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4443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docx

教育心理学客观题重点

教育心理学(客观)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3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4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6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基础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7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8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中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9心理测试有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0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1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

12心理学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哲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13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并以生物学为其理论基础。

14理性主义的著名代表法国笛卡尔相信人有“天赋观念”;经验主义的奠基人是英国的洛克,他是唯物经验论者;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15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使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而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16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的行为。

17刺激——反应(S-R)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

18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工具。

19完形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期在英国兴起,也称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韦特莫考夫卡和苛勒。

20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创立,代表作《梦的解析》。

21人体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创始人马洛斯罗杰斯。

22巴普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人;斯纳金提出工具性条件反射。

23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

24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25初中生的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型。

26广义的学习指认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27刺激——反映理论是由桑代克创立的,他提出三条学习定律:

准备率学习率效果率。

28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29布鲁纳的“认知——发展”模型,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强调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独立思考。

30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所倡导的,他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31理解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基础。

32知识理解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3知识应用的实质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34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知识的领会与巩固过程问题的特征学习的智力活动水平(多选)

35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36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多选)

37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作结构的改变动作品质的变化活动的调节功能加强(多选)

38品德即品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39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部分。

(多选)

40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41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

1智力都是正常的2存在思想品德比较落后或学业成绩不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3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不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也不是环境教育剥夺的结果,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及本人主观原因所致4学习困难学生需要特殊的督促辅助和帮助(多选)

42学习困难的类型:

1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2能力困难的学生3动力困难的学生4整体困难的学生(多选)

43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

1认知因素2人格因素3人际关系4环境因素(多选)

44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5感觉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2传入神经的过程3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多选)

46对一定感受器的刺激有时间和空间两种模式。

47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48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色调明度饱和度

49人眼对色光混合而产生的视觉现象遵循三个定律:

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

50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反映。

51空间知觉包括: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

5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多选)

53错觉产生的原因:

1客观环境的变化2有机体自身特征的影响3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多选)

54知觉的特征: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多选)

55观察是直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56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57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为:

1目的性强2准确迅速3长期坚持4正确理解(多选)

58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9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的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60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61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2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多选)

62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说,记忆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

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多选)

63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有:

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

64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重视。

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65影响遗忘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3学习的程度4情绪体验(多选)

66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2干扰说3压抑说4提取失败说(多选)

67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多选)

68表象的作用:

1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2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3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多选)

69有效的记忆策略包括复述背诵结果反馈。

70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包括:

1增强自信心2调动积极性3调节情绪状态4集中注意力5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选)

7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

72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

73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多选)

74推理的种类: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多选)

75问题解决的特征:

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认知性操作(多选)

76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问题与界定含糊问题2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多选)

77问题解决的过程:

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78问题解决的方法:

算法和启发法

79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

1情绪障碍2文化障碍3习惯障碍4知觉障碍

80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种:

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81想象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分析综合的过程:

包括粘合夸张与强调拟人化典型化。

82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83意识的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目的性社会历史性

84意识的水平:

焦点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85意识状态是一种清楚地有组织的正常的觉醒意识人类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觉醒的意识状态。

86常见的无意识状态:

催眠白日梦和冥想

87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有两个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88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89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出现2无关动作停止3呼吸运动变化

90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91睡眠阶段:

1入睡期2浅度睡眠期3中度睡眠期4深度睡眠期

92睡眠的功能:

1保护功能2恢复身体机能3促进生长

93梦对保持人的心理平衡和健康有一定意义。

现代科学证明,梦是一种不随意的自然发生的活动,主要是见于快速眼动睡眠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梦的过程实际是一种放电现象。

94药物成瘾可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两类。

95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

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3认知因素4社会因素5文化因素(多选)

96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97需要的种类:

1生物性需要:

进食需要饮水需要睡眠和觉醒需要性需要2社会性需要:

成就需要交往需要权利需要(多选)

98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发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99动机的三种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和维持功能(多选)

100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3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4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多选)

101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102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力

103意志的行动过程一般可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104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105挫折的反应:

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人格的变化

106挫折的应对:

1正确对待挫折2改善挫折情境3总结经验教训4调节抱负水平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多选)

10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108情绪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

1快感度2紧张度3强度4激动度

109情绪态度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10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111压力源的种类:

1躯体性压力源2心理性压力源3社会性压力源4文化性压力源

112压力反应的表现:

1生理反应2行为反应3心理反应

113影响压力的因素:

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环境

11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15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16人格结构:

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自我调控系统

117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118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19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

120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21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

1智力正常2认知客观准确3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4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5道德责任感6事业心和工作能力7情绪调控能力8人际关系融洽9意志坚强可控10独立性和自主性(多选)

122应对的特征:

1情境性2过程性3策略性4反映性5中介调节性

123应对策略:

1积极认识压力2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相结合3明确自我效能,调整奋斗目标4社会支持

124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

125人际交往的条件:

1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2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3信息接收者要有适宜的心理准备

126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

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

127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128人际认知包括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

129人际吸引的条件:

1熟悉2吸引人的个人特征3相似与互补4喜欢与爱情(多选)

(主观题)

1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在哪些方面?

1)他开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历史

2)他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心理学派的奠基人

3)他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这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2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

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

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3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有哪些?

1)高尚的职业品德

2)广博的知识

3)完善的人格

4)全面的能力

a)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b)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之一

c)系统学习能力

5)职业的技能

a)教学设计技能

b)教学语言技能

c)教学监控技能

d)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

e)教学评价技能

f)教学研究技能

g)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

4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

1他们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同时都是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

2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

3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点:

1在刺激方面的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活动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刺激是作为引发行为的一种手段;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他是用作强化的。

2在反应方面的不同。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

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被试的动作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

4就学习模式而言,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经典性条件反射,趋利避害;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指导自己的行动与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以操作环境或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5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遗传生理成熟

2自然环境因素:

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6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的特点?

情绪发展表现出: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情感发展表现出:

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2情感有文饰内稳和曲折性3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

7高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的特点?

情绪体验呈现出:

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

情感发展表现出:

1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2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8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1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

初中生在结交朋友方面显示出的特点1交友范围缩小2重视友谊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9高中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2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

10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

初中:

1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

高中:

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11学习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分

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2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4心向与定势

13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2精选教材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5创设与

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环境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14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最基本的途径是不同形式的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的主要三种形式:

实物直

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3利用变式和比较

15

(1)审视

(2)相关知识的重视:

旧知识的干扰学生的生理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大脑的活动状态

(3)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6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

1确定联系目标2恰当安排练习时间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灵活采取联系方式

17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

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

1能独立自觉的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自身行为2道

德信念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3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4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5

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6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

1青少年时期品德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特点2青少年初期品德逐

步趋向成熟

18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1道德知识的掌握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前提2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

发展的关键3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

从“他律”到“自律”;从“片面”到“全面”;从“结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19青少年品德不良的主观因素及矫正的方法?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意志力薄弱3好奇心强,盲目模仿4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措施:

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

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3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

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应培养自己的识别抵制能力,不忙目从众4社

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清除有不良影响的坏风气,为他们创造适合其

年龄特征的精神食粮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

20感觉和知觉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

理特征,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

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里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的参与。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应

3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的结果

21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及其培养?

中学生由于心理活动的目的性快速地发展,做事情的计划性强,思维水平提高,在我控制能力发展,观察力水平有大幅提高,表现为:

1目的性强2准确迅速3长期坚持4正确理解

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成中应采取相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要包括:

1训练学生的观察力2明确观察任务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4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22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的概念。

1过去经验的影响2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3下定义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概念系统

23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知识提前推出一个特殊性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知识前提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演绎推理的结论一般不超过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前提所确定的范围,其前提的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

24人的思维与言语的关系如何?

人的思维与言语有着密切的关系。

思维与言语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首先,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借助言语而实现的,这是由于言语本身具有的概括性所决定的。

人们通过言语才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

如果没有标志一般东西的词,思维就无法间接概括地反映,可见,思维的结果是靠言语这一载体来表达的,离开了词的刺激作用,人脑就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言语也离不开思维。

因为构成言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

言语和词的意义也正是靠思维的日益充实和丰富而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思维和言语是有区别的。

首先,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

言语是人们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物质的,以声形的物质形式存在。

思维是人脑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是观念的,以意识形式存在。

其次,它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言语与客观事物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二者无必然联系,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代表同一事物。

再次,从构成要素来看,言语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相关,但并不完全等同,概念用词来表达,但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反之,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25想象的类型?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26品质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2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3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加强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

27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而情绪的发生,改变不具有随意性。

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