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案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5465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教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四教案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教案下.docx

《四教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教案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教案下.docx

四教案下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2.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3.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时:

13课时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2.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3.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自然之道。

教学重难点: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

(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

(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

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

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

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

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

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

(下节课的任务)

  自然的启示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反思】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

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

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

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

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

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

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

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

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

含沙量大< >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教后记:

通过学文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为身边添一份绿。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四、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

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

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

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

结果如何?

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

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四、总结

五、板书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和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教后记:

通过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

(围绕阅读提示讨论学习,可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甚至互读、互问均可。

二、自主学习

1.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1.出示三个重点句,请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理解。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2.进行综合性课外学习“大自然的启示”。

五、总结

附板书: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

     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获得

  去中变化坦诚谦虚

【教学后记】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要求:

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

2.师引导:

注意:

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

一、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用——勾出好词好句。

2.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词句。

3.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写评价语

三、师总评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

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日积月累

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

  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课文,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时:

13课时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

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二教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要求: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

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人哪?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

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

(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

4.小结。

五、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

(机智,灵活)

2.交流,朗读。

3.小结。

二、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

(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

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3.小结。

三、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

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

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

(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

5.小结。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

(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互相呼应)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

引敌发现  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  取得信任

            经过:

诱敌进伏击圈 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 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

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教后记:

学习、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

 

《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

1.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

“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3)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这一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这是一处细节的描写。

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

(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4.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自主读悟,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式。

按“连接语”,充分地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