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单元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3979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7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单元语文教案.docx

《7单元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单元语文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单元语文教案.docx

7单元语文教案

课题:

25矛和盾的集合(共2课时)

主备人:

孙永金

教学任务分析

基础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④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核心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延伸目标

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坦克图,问:

你们认识这些吗?

认读:

“坦”。

知道坦克的用途吗?

有谁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

(板书课题:

矛和盾的集合 认读生字“集矛盾”,理解集合的意思,了解矛和盾的特点)  

   2、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怎么会成为威力无比的现代武器坦克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它们。

  

   2、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4、谁能在课文中找出写了矛、盾和坦克三者之间关系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5、质疑:

学到这儿,你们最想研究什么?

三指导书写  

   接下来,我们来写几个生字。

 

  1、出示:

矛盾集攻坦炮  

   2、在这几个生字里,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有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书写,尤其要注意“盾”的笔画。

  

   3、学生书写,评议指导。

  

 

第二课时  

预设:

  

   1、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2、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

  

   3、研读第2—4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先来研究第1个问题  

   1、自由默读第2——4自然段,划出发明家的发明过程。

并完成练习。

  

   2、组内交流  

   3、小组派代表交流、集体完成练习  

   4、指名说说发明坦克的步骤。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

同学们,盾太小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原因,课文中写盾难以招架的句子写得非常好,找出来读读。

自由读。

矛的强进攻使盾都招架不住了,谁能既读出矛的厉害又读出盾的困境。

指名读、评读。

  

   5、师:

发明家的每一个想法都有他的思考过程,课文中有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有的没写,看谁也能当个发明家,把课文的思考过程补充完整。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6、指名复述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聪明的发明家就这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既有了保护自己的铁屋子,又有了矛的进攻——枪口或炮口。

所以让它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感受坦克的威力。

  

   

课堂作业:

练写生字。

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进攻自卫合二为一

  枪炮铁屋子坦克

 

课外作业:

搜集有关坦克的资料。

教后反思:

 

课题:

26科里亚的木匣(共2课时)

主备人:

孙永金

教学任务分析

基础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核心目标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延伸目标

了解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了解课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哪些内容?

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要求)

⑴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

⑵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

⑶从这些动词,你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2、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思考问题。

(出示要求)

⑴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

⑵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一读,你能否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并讨论:

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

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存在哪些原因?

2、教师总结科利亚找不到木匣的可能性:

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B数步法可能不管用。

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

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

1、再读课文,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2、引导讨论三种可能性。

⑴讨论第一种可能性:

读课文,找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子之后与小伙伴们的对话。

(出示对话:

伙伴们说:

“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

“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

读一读,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找到什么依据?

教师小结:

由此可知,科利亚断定自己的木匣子不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他的理由是箱子目标大,木匣目标小,目标大的箱子没有被发现,目标小的木匣子更不可能被发现,所以木匣一定还在。

⑵讨论第二种可能性:

找出描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的句子。

(出示句子:

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读读这两句,想一想妈妈用的是什么方法埋箱子、挖箱子的?

从中你又 找到什么依据?

教师小结:

从妈妈的埋箱子和挖箱子中,可以看出,数步法是管用的。

⑶讨论第三种可能性:

挖的方向有没有搞错?

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科利亚他们家的房子的句子。

“房子还在”告诉我们什么?

3、归纳排除,得出结论。

⑴既然木匣一定在,算术真有用,挖法没有错,那错的无疑是步子了。

步子又错在哪里呢?

找到写科利亚一家离家出走的句子。

4个年头,科利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⑵让学生上台画示意图帮助理解

教师过渡:

科利亚通过自己的分析,想出了办法,找到了心爱的小木匣,他是多么的高兴,我们一起读读最后1个自然段。

1、联系上文,说说你理解了科利亚受到的启发吗?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三、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

二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课文写的是科里亚埋木匣,挖木匣,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木箱,挖木箱呢?

2,课文为什么要写小伙伴的话呢?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1引导学生读全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2指名说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完成第四题

1指名朗读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

4将课文中含有“仍然”“虽然”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

5指导口头造句。

6将句子写下来。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课堂作业:

练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木匣   五岁   步子小   十步

          (四年后)挖木匣   九岁   步子大   五步

                    懂 得:

 一切都在起变

课外作业:

写一写,有科里亚的木匣想到的

教后反思:

 

课题:

27陶罐和铁罐(共2课时)

主备人:

孙永金

教学任务分析

基础目标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核心目标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延伸目标

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

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质地、特点。

   ②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指名读题。

  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a.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情况:

读了几遍书。

    b.鼓励学生大胆读书。

请愿意读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c.学生评议读书情况,把容易读错的生字带大家多读几遍。

教师相机小结:

读书首先要把每个字音读准。

   ②再读课文。

    a.激励学生积极读书:

觉得能读得比刚才几位同学还要好的举手!

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

教师相机小结:

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③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a.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比比谁知道得多。

    b.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刚读课文,就知道这些内容,好!

   ④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复习巩固

   ①认读课文1至9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

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③引导分组观察:

“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

“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

“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 ”。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讲述故事,情境导入。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

(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屏幕出示题目:

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请生读题。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

铁罐:

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

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

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

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

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

“我来找一找!

哪个是傲慢的铁罐?

”(屏幕出示: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

“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

”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

“轻蔑的铁罐在哪里?

”(屏幕出示: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

“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师恼羞成怒地问:

“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师:

“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       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师:

“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

“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

你们看,就是它!

”(屏幕出示:

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

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

“怎么不能?

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

“可陈老师还是疑惑!

你们看!

”(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

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

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

      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

是啊!

陶罐哪里是懦弱。

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

(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

你们看!

”(屏幕出示:

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

“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

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

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

师:

“有请配音演员!

”(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

六、积极创作,深化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生默读课文的10-17自然段,并完成板书。

师根据学生口述,把板书补充完整。

(2)通过老师的语言渲染,结合引用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个人与全班合作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神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2、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

“哦!

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

看板书!

”(板书:

启发)

师:

“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3、总结:

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课堂作业:

练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铁罐   陶罐人们   陶罐

奚落

     傲慢   谦虚惊讶   兴奋

     轻蔑   争辩高兴

     恼怒

课外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

教后反思:

 

课题:

28狮子和鹿(共1课时)

主备人:

孙永金

教学任务分析

基础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核心目标

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延伸目标

读中感悟,初步理解物各有所长,所短,要全面的看待事情。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初步理解物各有所长,所短,要全面的看待事情。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初步理解物各有所长,所短,要全面的看待事情。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课件导入 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孩子们,这是什么?

她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凶猛的狮子和美丽的小鹿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8课:

狮子和鹿

出示读书要求:

1.认真.仔细的聆听范读

2.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么美丽的故事你想不想自己读读呢?

学生自己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懂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再读课文,体会鹿对角和腿的不同态度。

课文中有一位优雅的公主,她是谁?

她来做什么?

生读课文1.2段.

老师反问,这是小鹿吗?

为什么她自己不敢相信呢?

指名读课文的第3段

想象,如果你是小鹿,突然间发现自己拥有一对绝美的鹿角,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喜爱,欢喜,自豪)

那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练习读。

出示珊瑚图片,看珊瑚的美丽想象鹿角的漂亮,,再指名读,比赛读。

这时一阵清风吹来,小鹿看到了什么呢?

同桌之间互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从课文的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小鹿满意自己的双腿吗?

(不满意)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叹息,抱怨的语气)

男孩读(有点不满的味道,谁能读的更不满意一些?

)女孩读

学生边读老师边板书(角美丽腿难看)

四、深读课文,体会鹿的态度转变。

小鹿觉得自己的角美丽,而腿难看,根本配不上那两只美丽的角。

可小鹿万万没有想到,它的一举一动正在被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瞧,那是什么?

(课件出示狮子图)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来告诉大家接下去发生的事情。

(师读:

就在小鹿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让学生感到惊心)

同学们,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带着这种感受,小组合作读一读课文5.6自然段.

指名读

孩子们,你们看过动物世界吗?

看过猛兽追赶猎物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

是啊,对于弱者来说,那将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让我们再读课文,争取通过我们的读牵动所有人的心。

再指名读(注意把描写鹿动作的词语重读)多么危险呀!

经历了这次灾难,鹿对待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结:

孩子,鹿的角很美丽、却让鹿险些丧命,鹿的腿很难看,但是关键时刻却让鹿狮口逃生 (板书 险些丧命 狮口逃生)

五.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鹿角和鹿腿你喜欢什么?

为什么?

先小组讨论,再指名说(预设:

如果都说喜欢腿,引导把角去掉好不好?

教师总结:

是啊,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个人都有优点、缺点。

所以不管对人、对事、对物我们都要全面地去看待它。

不要因为物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吗?

或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指名汇报

全班讨论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你们能把课文理解的这么好,可见你们真的长大了,老师真开心。

象课文这样用小故事来告诉我们大道理的文章,我们管它叫《寓言故事.》,在这个脚步匆匆的世界,寓言是一道别致的快餐,读后它会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满足和智慧上的启迪。

向我们以前接触过的《农夫和蛇》,《公鸡和母鸡》等等都是寓言故事。

课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多找找类似的寓言故事来读读好吗?

 

课堂作业:

讲讲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28狮子和鹿

角腿

美丽  难看

险些丧命狮口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课外作业:

搜集寓言故事。

 

教后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七(共3课时)

主备人:

孙永金

教学任务分析

基础目标

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延伸目标

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①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a.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

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c.教师小结,引出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

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

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

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

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②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

  ③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

说的同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

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

  ④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第二课时

①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a.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

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d.教师挑选《小猪唏哩呼噜》书里的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

  ②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a.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加以点拨。

看作者抓住了这种动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