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946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考试复习资料

1如何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及其关系?

垄断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表现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根据列宁的总结,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五大特征之间的关系:

(1)五大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是最根本的,其他四个特征都是在第一个特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五大特征都是垄断的不同表现形式,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

(3)垄断占据了一切方面,成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和经济基础,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不过是垄断统治在国内和国际的具体表现。

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出现了新变化:

(1)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2)跨国公司、国际财团取得了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3)对外直接投资、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空前扩大;(4)国家出面的国际垄断调节频繁,经济走向区域化、全球化;(5)新殖民主义取代旧殖民主义。

列宁概括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二战后在表现形式上有许多重要变化。

但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实质的理论和基本精神,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2如何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列宁把帝国主义概括为: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从而指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1.帝国主义的垄断性

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2.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首先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这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

其次,食利者阶层的不断扩大和食利国的出现是帝国主义寄生性、腐朽性的另一表现。

再次,国民经济军事化是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加深的主要表现之一。

最后,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政治上的表现。

3.帝国主义的垂死性(过渡性)

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更确切地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就是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的历史阶段或历史时期。

首先,垄断促进了生产力的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社会的经济的条件。

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

第二,垄断使管理日益社会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形式。

垄断的统治和发展,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管理和资本都日益社会化,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其次,垄断激化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三大矛盾,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社会的阶级的条件。

第一,帝国主义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第二,帝国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剧。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正是基于帝国主义时期这三方面矛盾的加深和激化,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3.请运用垄断理论来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

(((1.垄断的形成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这些大企业的生产在本部门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生产集中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2)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

垄断则是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对某个或某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控制和独占。

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和基本的规律”。

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高度集中,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

当某部门生产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时,往往容易达成协议,为垄断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生产高度集中,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必要性。

少数大企业规模巨大,势均力敌,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为避免在竞争中遭受重大损失乃至两败俱伤,也有必要暂时妥协,达成协议,共同操纵市场,从而形成垄断。

第三,生产高度集中,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必然性。

生产高度集中,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而然地占据垄断地位。

2.垄断的表现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表现为:

(1)资本占有形式从股份资本发展到垄断资本;

(2)企业经营方式从一般股份公司经营发展到垄断集团经营;(3)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从获取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转化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这一切表明,垄断的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进一步调整。

3.垄断的实质

(1)垄断的实质是垄断组织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实质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本国工人、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

(1)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掠夺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3)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垄断利润的特点:

一是高额;二是具有相对稳定性。

垄断利润主要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2)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

对垄断利润的追逐,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

4.垄断和竞争

(1)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

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仍然存在着竞争,原因是:

首先,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其次,垄断不可能囊括一切部门和一切企业而成为绝对垄断;第三,垄断组织之间也存在激烈竞争。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只占次要地位,范围局限于没有参加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之间。

垄断竞争占主导地位,它包括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这些竞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在竞争的目的、手段、规模、程度及后果上,都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竞争的目的。

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二,竞争的手段。

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有经济的、政治的,甚至还有暴力的。

第三,竞争的范围。

竞争的范围不仅遍及国内各个领域和部门,还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第四,竞争的规模、程度及后果。

竞争的规模更大,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破坏性后果更加严重。

))))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业已初步建立,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

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垄断现象,抑制有效公平竞争。

当前我国垄断现象主要以两种形式表现

出来,即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

经济垄断即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垄断,通常是指少数企业排他性地控制各种要素和产品市场。

其特征是垄断主体(经济活动当事人或经济组织)通过市场或经济运行过程的排他性而获取垄断利润。

在经济生活中,经济垄断表现为各种形式,既有生产要素的垄断如资本垄断和技术垄断等,又有价格形态的垄断。

导致经济垄断的主要原因是生产集中度高,其他同类企业进入市场存在着壁垒。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都很小,远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并且产业集中度始终很低,但是一部分企业已占据了市场的垄断地位,还有一些企业正在谋求单一的或少数企业联合的垄断地位。

虽然这种垄断现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所表现,但表现最普遍的还是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转轨过程中市场力量加行政权力形成的特殊垄断,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的一种垄断形式。

我国行政性垄断不仅种类多,范围广,而且对经济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行政性公司垄断:

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与本部门的企业联合组建成公司,或者直接由行政管理机关转变成公司,利用国家赋予的某些行政权力排斥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从而形成行政垄断。

行政性公司在我国的出现,表明国家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又不情愿完全放弃对某些行业或行业中的某些部分的控制。

但是,行政与公司本来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现象,是不可能融为一个实体的。

特有的行政权力和企业与生俱来的追求利润的本性的结合不可避免地导致竞争行为的发生。

把某些行政权力带进了市场,只能使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交易更不规范。

例如,有的交通运输单位利用“联营”等方式来获取垄断利润。

有的银行单位把短期拆借资金或帐外拆借资金拆借给本系统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用来做房地产、购买债券、股票等生意,牟取高额垄断利润。

邮电通信行业中,有的地方规定用户安装电话必须购买本系统企业生产的话机,否则不予安装。

能源、电力、重要原材料等行业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上述现象。

2地方行政垄断:

地区行政垄断表现为地区封锁,地方政府以保护本地经济发展为由,通过行政权力建立市场壁垒的行为。

地区封锁的基本特征在于一方面禁止外地商品的进入,另一方面又阻止本地资源的外流,从而人为地分割了市场,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常见的地区封锁有在行政辖区内不准销售外地商品或限定外地商品的销售范围和数量,通过在辖区边界设卡或以审批手续、征费征收等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限制某些原材料输往外地,强行推销本地生产或企业经营的产品等。

地区封锁虽然可以暂时求得本地区的经济稳定和繁荣,但却是以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

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国家指定专营所形成的垄断:

它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某种商品的生产、买卖由国家设立或指定的机构专营,被赋予特殊的生产、买卖经营权的企业即成为垄断企业,其它的企业无权与之竞争,从而形成了垄断。

国家指定专营的行业都是国家从社会总利益考虑须由国家直接控制经营的行业。

如烟草业一直是我国政府严格控制的专营行业。

此外,对盐、化肥、农药、农膜等商品,我国也都采取了专营的形式。

实践证明对某些商品实行指定专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应限制在那些与国计民生重大相关的行业。

否则,就会造成国家控制范围过大,窒息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竞争,重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老路。

4行业壁垒:

国家通过对进入某些行业设置障碍,从而消除或削弱该行业的竞争。

实行行业壁垒并不一概地阻止企业对某一行业的进入,而只是对这种进入施加不同程度的限制。

我国所实行的行业壁垒与原有的经济体制存在着历史的联系。

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垄断被不断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国家通过设置行业壁垒而阻止在某些行业出现不必要的竞争,如外贸、金融、通讯、交通等行业。

若投资者进入这些行业必须通过政府的特别许可或审批程序。

行业壁垒的设置主要是防止在某些行业中出现不必要的竞争,体现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动管理。

我国现阶段所表现出的垄断现象最突出的特点是垄断依靠市场和行政的双重力量形成,既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垄断的特点,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手段来推动垄断的形成和运作,又融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垄断的某些成份,依托目前尚不完善的市场机制操纵垄断,是当前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权力加市场力量而形成的特殊垄断。

由于我国现阶段垄断表现最突出的是行政垄断,该种垄断形式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它制约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抑制有效公平竞争,保护落后,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并且它还加大了企业改革的难度,影响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因此,在以后的经济改革中应逐步消除行政垄断的消极作用,并在即将制定的反垄断法中给予充分的关注。

4简述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在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强调更多地发展轻工业和农业。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在合理安排工业布局的前提下,强调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强调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强调三个方面必须兼顾,特别要照顾农民的利益,还要给工厂一定的权力,一定的独立性。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强调给地方更多的权力和独立性,发扬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地方民族主义要反对,但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在党和非党的关系上,强调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上,肯定还有反革命,但强调已经大为减少,社会镇反要少抓少杀。

(九)是非关系。

在是非关系上,讲党内是非一定要分清,但强调要好意地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也要学习。

5.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历史地位?

《论十大关系》被称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

它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正如后来邓小平所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

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

矛盾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斯大林的错误证明了这一点。

有了矛盾就会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而已。

十大关系就是十大问题、十大矛盾,我们的任务就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2.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的经验。

“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是贯穿于《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

正如他所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十大关系的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

除了苏联办法之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

3.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都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

以后毛泽东在总结建国后历史经验时,仍然把它看作是一个转折。

他在成都会议上指出:

“一九五六年四月的《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他在《十年总结》中又写道:

“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

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5.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成为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的指导方针。

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和决议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8.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

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论述很多,提法也有变化。

 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过: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

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

”1这段分析是非常精辟的。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送个问题的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实际上是提出了改革包括计划管理在内的过子集中的管理体制的任务。

从收入《邓小平文选》的文章看,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第一次提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同年2月陈云就提出:

“在计划经济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3月又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必须分为计划经济(这是基本的主要的)和市场调节(这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两部分的论点。

他们两人的论点,是完全一致的。

两人的论述,比过去只提计划经济,是一个重大的前进。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上述提法规范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在决定组织班子起草向党的十二大作的工作报告的前夕,邓小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的谈话中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还只是试点,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也只是开始。

“最重要的,还是陈云同志说的,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市场调节为辅,全图一盘棋,主要经济活动都要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3十二大通过的政治报告,采用并进一步发挥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随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982年宪法同样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到了1985年,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了改变,即放弃了为主、为辅的提法。

他在回答外宾提问时说: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4

1987年,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

他说: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

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

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

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5据此,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和十三大放弃了为主、为辅的提法,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再一次重申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指出:

“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

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

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6后来,在视察上海的谈话和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进一步强调了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或经济手段。

党的十四大开幕前,在和江泽民同志的谈话时,明确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说:

“实际上我们是在这样做,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

”应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综观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论述,我们看到,他的提法是逐渐变化的。

大体上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79后到1984年,算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过去只提计划经济改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0年用过一次“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第二阶段是1985后到1992年春。

这个阶段是明确提出不要再提为主、为辅,改为二者相结合。

第三个阶段是十四大召开的前4个月,表示赞成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意义:

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精辟的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看做书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与当前收入分配差距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所有者分别得到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中之所以会有“按要素分配”,个人之所以会得到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等非劳动收入,是因为有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直接决定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

马克思还认为,资本主义的分配首先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分配即生产要素的分配,这种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结果。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按劳分配中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资料等只是劳动得以实现的外部条件,不创造价值。

在按劳分配中,劳动者应该得到所有的新价值或产品,用于生产折旧、扩大再生产、公共消费等方面的价值本质上也归劳动者所有。

而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劳动”仅仅是诸多生产要素中的一个。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者得到的只是工资,即补偿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

剩余产品被资本等生产要素占有。

如果资本等生产要素归劳动者所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就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只是劳动者权益采取了不同的实现途径。

问题在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归生产者所有。

这样,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劳动”,就区别于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内在紧张。

两种劳动之间的紧张,必然导致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两种分配方式之间的潜在冲突。

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社会群体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非常关键的一个趋势。

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这种趋势在过去10年间显得尤为突出。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益发展的“国家主义”的经济结构,它所导致的权力和垄断成为收入差距的一个根本结构性来源。

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后果已经远远超越分配领域,对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造成此差距的原因:

1、弱化劳动价值论,使劳动要素萎缩,非劳动收入膨胀。

“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