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936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docx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

第三章文章的写作过程

文章的写作过程

 

写作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

不同作者的写作实践,甚至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的写作实践都是千差万别的,写作过程具有个别性、特殊性。

一篇文章的诞生过程是不可重复,也是难以复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章写作毫无规律可循。

无论是刘锡庆的“双重转化”论、朱伯石的“三级飞跃”论、林可夫的“三重转化”论,还是马正平的“知行递变”论、“写作分形”论和“非构思写作”论,都在不同层次上揭示了写作过程的规律。

就一般而言,写作过程包含着三个主要的阶段:

采集感知的准备阶段、立意选材谋篇的构思阶段和起草修改的表述阶段。

第一节准备阶段

一、采集

写作的准备阶段首先是一个长期的采集积累材料的过程,写作离不开材料。

写作过程中,很多人会出现思路不畅、内容空洞、表达不生动等问题,这些都往往和材料的不足有关。

一个好的作者往往非常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积累。

有“诗鬼”之称的唐朝诗人李贺常常骑着毛驴到处游览,遇有所得,便写在纸上,投入身边锦囊中。

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不管去哪里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随时把听到、看到或想到的一些事情记在上面,称之为“生活手册”。

很多作家都是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获取灵感,最后完成巨著的。

积累材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不是当写作发生时的临时行为。

材料采集的过程直接影响作者视野的深度与广度,也直接影响作者的观察力、感知力、洞察力、创造力等写作能力。

材料的来源—般有三个途径:

社会生活,文字资料,音像材料(包括图画、摄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

采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观察、调查、阅读。

(一)观察

观察是人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

写作材料很大一部分是观察所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外界的感知85%来自于视觉,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观察的人会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

1.观察需要一颗好奇敏感的心

好奇心是一种了解未知事物的心理,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原动力。

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好奇开始。

好奇也是人之天性,一个孩子从诞生开始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哪个孩子不爱问为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奇这一可贵的品质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按部就班中渐渐地磨损了。

人们开始对这世界熟视无睹,心灵变得迟钝、麻木,患上了严重的视觉瘫痪症(视觉瘫痪症是法国作家左拉对被现成的观念和图景挡住视觉的现象的一种戏称)。

你想不出每天见面的老师他的相貌特点,每天路过的小店引不起你一点注意,长此以往,一个人的观察力就会渐渐衰退。

这时,再生动的事物出现在你的眼前,你也无法很好地观察体验它。

所以,要成为一个好的作者,首先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这样才能引发观察的动力。

有了观察的动力,对生活时时关心,处处留意,观察力才会得到锻炼,心灵才会变得敏感。

2.观察需要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当你打开观察之门,关注生活时,还要注意观察的方法。

观察并不等于一般的看见。

观察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且要发现表象之下的实质;不仅要看到人人皆知的画面,而且要发现人们未知的部分;不仅要获得一般的形象,而且要发现被观察物独具一格的特征。

观察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3.观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观察并不只限于神经系统的投入,它还需要人的一切的感觉器官的投入。

人的五官是相通的,视觉上的刺激会引起味觉上的反应,听觉上的刺激会引起触觉上的反应,所以听见刺耳的音乐会起鸡皮疙瘩,看见黄梅会流口水。

所有感官的投入,产生多种感觉与心理效应的共鸣,会使观察到的形象更丰富、更深刻、更鲜明。

4.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观察不仅仅是作为认识对象采集材料的方法而存在,它更应该成为一种行为和心理习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贯穿于我们生活。

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不管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还是人情冷暖、事态变化,有意无意之间尽收眼底。

长此以往,厚积薄发,笔下何愁无物可写。

(二)调查

调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集写作材料。

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情况,我们不可能都亲眼目睹。

有许多事情,只能在发生之后,再到现场考察或者访问当事人、知情者。

相比观察,调查更自觉更有目的性。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时候,经常到乡村野巷,市井街头进行民间采访,收集故事素材。

杰克·伦敦为完成《深渊中的人们》的创作,深入贫民窟中,以流浪汉的身份同他们一起出入,一同聊天,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访问,获得了十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和真实深刻的体验,写成了这部令世界文坛为之震撼的文章。

至于新闻报道、报告文学、调查报告等文体的写作,更需要依赖调查采访。

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夏衍,为了反映日本资本家残酷剥削中国女工的事实,在亲戚的帮助下,化装进入被日本人严格控制的纱厂,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包身工当中,实地考察中国女工的生活和工作现状,最后创作出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调查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开座谈会、个别采访、书面问卷、现场察访、网络调查等。

1.开座谈会

开座谈会是一种集体调查法,就是通过座谈的方式,同时向多个人了解情况,搜集核实材料的调查方式。

这种方式最适合于调查内容范围较广的课题,特别是带研究性质的课题。

2.个别采访

集体调查过程中,无法深入的问题可以通过个别采访进行调查,这也是新闻调查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采访,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个人之间的互动,带有个性化的特点,可以搜集到比一般调查更详细、更生动、更深入的材料。

3.书面问卷

以书面形式向调查对象提出问题、获取材料,这是现代调查中可以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的调查方法,多用于搜集社会研究所需要的材料。

4.现场察访

调查者亲自到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直接调查,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调查方式。

现场察访可以直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和过程,获取大量第一手的材料,有利于调查者作出正确判断,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另外,调查者身在现场,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到强烈的现场感受中,更能激发写作的热情和灵感,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富有现场感和感染力。

5.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调查方法。

网络调查主要类型有网络问卷调查法、电子邮件调查法、聊天室访谈法、网络电话访谈法、网络社区专题访谈法等。

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网络调查已相当普遍,数千个站点、几十万个WEB页上都含有调查栏目。

中国的网络调查也已经成为一股新生力量,如CNNIC等机构已举行了数次关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情况的调查。

(三)阅读

阅读是采集材料获得知识的间接途径。

人的一生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宇宙是浩瀚无限的。

一个人可以通过阅读体验他从没有体验过的经历,获取他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直接获取的见识。

通过阅读,知天地,通古今,获取前人的经验,感受他人的丰富人生,就是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所以,阅读成为除观察、调查之外不可缺少的采集写作材料的方法。

古往今来,很多伟大的著作都是作家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下写就的。

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查阅了700多种历史著作;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阅读了500多种图书资料,他一生之中共创作了104部科幻小说,读书笔记达25000多本;福楼拜写《布法与白居榭》,阅读了1000多册参考书。

我国汉代学者王充为写《论衡》,竟读完了《汉书·艺文志》所提到的文艺、诸子诗赋、军事、乐数、方技等六大类书,多达13000卷,鲁迅写《中国小说史》,查阅摘抄过90余种,1500多卷书。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古今中外的文人学者发明了很多有效的阅读方法,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郑板桥的“善诵精诵法”,毛泽东的“旁注评点法”,老舍的“印象法”,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等等。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书刊出版业的繁荣、网络技术的发达为阅读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便捷的途径,也对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60余万种,期刊10余万种,各类资料400多万种。

当代图书文献,不仅数量庞大、类型复杂、文种繁多,而且分散、重复、交叉,给阅读带来了极大困难,这迫使人们去寻求适应掌握现代知识的读书方法。

1.筛选法

筛选就是有选择地读书。

读书应当有明确的目的,不能见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应该根据个人需要和奋斗目标去选择。

确定了目的之后,只读一两本书是不成的,也不可能把所有书都读完,要善于选择。

2.浏览法

浏览就是大略地看,了解一本书的概貌或基本内容。

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浏览法是大有用处的。

3.跳读法

跳读就是“跳跃式”阅读,是在阅读进行中,快速选择要阅读的内容,舍去不必要的内容。

一本书中哪些内容该读,哪些内容该舍?

一般来说,重要的部分该读,无关紧要的部分该舍。

事实上,一本书并不是每篇每章都“字字珠玑”,已知的知识可以不读,专读未知或粗知的内容,读者的知识越是丰富需要阅读的未知内容就越少,如有些专家阅读本专业的书,只要跳读全书的十分之一就可能得其精华。

合理的跳读,不是漏掉要点的阅读,而是一种为了更好地、整体地把握全书要点的阅读,因此,跳读要抓住关键词、重点句,重点篇章,特别注意标题,从标题可以知道文章的要点和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4.速读法

速读就是快速阅读,不句句寻究,章章细看,而是一目十行。

“一目十行”是有其科学性和心理与生理的根据的,读书时眼睛运动和停止交互进行,眼睛知觉文字的意义是在眼睛暂停之时而不是在运动之时,速读就是把单个的字组成关键词、常用词组、成语、主题文句等较大的单元,作为眼睛停留一次所掌握的对象,就像把单个无线电原件改换成集成电路一样,这样减少眼停次数,加快眼睛运动速度,眼睛停一次能抓住更多字数。

如果以字句为单位,看一句停一次,那就是低速阅读了。

速读能力的提高要通过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

5.精读法

精读是仔细阅读,逐行逐段研读,甚至逐字逐句推敲。

精度追求的是阅读的深度,所以它不仅要求读通读懂,而且要求了解文章的内蕴,要阅读者动用体验、想象、分析、评价,对语言文字反复品味,了解其精妙之处,品尝其独到的境界。

语文学习中以积累感性语言树料为目的的阅读就是一种精读,它一般以经典作品为材料,强调对字句篇章的理解与记忆。

6.网络文献查阅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献查阅法成为一种新的文献查阅法,被大众广泛采用。

与传统的文献查阅相比,网络文献查阅有很多优势:

速度快,查阅速度与以往相比提高了数十倍,乃至上百倍;方便,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与互联网联结,便可以足不出户查阅文献,而且还可以利用主题词、作者名字、篇名、摘要等项目进行多方位的检索,更准确地查找到想要的资料;信息全面,利用各种网络工具除了可检索自己单位的信息资料库外,还可方便地获取行业内、国内外其他各种数据库中的各种信息,同时除了文字资料还可以搜集声音、图像、数据、图表等多种信息。

现在,各大学网络图书馆、超星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alis高等学校学位论文库》、《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等大量网络文献数据库给查阅资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感知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各种感觉信息相互联系和综合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不是孤立的心理过程,而是紧密联系的。

人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感觉和知觉同时进行获得的,比如我们对苹果的认知,就是我们感觉到苹果的颜色、气味、滋味、硬度等之后,在大脑里形成关于苹果的综合形象,形象是个别的又是综合的。

因为感觉和知觉的不可分,所以通常将它们合起来称为“感知”。

感知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把握,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的心里会产生不同的感知觉,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也不一样。

感知是基于个人心理的对客观世界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

感知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

1.运用联想和想象

在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对写作者来说,感知力的强弱,取决于他的联想、想象能力。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形态的感知觉,通过比较联系,获得对客体多层面丰富的感知。

通感就是其中的一种。

“逝去的钟声/结成蛛网,在柱子的裂缝里/扩散成一圈圈年轮。

”(北岛《古寺》)这是一种从听觉到视觉的联想。

联想的跨度越大就越能带来张力,获得富有新意的感知形象。

但是,联想不是胡乱联系,“钟声”——“蛛网”——“年轮”,仍然有形象上的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诗人找寻到了它们内在的联系,那就是都是关于“时间”的,在“逝去”、“结成”和“扩散”之间诗人巧妙地阐释自己对历史的深思。

想象是对原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通过想象可以彻底打破知觉定势,再造或创造生动独特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能力。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一段文字记录了宋迪学画的有趣现象:

“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

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

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

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

”宋迪所面对的感知对象不过是一堵败墙而已,他却能从中看到山水之象,进而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的情景,这完全是凭借想象之功能。

在感知过程中由于想象的参与,主体已有的经验往往会注入眼前的感知对象之中,从而超越感知对象,组织、生成一系列崭新形象。

一个天才的作家就像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借助想象这根魔杖,在不毛之地上唤出鲜花盛开的春天。

2.注意情感的投入与分离

丰富的情感投入,是保持敏锐感知力的基础。

马克思说: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

”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也就丧失了感知事物的动力。

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客观世界饱含感情,移情于物,物我交融,这样才能深入到对象的内部,把握客体对象的真实内涵,获得丰富细致、独特深刻的感知觉。

情感的投入固然重要,但是也并不是任意泛滥,没有节制,情感在必要的时候应该从客观对象中分离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认知对象。

感知也需要理性的渗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这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就是主体情感和客体的合与分。

对于感知主体来说,“入”和“出”都非常重要。

不把自己沉潜到生活之中,就不可能获得情感的巨大震撼,即情感认同,也不可能感知到对象的生命流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不对情感加以理智控制、阻遏,任凭其肆意冲动,就难以有高远的目光,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和知觉对象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是十分重要的,“离”才能产生静观的条件,获得一种超脱的境界,从而客观冷静地观察事物的自然流变,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更准确地把握事物本质。

3.提高主体自身的修养

感知能力除了和主体的性格、气质、兴趣有关外,还和主体的生活修养、知识修养、思想修养有关。

生活修养就是人生阅历的丰富和积累。

人生阅历的深浅影响主体感知的广度与深度。

生活阅历越丰富,感知经验储备就越丰富,内心情感积累也越丰富,更容易产生想象和联想,因此,刺激物的出现,就更容易在内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写作动机。

而且阅历深的写作者对生活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心理高度来看问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能更快更准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知识修养指书本知识的积累和整合。

阅历是有限的,学习知识是最便捷的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途径。

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可以使写作者超越自身的局限而感知更广阔的空间。

同时读书也是一种思考,是历练思想的最好方式,广博精深的知识使思想深刻、目光敏锐。

思想修养,是建立在生活修养和学识修养基础之上的人的精神修养。

思想修养直接影响人认识或对待一切事物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决定感知成果的正确性、深刻性和独特性。

作家的思想境界越高,就越能捕捉和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甚至赋予对象不被人知觉的深刻内涵,从平凡事物中,挖掘更多的东西,表现更深的主旨。

思想修养是不断在生活实践和阅读实践中得以磨炼的。

第二节构思阶段

有了材料的积累与感知,要想挥笔成文,中间还要经过一个凝思默想的构思阶段。

构思是一个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一个苦思冥想的过程。

构思的进行程度直接影响到表达的脉络与流畅。

鲁迅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

“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是建立在“烂熟于心,凝思结想”的基础之上的。

一、立意

立意通俗地说就是提炼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就成为进入写作阶段首要的必不可少的思维阶段。

立意的深刻新颖程度往往成为衡量文章好坏、价值高低的标准。

而且,主题对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都起着制约的作用。

立意是一个思维运动变化的过程。

“意”在确立之前,是飘忽不稳定的,可能是作者心中一个不确定的想法,也可能是萦绕胸中的一种情绪或者脑海里翻腾的某种愿望,经过写作者的反复琢磨、深思熟虑,最后跳出感性的表层,进入理性的深层。

“意”在被提炼出之后,在表达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有时候文章成形后的主题和构思阶段所立之“意”是不尽相同的。

1.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蓄积是立意的基础

高尔基曾经说过:

“主题是从作者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他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他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

”这句话说明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的蓄积,会在作者内心激起一种写作期待。

这种写作期待会使作者对他所感知的素材念念不忘,时时琢磨,最后形成主题,所以立意也是一个提炼材料的过程。

2.思想情感的升华是立意的关键

生活的积累、情感的蓄积只是提供了“意”萌发酝酿的条件,立意的完成还需要一个挖掘深化的过程。

从一个感性的材料中得出一种理性的认识一般人都会,一篇文章有一个观点并不难,问题是立意是否深刻、是否高远,怎样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获取最有价值的思想意义,是需要不断推敲与学习的。

3.创新是立意的生命

文章最忌陈词滥调、人云亦云。

一篇文章如果能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哪怕是一小点,也是非常可贵的。

新颖的立意能体现出文章的生命力,几乎所有被大家传阅的名篇佳作,在立意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成功的写作被称为创作,所谓“创”就是“创造”、“创新”。

立意的创新是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去追求的。

二、选材

人们通过观察、调查、阅读、感知等得来的材料还只是原始的素材,素材纷繁复杂、粗糙杂乱的,要使这些素材为写作所用,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筛选与加工。

作家要像雕刻家和裁剪师一样,对原料进行选择、加工、剪裁,最后创造出一件作品来。

材料的选择加工有这样几个过程:

1.充分调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

当作者通过立意,在心里形成对主题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后,怎样把主题表现出来,成了他集中思考的问题,用什么材料?

怎样表现?

材料调集就是要调集尽可能多和主题相关的材料,只有多,才能有比较,才能有比较多提炼选择的余地,做到“游刃有余”,思路开阔。

材料的局促很可能会使思路放不开,不通畅。

作家在构思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积累的相关材料都翻箱倒柜出来。

曹雪芹写《红楼梦》,不仅把自己一辈子的经历、见闻都熔铸到作品中去了,而且还将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诗词、方言、灯谜、酒令、服饰、医药、服饰、宗教、建筑等等方面的知识都全部调集出来,有选择地整合到作品当中。

当沈从文决定将溪边看到的戴孝的少女写成一个故事后,他的脑海里一定调集了许许多多关于“边城”的材料,家乡“起水”的风俗,家乡日夜奔流的沱江,沱江边摆渡的人家,家乡的吊脚楼、山歌、赛龙舟等等。

调集的过程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筛选的标准是必须与主题相关的。

2.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调集的材料不会都用到文章中去,要经过精心挑选,才能选择出典型的、新颖的、内涵丰富的为写作之用。

茅盾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一文中说道:

“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选用的时候,可就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扣一把,薄而成片的,还得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

”这段话形象地表达了作家对选材的重视。

3.剪裁

园艺家要用挑选出的树木、花卉、石块创造一个姿态怡人的盆景,就要先对材料进行加工搭配,该删减的删减,该雕琢的雕琢。

作者也一样,对精心选取后的写作材料,先要在头脑里进行剪裁,什么时候详什么时候略,什么时候疏什么时候密,什么地方有意避之,什么地方特意突出,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增减减,最后做到详略得当,虚实有致。

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萝卜青菜一篮兜,就会糟蹋了好材料。

这一个环节通常会在谋篇结构和表达成文时继续进行。

例如,作者决定了写某一事件,在通常情况下,他不可能将事件从头至尾一一铺叙出来。

材料的意义和精彩动人之处,往往包裹在整个事件之中,就像宝玉之藏于石,不经开凿,它的光辉和价值就很难显现出来。

因此,在写之前应该先思量琢磨,根据主题需要进行裁取。

写一场激动人心的球赛,不可能将这场球赛的场面从头到尾一一写出来,只可能截取其中的几个片断,如开头的一个球、拼抢最激烈的一个球、决定胜负的一个球,然后通过这几个“点”把整个比赛表现出来。

裁剪写作材料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综合虚构。

综合虚构是文学性文体处理加工材料的一种特殊方法,就是作者根据经验对多个材料进行综合重构,获得一种全新的典型材料。

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起始于某一生活原型,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剔除其中某些成分,移植进另一个生活原型的某些部分,使之与母体原型有机地综合在一起。

三、谋篇

所谓“谋篇”就是对具体“篇章”的谋划,“篇”是整篇文章,“章”是章节或段落,“谋篇”即安排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结构格局,也称“布局”。

谋篇布局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有序化,最后拥有一个错落有致、完整统一的结构。

结构是谋篇结果的呈现。

有人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骨架。

没有骨架,灵魂与血肉将无所依托。

同样的材料到了不同作者的手里,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就是因为谋篇的技巧不同。

布局谋篇的具体操作大致可以分为:

梳理思路,设置线索,安排整体结构,安排局部结构这样几个环节。

1.梳理思路

思路就是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

从写作学意义上来讲,思路是作者在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后,对头脑中的看法、感情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轨迹。

思路是结构的前提,如果作者认识模糊、思路紊乱,那他写的文章,必然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思路清晰,表达才可能清楚;思路严密,结构才可能严谨。

从某种角度说,结构就是思路的一种有形体现,谋篇布局就是一个理清思路的过程。

梳理思路的第一个方法是遵循结构最基本的原则,即一切围绕主题进行的原则,让主题成为一盏领航灯,来统帅所有的材料。

作者内心要很清楚自己要表现怎样的主题,然后考虑每一个材料和主题是什么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突出强调,哪些映衬。

如果这时立意还不清晰,思路也就会模糊。

梳理思路的第二个方法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安排材料。

一件事情,总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这就形成了记叙类文章的结构基础。

一个问题,总会包含几个不同的方面,有各种矛盾和解决矛盾的途径,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这就形成了议论类文章的结构样式。

文章的结构也只有“顺理”才“成章”,反之,则会紊乱不清晰。

梳理思路的第三个方法是列提纲。

列提纲是用文字形式把运思过程简明扼要、纲目分明地记录下来。

提纲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往往因人因文而异,各人可以采用各自喜欢的格式。

提纲所列内容可以粗略也可以详细一点。

“纲领式”提纲比较粗略,只写出内容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