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29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考各章节知识点Word下载.docx

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9、四大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见会丛P6)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构特点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细胞排列疏松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分布

体表和管腔壁的内表面

广泛

骨骼、心脏、胃、肠等

神经系统里

功能

保护、分泌

营养、支持、连结、保护

收缩、舒张

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兴奋

举例

口腔上皮、皮肤的复层上皮

血液、骨组织、韧带、淋巴和肌腱等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组织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2、23章)

1、生态因素区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生物因素指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同种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有机体。

3、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其相互之间关系P72图23-2八下]

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水、空气等,生态系统中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活生物;

稳定大气成分)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帮助传播花粉、种子)

分解者——各种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6、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7、能量流动的特点:

起点是绿色植物;

单方向流动,且在传递过程中能量逐级递减,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给下一环节,形成能量金字塔。

8、物质循环:

物质在生物界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分解者起重要作用)

9、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

①生态系统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B、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

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6、7章)

1、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有种皮、子叶、胚乳、胚芽、胚轴和胚根;

(如玉米、水稻)

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有种皮、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

(如大豆、菜豆、花生)

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

子叶(胚乳)——贮存营养;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发育成根茎连接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

2、种子的成分:

用实验法探究(步骤: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无机物:

水、无机盐都是种子萌发时

有机物:

淀粉、蛋白质、脂肪所需的营养物质

3、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为根;

胚芽发育为茎、叶;

胚轴发育为根、茎连接部位;

待子叶或胚乳贮存的养分耗尽时,开始从外界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幼苗。

内部条件:

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

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

种子萌发的条件(学会用实验法探究)

外界条件:

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学会用实验法全程探究)

4、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根冠:

细胞大,排列不整齐,起保护作用

分生区:

细胞小,具分裂能力主要功能:

吸收水和无机盐

伸长区:

细胞迅速伸长使根长长

成熟区:

生有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按叶芽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

性芽轴——发育成茎

质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将来发育成枝

划幼叶——发育成叶

分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分混合芽——将来既发育成枝,又发育成花

6、按着生位置芽可分顶芽和侧芽。

顶端优势:

顶芽占优势,从而抑制侧芽发育。

7、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和花丝)和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开花:

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花就要开放。

传粉:

花粉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

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

8、传粉和受精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

9、受精的过程:

(1)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分泌出的黏液的作用下,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

(2)花粉管沿着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

(3)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萼、花冠、雄蕊、柱头、花柱全凋落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子房整个子房发育成

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

11、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

异花传粉类型依靠昆虫传粉和依靠风力传粉

12、从花蕊的情况看花的类型有单性花、两性花和无性花。

13、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表皮:

由一层细胞构成,除保卫细胞外不含叶绿体,起保护作用(表皮属保护组织)

叶肉栅栏组织:

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排列整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海绵组织:

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少,排列疏松(叶肉属营养组织)

叶脉导管: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叶脉属输导组织)

筛管:

输导有机物

14、保卫细胞有一对气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15、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光和叶绿体;

场所叶肉细胞;

产物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公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能)+氧

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意义:

提供人和动物食物、能量来源及呼吸作用所需的氧,保持大气成分的稳定。

光合作用原理应用如:

立体种植、合理密植作物等。

16、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生长和繁殖的能量,并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17、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贮能)+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部分供生命活动需要,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失。

18、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2)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2、在光下才能进行

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4、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1、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应用:

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特别甜;

植物在暗处不能长久生活。

19、根毛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

根毛数量多,根毛的细胞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20、根毛吸水、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失水的原理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应用:

“烧苗”、“腌菜”等等。

21、吸水途径:

外界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失水途径:

液泡→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外界溶液。

22、不同植物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种植时必须进行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23、种植吃叶的蔬菜需要—含氮无机盐;

种植吃果实的蔬菜需要—含磷的无机盐。

24、蒸腾作用:

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腾。

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叶肉→气孔→大气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水以及水分从根上升到叶片。

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

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

25、导管(位于茎中木质部):

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茎中韧皮部):

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26、绿色植物通过叶片制造有机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8——12章)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主要功能:

见会丛P26]

2、缺乏症: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D—佝偻病;

维生素B—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3、人体的消化系统有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含胃蛋白酶);

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胰腺——分泌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胰液、肠液都含消化淀粉、麦芽糖、蛋白质、脂肪的酶)

4、食物的消化{见会丛P27]

(1)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2)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3)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5、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人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

(2)胃:

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3)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6、小肠的结构与小肠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1)小肠长(5-6米)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可增大表面积;

(3)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功能: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有细胞核)——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无细胞核)——止血,加速凝血。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特点:

见会丛P27]

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

红细胞(成熟)

白细胞

血小板

无细胞核

有细胞核,个体较大

无细胞核,个体最小

数量

男5.0×

1012个/升

女4.2×

(4~10)×

109个/升

 

(1~3)×

1011个/升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有些可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8、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影响血液输氧的能力,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易疲劳;

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发炎:

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过多。

9、人体血量约为体重的7%-8%。

一次失血10%,经一段时间调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献血仅占总血量5%,不影响健康,应积极提倡);

若一次失血超过30%,需及时补给血液。

人类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10、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11、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2、动脉和静脉的管壁特点

动脉

管壁厚

管腔小

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血流方向离心)

静脉

管壁薄

管腔大

弹性小

血流速度慢(血流方向回心),有静脉瓣

13、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管腔窄,红细胞单行通过;

(3)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4)数量大,分布广。

14、心脏的结构:

(1)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与各个腔相连的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3)内流的血液的种类:

左心房、左心室——动脉血;

右心房、右心室——静脉血。

(4)瓣膜:

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5)血液流动的方向:

一定方向。

(因为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6)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15、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16、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体循环意义进行物质交换,将养料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肺循环意义进行气体交换。

17、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8、呼吸运动的原理:

呼吸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吸气

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呼气完成肺的通气

19、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3)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0、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组织气体交换。

肺通气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

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肺的换气使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使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21、肺的换气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肺的换气:

肺泡中的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

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

同时,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

经过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组织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

因此,动脉血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细胞里;

同时,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

经过交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2、呼吸的意义: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23、人体废物排出皮  肤→排汗(水、无机盐、尿素)

的途径呼吸系统→呼气(二氧化碳、水)

泌尿系统→排尿(水、无机盐、尿素等)

排泄的意义:

排除废物;

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24、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5、肾单位的结构:

由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26、尿的形成:

血液(血浆)原尿(每天150升)尿液(每天约1.5升)

27、泌尿系统的卫生:

每天喝适量的水,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及废物的及时排出;

同时还应养成有尿意就及时排尿的习惯,注意排尿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28、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表皮分为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和生发层(具有分生能力,有黑色素细胞),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有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的功能:

保护、再生、调节体温、排泄和分泌、感受外界刺激。

29、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30、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结构:

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

分在中枢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灰质

神经部分神经纤维构成白质

布在周围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神经节

神经部分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3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由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反射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方可形成。

32、反射弧: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由五部分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3、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主要功能区有:

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脊髓中有许多低级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4、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35、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冲动)

→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决定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弱,使人适应阴暗不同环境。

(眼球眼外膜(包括角膜、巩膜——保护眼球)、

的球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作用、脉络膜)

结构壁内膜(视网膜)

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具有折光的作用)、玻璃体

眼球的附属物结构:

眼睑、眼肌、睫毛、结膜、泪器等。

36、近视:

视网膜前成像,看不清远处物体。

病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

矫正——配戴凹透镜。

远视:

视网膜后成像,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病因——眼球前后径过短。

矫正——配戴凸透镜。

37、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三块听小骨内耳(刺激耳蜗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的结构:

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内耳有半规管、前庭、耳蜗。

38、视网膜——视觉感受器;

耳蜗——听觉感受器;

嗅黏膜——嗅觉感受器;

舌——味觉感受器;

皮肤—触觉、温度觉感受器。

39、外分泌腺:

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的一类腺体。

内分泌腺:

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

40、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及其缺乏症

激素

作用

缺乏症

生长素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患侏儒症;

过多,患巨人症。

成年人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期缺乏,患呆小症;

成年缺乏,导致代谢缓慢、怕冷、智力减退等

胰岛素

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糖尿病

41、人体主要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

的内分泌腺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

及其功能胰岛:

分泌胰岛素等

主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5、16、17章)

1、生活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依靠游泳运动,陆地上的动物可以有爬行、行走、跳跃等多种运动方式,动物在空中主要进行飞行运动。

2、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接三部分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骨膜内还含血管和神经;

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

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人的长高是因为骨端和骨干之间的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4、骨的成分的鉴定轻轻敲打证明

骨的燃烧→变灰白→骨碎裂→骨中含无机物(脆硬,约占三分之二)

盐酸中浸骨→变柔软→骨中含有机物(柔软,约占三分之一)

5、骨是由无机物(是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有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弹性)组成的;

在成人的骨中,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柔韧、硬度小而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老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

6、骨连接有三种形式:

不活动的连接(如颅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如椎骨之间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如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

7、关节面:

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牢固性

关节结构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外有很多韧带特点

关节腔:

内有少量滑液灵活性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8、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

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是骨;

起支点作用的是关节;

起动力作用的是骨骼肌,其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9、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后天学习行为必须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具体实例P24八上]

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

A、红雀为金鱼B、鸟类迁徙C、蜘蛛结网D、蜜蜂采蜜

E、蚂蚁作巢F、乌贼喷墨汁G、大雁南飞H、雄鸡报晓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有:

A、鹦鹉学舌B、山雀偷喝牛奶C、黑猩猩取香蕉D、山羊走钢丝

10、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等类型。

[具体例子P26-P33]

属于取食行为:

猎豹攻击羚羊属于攻击行为:

A蟋蟀相斗B两狗争一块骨头

属于防御行为:

A乌贼受到敌害攻击而释放出墨汁B竹节虫形似竹枝C蜥蜴遇敌时自断尾巴

属于繁殖行为:

A、孔雀开屏B、亲鸟育雏

属于节律行为:

A、鸟类迁徙B公鸡报晓C、鸟类的换羽D、牡蛎涨潮张开,退潮关闭

属于社群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