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938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docx

教你快速读懂心电图

快速读懂心电图

简化记忆——强化记忆

1,正常心电图:

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

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

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

5,窦性心动过缓:

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

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

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

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

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

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

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

快速目测判断心电图的经验

白话心电图只为帮助考生克服对心电图学习的畏难情绪,迅速通过考试,所以难免有所简化。

本篇内容与学术无关。

内容正在更新中

1、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

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

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

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托紧张的气氛。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

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波,有点象拉开的弹簧一样一圈一圈的。

8、房颤---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

9、房扑---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波。

10、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

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11、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

P-R间期固定不变,QRS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1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

各个波形正常,但P波的节律与QRS波的节律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

此图P波130次/分;QRS波只有42次/分。

13、左、右心室肥厚---特点:

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

通常以QRS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14、典型心肌缺血---特点:

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0.1mv或抬高0.3mv。

15、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

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

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

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

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各波形态改变对应的意义及代表的疾病

一、-P波增宽,见于:

·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左心衰;

·房内传导阻滞;

·心房梗死;

二、-P波增高,见于:

·肺源性心脏病;

·横位心;

·高血压、冠心病;

·二尖瓣病变;

·交界性心律;

三、-P波形态变化,见于:

·房性心律游走;

·多源性房性早搏(房早)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房性并行心律合并房性融合波;

·双重心房心律等。

四、-P-R间期改变,见于;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见于心肌炎;

·迷走张力增高;

·房性早搏(房早);

·交界性心律;

·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五、-P-R段偏移,见于:

·心房梗死;

·心房复极波明显,可使P-R段压低。

六、-P-R段不等,见于;

·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七、-QRS波高电压,见于:

·左、右心室肥大;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室内差异性传导;

·室性早搏(室早)、室性逸搏、室性融合波等。

八、-QSR波低电压,见于: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

·肥胖、肺气肿;

·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

·心力衰竭(心衰);

·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

九、-QSR波宽大畸形,见于:

·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室早;

·心室肥大;

·高血钾;

·心肌炎、心肌病;

·室内差异性传导。

十、-QSR波形态变化,见于:

·多源或多形性室早;

·房早或房性心室颤动(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早搏与融合波并存;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并行心律;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十一、-Q波变异,见于:

·左束支传导阻滞;

·高度顺钟向转位;

·心肌梗死(心梗);

·心肌病;

·室间隔肥厚;

·右心室肥大;

·预激综合征。

十二、-ST段压低,见于:

·心肌供血不足;

·急性非Q波型心梗;

·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心肌病;

·低钾血症;

·洋地黄作用;

·心室肥大。

十三、-ST段抬高,见于:

·急性心梗;

·急性心包炎;

·早期复极综合征;

·室壁瘤(持续抬高>3~6个月);

·变异性心绞痛。

十四、-ST段延长或缩短,见于。

·低血钙:

ST段延长;

·高血钙、心动过速:

ST段缩短。

十五、-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肌炎、心肌病;

·心包炎;

·低血钾、药物(乙胺碘呋酮、奎尼丁);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预激综合征;

·心室肥大;

·束支传导阻滞、脑血管意外等。

十六、-T波高耸,见于:

·急性心梗超急性期;

·高钾血症;

·早期复极综合征;

·脑血管意外;

·急性心包炎。

十七、-TP融合,见于:

·心动过速;

·房性早搏。

十八、-Q-T间期延长,见于: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脑血管意外;

·低钾血症;

·低钙血症;

·心肌炎、心肌病;

·室内传导阻滞;

·酸中毒、低镁血症;

·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药物;

十九、-Q-T间期缩短,见于:

·使用洋地黄过程中;

·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

·心动过速。

二十、-u波倒置,见于;

·心肌缺血;

·高血压、心肌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钾血症;

·心肌梗死早期。

二十一、-u波增高,见于:

·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镁血症;

·冠脉供血不足;

·药物(奎尼丁、洋地黄、乙胺碘呋酮等)、左心室肥厚、脑血管意外等。

·先天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低钾血症、交感张力增高、深吸气、运动等也可见P波增高;

·间歇性心房内传导阻滞。

二十二、-P波低平(振幅<0.05mV),见于:

·高钾血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气肿、气胸。

二十三、-P波消失,见于:

·窦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室传导;

·房颤或房扑;

·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心律;

·阵发性室速等。

二十四、-P波倒置,见于:

·右位心;

·左心房心律。

二十五、-电轴左偏,见于:

·左前分支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下壁心梗;

·肺气肿;

·B型预激综合征;

·高钾血症。

二十六、-电轴右偏,见于:

·左后分支阻滞;

·右束支阻滞;

·右心室肥大;

·A型预激综合征;

·前侧壁心梗;

·垂位心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