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1614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

质量通病与防治

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通病与防治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水泥砂浆地面应用最广泛,但如果使用材料不当、施工方法不规范,就容易产生裂纹、起砂、脱皮、麻面和空鼓等质量通病。

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及探索,就如何避免上述质量通病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造成水泥地面质量通病的原因

  1、地面开裂和空鼓原因

  

(1)自身原因

  1)当温度由高变低时,往往会产生温度裂缝。

所以大面积的地面必须分段分块,做成伸缩缝。

  2)水泥砂浆在凝固过程中,部分水分与水泥经化学反应产生胶状体,另一部分水分蒸发掉,使体积缩小而造成地面收缩裂纹。

  3)地面终凝时和养护期间,强度不高,如此时受到震动则容易造成开裂。

高层建筑立体交叉作业不可避免,在地面未达到一定强度时就打洞钻孔、运输踩踏,都会造成开裂。

  

(2)施工原因

  1)基层灰砂浮尘没有彻底清除、冲洗干净,砂浆与基层粘结不牢。

  2)基层不平整,突出的地方砂浆层薄,收缩失水块,该处易空鼓。

  3)基层不均匀沉降形成沉降差,随着沉降差的不断增大,就会产生裂纹或空鼓。

  4)配合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

一般地面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

2(水泥:

砂子),如果水泥用量过大,可能导致裂缝。

  (3)材料原因

对水泥、砂子等材料检验不严格,砂子含泥量过大,水泥强度等级达不到要求或存放时间过长等原因,均会使水泥砂浆地面产生裂缝。

 

  2、地面起砂原因

  

(1)搅拌砂浆时加水过量,或搅拌不均匀。

  

(2)表面压光次数不够,压得不实,出现析水起砂。

  (3)压光时间掌握不好,或在终凝后压光,砂浆表层遭破坏而起砂。

  (4)砂浆收缩时浇水,吃水不一,水分过多处起砂脱皮。

  (5)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过低,造成砂浆达不到要求的强度等级。

  二、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按常规控制砂子、水泥的质量,砂子最好用水冲洗过。

  2、要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的砌筑、粉刷落地灰及泥砂,并将突出表面的水泥及混凝土块凿去,平整和冲洗基层。

 

  3、在抹面层时,基层表面要充分湿润,以免吸收砂浆水分;并要擦干凹坑处的积水,使其既潮湿又干净。

  4、按常规控制配合比并执行操作规程(如砂浆搅拌一定要均匀等)。

  5、初凝前对水泥砂浆进行抹平,终凝前进行压光,最后用力压出亮光来,以压3次为宜。

要掌握压光的时间,早了压不实;晚了压不平,不出亮光。

  6、加强养护。

地面经过一段时间硬化后,应定是洒水进行养护,并避免损坏表面状态,保持湿润的时间以10d为宜。

屋面出入孔渗漏水通病与防治

现象及危害 

  屋面出入孔经常渗漏水,屋外下雨,屋内也跟着下雨,人们上下楼很不方便。

  原因分析 

  1. 不上人屋面,出入孔时不注意保护防水层,将防水层踩坏,没有及时进行修补,下雨时出现渗漏水现象。

  2. 屋面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专人管理,木盖损坏,不及时修理,下雨时,淋到室内。

  3. 水平出入门,门向内开,门的下槛内低,雨水从门槛流入室内。

  4. 卷材防水层收头只铺贴到立墙上面没有铺到高层门下槛预制板的下面,同时预制板兼踏板铺设时没有向外流水坡度,又没有做滴水,因此下雨时,出现爬水,向室内流水。

  预防措施 

  1、屋面出入孔的防水施工

  首先砌好孔口四周的砖砌体或浇筑好混凝土墙体,屋面找平层施工的同时,抹好根部的圆弧和抹好平立墙面。

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外口要凸出墙面30㎜。

铺贴防水卷材附加层,卷材的上端头要单面粘贴在圈梁凸出的下口;铺贴屋面防水卷材的同时,贴好立墙卷材,并将卷材上端裁齐卷入圈梁上口压牢密封好;用木框压牢;木盖要作防腐处理,上面用金属材料包好,铁件都要作防锈处理。

  出入孔应高出屋面250㎜以上。

  2、高低层的房屋建筑都设有通向低层屋面的门孔,其防水做法是:

  首先砌好低层屋面上的附墙,抹好找平层,铺贴防水卷材附加层,卷材上端头粘贴在附墙顶上压牢,随着屋面防水卷材的铺贴,用满粘法贴立墙的卷材,卷材要贴到高层门下槛预制板(兼踏步)的下面,即高层与低层之间应加U形卷材连接封闭。

在门口处用钢筋混凝土板挑出做踏步,板下与砌体间应留出一定空隙,以适应沉降的需要。

板的面层抹灰要抹成内高外低的流水坡,下口要做出滴水线。

门必须外平外开。

  治理方法 

  1. 不上人屋面防水层被踩坏出现渗漏的维修;首先将原防水层被踩坏部分铲除、清理干净。

涂刷基层处理剂,按规范要求铺设一布三涂或一层卷材。

从出入口到维修屋面设施处铺抹1m宽20㎜厚的1:

2.5水泥砂浆保护层。

  2. 屋面管理要有一定的制度,应有专门负责,不经允许不得随意上屋面,垂直出入口木盖被损坏应及时维修。

  3. 出入门口,门向内开,门的下槛内低外高,雨水流向室内。

由于设施不便作大改动,可在门槛外侧用水泥砂浆筑一50㎜高,宽60㎜的小坎,以防雨水流进室内。

  门孔下槛预制板兼踏步铺设时,没有向外流水的小坡度,又没有做滴水,下雨时出现爬水流入室内。

处理办法,可将预制板端头冲洗干净,涂刷107胶水泥浆,在预制板端头下方做出鹰嘴滴水,以防爬水。

散水坡渗水通病与防治

现象与危害 

  地下室一层外墙顶部向下洇湿渗水,有的发黑发霉,破坏了室内环境,加大了室内湿度。

  原因分析 

  1) 散水坡与结构主体墙身未断开。

  2) 纵横向伸缩缝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升、降而产生裂缝。

  3) 散水坡宽度小于挑檐长度,散水坡起不到接水作用。

  4) 散水坡低于房区路面标高,雨水排不出去,导致积水。

  5) 散水坡结构埋置深度未超过冻结层,受冻后散水坡结构遭受破坏,产生裂缝,导致渗水。

  预防措施 

  1) 散水坡的基础的埋置深度应超过冻结层,基础应采用毛石、砂、炉渣等材料。

垫层应用碎石混凝土,结构应密实、牢固。

   2) 散水坡应从垫层到找平层和面层与墙身勒脚断开,防止建筑物沉降时破坏散水结构的整体性。

要按房屋建筑轴线设置温度缝,防止因温度变化酿成散水坡伸缩而损坏散水坡。

  3) 屋面无组织排水房屋的散水坡宽度应宽于挑檐板150~200㎜,使雨水能落在散水坡上。

  4) 散水坡的坡向和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抹水泥砂浆罩面,必须抹压密实,结合牢固。

散水坡设置的纵向、横向伸缩缝均采用柔性沥青膏或沥青砂浆嵌填饱满密实。

  5) 散水坡的标高必须高于房区路面标高,排水应通畅,严防产生积水而浸泡基础。

 散水坡面层要加强养护,防止开裂。

  治理方法 

  1) 散水坡与主体结构之间出现缝隙产生渗漏的维修,可采用无齿锯沿着裂缝锯成深20㎜,宽15㎜的沟槽,清扫干净,内嵌填密封材料封堵严密。

  2) 散水坡标度低于房区路面标度的维修,将原散水坡水坡表面凿毛,用清水冲洗干净,铺抹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其高度一定要超过房区路面20㎜以上。

并留出温度缝和沉降缝,按要求内嵌填密封材料,封堵严密。

屋面反梁过水孔渗水通病与防治

1、 现象及危害 

    屋面上的反梁都设有过水孔,小小的过水孔很难施工好,容易出现堵塞积水渗漏。

2、 原因分析 

    

(1)过水孔的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存在孔洞,导致过水孔底混凝土中常出现渗漏水。

    

(2)过水孔因小,作卷材防水层时比较困难,不易做好,出现缝隙,密封不好,造成渗漏水。

    (3)反梁过水孔位置留设过高,造成堵水而积水,促使防水层老化。

    (4)反梁过水孔预留孔过低,当施工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后,过水孔被埋在下面,常因积灰堵塞而积水。

    (5)反梁过水孔内径太小,不足30㎜,很容易被漂浮物堵塞后不能过水,造成积水。

3、预防措施 

3.1 反梁过水孔孔径控制

    现浇结构反梁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层面加上找平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的层厚留设过水孔。

过水孔的高度不应小于150㎜,宽度不应小于250㎜;如果用预埋管时,其管径不应小于75㎜。

3.2 反梁过水孔进行防水封闭处理

    反梁过水孔防水不宜采用卷材防水,应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防水,薄涂多遍,其厚度也不应小于2㎜,同时,预埋管道的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20㎜×20㎜的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封闭严密。

3.3 如果采用卷材防水层时,应在过水孔处增加一道卷材附加层,管口进水处剪开贴向管内。

出水口外卷材剪齐贴入管口周围预留的槽口内,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然后铺贴反梁的屋面防水层,见图1-50。

4、治理措施 

4.1 屋面反梁过水孔过高积水渗漏的维修

    将保护层、防水层、找坡层、保温层按顺坡要求剔凿、铲除平整,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5㎜,要和原找平层搭接密实。

待达到养护要求并干燥后,按规范要求铺设防水层,防水层收头处用密封材料封闭严密。

防水层与原防水层搭接不小于150㎜,搭接缝用密封材料封闭,其宽度不应小于10㎜,最后做防水层的保护层。

4.2 屋面反梁过水孔过低积水渗漏的维修

    按顺坡要求,将保护层、防水层铲除,冲洗干净,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坡,抹压密实、平顺、坚固、粘结牢固不空鼓,达到养护要求并干燥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防水层和保护层施工。

4.3 屋面反梁过水孔过小积水渗漏的维修

    将立面上的保护层、防水层铲掉,对过水孔两侧及顶部的找平层、结构层进行剔凿,达到宽度和高度要求为止。

然后用聚全物水泥砂浆抹找平层,达到养护和干燥要求后,按规范要求铺设防水层和找平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之间容易出现水平裂缝、墙中间和柱边的垂直裂缝以及墙中的不规则裂缝等。

  一、原因分析

  1、填充墙下承重构件的变形对上部砌体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梁在受弯时,会出现弯曲变形,其变形值根据上部荷载大小及梁长度不同而异。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规定,其受弯变形允许有不大于 L[_0]/200~L[_0]/300的挠度(允许挠度限制根据梁的计算长度 L[_0]长短而有所不同),这部分挠度是由填充墙施工完毕的地面恒荷载和使用时的活荷载造成的。

如后期这部分荷载过大,会使梁下挠导致墙体出现水平裂缝和墙中垂直裂缝。

 

  2、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时的含水率为35%左右,以后砌块逐渐干燥而收缩。

造成体积不稳定。

有些施工单位对新出釜的砌块边采购进场边砌筑,或进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随意堆放,任其淋雨,使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较高,体积相对较大。

更有甚者,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工序,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用砂浆塞实梁下缝隙后即进行墙面抹灰。

这种作法不仅加大了砌块自重,不便施工,而且会使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因砌块失水体积收缩而出现水平及垂直裂缝。

此类水平裂缝一般出现在梁底,垂直裂缝因承重墙、柱与填充墙之间有拉结筋作用,一般出现在拉结筋长度外或墙中。

 

  3、因施工人员疏忽、将不同出厂日期干密度不同的砌块或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于同一道墙上,造成含水率较高的块体收缩变形较大;反之收缩变形较小,这种不均匀变形会使墙中部产生不规划裂缝。

  4、施工前不做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排列组砌设计,致使上下砌块的搭接长度在某些部位偏短,而填充墙使用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施工时如未按要求加设钢筋网补强,会使墙体收缩产生轴心受拉,沿齿缝出现垂直裂缝。

  5、因布设电线管,在加气混凝土填充墙上面剔凿线槽,因线槽较深而沿槽开裂。

有些线管布设不牢固,使布设线管处抹灰层空鼓、开裂。

  6、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的特点是先快后慢,容量大且延续时间长。

如果在抹灰前对基层表面不做处理或处理不当,抹灰层中砂浆的水分会过早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走而失去凝结硬化条件,抹灰层达不到预期的强度,从而引起空鼓、开裂。

  二、预防措施

  1、要消除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主要应降低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

施工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要控制在15%以下,严禁提前大量浇水湿润。

要在砌筑之间向浇筑面适量浇水,这样既保证砌筑砂浆有良好的硬化条件,又何使砌体不致含水率过高。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部时,留出小于一皮砌块高度的空隙,待砌体再收缩变形,抹灰前1~2d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紧。

补砌梁、板下部空隙时应从建筑物的底层开始向顶层补砌,使上部承重梁、板对填充墙有挤压作用,抹灰顺序一般也从底层向上进行。

  2、砌筑前应根据墙面尺寸设计砌块排列图,设计排列图时要考虑砌块上下搭接错缝,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体长度的1/3,并且不小于150mm。

当某些部位搭接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可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根直径6mm的钢筋或直径4mm的钢筋网片加强,加强筋长度不小于500mm。

  3、电线管敷设时使用专用镂槽工具,镂槽宽度、深度要与线管吻合,敷管后在管槽两侧钉钉子并用铁丝扎牢,再在管上用100mm宽镀锌铁丝网加强。

  4、抹灰前基层表面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浇水刷素水泥浆、刷108胶水泥浆和刮糙处理等。

其中以浇水刷素水泥浆的工艺最简单可靠。

操作方法是抹灰前一天在墙面均匀浇水2─3遍,每遍浇水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少于15min,在抹灰前再浇水1~2遍,浇水后立即刷素水泥浆,在素水泥浆干燥前抹灰。

一次抹灰厚度应不大于10mm,如果厚度超过10mm要分层抹灰,下一层抹灰要在上一层砂浆终凝前进行。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之间容易出现水平裂缝、墙中间和柱边的垂直裂缝以及墙中的不规则裂缝等。

  一、原因分析

  1、填充墙下承重构件的变形对上部砌体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梁在受弯时,会出现弯曲变形,其变形值根据上部荷载大小及梁长度不同而异。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规定,其受弯变形允许有不大于 L[_0]/200~L[_0]/300的挠度(允许挠度限制根据梁的计算长度 L[_0]长短而有所不同),这部分挠度是由填充墙施工完毕的地面恒荷载和使用时的活荷载造成的。

如后期这部分荷载过大,会使梁下挠导致墙体出现水平裂缝和墙中垂直裂缝。

 

  2、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时的含水率为35%左右,以后砌块逐渐干燥而收缩。

造成体积不稳定。

有些施工单位对新出釜的砌块边采购进场边砌筑,或进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随意堆放,任其淋雨,使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较高,体积相对较大。

更有甚者,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工序,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用砂浆塞实梁下缝隙后即进行墙面抹灰。

这种作法不仅加大了砌块自重,不便施工,而且会使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因砌块失水体积收缩而出现水平及垂直裂缝。

此类水平裂缝一般出现在梁底,垂直裂缝因承重墙、柱与填充墙之间有拉结筋作用,一般出现在拉结筋长度外或墙中。

 

  3、因施工人员疏忽、将不同出厂日期干密度不同的砌块或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于同一道墙上,造成含水率较高的块体收缩变形较大;反之收缩变形较小,这种不均匀变形会使墙中部产生不规划裂缝。

  4、施工前不做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排列组砌设计,致使上下砌块的搭接长度在某些部位偏短,而填充墙使用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施工时如未按要求加设钢筋网补强,会使墙体收缩产生轴心受拉,沿齿缝出现垂直裂缝。

  5、因布设电线管,在加气混凝土填充墙上面剔凿线槽,因线槽较深而沿槽开裂。

有些线管布设不牢固,使布设线管处抹灰层空鼓、开裂。

  6、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的特点是先快后慢,容量大且延续时间长。

如果在抹灰前对基层表面不做处理或处理不当,抹灰层中砂浆的水分会过早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走而失去凝结硬化条件,抹灰层达不到预期的强度,从而引起空鼓、开裂。

  二、预防措施

  1、要消除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主要应降低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

施工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要控制在15%以下,严禁提前大量浇水湿润。

要在砌筑之间向浇筑面适量浇水,这样既保证砌筑砂浆有良好的硬化条件,又何使砌体不致含水率过高。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部时,留出小于一皮砌块高度的空隙,待砌体再收缩变形,抹灰前1~2d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紧。

补砌梁、板下部空隙时应从建筑物的底层开始向顶层补砌,使上部承重梁、板对填充墙有挤压作用,抹灰顺序一般也从底层向上进行。

  2、砌筑前应根据墙面尺寸设计砌块排列图,设计排列图时要考虑砌块上下搭接错缝,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体长度的1/3,并且不小于150mm。

当某些部位搭接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可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根直径6mm的钢筋或直径4mm的钢筋网片加强,加强筋长度不小于500mm。

  3、电线管敷设时使用专用镂槽工具,镂槽宽度、深度要与线管吻合,敷管后在管槽两侧钉钉子并用铁丝扎牢,再在管上用100mm宽镀锌铁丝网加强。

  4、抹灰前基层表面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浇水刷素水泥浆、刷108胶水泥浆和刮糙处理等。

其中以浇水刷素水泥浆的工艺最简单可靠。

操作方法是抹灰前一天在墙面均匀浇水2─3遍,每遍浇水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少于15min,在抹灰前再浇水1~2遍,浇水后立即刷素水泥浆,在素水泥浆干燥前抹灰。

一次抹灰厚度应不大于10mm,如果厚度超过10mm要分层抹灰,下一层抹灰要在上一层砂浆终凝前进行。

在建筑工程中,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规范,施工中对一些重要的、特殊部位的工程质量问题基本上取得了很好的遏制,但一些质量通病仍屡见不鲜,现就以下几点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水泥砂浆楼地面

  水泥砂浆楼地面属装饰工程施工的一部分。

它随危及不到主体结构的安全问题,但给业主的生活起居乃至心里上造成不良影响。

造成这种通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施工人员不按正常施工工序施工、偷懒、省力引起的。

它主要表现在,楼地面空鼓、起砂、强度不足等。

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1、基面就整体楼层或整体单元应采取统一清理验收后施工的管理办法,先打扫1--2遍在施工面进行施工的同时,再次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不积水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2、所用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水泥砂浆的最终强度不得低于相应的 C15度,并按规定留置试块。

  3、若为压光不得罩素浆,必须为原浆收面。

  4、砂浆中的砂颗采用中砂与细砂级配,但要注意细砂的含泥量。

  二、预应力空心板缝

已投入使用的住房,沿楼板搁置方向出现裂缝。

几乎很普遍,严重影响着房屋的室内观感质量。

施工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1、楼板搁置在墙体或梁上后。

楼板间底部缝宽不得少于30毫米,并吊缝处理。

用细石砼浇捣时,分两次浇捣,每次一半,细石砼标号应采用现浇板相应标号。

且不得低于C20,且每层留置试块。

  2、在楼板跨度较大,易出现自身挠变的部位,板缝中应加φ6钢筋放在板缝上部,用不低于C20度的砼浇捣。

(要保证板缝清洁,并湿润)。

  3、板缝超过60mm时,应按设计部门要求进行施工。

  4、夏季施工应保证养护24h,冬季初凝期禁止施加振动荷载。

  5、应按隐蔽工程要求进行签证记录。

  三、顶层窗洞上、下角出现的"八"或倒"八"裂缝;在纵墙的两端及山墙靠近圈梁下皮处,有规则分布的斜裂缝等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温差,砼的线性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性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约为2.4倍,造成屋面板和圈梁的整体变形与砖砌体不一致,而出现裂缝。

  2、结构因素:

从结构设计上只从屋面伸缩的间距上考虑,而没有防止裂缝的措施。

依据上述情况对这种质量通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顶层外墙与内纵墙的砖砌体施工中,在墙体捌角处和丁字口连接的部位,拉筋间距应由500mm加密到250mm且每端伸入墙体的长度不得少于1500mm。

  ②在易产生裂缝的窗台下,设窗台过梁,其配筋不少于同层圈梁:

砼强度不低于C20,同时在窗洞两侧设钢筋砼构造柱与下层圈梁和同层圈梁连接,砼强度不低于C20。

  ③屋面保温层施工应避免冬季、雨季施工。

如在冬季施工应选用膨胀系数尽可能小的保温隔热材料。

同时在保温隔热层中应设置排气通道。

  ④女儿墙中的构造柱应加密,其间距不应超过3000mm,并和压顶连为一体。

构造柱及压顶的最小断面不应低于180mm,配筋不小于4φ12,砼强度不小于C20。

  ⑤底层窗洞口水平尺寸大于1000mm时,均应在该窗台下设一道钢筋砼过梁其断面高度不低于180mm,砼强度不低于C20。

钢筋不小于4φ12,且每端伸入墙体不少于500mm。

距构造柱较近的部位伸入构造柱。

  ⑥阳台栏板(砖砌)与主体或构造柱之间的连接,在施工中除留错槎外,应至少设三道拉结筋,每根伸入砖砌阳台栏板的长度不少于1000mm。

  四、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存在的部位有厨房、卫生间的给排水、暖气管道的立管与砼楼板的结合部位,出现漏水或渗水的现象,这些现象应在施工中特别注意,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止,避免在安装卫生洁具及铺地板砖后出现渗漏。

  1、施工前应把楼板预留孔部位直经300mm直经内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后,先刷素水泥浆一道。

从孔下口吊一直经同立管管经相同的三合板,吊好后用细石砼C20浇捣。

但应分两次浇捣,第一次浇捣一半后待24h后用防水油膏或沥青防水漆刷涂一遍,再浇捣剩下的一半。

但上表面低于楼层地坪下15mm,然后待砼达72小时强度后刷沥青防水漆一道,直经300mm,让管道与砼楼面充分结合。

工程竣工前应再刷涂一遍以防铺砖后渗水。

铺砖时不能破坏沥青防水层。

  2、屋面防水出现渗水主要部位,一般在屋面有组织排水沟的落水口及水簸箕之间,此部位应做严格处理,一但出现渗漏。

 很难掌握处理的程度,施工时应把其出口内侧清扫干净,在做SBS防水前用冷底油满刷,并用火烤后粘结SBS。

做好后应再次涂刷沥青防水漆一道其效果极佳。

花岗岩板材作为高档装饰材料被广泛地运用于外墙装饰中,而在实际施工中因设计、操作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往往给装饰效果带来永久性的缺陷,其中,镜面花岗岩外墙贴面的返碱吐霜尤为突出;石料板挂贴(灌浆)空鼓、不牢固还直接影响到使用功能的安全性。

 

  镜面花岗岩外墙饰面做法分干挂、挂贴(灌浆)二类。

干挂法工艺能解决花岗岩板饰面的上述质量问题,但该工艺只能局限使用于人、物难于碰到的高处和大面积施工中,且必须使用大量的金属架而造价较高。

故传统的挂贴(灌浆)工艺仍将被保留运用。

 

  本文就花岗岩板材外墙贴面上述两种质量通病的防治分述如下:

 

   一、花岗岩板材面返碱吐霜的防治 

   1、原因 

  花岗岩板材面返碱吐霜多生于外墙贴面,特别是当外墙无挑沿、挑廊等遮雨设施时更易发生,而室内很少见有返碱吐霜现象,显而易见,花岗岩板材贴面的返碱吐霜是由于存在渗漏的情况下,溶于水的碱溶液从花岗岩的板缝中溢流出来,从板材的细微毛孔中渗透出来,渗透出来的碱溶液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接触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盐,整个过程与山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机理一样,且质地坚硬附着力强,很难清理干净。

怎样防治这一通病?

返碱吐霜是因渗漏有机存在而发生的,那么围绕这一原因就可找出根治的办法:

防渗漏和提高板材的抗渗性能能解决这一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2、挂贴(灌浆) 

  工艺的工序流程按常规操作程序不变,但在粘贴之前必须对板材的反面作抗渗处理:

先对板材反面进行清扫浮屑尘土,并用湿布抹干净,然后用107胶水沿泥浆涂刷二度,刷浆后阴干养护不少于7天,107胶水泥浆重量配合比一般为107胶:

水泥=0.2:

1,刷浆必须均匀且不得漏刷。

刷浆稠度以不咬刷帚为宜,不可过稀。

 

   3、墙面顶部压顶的防渗漏 

  一定要做好,一般设计无具体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应杜绝使用水泥砂浆做压顶的做法,因为水泥砂浆压顶面与花岗岩贴面肯定会发生裂缝,从而产生渗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板材做压顶;与立面板材交角处做成45°交角式或挑边。

交角板缝应留设1.5—2mm,缝中5mm深度内的砂浆必须清理干净,最后成活前用密封胶注满。

 

   4、板缝处理 

  现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K73—91)第7、3、4条规定,镜面天然石板材的接缝宽度如设计无要求时为1mm,笔者认为,对于外墙挂贴(灌浆)石料板材在顶面无可靠罩雨设施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