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2667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侦查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侦查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侦查学.docx

《侦查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侦查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侦查学.docx

侦查学

侦查学

侦查学绪论

第一节侦查的概念\

法律上的侦查概念

(一)侦查的法定概念

《刑诉法》所规定刑事侦查的概念是: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据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强制措施。

(二)法定侦查概念的要素

五个层面的认识:

1、侦查是专门机关的专有职权(法律授予的)--主体界定;关于侦查机构设置和侦查人员培养:

侦查作为一门科学,它应有其职业化、专门化的理论基础;同时,侦查工作的高要求,也呼唤着侦查工作的职业化和专门化。

2、侦查的客体是已确定的立案的办罪案件--客体界定;

3、侦查是一种专门活动,即法定调查活动--内容界定,其核心在于调查证据的活动,侦查的内容实质上搜查、固定、比较证据-再现犯罪情景的一系列活动;

4、侦查是一种诉讼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性质界定;

5、侦查行为具有强制性(法律强制性)。

二、学理上的侦查概念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主体为查明案情,搜集犯罪证据和材料,证实和抓获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采取的一系列专门调查方法和强制措施一种诉讼活动。

三、侦查概念的界定

(一)侦察与侦查的区别

1、前者军事术语,而后者为法律术语;

2、前者是预审前的行为,而后者是在预审后采取的(刑侦改革后已取消预审);

3、前者秘密性更强;

4、前者的涉及范围广,而后者则具有特定的对象;

5、前者所的材料不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后者可以。

(二)侦查与社会治安之间的关系

联系:

侦查是社会治安的一个子系统。

只有打防结合,才能遏制犯罪。

区别:

主体,对象不同,等等。

(三)对侦查领域问题的研究

刑侦,经侦(走私侦查、证券侦查),安全,职务犯罪侦查(检察院自侦),公安局政保处(政侦),狱内侦查,专业侦查(军保、林、铁路),等等。

(四)对经济侦查概念的界定

最广义的经济犯罪是指:

财产犯罪+职务犯罪+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犯罪,其中该概念的核心是:

在所有经济领域内发生的犯罪行为;

广义上的经济犯罪是:

职务犯罪+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犯罪;

狭义上的经济犯罪则是指:

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犯罪。

持该种狭义观的学者认为:

侵财犯罪不具有经济犯罪所要求得专业性强特征,而职务犯罪则属于非法权力经济,所以他们只认可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破坏经济管理秩序的犯罪。

第二节侦查学的概念

一、概念:

侦查学是研究侦查主体对犯罪进行侦查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侦查技术、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的科学。

侦查是应对犯罪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循这样一条内在的线形成的系统:

犯罪源-(犯罪行为)-犯罪阆迹物证-犯罪信息-人工技术勘验-案情分析-处理-侦查方向范围-侦查措施-再现犯罪。

二、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一)主题-研究刑事侦查的规律

研究侦查的对策、方法、成本效益等等

(二)副题-研究犯罪规律和特点-知彼

发案率、发案面、犯罪性质、年龄结构、区域结构、发展方向(国际化、经济化、技术化、多样化)

(三)副题-研究侦查主体-知己

侦查机构组织和基础业务建设:

探组制度、网格化管理等

(四)特色-研究预防犯罪

三、侦查学的任务

(一)主动性的侦查任务:

侦破、揭露、证实犯罪,侦查破案是侦查的最大任务

1、搜集证据:

发现证据-固定和提取证据(保全证据)--审查评断证据;

2、查明犯罪事实、确定犯罪嫌疑人;

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犯罪人逃避侦查;

4、保障无罪人不被追究刑事责任(非刑事化的处理)。

(二)被动性的侦查任务:

预防、控制、防范预防犯罪

1、犯罪前应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2、犯罪中应及时进行防卫和主动出击;

3、犯罪后应及时破案以减少损失。

第三节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案剖析法/经验总结法;

二、对犯罪动态的社会调查与分析;

三、科学技术进行侦查(模拟实验的方法);

四、比较研究(研究古今中外的侦查理论、经验、技术)。

第四节侦查学与邻近学科关系

一、侦查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法学/哲学

二、侦查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计算机/测谎机/交通/通讯

三、侦查学与其它刑事法学的关系

犯罪学、刑法学、刑诉学、刑事执行学、检察学、刑事审判学、被害人学

第五节侦查学的体系

从前苏联引进主要是-技术+方法+策略;

侦查学研究的领域中,加入了原理(基础理论),侦查策略中增加了谋略等内容。

思考题:

1.怎么理解侦查的概念?

2.侦查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请阐述侦查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侦查工作的方针和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侦查工作的方针,侦查基本原则。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侦查工作的方针

一、侦查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一)依靠群众

1、依靠群众是一条侦查的必胜路线;

2、犯罪人生活在群众中,其言行暴露在群众中;

3、侦查必须依靠群众提供线索,接受群众监督。

(二)抓住时机

(三)积极侦查

1、发挥侦查员的主观能动性,最佳的完成破案任务;

2、积极侦查要有主动出走的观念;

3、积极侦查,要根据犯罪人的规律特点而侦查。

(四)及时破案

1、减少损失控制成本;

2、还可以"决留根"-刑事特情耳目(代号321)单线联系(一级战备)。

二、侦查工作的八字方针

"先发制敌"、"速战速决"(针对暴力性案件高涨提出的)

三、侦查方针间的关系

(一)依靠群众是基础,抓住时机是关键,积极侦查是要求,及时破案是目的;

(二)八字方针补充十六字内容,并对十六字有指导作用。

第二节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依法原则;

二、迅速及时、全面细致原则;

三、客观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四、侦查比例性原则;

五、措施秘密和程序公开相结合原则;

六、侦查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群众原则;

七、协同原则;

八、国际协助原则。

思考题:

1.请阐述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

2.试论侦查中的群众路线原则。

3.什么是侦查协作原则?

第三章侦查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侦查形态论,痕迹论,信息论和逻辑论的具体内容。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形态论/物质论

一、形态概念的理解

"形":

犯罪行为的形状,包括方式、方法、工具、痕迹、后果;

"态":

是指现场态势,包括发案背景、动机目的,因果制约以及现场反映各种特征。

二、形态论的要点

(一)运行着的物质必取一定形态;

(二)不同的运动方式形成不同的形态:

顺向性的运动方式(侦查)、逆向性运动方式(犯罪)、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

(三)不同的物质反映不同的运动方式;

(四)犯罪行为必取一定形态

行为性质、行为类型、特点、因果等均与形态有一定的关系;

(五)犯罪行为是可以认识的

1、犯罪及其过程是客观存在(犯罪要有一定的空间、时间)

2、犯罪者的达成一定的目的,总是与侵占、侵犯和改变现实世界一定客体、对象相联系;

3、犯罪及其变化过程具有规律性;

4、犯罪行为是可以认识的

第二节犯罪痕迹论

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必定会留下大量的犯罪痕迹,而犯罪痕迹是侦查工作的客观依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客观证据,因此犯罪痕迹在侦察破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犯罪痕迹可以分为物质性痕迹和意识性痕迹、人迹和物迹二大类。

一、犯罪痕迹概念

(一)痕迹定义:

事物留下的印迹就是痕迹;

(二)凡由犯罪行为造成的、寓有犯罪事件信息的印迹即犯罪痕迹。

二、犯罪形态与犯罪痕迹的区别(子系统)

三、犯罪痕迹储存着犯罪行为的信息

(一)犯罪信息储存犯罪行为痕迹真假,案件真假信息;

(二)犯罪痕迹储存犯罪的性质,类型的信息;

(三)犯罪痕迹储存犯罪方式、方法和犯罪工具的有关信息;

(四)犯罪痕迹储存犯罪过程的信息

1、作案时间信息;

2、储存犯罪空间信息;

3、储存犯罪过程信息;

4、储存着罪犯人身特征。

四、犯罪痕迹的分类

(一)根据痕迹存在的基本形态:

物质痕迹/意识痕迹;

(二)根据痕迹的来源:

人迹/物迹;

(三)根据痕迹的反映特征:

本体痕迹/客体分离痕迹/结构形象痕迹/动作习惯痕迹。

五、犯罪痕迹同-认定(不能代替侦查思维)

(一)概念:

在承认事物在发展变化前提下,其体质特征与本身特征的相同符合;

(二)依据:

1、事物的客观性;

2、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第三节犯罪结构论

一、案件的基本结构:

(一)案件结构的概况

(二)基本结构要素:

人/事/物/时/空/动机

①案件发生时间,②空间,③人(所有与之有关证人),④物(赃物、遗留物、被损坏物),⑤事(时、空、人、物相互关系),⑥犯意。

二、案件的类型结构(某一种类型的案件)

三、个案结构

组合结构意向/行为/条件/特征

第四节信息论

研究犯罪痕迹并非就事论事,研究犯罪痕迹是因为犯罪痕迹所寓有的言息对侦察破案具有重要意义。

认真研究犯罪痕迹中所寓有的信息有利于分析犯罪事牛、侦破犯罪事件。

犯罪痕迹中所寓有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

第五节因果论

一、因果关系的特征

(一)因果的普遍性;

(二)因果的客观性;

(三)因果的复杂性;

(四)因果的制约性。

二、在侦查工作中利用因果做出判断

(一)动机性质;

(二)时机选择;

(三)复杂技能;

(四)罪后表现;

(五)形态痕迹。

第六节逻辑论

一、逻辑判断

(一)犯罪规律-必然判断;

(二)方向范围-选言判断;

(三)线索途径-或然判断;

(四)嫌疑对象-假言判断。

二、逻辑推理

(一)案件性质-类比推理;

(二)因果关系-回溯推理;

(三)共性个性-演绎推理;

(四)规律性质-归纳推理。

三、逻辑假定

(一)时空假定;

(二)过程假定;

(三)动机假定;

(四)特征假定。

思考题:

1.简述犯罪事件的基本结构类型。

2.试论犯罪必留痕。

3.何为犯罪痕迹?

其种类有哪些?

中篇:

侦查措施

第四章侦查措施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侦查措施的特征,侦查措施采取的原则。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侦查措施概念

一、侦查措施的概念

(一)侦查措施的概念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在同犯罪的斗争中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为了发现、揭露、证实、制止和预防犯罪以及缉捕犯嫌人依法采取的各种侦查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二)侦查措施概念所蕴含的要素

1、侦查措施是侦查活动的主要媒介:

侦查主体:

侦查人员

侦查客体:

犯嫌人和犯罪活动

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间媒介:

侦查措施;

2、侦查措施是实现侦查目的的重要手段;

3、侦查措施是刑事侦查决策的具体体视;

4、侦查措施是长期侦查实践的科学总结。

二、侦查措施的特征

(一)实施和运用的特定性;

(二)制定和实施的合法性;

(三)形成和依据的科学性;

(四)功能和作用的单一性。

第二节侦查措施的运用和实施原则

一、侦查措施的作用

(一)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

(二)能准确揭露和证实刑事犯罪;

(三)能迅速查缉犯嫌人;

(四)能有效预防刑事犯罪的发生。

二、侦查措施的实施原则

(一)针对性;

(二)战机性;

(三)周密性;

(四)综合性。

思考题:

1.什么是侦查措施?

其特征是什么?

2.侦查措施采取应遵循那些原则?

3.试论侦查工作的方针。

第五章物证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证技术的分类,具体的物证技术手段。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证技术的概念和任务

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一)定义:

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技术、记录技术、提取技术及检验和鉴定技术,这些技术方法的总称,就是物证技术。

(二)分类

1、纵向分类:

物证的发现、记录、提取、鉴定技术

2、横向分类:

形象痕迹、文书、化学、生物、音像、电子等物证技术。

二、物证技术的任务

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科技方法解决案件中和物证有关的专门性问题,为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和公正处理案件提供证据。

第二节形象痕迹技术

一、形象痕迹概述

(一)定义

形象痕迹是一个客体在力的作用下,与另一客体向接触后在另一客体表面上留下的印痕,因其能够反映留痕客体接触面的形象特征,故称形象痕迹。

(二)分类:

1、按照造型体的类型:

人体印痕、物体印痕、动物痕迹;

2、按照痕迹形成的机制:

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

3、按照承受体接触面的变化:

表面痕迹和立体痕迹;

4、可见与否:

可见痕迹和潜在痕迹。

二、指纹

三、足迹

四、工具痕迹

五、牙痕

六、车辆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七、枪弹痕迹

第三节文书物证技术

一、文书物证概述

(一)定义

文书物证技术是为了确定案件中文书和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的联系,解决文书的各种可以情况而运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的总称。

(二)分类:

1、解决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问题的文书物证技术;

2、鉴别文书真伪的文书物证技术;

3、解决其他技术问题的文书物证技术;

二、笔迹

三、伪造文书和变造文书

四、打印文书和复印文书

五、被损坏文书和不易见文书

六、文书写成时间的检验

七、文书物质材料的检验

第四节化学物证和生物物证技术

第五节音像物证技术和电子证据

思考题:

1.试论物证技术的纵向和横向分类及其分类。

2.什么是形象痕迹?

简述其分类。

3.试论音像物证。

第六章现场勘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现场勘查,现场访问,现场笔录的要点。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场勘查概述

一、犯罪现场概述

(一)犯罪现场的概念

它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

(二)犯罪现场的特征

1、现象的暴露性和本质的隐蔽性;

2、行为的连续性和现场的阶段性;

3、同类现场的共同性和具体现场的特殊性。

(三)犯罪现场的类型

1、根据行为性质的区别-主体现场/关联现场;

2、根据现场真实性区别-原始现场/变动现场/伪造现场/伪装现场;

3、根据案件性质来区别-凶杀/盗窃/强奸/纵火。

二、现场勘查概述

(一)现场勘查的概念

它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依法对犯罪现场所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实地勘验;

(二)现场勘查的作用

1、侦查的起动;

2、侦查的手段;

3、侦查的依据。

(三)现场勘查的任务

1、发现收集痕迹物证和有关情况-线索;

2、固定证据-证据;

3、判断动机目的-范围;

4、刻划罪犯形象-方向。

(四)现场勘查的要求

1、及时;

2、全面;

3、细致;

4、客观。

(五)现场勘查的三结合

1、专门工作-群众路线;

2、技术鉴定-调查研究;

3、现场勘查-其他措施。

三、现场勘查的新问题研究

(一)新世纪现场勘查所面临的挑战

1、新经济催生新的犯罪类型

传统的现场是基于一定的空间:

(1)水

(2)陆(3)空(4)浮动空间;而网络科技的兴起,虚拟空间(例如网络)产生,网络犯罪所存在的空间被称为第五空间,传统的"现场"概念受到冲击

2、"犯罪现场"新概念:

(1)是现场勘查人员认识犯罪行为的信息源;

(2)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遗址;

(3)由犯罪行为引起的发生变化的客观物质环境的总称。

(二)重视物证的理念深入人心

(1)以口供为主的观念正在淡化;

(2)刑事侦查程序注重对公民人权的保护,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四、现场勘查应关注和突破的问题

(一)探明事件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决定立案侦查或不立案侦查;

(二)提前介入证据分析,签别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性;

(三)确立侦查方向和范围;

(四)现场勘查前、中的分析和调查取证中的分析要适时采用。

第二节现场勘查的准备和实施

一、现场勘查的准备

(一)保护现场

1、针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准备

划定范围,设置警戒,封锁现场;

2、证据方面的准备

尸体痕迹等;

3、其他方面的准备

积极抢救,组织追缉,保持警惕,等等。

(二)现场勘查的领导工作

1、勘查队伍的组成

领导+侦察员+技术鉴定人员+发案地民警和保卫干部+有关专业人员+见证人+警犬训练员;

2、分工

(1)领导工作;

(2)勘查工作-现场访问组/实地勘查组/现场警戒组/机动组;

(3)技术工作。

二、现场勘查的实施

(一)实地勘查(看)

1、步骤:

准备工作--外部勘查--技术勘查--侦查员进入现场;

2、方法:

确定范围/确定程序;

(1)初步勘查-静的勘查;

(2)详细勘查-动的勘查。

3、现场勘查的要点:

(1)变动仍有价值,伪装必留痕迹,伪造必有原因;

(2)提高痕迹物证的发现率、采取率、利用率;

(3)发现矛盾,反复勘查、研究。

(二)现场访问(问)

1、现场访问的意义:

提供材料/弥补不足/帮助判断/分析依据;

2、现场访问的方法:

心理学原理;

3、注意:

合情/合理/合法。

(三)现场实验(做)

1、任务:

(1)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听到某种声音或看到某件事情;

(2)确定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能否完成某一行为;

(3)确定某一地点是否是罪犯或某一物品的出入口;

(4)确定某一痕迹是否某一工具所留。

2、现场访问的规则:

根据需要+时空一致+条件一致+物品一致+反复多次+注意保密+注意法纪+注意记录。

(四)现场勘查记录

1、分类:

文字/图象;

2、结构

一份完整的现场勘查报告基本上应包括现场勘查笔录、现场照相、现场制图。

现场笔录由前言、叙述事实部分、结尾三部分组成。

制作时应注意笔录叙述的顺序和用词的客观。

现场制图有方位图、全貌图、局部图等。

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中心照相、细目照相。

(1)现场笔录:

前言/内容/结尾

客观/顺序一致,多次勘查需注明

准确/用词恰当,不得含糊

其他情况可单独制作笔录/尸检、实验等;

(2)现场照相:

方位照相(远景)

概貌照相(中景)

重点照相(近景)

细目照相(特写)

防止艺术加工/注意先后顺序;

(3)现场制图

比例图/示意图/综合图

选定制图种类,注意图面构思,认真确定方位,寻找制图比例,不要遗漏物品,局部特写标出,制图完毕核对,先铅笔后墨线。

第三节犯罪信息的收集和现场分析

一、犯罪信息的收集方法

(一)现场访问--意识痕迹;

现场访问是犯罪现场实地勘验的重要补充,通过现场访问,有利于查明犯罪分子、有利于判断案件性质、有利于分析痕迹物证、有利于展开侦查工作;因此现场访问应和犯罪现场实地勘验同时展开。

现场访问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了解不同的内容,同时注意现场访问的方式方法。

(二)实地勘验-物质痕迹;

犯罪现场实地勘验是现场勘查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现场勘验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其次,确定勘验的范围和顺序;然后,对犯罪现场进行静态勘察和动态勘察。

(三)现场实验。

为了审查侦查中的判断和证言供述的真实、研究犯罪痕迹的形成等,犯罪事实,根据侦查破案的需要可以开展侦查实验工作。

在侦查实验中必须遵循条件一致、物品一致、地点一致、时间一致、反复多次、遵守法纪、严守机密、认真纪录等原则。

二、现场分析的理论方法

根据实地勘验、现场访问、侦查实验获得的大量犯罪痕迹中所寓有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可以对犯罪事件作出如下的判断。

判明案件性质、犯罪时间、作案地点、犯罪工具、犯罪动机、犯罪手段、作案人数和罪犯形象。

(一)现场分析的任务

是否立案/侦查方向/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二)注意要点:

1、有罪证据-无罪证据;

问题的一致性-问题之间的矛盾性;

正常情况下发生的问题-特殊情况下发生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特殊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

2、不能抓住一条可能性;

不能轻易下结论;

有矛盾反复勘查;

无法解决以后澄清。

(三)现场分析的方法

1、个别分析法;

2、心理分析法;

(1)定义: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证人的感知能力以及直接故意犯罪这一客观事实所反映的犯罪动机特点;

(2)运用

对证人感知能力的分析,主要分析证人对案件有关事实情节的感知能力;

犯罪动机的分析:

从已知的犯罪的客观行为和结果推断未知的犯罪动机,从犯罪的客观事实判明犯罪的主观因素;

3、综合分析法;

4、辩证分析法:

用辩证的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场获取的犯罪信息;

5、重点分析法;

6、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分析法

逻辑思维的运用:

判断和推理;

形象思维的运用:

对犯罪进行形象化的再现;

灵感思维。

三、案情研究/案件分析

(一)对事件性质和类型的研究

1、分析事件的形态;

2、分析事件现场的本质是否矛盾;

3、分析现场周围群众对案件的反映;

4、分析复验复查和必要的现场特点。

(二)对犯罪信息和情况的研究

1、犯罪时间:

(1)法律上分为:

预备-工具、条件

实施-起点、过程、离开现场

销赃毁证;

(2)作案上分为:

发生

报案

作案过程多少时间

逃跑;

2、犯罪地点

(1)法律上:

预备犯罪-工具条件

实施犯罪-主要现场

处理赃物罪证-罪后进行的犯罪地点;

(2)作案上:

陆地

空中

水上

水下

网络;

3、犯罪人数

(1)单人作案

(2)多人作案--团伙/集团;

4、犯罪工具的研究;

5、犯罪的方法;

6、犯罪的目的;

7、犯罪的动机;

(三)嫌疑对象条件和依据的研究"十个因素条件"

1、时间条件;

2、知情条件;

3、犯罪痕迹物品条件;

4、同类遗留物条件;

5、赃物条件;

6、职业特点;

7、惯犯偶犯条件;

8、体貌特征条件;

9、反常表现条件;

10、因果关条件(贯穿于1-9中)。

(四)应注意的问题

2、克服只重视大案现场而轻视小案现场的现象;

3、克服只重视狭义痕迹而轻视现场遗留物;

4、克服只重视可辨证物证而轻视微量物证;

5、克服只重视完整清晰的痕迹而轻视残缺模糊痕迹;

6、克服只重视主体现场而轻视关连现场。

思考题:

1.现场的特征是什么?

2.现场勘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伪装现场与伪造现场的异同点有哪些?

4.试论现场访问的对象、内容及其规则。

第七章常规性侦查措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侦查询问,讯问,排队摸查,侦查实验的各自运作规则。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调查讯问

一、刑事调查讯问

(一)概念:

又称调查访问,是指侦查人员向有关人员或知情群众了解、查证与案件有关问题的一项侦查措施。

(二)调查讯问的对象和内容:

1、案件的事主:

被害人及其亲友;

2、案件知情人和发案时的目睹人;

3、案件揭发检举人;

4、案件发生单位和地区的负责人;

5、案件有关问题的专业人员;

7、案件的嫌疑对象。

二、刑事调查讯问方式

(一)公开调查讯问

侦查人员以自己的公开身份向有关人员调查;

1、个别访问;

2、召开座谈会。

(二)秘密调查讯问

侦查人员以其他身份掩护向案件嫌疑人或有关知情人所进行的调查访问;

1、侦查人员进行调查;

2、其他人员进行调查。

三、刑事调查讯问实施

(一)做好准备工作

1、了解被讯问人的有关情况;

2、选择适当的调查时间和环境;

3、拟定调查讯问题纲。

(二)稳定被讯问人的思想情绪

(三)消除被讯问人的思想障碍

(四)促使被讯问人的思想转化

(五)推动被讯问人的认真回忆

1、接近回忆:

利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为回忆线索,推动回忆;

2、相似回忆:

利用彼此相似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