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6084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docx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

让英语课堂在体式活动中焕发活力

 

 

————————————————————————————————作者:

————————————————————————————————日期:

 

让英语课堂在体验式活动中焕发活力-英语论文

让英语课堂在体验式活动中焕发活力

李规桂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福州350011)

摘要: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为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口语表达能力差,同时,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

此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上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的枯燥教学环节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中职英语课堂大都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体验式活动的教学模式,呈现别样的有活力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

体验式;情境;活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6351(2012)-01-0014-03

一、体验式活动课堂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的学习理论是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Kolb)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

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

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这种做中学习的体验方式,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

在中职英语课堂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进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培养他们的潜能。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体验,在和伙伴的交流中形成最终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二、体验式活动课堂的调查

本人任教的班级是高一(9)(10)(22)三个班级,学生总人数140人,参加问卷调查人数140人。

调查问题和结果如下表1:

(以百分比的形式体现)开心、快乐、自信92%对英语的兴趣54%团队协作能力85%交际和沟通能力88%思维的开阔62%对知识的探索欲望57%创造力的锻炼60%其它方面12%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这种体验活动式的英语课堂。

学生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在活动中去体会、去领悟,实现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开心、快乐和自信,更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的创造力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激发。

这就让英语课堂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学生不再昏昏欲睡,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活动,使课堂焕发着活力。

三、如何让体验活动式的英语课堂焕发活力

(一)真实的情境设置是创设活力课堂的前提条件

充满活力的体验式活动课堂需要教师、学生、环境、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

其中,相对真实的环境是前提条件,因为越真实的情境,越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越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因此在教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unit4WelcometoOurParty时,为了营造派对的氛围,教室四周用彩色气球和彩带装饰,教室的门上用彩带编织出“WelcometoOurParty”的字样,教室的中央摆设着食物展台,再用派对音乐烘托着气氛,让学生一踏进教室就有进入派对现场的感觉。

伴随着派对音乐的节奏,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晃动着身躯,享受着动感的音乐。

在美妙的歌声、香气扑鼻的食物和喜庆的氛围中感受着派对的快乐。

诸如此类的情境设置,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仿真或模拟的情境中,自然激发了学生极强的表现欲,成为活力课堂的前期条件。

(二)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设计是课堂焕发活力的重要保证

可操性强的活动有许多种,常用的活动方式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小组活动、调查访问、模拟游戏、朗诵演唱、想象画画等。

笔者认为,为了让活动更具可操作性,活动应该具有指令清楚、程序明确、目标明了、双向互动的特点。

在教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unit4WelcometoOurParty第二课时listenningandspeaking时,本人设计了七个活动:

brainstormtheactivitiesoftheparty(头脑风暴3m)\foodguessing(模拟游戏3m)\makeamatch(小组活动4m)\listenandlearn(小组活动10m)\makeaninvitation(小组活动10m)\meettheguests(角色扮演5m)\entertaintheguests(角色扮演10m)。

这七个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精心的设计,不是随意安排,而是注意活动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在做活动时教师的指令很重要,必须清楚明了。

首先,要通过明确的指令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比如让学生到黑板上将彩色的食物图片和单词进行配对(makeamatch),如果教师说了一长串的话来解释这个活动,学生只会不知所以。

教师只需要指着图片和单词说“matchthepictureswiththewordsplease”,学生就很清楚知道他们要做的活动。

其次,要通过明确的指令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程序,只有当学生明白了活动的程序,才能有的放矢,按步骤行事,不慌不乱。

我所说的指令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活动导图等,比如,让学生做关于派对礼仪的活动时,可从发邀请函、门口迎接、安排就座、食物招待、恭送客人等方面做好引导,也可以给学生展示活动导图:

sendtheinvitations→meettheguestsatthegate→leadthegueststotheseat→entertaintheguests→saygoodbyetotheguests,这样,学生就能明确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说。

当然,在活动中为了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非常重要的是,教师对活动达到的目标应该非常明确,并且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分层次设定目标,比如,A目标,必须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并有所拓展;B目标,能运用课本的句型完成活动;C目标,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活动。

有了清晰的指令、明确的目标,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活动,他们兴致勃勃地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在招待客人的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个小组所呈现的活动方式各不相同,各有千秋,有的精彩体现在漂亮的开场白,有的精彩体现在诙谐幽默的表述,有的精彩体现在夸张的动作上。

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英语口语不好的可以表演,表演不擅长的可以出谋划策,没有太多特长的学生可以选择食物、为客人端盘子。

在每一个设计的活动中,力求学生们能够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特长,以积极的情绪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每个活动,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堂上学生就能够成为活动的主角、学习的主人,由学生充当主角的英语课堂自然就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三)交流与评价是有活力的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交流和评价是活动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缺少了交流和评价,整节活动课就缺少了点睛之笔。

在交流和评价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欣赏到他人的长处。

评价还应分为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能够鼓舞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同伴评价能够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他人和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加自信,从而促进团结协作。

同伴评价可以是口头描述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反馈。

口头描述要花的时间较长,本人更偏向使用表格,我设计了一张活动课的学生同伴互评表。

活动结束后交给老师用幻灯展示。

根据表格表扬优秀,鼓励进步,挖掘闪光点,不落下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有期待下次活动的欲望。

备注:

1.每次活动小组成员需填写自己的姓名;

2.根据伙伴的表现在相应的分数下打“√”;

3.每组一张表格,活动结束后交给老师用幻灯展示。

活动课的评价分级:

A(4-5points):

1、能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

2、能结合课文内容有所拓展

3、在活动中能有精彩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4、能带动其他的组员开展活动

B(3-4points):

1、能比较灵活地运用课堂所学的句型和短语

2、能主动提出问题,引导组员回答

C(2-3points):

1、能用简单的句型和短语完成对话

2、能回答其他组员的简单提问

D(1-2points):

1、听不懂,不会主动用英语交流,但能努力地向组员求教

2、在组员的帮助下,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句型和短语

(四)教师饱满的热情让课堂更加生机勃勃

教师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活动的质量,因为积极的情绪能够激励学生参与活动,反之,消极的情绪让学生感觉难受,就难以快速融入到角色中。

教师的阳光和饱满的热情能给英语课堂带来生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满面微笑,情绪高涨,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使他们更快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并且期待老师和同学的欣赏。

如果教师一进教室,愁容满面,心事重重,那么要想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应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教师要让英语课堂生机勃勃,那自己要先“high”起来。

(五)教师学会放手更有助于课堂焕发活力

因为担心学生做得不够好,教师就将活动中本应要学生自己完成的事情包办了,让学生丧失了体验的机会,这是活动课中教师常犯的错误,本人有过深刻的体会。

在一次英语课上,我设计让学生将单词和图片配对的活动。

由于担心部分学生词汇量不够,在活动中出错太多,我就有意识地把容易的单词分配给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把难的单词分配给程度较好的学生。

因为有了事先的安排,这个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基础差的学生没有机会认知那些难的单词。

经过反思,笔者认为,既然是体验式的活动,那就把机会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机会,即使做不好,那也是他们真实的体验。

况且,在交流和总结的环节,他们有改正的机会,这时候的学习才是真正他们自己得出的经验总结,比单纯的教师授予来得直接,来得印象深刻。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尽可能放手,最好只充当“旁观者”,只有当学生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予以启发引导,这样学生参与度更高了,课堂也就有更有活力了。

(六)跨文化的知识渗透提升了有活力课堂的内涵

语言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学习。

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认知能够拓宽体验活动课的宽度,使得体验活动课不仅仅停留在课本的知识层面。

跨文化的渗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获得文化常识。

比如:

西方派对礼仪、西方节日庆祝方式、西方人日常生活方式、西方人的购物方式等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跨文化知识。

在教bodylanguage时,我设计了让四组的成员在一分钟内表演出不同国家的见面问候方式,动作必须夸张到位,通过他们自己的表演,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跨文化知识,可谓两全其美。

这种跨文化的知识渗透,提升了课堂的内涵,增添了课堂的活力。

(七)多种教学手段并用,为有活力课堂添砖加瓦

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认知与活动相关的语言知识;音乐引入课堂是为了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增进师生间的信任,让学生的自我潜能得到发现;彩色卡片的应用能够刺激学生大脑神经系统,使他们能够释放出原有的知识能量储备,达到意外的效果,因为颜色可以在学生的母语和英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学生的记忆;彩棒的使用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在大脑中形成各种事物的意象;模拟游戏有助于学生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思考问题,学会交流,学会理解和合作。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英语学习的基础,适当应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让英语课堂焕发活力。

总之,体验活动式的教学模式给中职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如同春风拂过的草地焕发着生命力和活力。

在和谐、宽松、尽可能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在丰富的体验模式中,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角,自觉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创新思维,通过同伴的交流得到反思,在同伴和教师的评价中得到经验总结,从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EarlW·Stevick.教学方法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1-36.

[2]司家栋,张付山,商燕岭,付强.使人成为人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J].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34-294.

[3]TomScovel.学习新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5-43.

[4]AMINADYUSSENOVAand王小庆.好用的英语教学游戏[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7-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