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93385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作基础教程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pptx

出版社社文分社,第六章修改与润饰,第一节修改与润饰的意义一、修改与润饰的重要性修改,指文章写作过程中,作者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多方面的修正、改动,直到最后定稿;润饰,指对文章的润色、修饰,润饰也属于广义的文章修改的范畴。

出版社社文分社,二、修改与润饰的意义

(一)修改润饰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文章不厌百回改。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

文章或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章品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感染力的强弱,取决于文章是否准确、鲜明、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而要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反复认真的修改与润饰。

杜鹏程在谈到保卫延安的创作经验时说:

“在工作之余,一年又一年,把百万字的报告文字,改为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又把六十多万字变成十七万字,又把十七万字变成四十万字,再把四十万字变成三十万字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百次。

”,出版社社文分社,

(二)修改润饰可以提高作者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写作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写作过程就是作者准确、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而客观事物无不具有多重属性。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总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总要经过多次分析、研究、比较、选择。

这种不断地摈弃自己原来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不仅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且还得花费相当的时间,比如对某一重大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的认识等。

修改润饰的过程,就是纠正、调整作者的思想认识,使之逐渐接近、靠拢以至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出版社社文分社,(三)修改润饰能增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毛泽东指出:

“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

拿不出来的东西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啊,!

”(反对党八股)这就从文章所具有的社会功用上强调了作者应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一个作者对自己文章中的错误和毛病,敢于大胆针砭,自以为非,“拿不出来的东西不要拿出来”,这是一种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表现。

相反,草率为之,“拿不出来的东西”,硬拿出来,不论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一切写作态度严谨的作者,总是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写作,总是对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润饰,永不满足。

出版社社文分社,第二节修改与润饰的范围,修改与润饰的范围,包括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大的方面。

思想内容包括主题和材料,表现形式包括结构和语言等。

修改与润饰应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和全局,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这四个方面去考虑,看文章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客观现实,是否表达恰当、精美,是否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出版社社文分社,一、修正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决定着文章的思想价值。

主题是否正确、鲜明、深刻,决定着文章思想价值的有无和大小。

因此,修改文章首先要在修改主题上下功夫。

(一)主题是否正确主题正确首先是指主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比如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自序中说: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意思是说,吕不韦在受到秦王的处罚,贬谪四川后,吕览一书才得以写成并流传于世。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中指出司马迁的说法不准确不真实。

出版社社文分社,

(二)主题是否鲜明集中首先,在一篇文章中应该集中说明和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太多,就会使文章出现多中心而最终导致无中心的情况。

刘熙载说:

“旨戒杂”,就是指中心意思不能多,要求主旨“纯一而贯摄”。

(艺概经义概)魏际瑞在伯子论文中说:

“文主于意,而意多乱文。

”意多,读者就会感觉头绪乱,不得要领。

其次,作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明确中肯的回答,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思想认识不鲜明,是造成主题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出版社社文分社,(三)主题是否深刻,文章主题的开掘越深,越能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文章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

因此,修改文章应当对主题反复推敲,力求改肤浅、平庸为深刻、新颖。

丁毅同志在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经过中谈到了作品主题修改深化的过程,他说:

“首先在认识这一故事的主题的深切意义上就走过弯曲的路程。

开始有的同志认为这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神怪故事;有的同志认为可以作为一个破除迷信的题材来写;也有的同志认为应把反封建和反迷信两种主题处理在一个材料里。

经过了对这个故事的仔细研究,我们才抓取了更积极的主题意义表现反对封建制度,表现两个不同社会的对照。

”,出版社社文分社,二、增删材料,文章思想意义的真实、典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真实与典型。

对文章材料的修改,总的要求是把散乱的材料改集中,把臃肿的材料删精当,把空泛的材料改具体,把平淡的材料改生动,使文章的主题表现得更鲜明更深刻。

出版社社文分社,

(一)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处理材料凡能有力地表现主题的材料要保留,要加强;凡与表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要删除,要调换。

如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将原来的二十七个材料删去九分之八,最后只保留了最典型的三个材料,却使主题表现得相当突出深刻,成为传世佳作。

又比如将李存葆的优秀作品高山下的花环,搬上银幕时,编剧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增添了靳开来妻子到部队探亲,表现夫妻情、父子情的内容,使人物更富有感染力,作品主题更鲜明更深刻。

出版社社文分社,

(二)从读者的需要(即熟悉程度)出发处理材料文章社会价值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来自接受对象(即读者)的理解与认同。

有些材料如果太生疏(比如太专业化、学术性很强的材料),读者理解掌握太困难,就应作具体详尽的介绍说明,反之,则可从略。

比如徐迟在写哥德巴赫猜想时,,开篇就用了很大篇幅具体详尽地介绍这一专业性甚强的数论知识。

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的开篇,将原稿中“滁州四面有山”以下凡数十字通通删去,并改为“环滁皆山也”,其原因之一就是删去的内容(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易于感受、理解、认识的。

出版社社文分社,三、调整结构好的文章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还要“言之有序”。

唐彪曾引述武叔卿的一段话说:

“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到尾一一检点。

气有不顺处,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须融之使贯;音节有不叶处,须调之使叶。

”(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这里讲的就有结构调整的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在构思时要理清思路,搭好框架,注意有序,而且在完成初稿之后,仍需在结构上作出调整,以求文气顺畅,机脉严密。

出版社社文分社,四、润饰语言文章的思想内容,要靠语言来表达。

加工、润饰语言是写作的基本功,也是修改文章的重要内容,。

历来的文章家对语言的修饰都十分重视。

(唐)皮日休云:

“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皮子文薮)。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更是传为千古美谈。

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费尽了十九年心血,几经修改,在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了满满两屋子。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年,增删五次。

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小说复活,对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在法院里的形象刻画就修改了二十次之多。

出版社社文分社,第三节修改与润饰的方法一、找出文病所在,准确找出文章存在的毛病及其原因,是对症修改的前提。

古人云:

“必先洞悉所事之条理原委,抉明正义,然后述得失之所以然,而条画其补救之方。

”(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这里指明了修改文章的正确途经:

首先找准问题的症结判明是非;然后分析其原因;最后再疏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找出文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版社社文分社,

(一)阅读法修改文章,首先须得认真阅读。

认真阅读,就能发现问题,找出文病。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语句是否通顺,衔接是否紧密,声调是否和谐,以及有无丢词掉字、书写颠倒,等等,文字表达方面的毛病在阅读过程中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即便是内容上、结构上的问题,通过反复阅读,反复斟酌思考,,也能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来,不借助阅读的方法是很难找出文病所在的。

出版社社文分社,

(二)冷却法初稿完成后,先放一放,头脑冷静清醒了,常常会有新的见解、新的认识,再读文稿,就会发现原稿中的幼稚粗疏之处。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

“文章出自己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

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观之,则妍媸好丑之间,非特人能辨别,我亦自解雌黄矣。

此论虽说填词,实各种诗文之通病,古今才士之恒情也。

凡作传奇,当于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相之失矣。

”这是写作的经验之谈。

出版社社文分社,(三)求助法作者作文时,因受自身的学识、阅历、写作水平等的限制,文章往往难以尽善尽美。

因此,文章写好之后,最好请别人提提意见,因为旁观者清,容易发现问题。

曹植云: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

”(与杨德祖,书)北齐颜之推也说: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论者,然后出手。

慎勿师必自任,取笑旁人也。

”(颜氏家训文章篇),出版社社文分社,二、增、删、改、调修改润饰主要采用“增”、“删”、“改”、,“调”的方法。

(一)增即增加、补充。

凡道理未说透彻、全面,材料不足,结构残缺,文字疏漏,表意不严密等,都须作增补。

少则增添一词两字,多则扩写整段整节。

但增补,绝不意味着拉长篇幅,其着眼点在于加强文章的准确性、完整性、深刻性和生动性。

出版社社文分社,

(二)删,即芟除、删削。

凡离题之笔,冗繁之事,多余材料,重复的意思都在删除之列。

古人云:

“善改者不如善删,善取者不如善舍。

”(魏际瑞:

伯子论文)契诃夫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

”(致AC格鲁津斯基)删繁就简,意在使文字简洁,文意精深,那种因删削而使文意残缺、晦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出版社社文分社,(三)改,即改动、更改。

凡内容、结构、文字表达上不准确、不严谨、不精美的地方,均需改动。

改动文章,需要有一字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古人为一字一句而反复斟酌推敲,“宁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令人叹服,值得效法。

出版社社文分社,(四)调即调动、调整。

在原有内容、文字的基础上对安排不当的章节、段落、句子或词语进行调动、组合,使文章思路清晰、文气贯通、结构严谨、协调,。

比如:

“文章是否写得准确、鲜明、生动,首先要看写文章的人思想立场、作风怎样。

古人说文如其人这是说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你的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那么,你写的文章就有一定的准确性和鲜明性。

”这段文章逻辑上有毛病,原因出自结构混乱。

经过调整,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这样:

“古人说文如其人,这是说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文章是否写得准确、鲜明、生动,首先要看写文章的人思想、立场、作风怎样。

出版社社文分社,第四节文面要求与修改符号,一、文面要求文面,即文章的外表、面貌,是一篇文章首先作用于人们视觉感官上的总体面貌。

它包括行款格式、标点符号、文字书写等。

只有字迹工整美观、行款格式符合要求,标点准确,才能准确、鲜明地表情达意,看起来才会赏心悦目,才会有助于读者阅读。

出版社社文分社,

(一)行款格式(包括标题、署名、正文、序码、注释的格式)1.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为了醒目,标题的字号应比正文字号大,具体要求如下:

居中书写,(上下各空一行,左右两侧空格相等。

小标题也要居中书写,上下空行);均匀对称(一个字的标题写于正中,两个字的标题书写时中间空一格,三字以上的按连格写。

长标题需转行时,既要保持词或词组的完整,又要考虑字数上的对称和美观);副标题写在正标题下面一行,常用破折号领起,也要居于正中,两侧空格相等(副标题较长需要转行时,可与上一行的文字对齐,不可超越破折号);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出版社社文分社,2.署名作者署名常写在标题正下方或右下侧,上下要求空行。

两个字的名字,中间要空一格。

3.正文起始行与标题、署名之间,适当地空出几行,给人以舒展大方的感觉;每段开头均应提行,空两格后书写;段与段之间不必空行。

如文章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可用空行标示,亦可用序码、小标题标示,上下各空一行。

出版社社文分社,4.序码即文章中用以划分篇、章、节、段、纲、目的序数。

序码种类繁多,应做到用法统一,格式整齐。

用于篇的,如上、中、下,或甲、乙、丙、丁等;用于章的,如一、二、三、四等;用于节和纲目的,可用小写汉字或阿拉伯数字,或拉丁文,并加以方括号、圆括号来区别;篇幅不长,结构层次较简单的文稿,一般用“一、

(一)”两级数码表示,结构复杂的长篇文稿则可用一、(一,)、1、

(1)、等序码来逐层标示;段首序码应空一格后写章节名称。

带括弧的序号无须加标点,也无须空格。

不带括弧的序码后面应加上标点或空一格。

出版社社文分社,5.注释注释是对文稿中的引文、重要资料、典故、数据等的出处、含义加以解释和说明。

注释的方法和格式有以下几种:

夹注(又称段中注或夹文注。

即在行文中遇到需要注释的地方就用括号或破折号随文注出需要注明的内容);脚注(又称页下注。

即在本页的下端用一横线隔开注出本页需要注释的内容);尾注(又称文末注或总注。

即在文稿结尾之后,将全文的注释集中写出,方法与脚注相同);章、节注(即注在一章或一节的末尾,方法与尾注同)。

出版社社文分社,

(二)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处理好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是文面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1995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修订发表了标点符号用法,将原订的14种符号改为16种。

其中点号7种:

逗号(,,)、顿号(、)、句号(。

)、分号(;)、冒号(:

)、问号(?

)、感叹号(!

)。

标号9种: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耀)、专名号(_)。

出版社社文分社,(三)文字书写文字书写既要写正确又要写好,既要工整又要美观。

具体要求为:

正确即不能写错别字,要避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

清楚即笔画分明,点、横、竖、撇、捺、挑、钩、折等基本笔画要按要求写,易于辨认。

字体的结构要恰当,要显示出汉字的形体美。

整洁字的大小要一致,个头要匀称。

字的布局做到横平竖直,疏密得当。

字要写得形体秀丽,不要乱涂乱改,做到文面整洁,给人美感。

出版社社文分社,二、修改符号修改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乱用,并力求清楚美观。

常用的修改符号如下:

(一)增补号(或)把增补的字写在符号尖端的上方或下方;增补的字较多,可用把增补的字写在稿纸的空白处,加上框线,引线的箭头指向增补的地方。

出版社社文分社,

(二)删除号删去大段文字,用;删去一行或行内,较多的字,用;删去一二字或标点符号,则用(三)换位号只有几个字换位,可用;如果是大段或隔行换位,则用,把要换位的文字加上方框,箭头指向应移入的地方。

出版社社文分社,(四)提行号或叫分段号,把原来的一段分成两段,在需要分段的地方用|,箭头指向应提的位置上。

(五)贯接号()表示两段文字连接在一起,不分段,箭头两端指向应连接的两处。

(六)复原号()标在已删去的字、词下面,表示复原。

如果要恢复已删去的大段文字,则在删除的方框两边各加两个号,如(七)空行号()标在行与行之间的左端,表示两行之间要空一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