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4860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docx

风景资源评价论文

1风景资源的定义

风景资源(sceneryresource)又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

是指能够引起人们进行审美与游览活动,可以作为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总称。

风景资源内涵包括基础性、吸引性、开发性、物质性和时空性。

其特点包括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文化性和永续性。

2风景资源分类

2.1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

共有6类,74种基本类型。

6类指:

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2.2旅游资源分类分级分态系统:

共有3个景系,10个景类、98个景型。

3个景系指:

自然景系、人文景系、服务景系。

10个景类指:

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气候生物景类、其他自然景类、历史遗产景类、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其他人文景类、旅游服务景类、其他服务景类。

2.3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

共有3个层次,8个主类、34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3个层次指:

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

8个主类指: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4风景资源调查内容分类:

包含自然景源与人文景源。

2.4.1天景

日月星光;虹霞蜃景;风雨阴晴;气候景象;自然声象;云雾景观;冰雪霜露;其他天景。

2.4.2地景

大尺度山地;山景;奇峰;峡谷;洞府;石林石景;沙景沙漠;火山溶岩;蚀余景观;洲岛屿礁;海岸景观;海底地形;地质珍迹;其他地景。

2.4.3水景

泉井;溪流;江河;湖泊;潭池;瀑布跌水;沼泽滩涂;海湾海域;冰雪冰川;其他水景。

2.4.4生景

森林;草地草原;古树名木;珍稀生物;植物生态类群;动物群栖息地;物候季相景观;其他生物景观。

2.4.5园景

历史名园;现代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庭宅花园;专类游园;陵园墓园;其他园景。

2.4.6建筑

风景建筑;民居宗祠;文娱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宫殿衙署;宗教建筑;纪念建筑;工交建筑;工程构筑物;其他建筑。

2.4.7胜迹

遗址遗迹;摩崖题刻;石窟;雕塑;纪念地;科技工程;游娱文体场地;其他。

2.4.8风物

节假庆典;民族民俗;宗教礼仪;神话传说;民间文艺;地方人物;地方物产;其他风物。

3风景资源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3.1风景资源评价原则

3.1.1风景资源评价必须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进行。

3.1.2风景资源评价应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

3.1.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应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宜作单独评价。

3.2风景资源评价步骤

3.2.1景源调查。

3.2.2景源筛选与分类。

3.2.3景源评分与分级。

3.2.4评价结论等。

4风景资源评价的指标与分级标准

4.1评价指标

风景资源评价单元应以景源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规划范围大小和景源规模、内容、结构及其游赏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并作出等级评价。

在省域、市域的风景区体系规划中,应对风景区、景区或景点作出等级评价。

在风景区的总体、分区、详细规划中,就对景点或景物作出等级评价。

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风景区或部分较大景区进行评价时,宜选用综合评价层指标。

2)对景点或景群进行评价时,宜选用项目评价层指标。

3)对景物进行评价时,宜在因子评价层指标中选择。

4.2评价标准

风景资源分级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

2)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

3)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

4)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5)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6)三级景源应具有—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

7)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

评价分析应表明主要评价指标的特征或结果分析;特征概括应表明风景资源的级别数量、类型特及其综合特征。

5风景资源评价的主要学派和方法

5.1专家学派

专家学派的指导思想是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的原则的风景都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

所以,风景评价工作都由少数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完成。

它把风景用四个基本元素来分析,即:

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

强调诸如多样性,奇特性,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在决定风景质量分级时的主导作用。

另外,专家学派还常常把生态学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标准。

所以,Daniel和Vining(1983)又把专家学派分为生态学派和形式美学派。

最早采用专家学派思想进行风景评价及其规划工作的当推Lewis等人(如Lewis1964),而以Litton等人对专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该学派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最典型地表现在Litton等人的研究中(如Litton1968,1974,1979;Litton和Tetlow1978,Magill和Litton1986〕。

专家途径直接为土地规划、风景管理及有关法令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近20多年来在英、美诸国的风景评价研究及实践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并已被许多官方机构所采用,如:

美国林务局的风景管理系统VMS(VisualManagementSystem)(USDA,ForestServce1976,Bacon1979等),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VRM(VisualResourcesManagement)(USDI,BLM1984,1986,Ross1979等);美国土壤保护局的风景资源管理LRM(LandscapeResourcesManagement)(USDA,SCS1978,Schauman和Adams1979);联邦公路局的视觉污染评价VIA(VisualImpactAssessment)(31986)还有加拿大林务部门的有关风景评价及管理系统(如Canada1981)以上各管理系统都是专家学派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但由于各个部门的性质及管理对象有所不同,各个风景评价及管理系统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美国林务局的VMS系统和土地管理局的VRM系统主要适用于自然风景类型,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川,水面等)的风景质量评价,制定出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措施;美国土壤保护局的LRM系统则主要以乡村,郊区风景为对象;而公路局的VIA系统则适合于更大范围的风景类型,主要目的是评价人的活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等)对风景的破坏作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风景资源等。

5.2心理物理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于是,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

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

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也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审美态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俞孔坚1986)目前公认为较好的有两种。

其一是评分法,SBE法(ScenicBeautyEstimationprocedure),它由Daniel等人创立(如:

Daniel和Boster1976),该方法以Torgerson(1958)的归类评判法(LawofCategoricalJudgment)为依据,让被试者按照自己的标准,给每一风景(常以幻灯为媒介)进行评分(0-9),各风景之间不经过充分的比较;另一种审美态度测量法则以Thurston(1959)的比较评判法为基础,由Buhyoff等人发展起来,被称作LCJ法(LawofComparativeJudgment)(如:

BuhyoffLeuschner1978,Buhyoff等1980),该方法主要通过让被试者比较一组风景(照片或幻灯)来得到一个美景度量表。

从数学角度上看,SBE法和LCJ法并没有根本的区别(Hull等1984)。

至于风景构成成份的测量,也有多种方法,以下在结合具体例子时,再作介绍。

5.3认知学派

以上介绍的两大学派(专家学派和心理物理学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测量各构成风景的自然成份(如植被、山体、水体等)来评价风景质量(当然,在评价的标准上各有不同),认知学派则不然,它把风景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识空间来评价。

强调风景对人的认识及情感反应上的意义;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要去解释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

该学派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E.Burke(1729-1787),他认为"崇高"和"美"感是由人的两类不同情欲引起的,其中一类涉及人的"自身保存",另一类则涉及人的"社会生活"。

前者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才表现出来,与痛苦、危险等紧密相关,是"崇高"感的来源;后者则表现为人的一般社会关系和繁衍后代的本能,这是"美"感的来源。

(见朱光潜1986,Brown等1986)。

但是,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美学思想才在风景美学领域里得到系统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也即所谓风景美学的认知学派。

对该学派发展影响较大的首先是70年代中期英国地理学家Appleton的"了望--庇护"理论(见纽拜(英)1978,Kaplan,S.1979a,Brown等1986),该理论在分析了大量风景画的基础上,指出,人在风景审美过程中,总是以"猎人""猎物"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作为一个"猎人"他需看到别人,作为一个"猎物"他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

也就是说,人们总是用人的生存需要来解释、评价风景的。

几乎在同时,Kaplan,S.也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Kaplan,S.1973,1975,1979,1979a;Brown等1986),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

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可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可索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

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二维、三维空间中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5.4经验学派

与专家学派相比,心理物理学派和认知学派(心理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在风景审美评判中的主观作用,而经验学派则几乎把人的这种作用提到了绝对高度,把人对风景审美评判看作是人的个性及其文化、历史背景,志向与情趣的表现。

所以,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一般是考证文学艺术家们的关于风景审美的文学,艺术作品,考察名人的日记等等来分析人与风景的相互作用及某种审美评判所产生的背景。

同时,经验学派也通过心理测量、调查、访问等方式,记述现代人对具体风景的感受和评价,但这种心理调查方法同心理物理学常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被试着只需就风景打分或将其与其它风景比较即可,而在经验学派的心理调查方法,被试不是简单地给风景评出好劣,而要详细地描述他的个人经历、体会,及关于某风景的感觉等等。

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风景美景度量表,而是为了分析某种风景价值所产生的背景、环境。

5.5四大派系的比较

以上简要介绍了风景评价及风景美学研究的四大学派,其中专家学派势力较大,主要由专业风景规划师,及资源保护工作者所推动而发展;心理学派也不甘示弱,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大有压倒专家学派的气势,其主要推动者是环境心理及行为科学家和森林科学专家;认知学派异军突起,由70年代的理论研究开始,80年代初便大踏步地走出书房,开始向风景规划及管理的具体实践迈进,在这里,心理及行为科学家、地理学家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于经验学派虽说长期以来一直被挤于一隅,却也有天时地利,它稳扎稳打,又有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为粮食,故终不失弹丸之地。

下面主要从可靠性、灵敏性、有效性和实用性4个方面简要地比较一下各学派的风景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专家学派的风景评价方法最突出和优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长期以来,在土地利用规划、风景规划以及风景管理等各个领域里,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深入人心的VRM和VMS风景管理系统就是该学派风景评价方法的具体体现。

但是,少数专家,从假设出发,以形式美原则及有关生态学原则为依据的风景评价,到底有多大的可靠性?

一系列粗略的分类,分级又有多大的的灵敏性和有效性?

该方法本身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无论从理论和经验上讲,风景质量与"基本元素"(线、形、色、质)和"多样性""特异性"等之间并没有显著一致的相关性(如Kaplan,R.1985),对该学派风景评价方法的批评也越来越多(如Kaplan,S.1979,1979a;Kaplan,R.1985;Ulrich,1986)。

心理物理学方法则是各种风景评价方法中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一种方法。

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不同风景评价者及团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Zube1975,Daniel和Boster1976,Artmr1977,Buhyoff等1979,1982,Tips和Savasdisara1986),又由于该方法把审美态度测量同风景成分的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实现用数字模型来评价和预测风景质量,而且本身具有一整套的检验方法,使该风景评价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至于该方法的有效性如何,以前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照片和幻灯作为风景评价媒介的有效性问题。

长期以来的研究基本证明了照片和幻灯作为评价媒介同现场评价无显著差异(如Daniel和Boster1976,Zube等1975Jackson等1978,Shuttleworth1980)。

再看实用性,尽管目前还不如专家学派的方法那么突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物理学方法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一旦风景评价模型建立起来了,则只要对有关风景成份进行测量,即可根据模型得出风景质量的有关数据。

而且,目前已经建立的几个评价模型已显示出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高度实用性(如Buhyoff等1980,Daniel和Schroeder1979,Brown和Daniel1984)。

但是,还嫌不足的是,由于心理物理学方法要求风景成份的严格定量,使得风景评价模型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往往只适用于同建模所基于的实验风景相一致的风景类型,如根据针叶林风景所建的模型,就不一定适用地阔叶林风景,而且,心理物理学方法强调公众的平均审美水平,因而忽视了个性及文化、历史背景对风景审美过程的影响。

与心理物理学派的风景评价方法相反,认知学派则强调风景评价模型的普遍适用性。

它从更为抽象的维量出发(如复杂性、神秘性等等)来整体把握风景。

同时,有许多研究证明了用维量来估测风景质量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如Ulrich1977)。

但是,如果只停留在抽象的维量分析上,那就意味着它只是一各理论分析途径,只有把这些抽象的维量同具体风景成份相联系时,才使得认知学派具有实用价值,也才能使理论本身更趋完美。

所以,认知学派必须同心理物理学派的评价方法相结合。

别具特色的经验学派(现象学派)的研究方法,则以高灵敏性为特点。

在其:

"人--风景--相关环境"的模式下,风景质量被看作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东西,从而实际上回避了对客观风景本身的考察,而强调人的主观作用及风景审美的环境,所以,该方法缺乏实用价值;不过,该学派强调人的作用的思想,为加强风景美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起来说,上面介绍的四个学派在其研究方法和对象上各有特点。

但如果我们把风景的审美过程看作一个完善的系统,就会发现,各个学派,各种研究方法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互相补充的。

如,专家学派忽视人的主观作用,而强调风景本身的客观特点,经验学派则正好相反,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作用,而强调风景本身的客观特点,经验学派则正好相反,强调人的作用忽视对风景本身的研究,两者互为补充。

其它方面,如对风景的把握方法方面,关于风景价值的理解方面等,各学派都呈互补的关系。

6风景资源评价实例分析

6.1风景资源

依据其分类标准,将乐玉华洞风景名胜区内的风景资源涵盖了二大类、八中类、四十六小类。

具体分类列表如下: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表

分类

序号

大类

中类

小类

1

 

天景

气候现象、日月星光、冰雪霜露、云雾虹霞、风雨阴晴

2

地景

大尺度山地、山景、奇峰、峡谷、洞府、石景、蚀余景观、地质珍迹

3

水景

溪流、潭池、瀑布跌水、地下湖泊、泉井、其他水景

4

生景

森林、古树名木、珍稀生物、植物生态、动物群栖息地、物候季相景观

5

 

园景

物园、陵园墓园、专类游园

6

建筑

风景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宗构、

文娱建筑

7

胜迹

摩崖题刻、石窟、雕塑、遗址遗迹、

纪念地、文体游娱场地

8

风物

节假庆典、民俗、宗教礼仪、神话传说、民间文艺、地方人物、地方物产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不仅风景资源丰富,而且现有五大景区内的风景资源的分布与构成都各具特色:

玉华洞景区则包含了玉华洞、金华洞、天阶山、梅花井等主要景点,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所在。

其中尤以玉华洞的溶洞景观为代表,向世人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龟山景区以杨时墓园、理学大观园和龟山书院为整个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之代表,反映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内涵。

同时还具有白鹭栖息地等很有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

另外,自然景观区还有权具碧潭秀木特色的以五马峰观溪、青龙滩等为主的曹溪景区;有充分体现了生态林优美风光的湖管景区,该景区的景观特点是富有典型的亚热带动植物资源。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的服务、游乐区在漠源民俗风情区,那里集中了风景名胜区内大部分的游乐和服务设施。

6.2景点及评价

景点总表

序号

景区

景群名称

景点名称

 

1

 

 

玉华洞景区

玉华洞

(共有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景群以及石泉、井泉、灵泉等三泉六个支洞)

一扇风硕果累累擎天玉柱井泉石瀑布

仙人田龙宫鹊桥瑶池玉女风动石

文豪肖像雪山飞瀑(峨眉泻雪)马良神笔

中国地图钟吕传道炼丹炉十八罗汉观音堂洞口摩崖洞内石刻徐霞客青铜像雄鸡报晓

极乐世界广寒天宫地下舞厅

 

天阶山

(喀斯特地貌上的一片绿洲)

 

园洼地薄姜木盆景闻木犀香(岭)明台寺天然盆景园林荫小道比藤星窟

悬空藤(龙藤)柚木野桂花树群(金桂)双狮

吃猪头削玉载云望城亭清官肚破镜重圆

历史书画长廊怪石云起野生动物标本馆

嫦娥奔月冲天树(山榉)

山杜英块状根(树包石)

宝华洞

;罗汉堂普陀寺地下暗河

岩子洞

洞穴博物馆

省内最早动物化石古代佛像群

古人类文化遗址(壁画、化石等)

岩子山(蚀余景观)

梅花村

梅花井民俗文化点

金华洞

佛门倒插金钗彩虹分工姜尚卖碗

文王拉车观音送子仙鹤指路

玉龙吐珠

南华寺

南华洞

2

龟山景区

杨时墓园

杨时墓龟山湖九曲桥程氏正宗

龟山书院白鹭栖息地

3

曹溪景区

 

曹溪漂流五马峰观溪青龙滩碧潭

亚热带森林毛竹林

4

湖管景区

湖管生态林观音庙

 

5

 

银华洞景区

石灰山

望月台卧龙岗小将军太子椅冲天洞藏宝洞金龟守门双龙出洞

银华洞

(龙马厅、流沙峡、锦鲤湖、南海仙境、新月宫)

雏鸡对虎口玉屏彩云追月贵妃出浴

马嘶岩荔枝林望月宫秋月星空

石瀑群飞狐

景点评价分级表

数目

等级

景点名称(评分)

3个

特级景点

雄鸡报晓

95

星窟

92

杨时墓

94

 

13个

 

一级景点

硕果累累

闻木犀香

动物化石

冲天洞

望月宫

90

83

81

82

85

擎天玉柱

明台寺

龟山书院

玉屏

白鹭栖息地

85

81

84

90

90

石瀑布

龙藤

亚热带森林

五马峰观溪

89

82

81

83

 

24个

 

 

二级景点

 

一扇风

文豪肖像

洞口摩崖

削玉载云

冲天树

漠溪村

望月台

极乐世界

79

75

78

80

73

72

79

73

鹊桥

马良神笔

圆洼地

望城亭

梅花井

碧潭

雏鸡对虎口

广寒天宫

78

77

75

78

801

71

78

75

风动石

十八罗汉

徐霞客铜像

历史书画长廊

程氏正宗

青龙滩

湖管生态林

飞狐

75

78

80

71

80

76

75

71

 

25个

 

 

三级景点

井泉

瑶池玉女

洞内石刻

山杜英

倒插金钗

毛竹林

十将军

贵妃出浴

地下舞厅

68

68

64

65

69

68

65

69

65

仙人洞

峨嵋泻雪

柚木

岩子山

九曲桥

观音庙

太子椅

马嘶岩

61

70

68

69

63

70

65

62

龙宫

中国地图

怪石云起

佛门

龟山湖

卧龙岗

彩云追月

石瀑群

69

65

69

70

67

62

63

61

 

31个

 

 

四级景点

钟吕传道

薄姜木盆景比藤

清官肚

嫦娥奔月

地下暗河

民俗文化

文王拉车

玉龙吐珠

金龟守门

秋月星空

55

52

57

55

53

59

58

55

53

52

60

炼丹炉

天然盆景园

野金桂树

破镜重圆

罗汉堂

古代佛像群

彩虹分工

观音送子

南华洞

双龙出洞

57

53

51

56

59

60

52

53

52

53

观音堂

林荫小道

双狮吃猪头

标本馆

普陀岩

古人类遗址

姜尚卖碗

仙鹤指路

藏宝洞

荔枝林

51

53

53

58

51

58

57

54

53

59

6.2.1景点评价结果

将乐玉华洞风景名胜区计97个主要景点参评,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进行逐项评定,得出评价结果如下:

1)特级景点3处,占3.1%;

2)一级景点14处,占14.4%;

3)二级景点24处,占24.7%;

4)三级景点25处,占25.8%;

5)四级景点31处,占32.0%。

6.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