾压程序、碾压遍数进行。

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

初压温度不低于130℃,终压温度不低于70℃,并在沥青混合料不开裂、不推移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进行高温作业碾压,以提高压实度和压实效果。

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30℃,速度为2-3km。

终压紧接复压后进行,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碾压至无轮迹,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速度为3-6k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6、质量管理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

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

(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

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残留稳定度;混合料出厂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面层质量检查:

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渗水系数、弯沉值;尤其在施工过程中压实度控制以马歇尔密度压实度和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进行双控。

(七)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上面层施工方法

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SMA)作为新型的路面结构,其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以及方法都较普通沥青混凝土高,因此该工程为本合同段的重点工程,其施工方案详见第八章《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八)GBM硬化路肩施工方法

现浇GBM块施工前应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施工中组织好机械人员,施工后派专人养生和看护好还未形成强度的GBM块。

其施工工序为:

施工放样→路缘机就位→浇筑混凝土→喂砂浆→光面→养生→做胀缝和雨水口。

 1、施工放样

    每隔200m精确地放出中桩,据此用J2经纬仪放出10m中桩向两侧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