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化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317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合物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配合物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合物化学.docx

《配合物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合物化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合物化学.docx

配合物化学

六、配合物化学

1.写出下列各配合物或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II)

(2)二氰合银酸根离子

(3)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三氯·(乙烯)合铂(II)酸钾

(5)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6)顺式—二氯二氨合铂(II)

2.下列各配合物或配离子中,哪些符合EAN规则?

哪些不符合EAN规则?

(1)Cr(CO)5

(2)Mn(CO)6(3)(ph3P)2Fe(CO)3

(4)[Fe(CN)6]4–(5)[Co(NH3)5Cl]+

3.用EAN规则画出下列各分子的结构式

(1)[HRu(Pph3)3]+

(2)[H3Re3(CO)10]2–

(3)Mo(CO)2(C5H5)4(4)H4Co4(C5H5)4

(5)[Ni3(CO)2(C5H5)3]+(6)Re(CH3)2(C5H5)(C5H5CH3)

4.用EAN规则,完成下列各反应,填写下列反应系列中相应化合物的结构式

Fe(CO)5+

–nCO

A

–CO

B

–H

二聚

C

5.在腌肉时,加入亚硝酸钠,能产生NO,NO与由蛋白质中解离出来的硫和铁结合,生成[Fe4S3(NO)7],后者有抑菌,防腐作用。

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离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1)请把图上的所有铁原子涂黑,并从上至下用Fe(A)、Fe(B)、Fe(C)、Fe(D)标记。

(2)已知铁的平均氧化数为0.5,试确定每个Fe的氧化数。

(3)设在配合物里的每个铁原子都采取sp3杂化,指出每个铁原子中3d电子的数目。

(4)[Fe4S3(NO)7]离子可以被还原,生成一个含Fe2S2环的化合物,表示为[Fe2S2(NO)4]2,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I)写出阴离子[Fe2S2(NO)4]2的结构式;

(II)用阿拉伯数字给出每个铁原子的氧化态;

(III)[Fe2S2(NO)4]2会转化为[Fe2(SCH3)2(NO)4]n,它是一种致癌物。

下列三种物种中,哪一个被加到S原子上?

(i)CH3+,(ii)CH3,(iii)CH3,n=?

6.十九世纪末,化学家发现了镍(Ni)细粉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Ni(CO)4。

Ni原子的价电子与CO配体提供的电子数等于18——EAN规则(或18电子规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EAN规则预言Fe(0)和Cr(0)的二元羰基化合物的分子式?

(2)用EAN规则预言最简单的二元铬(o)—亚硝基化合物应具有什么组成?

(3)解释为什么Mn(0)和Co(0)不生成所谓单核中性羰基化合物,而生成有金属—金属键的化合物?

(4)V(CO)6以及

(1)、

(2)问中提出的化合物是顺磁性还是反磁性?

(5)18电子规则对铬和苯合成的化合物也适用,写出此配合物的结构式。

7.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许多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试画出(Me2PCH2CH2PMe2)2Fe(CO)的所有可能的立体异构体。

(Me=CH3)。

在结构式中Me2PCH2CH2PMe2可简化成

(双齿配体)

8.配合物A是1936年由Jensen合成的,它的化学式为Ni[P(C2H5)3]2Br3。

化合物呈顺磁性,有极性,但难溶于水,易溶于苯,其苯溶液不导电,试画出配合物A所有可能的几何异构体。

若存在对映体,请标明对映关系。

9.RuCl2(H2O)4+有两种异构体:

A和B;RuCl3(H2O)3也有两种异构体:

C和D。

C和D分别按下式水解,均生成A:

C或D+H2O===A+Cl–

写出A、B、C、D、的结构并说明C或D水解产物均为A的原因。

10.1964年Eaton和Cole报导了一种称为立方烷的化合物(C8H8)。

若用四个重氢(D)氘原子取代氢原子而保持碳架不变,则得到的C8H4D4(四氘立方烷)。

(1)用简图画出C8H4D4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并用编号法表明是如何得出这些异构体的(指出每种异构体的几何构型特点)。

给出异构体的总数。

(2)用五个氘原子取代立方烷分子里的氢原子,得到C8H3D5,其异构体数目是多少?

11.在NH4Cl水溶液中,用空气氧化碳酸钴(II),可以得到有光泽红色的—氯化物A(Co:

NH3:

Cl为1:

4:

1)。

在0℃下将固体A加入用HCl气体饱和的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有气体迅速放出。

将其振摇至不再有气体发生,得到蓝灰色固体B,B是一种混合物。

将B过滤,用乙醇洗涤,然后用少量冷水洗涤。

所得主要产物再经过一系列提纯步骤,产生紫色晶体C(化学式:

CoCl3·4NH3·0.5H2O)。

当C在浓盐酸中加热时,可以分离出一种绿色化合物D,经分析为CoCl3·4NH3·HCl·H2O。

D可溶于冷水,加浓盐酸就沉淀出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D分别代表何种化合物?

请分别画出C与D中配离子的立体结构。

(2)写出并配平所有的化学方程式。

(3)试根据C与D中的配离子的立体结构判断它们的极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4)用少量冷水洗涤B的目的何在?

浓盐酸在D的形成中起什么作用?

(5)C与D之间的转化属于一种什么类型的反应?

(6)由题给条件和提示,说明你所推测的化学反应发生的依据(只要回答推测C和D)。

提示:

a.已知可被拆分的异构体形式是紫色的,并且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紫色—[CoCl2(en)2]Cl

在饱和HCl中蒸发

水溶液在蒸气浴上浓缩

绿色—[CoCl2(en)2]Cl·HCl·2H2O

b.若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吸附了适量固体B的水溶液,然后用合适的淋洗剂淋洗,可以观察到色谱柱上主要形成两条色带,先淋洗出的为少量绿色溶液,然后收集到较多的紫色溶液。

12.铂的配合物{Pt(CH3NH2)(NH3)[CH2(COO)2]}是一种抗癌药,药效高而毒副作用小,其合成路线如下:

K2PtCl4

A(棕色溶液)

B(黄色晶体)

C(红棕色固体)

D(金黄色晶体)

E(淡黄色晶体)

在(I)中加入过量KI,反应温度为70℃;(II)中加入CH3NH2,A与CH3NH2的反应摩尔比为1:

2;(III)中加入HClO4和乙醇,红外光谱显示C中有两种不同振动频率的PtI键,而且C分子呈中心对称,经测定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的1.88倍;在(IV)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得到极性化合物D;在(V)中加入Ag2CO3和丙二酸,滤液经减压蒸馏得到E。

在整个合成过程中铂的配位数不变,铂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dsp2。

(1)画出A、B、C、D、E的结构式

(2)从目标产物E的化学式中并不含碘,请问:

将K2PtCl4转化为A的目的何在?

(3)合成路线的最后一步加入Ag2CO3起到什么作用?

13.业已发现许多含金的化合物可以治疗风湿症等疾病,引起科学家广泛兴趣。

在吡啶(

)的衍生物2,2’—联吡啶(代号A)中加入冰醋酸与30%H2O2

的混合液,反应完成后加入数倍体积的丙酮,析出白色针状晶体B(分子式为C10H8N2O2)。

B的红外光谱显示它有一种A没有的化学键,B分成两份,一份与HAuCl4在温热的甲醇中反应得到深黄色沉淀C,另一份在热水中与NaAuCl4反应,得到亮黄色粉末D,用银量法测得C不含游离氯而D含7.18%游离氯,C的紫外光谱在211nm处有吸收峰,与B的213nm特征吸收峰相近,而D则没有这一吸收,C和D中金的配位数都是4。

(1)画出A、B、C、D的结构式。

(2)在制备B的过程中,加入丙酮起什么作用?

(3)给出用游离氯测定值得出D的化学式的推理和计算过程

14.试画出二氯二氨合铂(II)的几何异构体。

如果用1,2—二氨基环丁烯二酮代替两个NH3,与铂配位,生成什么结构的化合物?

有无顺反异构体?

若把1,2—二氨基环丁烯二酮上的双键加氢,然后再代替两个NH3与铂配位,生成什么化合物?

(画出所有可能的结构式)

15.在315K下,将某中性单齿配体X加到NiBr2的CS2溶液中,反应产物是红色抗磁性配合物A,化学式为NiBr2X2;冷至室温,A转变成化学式相同的绿色配合物B,测得B的磁矩为3.20B.M.;若将B溶解在氯仿中,得到一微带红色的绿色溶液,测得配合物B在氯仿中的磁矩为2.69B.M.。

图1为配合物A和B的吸收光谱。

(1)画出A和B可能存在的所有几何异构体?

(2)指出谱图中曲线I和II分别属于哪个配合物,说明原因。

(3)谱图中哪些吸收峰与A和B的颜色对应?

(4)说明异构体B在氯仿中的颜色和磁矩变化的原因。

(5)如果选用波长为510nm的单色光照射A,A是什么颜色?

 

图1图2

16.太阳能发电和阳光分解水制氢,是清洁能源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工作之一集中在n-型半导体光电化学电池方面。

下图是n-型半导体光电化学电池光解水制氢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图中的半导体导带(未充填电子的分子轨道构成的能级最低的能带)与价带(已充填价电子的分子轨道构成的能级最高的能带)之间的能量差E(=EcEv)称为带隙,图中的e为电子、h+为空穴。

  瑞士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基于图2所示原理的廉价光电化学电池装置,其半导体电极由两个光系统串联而成。

系统一由吸收蓝色光的WO3纳米晶薄膜构成;系统二吸收绿色和红色光,由染料敏化的TiO2纳米晶薄构成。

在光照下,系统一的电子(e)由价带跃迁到导带后,转移到系统二的价带,再跃迁到系统二的导带,然后流向对电极。

所采用的光敏染料为配合物RuL2(SCN)2,其中中性配体L为4,4´-二羧基-2,2´-联吡啶。

  

(1)指出配合物RuL2(SCN)2中配体L的配位原子和中心金属原子的配位数。

  

(2)推测该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并用

代表L(其中Z为配位原子),画出该配合物及其几何结构示意图。

(3)画出该配合物有旋光活性的键合异构体。

(4)分别写出半导体电极表面和对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以及总反应式。

(5)已知太阳光能量密度最大的波长在560nm附近,说明半导体电极中TiO2纳米晶膜(白色)必须添加光敏剂的原因。

(6)说明TiO2和配合物RuL2(SCN)2对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推测该配合物的颜色。

(7)该光电化学电池装置所得产物可用于环保型汽车发动机吗?

说明理由。

六、配合物化学(答案)

1.

(1)[Cu(NH3)4]SO4

(2)Ag(CN)2–(3)[Al(H2O)4(OH)2]–

(4)K[PtCl3(C2H4)](5)NH4[Cr(NH3)2(SCN)4](6)cis–Pt(NH3)2Cl2

2.

(1)Cr(CO)5不符合

(2)Mn(CO)6不符合(3)(ph3P)2Fe(CO)3符合

(4)[Fe(CN)6]4–符合(5)[Co(NH3)5Cl]+不符合

3.

(1)

(2)

(3)

(4)

(5)

(6)

4.A:

B:

C:

5.

(1)

(2)对于[Fe4S3(NO)7],S的氧化数为2,

NO的氧化数为+1,令铁的氧化数为

x,4x2×3+1×7=1,x=1/2,即

铁的氧化数为1/2。

(3)由于Fe(B)、Fe(C)、Fe(D)的周围环境相同,它们的氧化数理应相同,而Fe(A)有另外的氧化数,氧化数可能值为:

Fe(A)=2,Fe(B)=Fe(C)=Fe(D)=0,或者Fe(A)=+1,Fe(B)=Fe(C)=Fe(D)=1。

当第二组氧化数代入后,Fe(B)、Fe(C)、Fe(D)周围的电荷为零,只有Fe(A)周围电荷为离子团电荷1,所以更为合理。

对于Fe(0)而言,若采取sp3杂化来接受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则价电子排布应从3d64s2重排成3d84s0。

对于+1氧化态的Fe(A),为3d7;对于Fe(B)、Fe(C)、Fe(D)而言,由于是1氧化态,应为3d9。

(4)(I)

(II)每个铁的氧化数为1

(III)n=0,加到S原子上的一定是CH3+。

∵硫原子氧化态为2,已是8电子构型,即为Lewis碱,只有与CH3+Lewis酸加合。

6.

(1)Fe(CO)5、Cr(CO)6

(2)Cr(NO)4(5)

(3)由于Mn(0)和Co(0)的价电子为奇数,所以不能形成单核

中性羰基化合物,只能形成有金属键的双核中性羰基化

合物:

Mn2(CO)10,Co2(CO)8。

(4)V(CO)6是顺磁性。

∵它属于17电子构型,而

(1)、

(2)问

中提出的化合物都是反磁性的,∵它们都属于18电子构型。

7.

8.解析:

配合物A有顺磁性,由于Ni3+的价电子构型为3d7,有单电子,必然有顺磁性,有极性,说明该分子中的化学键不能抵消,即不是对称分子,但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且苯溶液不导电,这说明A无外界简单离子存在,都是内界,即[Ni(PEt3)2Br3]。

上述每种几何构型都有对称面,故不存在对映体。

9.

若C为面式—RuCl3(H2O)3,由于三个Cl离子在等边三角形上,完全处于等价位置,失去任何一个Cl离子,都得到顺式—RuCl2(H2O)4+,所以A一定是顺式—RuCl2(H2O)4+;对于D而言,由于Cl离子的反位效应大于H2O,所以H2O取代Cl离子时,先要取代Cl离子对位的那个Cl离子,故也得到顺式—RuCl2(H2O)4+。

10.

(1)异构体数目为6

(1):

(2)3种:

11.

(1)A:

[Co(NH3)4CO3]Cl

B:

C、D混合物

C:

顺式—[Co(NH3)4Cl2]Cl

D:

反式—[Co(NH3)4Cl2]Cl

(2)4CoCO3+O2+4NH4Cl

4[Co(NH3)4CO3]Cl+H2O

[Co(NH3)4CO3]Cl+2HCl

cis—[Co(NH3)4Cl2]Cl+CO2+H2O

[Co(NH3)4CO3]Cl+2HCl

trans—[Co(NH3)4Cl2]Cl+CO2+H2O

(3)C中配离子的极性大于D中配离子的极性,因为结构对称的配离子是D,而结构不对称的配离子是C。

(4)用少量水洗涤的目的是把D洗掉,因为D溶于冷水,当C在浓盐酸中加热,可分离出一种绿色化合物D,这显然是浓盐酸的作用。

(5)C和D属于几何(顺—反)异构体,所以C与D之间的转化属于顺反异构转化反应。

(6)从提示来看:

a.紫色—[CoCl2(en)2]+可以拆分成左旋与右旋异构体,所以紫色化合物属于顺式结构,因为紫色物种无对称面,有光学异构体;b.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上先淋洗下来的是少量绿色溶液,这说明绿色物种是反式—[Co(NH3)4Cl2]+,因为反式结构无极性,所以在柱子上吸附能力弱,先被淋洗下来。

从a、b提示中我们可以判断C是cis—[Co(NH3)4Cl2]+,D是trans—[Co(NH3)4Cl2]+。

12.

(1)

(2)将K2PtCl4转化为A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目标产物E,这是由于I的反位效应小于Cl的反位效应,PtCl42的取代反应发生在平面四方的邻位上,PtI42的取代反应发生在平面四方的对位上。

(3)由于AgI的溶解度大大小于Ag2CO3,加入Ag2CO3后,可以使D中的配体I脱离中心体而利于丙二酸根离子的配位。

13.

(1)

(2)丙酮的作用是降低B在水中的溶解度。

(3)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1.5,设n为D中游离氯离子数,x为D中游离的氯离子含量,则:

35.5n/491.5=x,当n=1时,x=7.22%,与实验值7.18%相近,表明D的外界有一个游离氯离子。

14.

Pt(NH3)2Cl2:

15.

(1)A是反磁性配合物,∴Ni2+采取dsp2杂化,则NiBr2X2为平面四方。

B的μ=3.20B.M.,∴Ni2+采取sp3杂化,NiBr2X2为四面体。

(2)由于△sq≥△t,∴曲线I属于配合物A,(∵它有最小的吸收波长390nm);曲线II属于配合物B,(它的最小吸收波长为485nm)。

(3)由于可见光范围为400nm—700nm,A的510nm,B的485nm、700nm都与A、B的颜色相对应。

(4)B在氯仿中有一部分转化成A,所以磁矩减小,得到微带红色的绿色溶液。

(5)A为黑色,因为A吸收光的波长中有510nm,它把该单色可见光吸收后,当然显黑色。

16.

(1)

 

L中的配位原子为O原子,中心金属原子配位数为6。

 

(2)

 

该配合物为八面体。

(3)由于反式—Ru()2(SCN)2无光学异构体,所以只考虑顺式—Ru()2(SCN)2有旋光活性的键合异构体。

(4)半导体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4h++2H2O

O2+4H+

对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4H++4e

2H2

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

O2+2H2

(5)因纳米晶TiO2膜几乎不吸收可见光(Ti4+电子构型为3d0),而太阳光能量密度最大的波长在560nm附近,故必须添加能吸收可见区该波长范围光能的光敏剂,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的能量。

(6)由于自由Ti4+离子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为(3d0),∴TiO2既不能实现d—d电子跃迁,也不可能在可见光范围内发生电荷跃迁(Ti4+←O2),因此,不吸收可见光,以至于呈白光。

再由题意可知:

配合物

Ru()2(SCN)2吸收绿色和红色光,由互补色原理推测出:

该配合物应当显橙色。

(7)可用于环保型汽车发动机。

该光电化学电池装置所得到产物氢气,属于清洁能源,可通过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汽车发动机,亦可经由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用于汽车发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