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002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年级2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

(1)出示。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熊猫图。

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表示什么?

3.揭示分数的意义。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 

单位“1”

一些物体 

★★★★ 

告诉学生:

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

单位“1”)

(2)反馈。

①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② 

、、各表示什么意义?

③议一议:

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并板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5.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

分数的读、写法。

(1)教师任意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练习:

①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

②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个。

③( 

)个是( 

)。

④是( 

(4)想一想:

读、写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读作 

,表示 

个。

,表示有 

三、课堂实践

1.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2.读作( 

),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整数1。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分数?

如何理解单位“1”?

2、什么是分数单位?

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了解了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

②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二)2014.2.25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并能正确地应用。

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能联系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一、 

创设情境

1.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 

▲▲

           △△ 

2.口答:

什么是分数?

3.填空。

是( 

的分数单位是( 

7个是( 

二、揭示课题

出示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

分数的意义。

三、探索研究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也是一个数,也可以用直线(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画出等长的距离表示0、1、2。

②根据分母来分线段,如果分母是4,就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

如:

、:

2

(2)提问:

如果要在直线上表示,该怎样画?

启发点拨。

①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②应把0~1这一段平均分成几份?

如果分母是8呢?

分母是10呢?

③应用直线上的哪一个点来表示?

(3)如果要在这条直线上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该怎么办?

这条直线上0~1之间的第七个点表示的分数是多少?

2.练习。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3.教学例。

(1)指名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出示讨论题,同桌讨论。

①这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②1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③5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3)汇报讨论结果,板书答语。

(4)小结分析思路。

口答这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目时,一般要根据分数的意义先找单位“1”是几,就是分母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是分数单位,再看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

四、课堂实践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的分数:

、、、、。

3.食堂有一批面粉,吃了45袋,还剩28袋,吃了的和剩下的各占这批面粉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依据是什么?

解题时应该怎样思考?

六、课堂作业

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并能正确地应用。

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能联系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一)2014.2.26

一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 

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 

教具准备

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3.8+1.29= 

0.6×

0.5=

12一3.6= 

7.4–3.6=

2.14+0.6= 

1.5÷

0.3=

2.口答

(1)表求什么意思?

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

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

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

(二)教学实施

(l)投影出示例1米长的木条做了3个衣架,提出什么问题?

(2)请学生读题。

(3)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指名学生把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我解答这道题列式是1÷

3,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

3,就是把1米看成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

3= 

老师:

从图中可以看出1÷

3和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

(1)板书2米的塑料板做了9个书签,求什么问题?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板书:

9=

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把2米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

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

(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4)练习。

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l)观察讨论。

请学生观察1÷

3=(米)2÷

9=(米)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

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用文字表示是:

被除数÷

除数=

老师讲述:

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思考。

在被除数÷

除数= 

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老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

b=(b≠0)

明确:

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

(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现在想想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知识,能否解答刚上课时5÷

9的商是多少?

你会做了吗?

1.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2014.2.27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引入。

5除以9,商是多少?

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

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三)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后记:

第三课时 

真分数与假分数2014.2.28

①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③渗透集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投影仪,的直观图。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 

) 

2.填空。

4=   8÷

11= 

=( 

)÷

( 

)=( 

1.认识真分数。

(1)出示例,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比较例1中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3)联系直观图想一想:

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为什么?

(4)指出:

像、、这样的分数都叫做真分数。

你能再举几个真分数吗?

什么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有什么特点?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2.认识假分数。

(1)出示例直观图,指点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联系直观图想一想:

(=1,和都大于1)

(3)像、、等都是假分数。

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有什么特征?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4.揭示课题。

从上面的直线图中可以看到,分数可以分为几类?

哪两类?

(板书课题:

真分数和假分数)

5.练习。

(2)第2题。

练习后要求学生用彩色笔将真分数和假分数用线分割开来。

6.认识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1)观察上表中的分数,哪些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商是多少?

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

结论:

当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这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 

结合例2直观图进一步说明=1和=2的算理。

2.判断。

(1)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2)假分数都大于1。

(3)小于的真分数只有6个。

3.游戏。

形式:

教师出示带有括号的分数,让学生举出手中的数字卡,按要求填数。

(1)使为真分数。

(2)使是真分数。

(3),组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

(4),组成分子是5的假分数。

谁能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谈谈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对分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六、思考练习

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和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2014.3.3

①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③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每位学生准备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

教师:

纸条、投影片等。

1.120÷

30的商是多少?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

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2.说一说: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2= 

(1×

2)÷

(2×

2)==。

让学生大胆猜测: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存在呢?

这个性质是什么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

1.动手操作,验证性质。

(1)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并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3份涂上色,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2)观察比较后引导学生得出:

== 

(3)从左往右看:

由变成,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什么变化?

把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以2,就得到,即==(板书)。

把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以3,就得到,即:

==(板书)。

引导学生初步小结得出: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从右往左看: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

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

同理,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也可以得到。

让学生再次归纳: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与前面的猜想相回应。

(6)提问:

这里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

(补充板书:

零除外)

2.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的比较。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想一想: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3.学习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出示例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启发:

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该怎样变化?

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3)让学生在书上填空,请一名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

四、课堂实践。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课堂作业七、思考练习

复习2014.3.4

检测2014.3.5

讲评2014.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