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249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Word版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促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C.温度能改变酶的活性,也能改变酶的结构

D.酶可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来加快反应速率

2、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FeCh溶液,保证了催化剂用量相等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FeCh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

C•实验的温度、底物的量等都能影响实验的结果,都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D.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可控制多个自变量

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古反应吋阿

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

D.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

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组成元素与ATP完全相同

B.酶和ATP都可以在活细胞内合成

C.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D.酶和ATP都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5、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温度rc)pH

A.曲线a表示酶与温度的关系,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曲线b可以表示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

C•曲线c可以表示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性

D.曲线d可以表示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从80C不断降温至0C的实验中测得的反应物量的变

6、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速度分別为()

A.很多、很快B•很少、很慢C•很多、很慢D•很少、很快

7、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B.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

C•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

D.有氧呼吸反应物中的氢元素全部到[H]中,[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

8、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9、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0

 

A.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H]的过程发生在结构A中

B.蓝藻细胞内因不含上述结构,所以不能发生上述反应

C.ATP在结构A中产生,在结构B中消耗

D.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

10、下图甲表示某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叶肉细胞的部分结

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

不考虑无氧呼吸)()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4

B.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mi=ni>0,m2=n2>0

C.图甲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i值太低

D.图甲中C点时,乙图中有mi=ni=m4=n4

11、在有光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一定在基质中进行的是()

A.二氧化碳的消耗

B.还原氢的生成

C.氧气的产生

D.水的消耗

12、如图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fl

APP+PiL

d1

V'<.r,-'k

f-1】

i'

li

A.a、d两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均为自由扩散

B.d浓度降低,短时间内会导致C3生成减少

C.光照增强,短时间内会减慢C5的生成

D.b、c的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13、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适量培养液,试

管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C02,实验过程其他条件适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02属于无关变量

B.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乙醇产生

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则表明酵母菌在

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

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替代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14、科学家研究C0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

如下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

a时,造成曲线n和川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时,造成曲线I和n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

a~b,曲线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

b~c,曲线n、川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15、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部分代谢活动,不正确的叙述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B.叶绿体固定的CO还原成CgHQ,线粒体内的GH12Q氧化成CO

C.ATP在叶绿体内可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内可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D•两种细胞器都有较大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16、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所需能量为光能

B.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所需能量为化学能

C.硝化细菌细胞中含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一系列酶

D.硝化细菌和绿色植物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

17、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光照下CO的吸收量和黑暗中CO的释放量,下列分析正确的

的啪收小用紋妙w/M

11

和巾

2.(X1

1.00

一一.肥照下仁訂的吸收Id—鮒Iff申的fMdt

A.光照下CO的吸收量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C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黑暗中CO的释放量表示黑暗中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Q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吸收的CQ

的差值

D.光照条件下,35C时光合作用速率与30C时相等

18、如表是某小组为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而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据表回

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

1mL

/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

1mL

4

加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2mL

2mL

5

观察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①;

②。

3•为了将此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填高温”或冷藏”处

理。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19、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

葡萄糖为种

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rTF^-51

Jffim

能址龙[Bl

ISJ

①H:

O.

C

HzO

大耳管咿讐

甲4N社

沏发的小段种子清水试借塞

带刻度的玻璃野

f

墨滴

1•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的、;物质C、

D、E的名称依次是、、。

2•图1中细胞呼吸的中间代谢过程①、③、④均有能量释放,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相比较燃烧过程,图1中能量逐级释放的意义是。

3•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实验装置甲中,

清水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4•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贝U小麦种子

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5•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

对照装置应如何设置?

20、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

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

■■冃■1—_.1■

420864202

■1-—111

SZt(m*3*s"I

4008001200【6002000

5050

2211

400800120016002000光照强度(pmvl*nr;*s*1)

1•从图可知,A叶片的树冠(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

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

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受到抑制。

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21、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是在

温度适宜、CQ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6

7于=三三>.ss^二

468

光照强度/kh

图甲

1.

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个用途,

分别是:

2.图甲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若在CQ浓度为1%的条件下进行实

验,则图甲中b点移动的方向是.

3.得到图乙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

持不变的时间段有(用字母回答),限制段Q释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当图中Si、S2和S3的面积关系为时,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4.在图甲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8h,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klx时,

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中,如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A正确;酶的催化需要适宜

的温度和pH.酶促反应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B正确;高温和低温都能改变酶的活性,

其中高温还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C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每滴FeCj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FeCI3,溶液,保证了加入溶液的量相等,但催化剂的

用量不等,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FeCI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B正确;实验的温度、底物的量等都能影响实验的结果,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错误;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应控制一个自变量,D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在t时刻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底物被彻底分解,A错误;丙组温度过高,酶失活,降低温度,酶的活性不能提高,B错误;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图中曲线说明乙组已超过最适温度,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C正确;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该酶的最适

温度可能大于甲组温度,也可能小于或等于甲组温度,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绝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是C、H、O、N,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

活细胞都需要呼吸,需要合成呼吸酶,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合成ATP,B

正确。

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ATP的分解需要ATP水解酶,C正确。

酶和ATP在细胞代谢中分别起催化和提供能量的作用,D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曲线a的横坐标是温度,可以表示酶与温度的关系,点的反应速率最大,其对应的溫度可以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故A正确。

曲线b的最适pH在2作用可以代表人体内胰蛋白的活性,故B正确。

曲线c的最适pH在7.5左右,可以代表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性,故C正确。

线d胃蛋白酶在80C时已经失活,从80C降低到0C酶无活性,反应物的量不会改变故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是通过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使细胞内的ATP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而保证了细胞能量的持续供应。

其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十分迅速。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A项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常用的能

源物质都是葡萄糖,B项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H]和丙酮酸反应,C

项正确;有氧呼吸反应物葡萄糖和H2O中的氢元素全部到[H]中,[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

生成水,D项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①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的还原阶段,③过程是过程是暗反应中的CO2

的固定阶段,因此Y物质是丙酮酸,X物质是三碳化合物。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光合作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会产生[H],此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A)上,A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ATP会在暗反应过程中被消耗,C正确;在光合作用中,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则ATP和[H]的产生#减少,进而会影响C3的还原,而短时间内C3的产生量不变,因此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D正确。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图甲中的纵坐标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而图乙中的m4表示植物

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破的总吸收量,A错误;m仁n1>0时,表明肯定有光合作用,图甲中a点

只进行呼吸作用,m2=n2>0时,表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图中只有b点符合要求,B错

误;图甲中e点以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这是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因此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3值太低,C错误;图甲中c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刚好供叶绿体利用,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刚好供线粒体用,因此图

乙中有m1=n仁m4=n4,D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二氧化碳的消耗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还原氢的产

生发生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还原氢,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可以产生氢,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错误;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错误;光合作用

的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二个阶段都消耗水,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基

质,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Q、d是CQ,两者跨膜运输的方式均是自由扩散,A正确;d是CQ,其浓度降低,短时间内会导致C3生成量减少,B正确;光照增强,光反应增强.单位时间内C3的还原量增加,短时间内C5的生成会加快,C错误;b是ATP.c是[H].两者在光反应产生,暗反应消耗,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D正确。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A正确,若要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温度是自变量,其他为无关变量;B正

确,若关闭阀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可以检测酒精的存在;C正确,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颜色变化所需时间越短,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越快;D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

液检测。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光照强度为a时,曲线n和川的光照强度相同、温度相同,而曲线n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曲线川,说明此处造成曲线n和川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02浓度不同,A正确;光照强度为b时,曲线I和n的光照强度相同,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因此造成曲线I和n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B正确;图中看出,光照强度为a〜b,曲线I、n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正确;光照强度为a〜c,曲线川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说明a点时就达到饱和点,D错误。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叶绿体和线粒体均与能量转换有关,A正确;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分解,需要在细胞

质基质分解形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B错误;叶绿体中ATP可在光反应阶段

随水的分解而产生,线粒体中ATP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正确;叶绿

体内含有类囊体薄膜构成的基粒,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状结构,二者都有较大的膜面

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D正确。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成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硝化细菌能够利

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

自身的生命活动,所以硝化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A错误,B正确,D正确;硝化细菌能够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所以硝化细菌细胞中含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一系列酶,C正确。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光照下CQ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A错误;光照相间时间,在25C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错误;黑暗下CQ的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C错误;光照条件下,35C时光

合速率是3.5+3=6.5(mg/h),30C时光合速率是3+3.5=6.5(mg/h),D正确。

18答案及解析:

答案: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相同时间内气泡的产生量

2•增设丙组,加2mL过氧化氢溶液和1mL蒸馏水后加入2滴猪肝研磨液与甲、乙组对照,其他步骤不变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量不同,则过氧化

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

活性不受pH影响

3•冷藏;4.低(或弱)

解析1•由探究的课题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具体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气泡产生的数量。

2•由已经设计的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中缺少空白对照组,应该增设试管丙,试管丙中除了添加

过氧化氢溶液和猪肝研磨液外,还应该加蒸馏水,其他处理不变。

如果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的影响,则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气泡的产生情况基本相同;如果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

的影响,则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量不同。

3•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所以保存时应冷藏处理。

4•出现同一结果时间越长,则表示催化效率越低,酶活性越低。

佃答案及解析: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H];O2;酒精

2•过程③;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尽可能地将能量转移到ATP中

3•增大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5•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

解析:

图1是细胞呼吸的全过程,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二氧化碳、[H]、氧气、酒精;图2是教材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变式图,甲中测定的是装置中CO2和O2两种气体

体积的净变化,乙中测定的是消耗。

2的体积。

对照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排除外界环境条件的

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0答案及解析:

答案:

1.下层;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

2.暗;3.无水乙醇

解析:

1.由两图比较可知,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

B叶片,因此A叶片是树冠下层的叶片,B叶片是树冠上层的叶片。

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表明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正常进行,而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气孔关闭,CO吸收减少所致,表明这主要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受到抑制。

3.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而,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

2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叶绿素a;将水分解成氧和H;促进ATP的合成

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左移;3.14;AB和CD;CO2浓度;S2>S+S3

4.6

解析:

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

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

用途:

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H];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和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

2.图甲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零,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图甲中b点时,02释放速率为零,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

用强度;若将CO浓度由0.03%提高到1%则光合作用增强,因此呼吸作用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时所需光照强度相对减弱,故b点左移。

3.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图乙中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点光合作用消失,所以得到图乙曲线

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14h:

结合图甲,分析图乙可知,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

不变的时间段有AB段和CD段;段虽然Q释放速率不变,但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可能发生改变,

此时限制段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浓度图中的和S3表示夜间及光照强度较弱时消耗的有机

物,S2表示白天光照较强时积累的有机物,所以当图中S1、S2和S3的面积关系为S>S+S3时,

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4.在图甲实验的环境条件下,每天在光照的8小时内,光合作用实际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大于

一昼夜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时,椬株才能够正常生长分析图甲可知,图甲纵坐标表示

净光合速率,植株呼吸速率为2mmol/h,则一昼夜呼吸作用消耗Q量为2mmol/hx24h=48mmol

若每天光照8小时,则平均每小时Q的实际产生量即实际光合速率应大于48十8=6(mmol/h)

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

依据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得净光合速率

=4mmol/h,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6kl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