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1631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中国新文学通常被分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阶段。

现代文学是指以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为开端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习惯上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文学;而中国当代文学则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称为“五四”时期的文学,第二个十年(1928-1937)即“左联”时期的文学,第三个十年(1938-1949)即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3、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

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

鲁迅、郭沫若等一批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的奠基作,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最初一批重要的社团流派,都出现在这一阶段。

这一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4、第二个十年的文学发展

第二个十年,也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通常也称“左联”时期的文学。

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高涨,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

这一阶段除了出现一批左翼作家作品之外,还出现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一大批风格独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并出现众多的社团流派,形成了现代文学的繁荣局面。

因此,它是现代文学发展、成熟的阶段。

5、第三个十年的文学发展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这一时期又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抗战时期的文学和解放区、国统区的文学前后两个阶段

6、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一)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承传

(二)中外文学的相互交融

(三)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7、当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十七年文学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三)新时期的文学

(四)近十年来的文学

8、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

(三)探索与困惑并存的发展态势

9、《新青年》与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

《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

1917年1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这是一篇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新方案的文章,它的发表,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一个重要指标。

2月,《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更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胡、陈二人的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10、“五四”文学革命经过激烈的斗争以及创作实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在思想上,它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场文化大革新的组成部分。

这场大规模的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有力地冲击了和扫荡了封建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在政治上,文学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舆论准备,同时它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对封建思想、封建文学的坚决彻底批判,唤醒了许多青年,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就文学本身而言,它宣告了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这是划时代的伟大转变。

它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对世界文学革命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1、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最引人注目的是诗和戏剧。

胡适是新文学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最早尝试新诗创作、最具代表性的初期白话诗人。

中国白话诗的鼻祖。

中国最早创作话剧的作家。

1920年3月出版新诗集《尝试集》。

这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影响重大。

12、初期白话诗人对中国诗歌的重大变革和贡献主要有两点:

一是以白话写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二是创立了自由诗体、无韵诗体、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诗词的体式中解放出来。

13、早期的新文学小说家大致可以划分为“新青年”作家群和“新潮”作家群。

在“新青年”作家群中,最能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是鲁迅的小说。

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

她1920年在《新青年》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

“新潮”作家群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叶绍钧等。

14、丁西林以创作幽默机智的喜剧而著名,《一只马蜂》和《压迫》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15、现代作家真正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1919年开始的,是从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开始的。

16、鲁迅的中心思想是立人思想。

决定鲁迅文学创作的根本价值取向的重要经历包括:

第一是少年时代家道中落,饱尝冷脸与白眼的人生经历;二是中外文化的熏陶,打下了鲁迅广博深厚的学识根底;第三是“立人”思的确立与改造国民性的追求。

在《文化偏执论》里,鲁迅系统地提出了他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和个性主义思想。

鲁迅及其所代表的“五四”思想文化先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特定的宝贵的文化品格:

第一,他们最懂得创新,又最懂得继承;第二,他们最注重立本,又最渴求开放;第三,他们最渴望自由,又最懂得责任。

17、《呐喊》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彷徨》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18、《阿Q正传》是鲁迅在1921年底到1922年初创作的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作品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风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

小说表明:

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小说特别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揭露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和病苦。

19、《故事新编》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入了鲁迅1922年至1935年所作的小说八篇,总体特点为“以历史讽喻现实”。

20、《野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精美的散文。

《野草》中潜藏着在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不懈的追求精神和英勇的牺牲精神,具有复杂深邃的思想蕴涵和鲜明独特的文化品格。

《野草》构思新颖奇特,多写梦境和幻觉,并把梦幻和现实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把情、景、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弦外之音、境外之音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效果。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朝花夕拾》熔记人、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寓思想性、战斗性于史料性、知识性之中,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散文创作中别具风格。

在艺术上,《朝花夕拾》呈现出一种明朗朴素、刚健清新、亲切自然的特色。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白描手法的运用。

21、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而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对封建反动统治及其政权的猛烈抨击,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的暴露、针砭,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形成了与现实密切结合富于批判性、战斗性的思想特色。

22、鲁迅的杂文文体多样,不拘一格,最主要的就是尖锐锋利,精炼泼辣。

这种风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是政治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统一;二是把战斗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第三,鲁迅的杂文还具有浓厚的幽默讽刺特色。

23、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高扬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第一人。

《女神》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

《女神》的出现,使中国诗歌正式由旧诗到新诗,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凤凰涅槃》是《女神》的代表作,是《女神》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伟大诗篇。

《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代表作,同时也标志着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有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24、四大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

25、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这是新文学产生以来最早成立的重要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主张,一是强调“为人生而艺术”,二是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主要有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等。

文学研究会在中国所首倡的现实主义美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6、冰心“问题小说”的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有《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往事》等。

冰心的全部创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爱”。

27、叶绍钧始终坚持“为人生”的文学主张,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倪焕之》,是叶绍钧小说创作最重要的作品。

短篇小说以《潘先生在难中》为代表。

28、散文大家——朱自清。

代表作有《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有:

第一,取材琐细,以小见大;第二,感情真挚;第三,情景交融,构思精巧;第四,语言自然、亲切、漂亮。

29、许地山创作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它的异域色彩、宗教氛围和情节上贯穿的爱情线索。

早期代表作有《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等。

长篇小说《春桃》是真正标志着许地山走向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转折之作。

《空山灵雨》是许地山唯一的散文集。

30、王统照——“爱与美”的表现者。

《山雨》标志着王统照现实主义创作的成熟。

31、创造社1927年7月由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于日本。

与文学研究会不同,创造社在成立之初就鲜明地举起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旗帜,提倡主观抒情的创作手法,重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表现自我和内心的自然流露;他们强调感情,以感情为生命,尤其注重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创造社高扬的浪漫主义美学主张及其表现出的浪漫主义美学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和意义。

创造社的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创造日》和《洪水》等。

32、郁达夫是创造社小说家的代表和旗帜,他在现代文坛的崛起,正式从他的小说集《沉沦》开始的。

1921年10月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是郁达夫最有影响的短篇代表作。

33、郁达夫——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郁达夫小说的基本风格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胆无遗的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式;第二,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感受;第三,以人物情绪的起伏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情绪流”结构方式;第四,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

34、张资平以“色情小说”而闻名。

出版于1922念得《冲击期化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35、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

徐志摩是其发起人。

知名社员有胡适、闻一多、徐志摩等。

闻一多、徐志摩等提出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主张,即新诗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主张。

新月社的理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36、闻一多是前期新月派的主将之一,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代表作《红烛》、《死水》。

《死水》最大的成就是对新诗音韵形式的创制。

37、徐志摩的四部诗集: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其艺术上的突出特点表现在:

第一,灵动飞扬,洒脱妩媚;第二,诗中有回环往复的节奏美、音韵美。

38、语丝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散文创作为住的作家群体,语丝社的名誉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代表作家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等。

《语丝》周刊上的文字,大多以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

语丝社这种注重社会批评的文体,为后来“左联”时期的战斗性小品文的发展开了风气。

39、左翼作家群的创作

蒋光慈代表作《短裤党》、《田野的风》。

他的《新梦》体现出鲜明的革命色彩,被誉为“中国革命文学著作的开山祖”。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和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

叶紫代表作为《丰收》。

张天翼被鲁迅归入新文学运动以来“最优秀的作家”行列,是新文学第二个十年中最引人注目的讽刺小说作家。

代表作有《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

沙汀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标志着沙汀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

40、东北作家群以萧军、萧红为代表。

萧军代表作《八月的乡村》,萧红代表作《生死场》。

41、殷夫代表作——写实性诗作《别了,哥哥》

夏衍创作的《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被认为是中国报告文学成熟标志的另一部作品。

42、“京派”主要包括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

他们的作品多从文化层面探讨人生与人性,注重道德与文化的健康与纯正,作品充满一种东方古典式和谐圆融的精致。

“京派”以乡村抒情体和都市讽喻体为审美追求。

京派作家在语言、文体、表现形式方面多样化的实验,突破了小说的艺术成规,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具有革命性的贡献。

废名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莫须有先生传》、《桥》

何其芳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共同出版的三人诗合集《汉园集》,使他成为“汉园三诗人”之一。

代表作《画梦录》是仅次于《野草》的优秀散文集。

43、“海派”作家群落是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逐步形成的,它实际上包含“新感觉”派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两个方面的创作,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明的产物,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

“海派”文学都把描绘“文明病”和五光十色的人生世态,表现现代都市男女浮躁迷惘的心灵状态,当做最为重要的主题。

44、《烛》三部曲:

现实主义风格的显现

《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

现实主义风格的深化,标志着矛盾短篇小说的成熟。

《子夜》的出版,标志着矛盾创作的一个高峰,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创作实绩,也标志着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子夜》结构严谨宏大,人物心理描写精雕细镂,作者成功塑造了资本家吴荪甫这一形象,这一形象代表着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

他的悲剧命运,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导致的必然结果。

45、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巴金小说最为关注的艺术形象:

叛逆者和忍耐者

在巴金的家庭题材代表作《家》中,其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形象,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他的叛逆性格主要是在家庭内部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

与觉慧的大胆叛逆相反,作为兄长的觉新却是一个忍耐者的形象,同时也是《家》中性格内涵最丰富的一个。

这是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备受精神折磨的病态灵魂,是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怯弱和忍让的人。

46、老舍的《骆驼祥子》:

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悲剧典型

祥子:

不安于卑贱、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求得独立生活的善良的小生产者。

《骆驼祥子》形象地反映了祥子的人生理想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尖锐矛盾,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社会的混乱、黑暗、腐朽以及劳动人民命运的悲剧。

老舍规模最大的长篇巨构:

《四世同堂》

47、沈从文的《边城》成功地塑造了翠翠、老船夫的形象。

翠翠是作者倾注了“爱”和“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

48、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融合历史与现实,塑造了具有多重矛盾性格的人物形象,在描写方面具有独特的民俗史特色,呈现出一股浓郁的四川风味。

49、曹禺的主要代表作是被称为“四大名剧”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

四幕剧《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作。

周朴园是《雷雨》的中心人物,若从其性格表现的类型特征来看,在他身上集中突出了这样两点:

其一,具体地说他是《雷雨》悲剧的总根源;其二,扩大地说他是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资本家典型,是封建专制独裁的象征。

50、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命运之谜的憧憬与探寻;

其次,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激烈,环环相扣,尤其擅长以艺术上的偶然性写出生活上的必然性;

再次,曹禺剧作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是独具个性的;

最后,戏剧理论与舞台实践的融会贯通。

51、夏衍的现实主义力作:

《上海屋檐下》

田汉剧作具有抒情特色,代表作《名优之死》

洪深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是“农村三部曲”,尤以《五奎桥》最为成功。

《五奎桥》“搬演人世,取材人生“。

52、李金发的《微雨》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诗集。

53、现代诗派既是初期象征派的一种继承,有时“新月”诗派演变发展的结果。

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她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美名。

这首诗是戴望舒融合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成功之作。

54、艾青:

现代新诗的又一高峰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色彩的抒情诗,它以诗人儿时的保姆为主人公,以无限的同情和深沉的爱,成功地塑造了大堰河这个旧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

艾青诗歌的风格:

荒凉中萌出生机,暗淡中透露光亮

艾青的审美追求: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55、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即“孤岛”的特殊环境,坚持抗日文学运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租界被日军侵入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为“孤岛”时期。

5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形成

《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新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57、《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

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上,赵树理的小说显示了异常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

第一,在艺术结构上,小说借鉴了传统评书、章回体小说的结构特点,吸纳了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创造出一种评书体小说形式,极大地推进了“五四”开启的白话小说的民族化进程。

第二,在语言方面,小说语言具有亲切质朴、明快风趣的特点。

第三,小说中流溢着浓郁的晋东南乡土民俗色彩。

58、孙犁的《荷花淀》标志着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的全面成熟。

孙犁的作品从多方面勾勒出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以明快畅达的笔调成功地刻画出许多劳动者形象,尤其是农村青年妇女,形成淳朴而深沉、淡雅而优美的风格。

他的这种创作追求吸引了一批中青年作家学习、模范其风格,文学史上常称其为“荷花淀派”。

59、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土改本质的深刻揭示)、《莎菲女士的日记》

周立波:

《暴风骤雨》(对土改运动的全景展示)

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的《白毛女》是现代民族歌剧的新尝试,是我国第一部成熟的新歌剧。

它体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时代主题。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是现代长篇叙事诗的一个高峰。

《漳水河》:

新民歌特色的长篇叙事诗。

60、在四十年代产生比较广泛影响的还有以徐訏(xu)和无名氏为代表作家的“后期浪漫派”。

61、《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这一时期涌现的风格独特的幽默讽刺长篇小说的代表作。

《围城》的思想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作者以精细、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形象。

主人公:

方鸿渐

62、张爱玲的《传奇》是最能代表她文学成就的小说集,其中《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金锁记》是公认的代表作。

散文代表《流言》

63、袁水拍代表作《马凡陀的山歌》,是新诗民族化的新尝试。

陈白尘代表作《升官图》,是一部政治讽刺喜剧。

64、“七月”派精神领袖:

胡风

“七月”派小说中,路翎的作品最富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影响最大的作品是《财主底儿女们》

65、冯至的《十四行集》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创作走向成熟。

穆旦为“九叶“诗派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具有深沉的内省力量与雄厚的思辨深度。

66、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

《红日》、《红旗谱》、《红岩》、《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三家巷》

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

《三里湾》、《三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

工业题材小说:

《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

历史小说:

《李自成》

67、抒情叙事诗:

闻捷《天山牧歌》(新中国第一首爱情礼赞)、李瑛《隔壁日出》、李季《杨高传》

政治抒情诗:

郭小川《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甘蔗林》、贺敬之《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

68、邵燕祥《到远方去》(50年代前期的青春之歌)

张志民《死不着》(新诗平民化、大众化的成功尝试)

蔡其矫《南曲》

流沙河《草木篇》

69、老舍的《茶馆》——现实主义话剧的高峰

《茶馆》的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突破了过去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世。

这种结构特嗲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它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式亮相;

第二,《茶馆》形成“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结构方式,全剧靠人物命运的变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0、“三突出”原则: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同时主要英雄人物必须先知先觉。

起点要高,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人情物欲,形成了“高、大、全”的审美模式。

71、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小说的开山之作,刘心武是伤痕小说的开创者和重要作家。

古华的《芙蓉镇》是反思小说的代表作。

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属于改革小说。

文化小说的代表作有汪曾祺的《受戒》、阿城的《棋王》、莫言的《红高粱》、张承志的《北方的河》

历史小说代表作有姚雪垠的《李自成》《曾国藩》、凌力的《星星草》《少年天子》

先锋小说代表作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72、“朦胧诗”注重表现自我,表现反抗,以人性为旗帜。

“朦胧诗”作家群中影响最大的是号称“新诗三杰”的舒婷、北岛、顾城。

“朦胧诗”填充了新诗史上的最大一次断裂,它使“五四”开始的新诗传统得到持续和延伸,它有效地修复和推进业已中断的新诗现代化进程,结束了诗思想艺术上的“大一统”的窒息,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开始了艺术多元发展的运行,恢复了中国诗歌的生机。

73、“后朦胧诗”代表作家:

“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海子、西川、欧阳江河;“民间写作”诗人韩东、于坚

海子代表作:

《亚洲铜》《麦地》

韩东代表作:

《有关大雁塔》

74、巴金的《随想录》——讲真话的大书

《随想录》既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又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想录》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历,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革进行反思;全书充满了作家的自省意识,无情地、痛苦地、赤裸裸地呈现自我。

《随想录》的艺术价值在于文中的动人诗意。

而这诗意来源于作者思想和感情的真实。

75、90年代以来文学的多元化发展面貌可以总体概括为:

一是文学的个体化和文学集团化并存,一大批自由撰稿人的出现为多种风格和流派的成立和极大的可能性;

二是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写作齐头并进,优秀的作家作品不断涌现;

三是文学体裁由原来刊物的一枝独秀发展为多头并进局面,出版社的畅销书、报纸副刊上的随笔、网络文学都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76、现代主义主潮的再次勃兴

陈忠实的《白鹿原》、张炜的《九月寓言》、余华的《活着》、王安忆《长恨歌》、池莉的《来来往往》、张洁的《无字》、王朔的《看上去很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莫言的《檀香刑》

长篇小说《黄金时代》讲述了主人公“我”与陈清扬之间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段曲折经历,对文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