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929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doc

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学科母体:

社会学和心理学(还有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l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G.W.奥尔波特认为: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主张实验研究方法。

l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l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

B=f(P,E)

B:

行为,P:

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

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和情境的函数。

勒温指出: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以来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l个体层面:

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l人际层面: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l群体层面:

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l社会层面:

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

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

(性恶论)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08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时间: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3.要点:

l达尔文的进化论

l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l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l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l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

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

(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

(1)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

F.H.奥尔波特:

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墨菲夫妇:

《实验社会心理学》,实证方法的因为,为社会心理学最终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

(3)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可能是社会学发展的新途径。

--研究领域拓宽;

--开展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理论向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社会心理学

l孔子最早接触人性问题:

性无善无不善;

l孟子:

性善论;

l荀子:

性恶论;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l价值中立原则,减少主观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观,咨询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疏导。

l系统性原则

l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另外还有:

1.观察法

(1)自然观察:

特点:

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自然观察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2)参与观察:

特点:

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

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

2.调查法(亦称询问法)

(1)访谈法:

l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l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2)问卷法

特点:

标准化程度较高,收效快

类型:

l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

l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3.档案法

按照一定的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1)优点:

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2)缺点: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应一直受到质疑。

被称为“大二学生的心理学”。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精神分析论

流派名称

社会学习论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

精神分析论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主要概念

评价

社会学习论

(1)定义:

试图用学习机制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吸收了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假设:

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起源于行为主义。

(2)简史:

l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

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

l发展了行为主义:

赫尔、斯金纳

l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

米勒、多拉德

l提出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沃尔特斯

(3)学习机制

n联想:

经典条件反射

n强化:

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能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

n模仿:

(4)观察学习:

a.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

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

l注意过程;

l保持过程;

l动作再现过程;

l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物强化和内部强化。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强调: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20世纪50-60年代。

创始人是美国的霍曼斯。

社会学习论综合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经济学边界效应递减原理以及功能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而发展起来的。

五个命题:

l成功命题;得到奖赏,就会重复,奖赏越多,重复频率越高;

l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得到相同或者相似的行为。

l价值命题;对个体越有价值,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l剥夺-满足命题;奖赏次数越多,价值越小

l侵犯-赞同命题;没得到期待的奖励或者惩罚,。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每个人都试图获取最大收益和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得与失的权衡。

优点:

交换论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和社区之间。

缺点:

将人的行为简单实惠化;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

而个人行动只是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强调事务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

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

布鲁默最早使用符号互动的术语。

精神分析论

源于19世纪末,奥地利弗洛伊德,也成为“深层心理学”。

l弗洛伊德:

力比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l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l新精神分析论

n霍妮的文化因素论;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n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n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社会化的内容

l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l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l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l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条件

l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l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化的载体

l家庭:

l学校: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传授。

,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

l大众传播媒介。

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互联网。

l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和自我评价提供比较和参照标准的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性别角色社会化

(1)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2)有关描述:

a.性:

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b.性别:

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性别角色:

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的差异

(3)a.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

b.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和社会从多方面强化了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

道德社会化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

三个方面:

l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

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l道德情感:

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

形式是直觉的体验,形象的体验,深层次的体验。

内容是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l道德行为:

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政治社会化

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有相应的态度和行为。

目的:

将个体培养成一个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

核心内容:

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

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l国家形象阶段

l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l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的概念

l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l按获得方式分:

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l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分:

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

l按功能分:

功利型角色、表现型角色

l按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

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

角色扮演过程

l角色期待:

l角色领悟:

l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l角色冲突:

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的冲突

l角色不清:

个体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

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l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l角色失败:

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话题。

自我的概念

自我,也称为: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l主我:

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自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

l客我:

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制约主我;

l镜我:

由他人的判断反应的自我的概念。

罗杰斯认为:

自我的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以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他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的结构:

自我的五个层面:

l物质自我;

l心理自我;

l社会自我;

l理想自我;

l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的功能:

l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l解释经验;

l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

l生理自我,8个月-3岁

l社会自我,3岁-13、4岁

l心理自我,需时10年左右,青春期到成年

身份

说到身份时,是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概念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社会地位是相对稳定的,处境地位是易变的。

特点:

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自尊

自我概念中,一个自我评价的部分,就是自尊。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个角色的评价的总和。

自尊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

詹姆斯的自尊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取决于成功,以及获得的成功对于个体的意义。

影响自尊的因素:

l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l行为表现的反馈;

l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l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和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由各种社会信息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l认知者的经验: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

l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l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图式

1.概念: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2.作用:

n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心。

n影响记忆:

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n影响自我知觉:

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自我图式:

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n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没有

寻找相应的图式

输出信息

关于事件的

长时记忆

产生推理

—存贮事件

—存贮推理

对此事件有没有主动图式

新事件输入

图示找到了吗?

创造新图示

社会认知过程中图式作用方式流程图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1.印象:

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第一印象:

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

不熟悉的人容易形成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亲密的人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

以偏概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是其他品质也罩上类似的色彩。

3.刻版印象与定型

(1)刻版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2)作用:

a.积极作用:

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b.消极作用:

容易形成偏见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l加法模式:

把他人的诸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

l平均模式:

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l加权平均模式:

根据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数,然后将权数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l中心品质模式:

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的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印象管理

l印象管理的概念:

亦称印象整饰。

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即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l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入;

l印象管理的作用:

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动一种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

个体要为他人、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

l印象管理的策略:

u按照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u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u按照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u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归因

归因的概念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行为原因的分类

l内因与外因,或综合归因。

内归因:

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

外归因:

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

l稳定性原因和易变性原因;

l可控性原因和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对不可控性因素的归因,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l

控制点理论(识记,领会)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

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l内控者,行为符合社会期待;

l外控者:

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可取;

归因原则

l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总出现的容易被归因)

l折扣原则,如果出现例外则归因被打折扣

l协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

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

特异性信息:

是否只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共同性信息;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一致性信息;行为主题在不同背景下的反应是否一致;

影响归因的因素:

l社会视角;

l自我价值保护;对他人的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事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做动机性归因偏差。

l观察位置;

l时间因素;

第四节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动机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和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者内在动机。

动机强度和效率之间是关系呈倒U型曲线。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社会动机的功能

l激活功能;

l指向功能;

l维持和调节功能;

主要的动机

l亲和动机;

l成就动机;

l权力动机

l侵犯行为;

l利他行为;

亲和的作用:

l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需要;

l获得信息;

l减轻心理压力;

l避免窘境;

影响亲和的因素:

情境;情绪;出生顺序;

报负水平,影响因素:

1.成就动机的强弱;2.个体以往的成败关系;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l目标的吸引力;

l风险与成败的主观因素;

l个人施展才干的机会;

影响权权力动机的因素:

l社会控制的需求;

l对无能的恐惧;

侵犯行为

侵犯的构成:

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和社会评价;

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l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

l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

l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

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a.弗洛伊德。

b.洛伦茨认为。

(2)挫折——侵犯学说(识记):

a.多拉德认为: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

l其一,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l其二,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l其三,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班杜拉认为: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去个性化:

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

利他

1.利他的性质:

l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l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l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认为目标。

2.利他产生的条件:

l外部因素

u自然环境

u社会情境:

他人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

u时间压力:

时间紧迫,难于利他

u利他对象的特点:

与利他者相似的人(态度,价值观),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

l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u心境(愉悦)

u内疚

u人格(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都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l利他技能:

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l生物学观点:

动物有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

l社会规范论观点:

交互性规则,社会责任规则。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

人与人交往,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嫉妒:

l针对性;

l持续性;

l对抗性;

l普遍性;

羞耻;

内疚;

第五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l内在性;

l对象性;

l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ABC模式

lC:

认知;

lA:

情感;

lB:

行为倾向;

态度与价值。

态度的功能

l工具性功能

l自我防御功能;

l价值表现;

l认知功能;

态度的属性

l方向: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

l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

l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l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l外显度:

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态度的形成(识记)

美国的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

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l依从:

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l认同: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主动趋同于对象,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l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称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是以理智,即人之成分为基础的。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

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

畏惧

人格

分心

意图

警告

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境

可信

差距

信念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

l传递者的威信

l传递者的立场;

l说服的意图;

l说服者的吸引力

(本章未完)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